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地學習

     看到同學們行文流暢、思想深刻的博文,心裏“忐忑不安",看到自己的文章。。。哎,差距啊!想吧,寫吧!
    週六的“集會”自己又聆聽了米老師的高談闊論,收益匪淺。近兩天又拜讀了各個同學的高作,從中自知自己在如何更好的進行全面地學習上仍有不小差距。下面自己就全面地學習方面闡述一下:
    全面地學習不是指面面俱到,無論什麼都要學,即使都要學,客觀條件也不允許(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按需學習(即學式)是我們適應信息時代要求的前提。信息時代要求我們有計劃、有思考地學習:在學習某一方面領域知識的過程中多總結、歸納,從多個角度去觀察問題,發現其中的規律並將其應用到新領域的學習中。最終能達到舉一反三,學快學精的目的。
    全面地學習就是把學習融入到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點一滴中,萬物皆學問,遇到問題不逃避、及時記錄、多思考。思考的多了,自己的思維慢慢就會連貫、通達起來。米老師在會上強調的“發現問題”,應該不是侷限於學習軟件等相關的知識而應該是鼓勵我們把學習深入到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中。知識來源與生活。脫離生活的背景,任何創造與發明只是飄渺的空中樓閣、空洞的天方夜譚(說的有點大啊!?)。
    全面地學習也有胡陽“跳出去看”的意味。只埋頭苦幹、一味鑽研某一學科或領域的東西而不思其它可能使我們侷限於某一些角度從而導致發展遇到瓶頸很難有所突破達到“頂尖”的地步。知識(世界)是盤根錯雜、相互聯繫的,這就要求我們時不時地“跳出去看”,從另一個視角以另一種方式去思索我們正在學習、探索的學科或領域。
    全面地學習應該掌握科學的有效的方法。對方法問題米老師已經給我們開了個良方:多總結,編制自己的知識網。多總結,就是要我們多思考平時學習、生活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積累自己學習中所得的一點一滴。“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沒有點滴積累做基礎,哪來日後的“頂尖”。當然,點滴地積累絕不是對知識的簡單疊加而是多聯繫思考利用已有的知識基礎對新學的內容做有機的整合吸收即編制知識網(有點泛)。
    ALL IN ALL,對於如何學習,米老師已經多次“教育”過我們。自己以上所寫只是米老師”教育“的反映再加上一些自己的想法。藉此鞭策自己更上一層樓!

發佈了52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3 · 訪問量 8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