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大數據下的城市生態:普通人的居城十日生活

作者 | DT財經
來源 | DTcaijing

下樓倒完垃圾,馮先生取下身上的全副武裝:帽子、眼鏡、手套和口罩。緊接着,他將外套換下、好好洗了個手、再給衣物噴上消毒液準備洗掉。

今天是農曆正月十一,武漢宣佈封城的第13天。而這一套從武裝到徹底消毒的全過程,哪怕只是推開家門下個樓的空檔,馮先生一家人也嚴格遵守執行了13天。

讓我們把時鐘撥回2020年1月23日上午10時,武漢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宣佈:武漢全市公交、地鐵、輪渡和長途客運暫停運營,機場、火車站離漢通道全部關閉。

從那時起,關於武漢的故事就變得有些微妙。“500萬人逃離武漢”“憑什麼是我們”……施加在這座城市之上的壓力,也正隨着疫情數字的上升而蓬髮。

儘管我們通過一些短視頻、vlog以及武漢人的疫情日記,可以從小切口看到一些細碎的城市拼圖,但這畢竟不是全部的900萬人。

剩下的人過得怎麼樣?日常生活能夠正常運轉嗎?漫天的輿論席捲這座城市的時候,他們的心情如何?他們在關心什麼?

我們將通過線上搜索數據以及餓了麼外賣數據,帶你走進這座城市,看看最近的武漢。

1

關鍵詞:焦灼、焦慮

曾經繁華的江漢路商業街一片蕭瑟,沒有車的道路和空蕩蕩的廣場,武漢的一切像極了電影《我是傳奇》裏“K病毒”造成的末世情節。

這是2020年1月24日,農曆臘月三十,除夕。但對於馮先生來說,這是焦慮情緒與日俱增的封城第二天。

常年在北京工作的馮先生回武漢沒幾天,就收到了封城的通知。取消了春節出行計劃的同時,他也和家人商量取消了各種家庭聚會。

“除夕那天,武漢所有醫院缺牀位、缺物資的消息刷屏了我的朋友圈。一瞬間所有人都處在一個很焦慮的狀態。大年三十那一天,可以說是最崩潰的一天。”馮先生告訴DT財經。

當時武漢身處疫情中心,但他獲取信息最多的渠道卻是朋友圈和一些新聞報道,缺少官方的聲音。不確定性與未知,不斷加深他的焦慮情緒。

權威信息的缺席,讓武漢人把大量的信息焦慮都訴諸搜索引擎。百度的搜索數據顯示,武漢人民對疫情信息的搜索熱度相比全國人民都要“快半拍”。在春晚的黃金時段,武漢人搜索“疫情”信息的熱度也迎來了一個高峯。

封城的前五天,武漢人對醫療救助力量和防護物資的關注度最高,在所有搜索內容分佈中分別佔到22%和20%。

馮先生告訴我們,22號那天口罩在線下藥店就處於缺貨狀態。而他在22號在網上下單的口罩目前仍未送到。口罩難求,武漢人民搜索“防護口罩”的熱度也在23號宣佈封城的那一天達到頂峯。

口罩之後,市民對藥物的需求也開始攀升。根據餓了麼的數據,武漢市12月以來的醫藥訂單的日均下單量持續上漲。1月份以來的醫藥訂單日均下單量環比12月上漲14%, 醫用護理口罩是人們選購的熱門商品。

1月24日前後,包括武漢協和醫院在內的機構提供了諸如《疫情防治:協和解決方案》等辦法,這讓武漢留守市民開始定向購買某些藥品。

2

關鍵詞:有序、樂觀

從極度焦慮到情緒逐漸穩定,馮先生這幾天的情緒起伏代表了大部分待在家裏的普通武漢市民的心路歷程。

武漢封城、疫情信息全面公開後,馮先生幾乎所有的時間都在家裏度過,最遠可能就去過家裏的陽臺。

與馮先生一樣,絕大部分的武漢市民在過年期間選擇待在家裏,就算出門,目的也多在於購買生活物資。百度地圖數據顯示,武漢在大年初一的駕車出行大幅下降,相較去年同期下降約76%。偶有市民出門,出行的高頻目的地也都集中在醫院和超市。

疫情爆發的特殊時期,城市的公共衛生和醫療資源面臨着前所未有的考驗。每一個新增的確診病例背後都像埋下了一個個不安穩的定時炸彈。

處在疫情風眼的普通武漢人,在盡力做好隔離自己的工作。從代表市內實時人口密度的百度熱力地圖來看,武漢市近日除醫院以外,人流密度最大的區域大多集中在住宅區和商超附近。

(圖片說明:1月26日的武漢實時人流密度情況。)

其中,長江兩岸的江漢區、江岸區和武昌區等中心城區分佈着最高的人流密度。沿着武漢地鐵的1號線,人流密度在崇仁路、循禮門和大智路一帶由於分佈了多個醫院和密集的住宅區而呈現出飄紅的點狀分佈。

(圖片說明:1月30日的武漢市實時人流密度情況)

