人工智能人才培養要敢於“炒冷飯”

    時至今日,作爲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驅動力量的人工智能,依舊沒有擺脫人才稀缺的發展短板。人工智能公司ElementAI發佈的《2019年度全球AI人才報告》指出,全球人工智能人才的數量不斷攀升,但頂級人才仍然供不應求。

日前在天津大學(分數線,專業設置)舉行的“2019全國博士後人工智能發展與應用”論壇上,來自中科院、清華大學(分數線,專業設置)以及中科曙光等人工智能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和企業家們,爲人工智能快速發展到底該培養什麼樣的人才問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把眼下最炙手可熱的AI,諧音成兩個字——“愛”和“唉”,這是水下機器人研發生產企業、天津深之藍海洋設備科技有限公司戰略總監韓猛,對技術給這個時代帶來的機遇和挑戰的解讀。

據報道,截至2019年6月,中國人工智能企業超過1200家,位居全球第二。根據獵聘發佈的《獵聘2019年中國AI&大數據人才就業趨勢報告》,中國人工智能人才缺口超過500萬。

“現在AI在工業界太火爆了,導致人工智能的研究大部分是應用驅動,很多學生因此不願意去做原創性的、本質性的工作。”西交利物浦大學教授黃開竹注意到,“很多學生做研究都以畢業後能找到好工作、拿到更多錢爲導向。”

正處在風口上的人工智能,引得衆多企業蜂擁而至,這種浪潮也直接衝進了校園,影響了不少高校學生研究方向的選擇,很多人一窩蜂地涌向容易產出論文、收效快的領域,很難再沉下心來做真正的學問。

清華大學2018年6月發佈的《中國人工智能發展報告》顯示,中國的論文總量和高被引論文數量都排名世界第一。但是,數量上的優勢並不意味着質量上的價值。中國的頂級人工智能人才在全球排在第六名,前面分別是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意大利。

“現在很多研究只是在前人成果基礎上的重複訓練,沒有多少意義。”清華大學自動化系長聘副教授劉燁斌認爲,必須要去關注一些“更本質、更重要的問題”。

他回想起自己當年碩博連讀的經歷,連續6年沒有發表文章,也沒有選擇當時看起來比較“容易畢業”的研究方向,而是一門心思跟着導師鑽研前人沒有做過的新項目。那段吃苦的經歷成就了後來的他,“現在的研究就是基於當時的成果,我因此申請了很多國家項目,發現了很多值得深入研究的點。”

黃開竹認爲,高校的人才培養應該和工業界有所區別。對於從事高水平研究的學生來說,應該敢於研究工業界目前還沒有特別需求的東西,“否則要高校做什麼?”

如何讓具體技術問題落地,實現“人工智能應用最後一公里”,是眼下衆多人工智能企業的首要目標。在中科曙光大數據首席科學家宋懷明博士看來,工業界面臨的場景很多,對於企業來說,需要的人才一方面要有紮實的基本功,應對整個知識體系比較瞭解,但同時又必須具有轉化和創收的能力,要能應對各方面不同的需求。

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學醫學部主任顧曉鬆則認爲,高校與企業應該更好的聯手攻克一些難題。他建議,國家要繼續完善相關政策,推動學科發展和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打通專業人才壁壘。高校應該更多的結合國家、科研院所以及學校的政策,與大型企業對接,校企強強合作。

與會專家和企業家的一個共識是,沉下心鑽研問題的能力,是如今高校和企業對於人才培養的共同需求。目前一些高校已經不再把論文發表作爲博士畢業的硬標準。劉燁斌認爲,如今高校不“唯論文”的人才評價方式的轉變,更有利於推動學生去從事迴歸本質、更加重要、甚至有點冷門的研究本身,“研究是一個一步步積累的過程,獨立科研的能力尤爲重要。”

天津大學智能與計算學部副主任、計算機學院院長馮偉則注意到,產業界以前不太看重高水平論文,“現在他們也非常關注,尤其在應用端。”

“對企業來說,只要把這項技術吃透了,有沒有博士學位都不那麼重要。” 在宋懷明看來,中科曙光也招過很多從事五六年研究、仍舊沒有獲得學位的“博士”,但這並不妨礙他們在自己的工作中變得出色:“因爲他們的確對系統的某一個技術有自己的積累。”

黃開竹認爲,歸根到底還是要堅持“不隨大流的定力”,他建議學生要多做些學術積累,“儘量做一些原創性的東西,才能在產業界作出更大的貢獻。”

“一流的成果,不是跟隨出來的。做研究,就要敢於炒冷飯。”馮偉說,“這是對於人才培養提出的新挑戰。”

發佈了18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5 · 訪問量 1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