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基金》读书笔记

目录

一、指数基金概念及分类

二、挑选合适的指数基金

三、如何定投,定投策略

四、 巴菲特卖出三个条件

一.指数基金概念及分类

1.指数基金指数基金(Index Fund),顾名思义就是以特定指数(如沪深300指数、标普500指数、纳斯达克100指数、日经225指数等)为标的指数,并以该指数的成份股为投资对象,通过购买该指数的全部或部分成份股构建投资组合,以追踪标的指数表现的基金产品。

    通俗地说,指数在这里的意思就是平均的意思,比如医药行业指数,就是医药行业平均利润涨(跌)值。

2.美国401(k)养老计划:该计划,企业为员工设立专门的401K账户 [1]  ,员工每月从其工资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存入养老金账户,而企业一般也按一定的比例(不能超过员工存入的数额)往这一账户存入相应资金。与此同时,企业向员工提供3到4种不同的证券组合投资计划。401k计划资金可以投资于股票、基金、年金保险、债券、专项定期存款金融产品,雇员可以自主选择养老金的投资方式。

    类似我国的养老金,不过中国的养老金是交给国家,国家进行资金的使用。

3.宽基指数基金

    上证50:从上交所挑选沪市规模最大、流动性好、最具代表性的50只股票组成样本股;

    沪深300:由中证指数公司开发的,从上交所和深交所挑选规模最大、流动性最好的300只股票;

    中证100:从沪深300指数中,再挑选出规模最大的100只股票组成的;

    中证500:将全部沪深300指数的300家公司排除,然后将最近一年日均总市值排名前300名的企业也排除,这样可以最大限度  地避免选入大公司。在剩下的公司中,选择日均总市值排名前500名的企业;

    创业版指数/综指:创业板综指是为了衡量创业板所有上市公司的股价平均表现而设立的,代码是399102。它包括创业板全部的500多家企业。而创业板指数是为了衡量创业板最主要的100家企业的平均表现而设立的,代码是399006;

    红利指数:就是按照股息率来决定权重,哪个股票的股息率越高,这个股票的权重就越大。所以有的股票市值规模虽然小,但股息率高,可能在红利指数中占比反而更高一些;(上证红利指数、中证红利指数、深证红利指数、红利机会指数)

    基本面指数:基本面(营收、现金流、净资产、分红),基本面50指数跟上证50指数很相似,不过选股考虑更综合;

    央视财经50指数:是由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联合五大高校,包括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以及中央    财经大学,以“成长、创新、回报、公司治理、社会责任”5个维度为考察基础,结合专家评审委员会与50家市场投研机构的投票,并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从财务与资信评级两个角度进行评定,在A股市场上遴选出50家优质上市公司组成其样本股,再经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对五个维度进行权重优化,编制成央视财经50指数,共50只样本股,每个维度各10只;

    其他指数:上证综指、中证800指数(沪深300指数+中证500指数)、中证1000指数(除去中证800指数之外最大的1000只小盘股)、中证全指;香港恒生指数(头50家股)、H股指数(内地注册、香港上市,又叫国企指数)、上证50AH优选指数(27只纯A股+23只同时具备A、H股的公司中相对更便宜的那一类);美国纳斯达克100指数、标普500指数

4.行业指数基金

    这里只讨论一级行业:材料、必须消费、可选消费、金融、医药、信息、电信、能源、工业、公共事业;

    长期容易挣钱行业:必须消费(华夏消费ETF);医药行业(广发中证全指医药卫生ETF);可选消费行业(广发中证全指可选消费ETF)、养老行业(非养老,是混合一级行业的行业指数)

    强周期行业:金融(银行、保险、证券)---银行业、证券业、金融行业、非银金融(去除银行);地产;

二、挑选合适的指数基金

格雷厄姆(巴菲特老师,金融之父)对价值投资总结出了三个非常重要的理论,分别是:价格与价值的关系、能力圈,以及安全边际;

1.最常用的估值指标有哪些呢?主要是4个:市盈率、盈利收益率、市净率、股息率

1.1.市盈率的定义是:公司市值/公司盈利(即PE=P/E,其中P代表公司市值,E代表公司盈利)

(1)市盈率反映了我们愿意为获取1元的净利润付出多少代价。

        例如某个公司的市盈率是10,就代表我们愿意为这个公司的1元盈利付出10元。

(2)估算市值。

        一个公司一年赚100亿元净利润,市盈率是10,其市值就是1000亿元。

        流动性好、盈利稳定的品种,就可以使用市盈率为其估值。宽基指数基金大多都可以与这两点比较符合,所以使用市盈率    为宽基指数基金来估值是可行的。

1.2.盈利收益率是市盈率的变种。市盈率是用公司市值除以盈利,而盈利收益率则是用公司盈利除以公司市值。也就是:盈利收益率=E/P

1.3.市净率指的是每股股价与每股净资产的比率,也就是我们说的账面价值。市净率的定义是:PB=P/B(其中P代表公司市值,B代表公司净资产),印象因素:

(1)企业运作资产的效率:ROE。说到市净率就不得不说净资产收益率(ROE)。ROE=净利润/净资产。

        对企业来说,资产本身是企业运营的素材,企业需要运作资产,并由此产生收益,资产才有价值。同样的资产,有的企业    可以运作它产生更高的收益,有更高的资产运作效率。衡量资产运作效率的重要指标就是净资产收益率ROE。