疫情短時間內無法控制,市民也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但考慮到前往商超便利購買物資需要消耗所剩無幾的防護用品,外賣平臺仍在運營的情況下,武漢網友也學會在社交媒體上互相安利外賣代購等在線儲備方式。

(圖片說明:網友在網上有條不紊地記錄着和分享着儲備物資的方法。)

我們通過外賣平臺的數據也看到了武漢市民們宅家10天、積極防控疫情的行爲圖譜 。

1月以來,武漢人民在外賣平臺上下單的商超便利訂單的筆單價環比上漲了29%。武漢洪山區,是近年來快速發展的光谷商圈所在的行政區。這裏聚集了最多武漢市民在線下單的需求。而被動成爲“懶人”的武漢人還大量集中在人流密度最高的江漢區、武昌區以及江岸區等中心城區。

除此之外,在線求助外賣小哥跑腿的外賣訂單也在封城前後持續上漲。在跑腿需求中,訂單量最大的來自食品的購買,其次則是日用品、其他和藥品。

據餓了麼統計,2月以來外賣小哥單日的跑腿距離總和是過去的3倍多,但每單距離卻縮短了18%。人們對疫情的防控意識更加高漲,如有需要購買食材和日用品,也會求助小哥來幫忙就近購買。

儘量不出門,這也是整個城市對每個普通人的求助。從這些數據裏,你可以看到武漢的普通市民們正在默默地幫助這座城市儘快恢復元氣。即使生活侷限在了從玄關到陽臺的一小段距離,但許多武漢人通過拍視頻讓外面的世界瞭解:他們正通過最樸素也最有效的方式爭取疫情的拐點——就是呆在家裏嚴格做好疫情的防控。

在各種社交平臺上,將座標定位到武漢,你會看到許多武漢人成爲了vlogger,不時分享着自己宅家的生活。我們也看到了特殊時期通過文字、視頻的載體記錄下的每個平凡人的思考、 表達和樂觀向上的力量。

看似苦中作樂的景象和冷靜表達背後,或許正如武漢vlogger林晨同學說的那句話一樣:“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力量讓這個城市正常運轉,大家都想做對的事。”

3

關鍵詞:守望相助

在疫情之中,我們看到了武漢乃至全國人民的自救方式和對這座城市的責任感。而在此之外,我們還通過數據看到了人們在疫情之中的相互扶持。

疫情的擴散,讓我們意識到自我保護之外,也有一部分人意識到要保護他人——特別是在武漢的親朋好友們。餓了麼數據顯示,從1月21日(臘月二十七)伊始到1月28日(正月初四),短短一週時間內,全國各地累計給武漢人民下單了1.8萬個口罩、 2700多份消毒液以及1200多份感冒藥。

從1月23日封城開始,以外地給武漢用戶的下單品類來分析,大量的訂單集中在便利店、水果和大型超市。換句話說,大家仍然希望武漢的親人好友們能夠有充足的物資,撐過運輸物流條件比較吃緊的春節假期。

雖然在這個春節,疫情蔓延導致親人無法團聚、相隔千里,但是人們仍然無法割捨掛念,希望身處風暴中心的武漢親友吃好喝好,保護好自己。

在這些外賣訂單的備註留言中,“謝謝”、“門口”和“小哥”是出現頻率最高的關鍵詞。爲了減少可能的傳染,武漢市民和外賣小哥似乎達成了一種默契。外賣小哥將需要送達的物品送到門口後再到樓下致電下單的顧客。而人們也對仍然堅持工作的小哥致以由衷的感謝。

此外,“醫護人員”和“白衣天使”等關鍵詞也被人們常常提起。備註中標註“武漢加油“、“注意疫情”等字樣的訂單分別達到了5504條和 4563條。

除了直接爲留守的武漢人遠程購買,還有更多的人在關注武漢的物資問題。

我們發現,圍繞關鍵詞“武漢捐款”的搜索熱度在封城後的第4天達到頂峯。在湖北紅十字會物資分配風波之後,許多網友出離憤怒,人們對捐贈物資流向的討論也達到了白熱化。

(圖片說明:關鍵詞“武漢捐贈”在1月26日達到搜索熱度高峯。)

在武漢900萬普通市民從焦慮、崩潰到尋求自救的身後,還有身處武漢之外的普通人,監督物資流向時的焦灼。

疫情數字仍在增長。

截至目前,全國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均超過2萬,其中湖北省就有超過13500的確診病例,而來自武漢的病例數又佔據整個湖北省的將近一半。

新建的雷神山、火神山醫院和由幾個會展中心、體育中心改造而成的“方艙醫院”將爲武漢增加更多牀位。但是對於疫情能否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控制住尚無定論。在這個關鍵時刻,每一個普通人對公民義務的堅決履行將會成爲阻斷傳染源的關鍵點。

在最後,借用武漢網友樂祁的一段分享,希望大家獲得些許堅守下去的積極情緒:“除了一線的醫護人員,爲了這個城市的正常運轉,今天看到交警環衛仍在崗工作,社區物業在協調,甚至還有像我這樣涉及民生公共例如水電的員工也身在其中,覺得辛苦害怕的同時,又有一點驕傲了。”

發佈了2599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235 · 訪問量 42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