(2)资产的价值稳定性。资产的种类多种多样,有的资产能够随着时间增值,有的则会随着时间迅速贬值。

         例如贵州茅台,正在酿造中的白酒会随着时间不断增值;但是英特尔公司生产的电脑芯片,如果没有及时销售,会迅速贬    值。资产价值越稳定,市净率的有效性越高。

(3)无形资产。

        传统企业净资产很大一部分是有形资产,例如地皮、矿山、厂房、原材料等,它们的价值比较容易衡量。但是也有很多资    产是无形资产,是很难衡量其价值的,例如企业品牌、高级技术工程师、企业专利、企业的渠道影响力、行业话语权等。如果一个企业主要靠无形资产来经营,像律师事务所、广告服务公司、互联网公司,那市净率就没有多少参考价值了。

(4)负债大增或亏损。

        净资产是公司的资产减去负债。如果公司的负债不稳定,极有可能会干扰到净资产。公司如果出现亏损,可能也会侵蚀更    多的资产,导致净资产减少。

1.4.股息,是投资者在不减少所持有的股权资产的前提下,仍然可以直接分享企业业绩增长的最佳方式。我们都知道,有的股票是会分红的。如果我们用过去一年,股息率:公司的现金分红/公司的市值。

        股息率=股息/市值,而盈利收益率=盈利/市值,分红率=股息/盈利,所以股息率=盈利收益率*分红率。分红率往往在很  长时间里都不会变。所以对同一个指数来说,往往盈利收益率高的时候,也是股息率高的时候。这就是盈利收益率与股息率之间的关系。

2.盈利收益率法挑选指数基金

·当盈利收益率大于10%时,分批投资。
·盈利收益率小于10%,但大于6.4%时,坚定持有已经买入的基金份额。
·当盈利收益率小于6.4%时,分批卖出基金。

3.博格公式法挑选指数基金

指数基金未来的年复合收益率=指数基金的投资初期股息率+指数基金每年的市盈率变化率+指数基金的每年的盈利变化率

·在股息率高的时候买入。

·在市盈率处于历史较低位置时买入。(以上这两点往往是同时发生的。)

·买入之后,耐心等待“均值回归”,即等待市盈率从低到高

三、如何定投

1.按周定投或按月定投,不建议短时间频繁定投,易受主观情绪影响;

2.定期不定额:盈利收益率法

以盈利收益率首次达到10%以上(首次达到低估标准)时的投资金额为基准。之后每个月定投的金额,可以根据下列公式来计算:假设我们从盈利收益率达到10%的时候开始定投,初始定投的金额为每月1000元,n为1。这样到了第二个月,我们发现盈利收益率达到12.5%了,指数基金投资价值变高了,我们应该多投入一些资金。使用定期不定额公式来计算,投1250元。

3.盈利收益率低于7%时分批退出,挑选合适的行业基金或债基投入,等待盈利收益率回归10%再重新买入指数基金。

四、 巴菲特卖出三个条件

1.基本面恶化

对指数基金来说,基本面跟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密切相关。如果相信一个国家经济能长期崛起,那对应的指数基金的基本面也会随之向上。所以这个标准国内的指数基金一般用不上,主要是依据后两个卖出。

2.过于昂贵

当指数基金估值过高的时候,它就变得“昂贵”了。例如2007年,当时国内的指数基金,市盈率估值基本都是40+了。到了过于昂贵的时候可以卖出,换成其他的资产大类(例如合适的房地产、债券基金、理财等品种)。书中前面提到的“盈利收益率低于6.4%卖出”“指数基金进入自身历史高估值卖出”等,都是基于这一标准。

3.有更好的品种

有的时候,我们持有的指数基金估值正常,但出现了跟持有的品种类似、却更便宜的品种。例如上证50指数与H股指数,有的时候上证50指数远比H股指数估值低,有的时候却反过来。所以如果出现了远比手里持有的基金更便宜的品种,是可以卖出换过去的。

我们投资指数基金也是遵循这三个条件。条件1基本不会出现,因为中国经济还在高速发展。条件2会在牛市中后期出现,我们会发现很多指数基金在我公众号的指数估值表里进入了红色的高估区域。条件3操作比较复杂,需要具体案例具体分析。

4.用买资产的角度投资指数基金

    不过我发现了一个更有意思的地方,很多朋友对于指数基金是没有长期持有的打算的,大家在指数基金上赚到钱之后会想着把这个“烫手山芋”抛掉,生怕之前的收益没了。

    其实,指数基金长期是上涨的、在低估和正常估值区域都能提供不错的长期收益,但很多朋友并没有长期持有指数基金的打算。或者说,大家在潜意识里并没有把它当成是一个可以长期持有的资产。

    在很多人的心里,定期储蓄、银行理财、保险保单、房子都是可以长期持有的,而指数基金赚了钱就要赶紧卖掉。其实,没有达到卖出条件的时候,我们只需要安心持有指数基金就好,就像我们持有其他能产生现金流的资产一样。

    我们来看一些数据。

    美股的道琼斯指数从100点长到20000点,涨了200倍。

    港股恒生指数从1964年100点起步,到今天加上分红是涨到60000点,上涨了600倍。

    A股历史比较短,但上证综指也从100点涨到了3000多点,上涨了30倍。

    除此之外的日本、韩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只要经济发展得还算过得去的,指数基金的长期收益都非常不错。

    指数基金短期里会有波动,但长期是不断上涨的,而且从各个国家的历史看,指数基金可以抗通货膨胀、能抵御货币超发导致的居民购买力下降。指数基金作为一个资产大类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