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發佈前的幾個環境

這幾天更新了幾版程序,每次更新都需要半天時間(因爲要做迴歸測試),如果這樣下去,用戶越來越多的情況下,中斷服務的時間簡直難以接受,所以總結了一下,以備參考。

一般產品發佈前都需要以下環境:

一、運行環境

1.開發和配置環境:所有的開發和配置在這個環境裏進行;

2.測試環境:新開發和配置通過系統傳輸到測試環境,進行功能測試,可以創建數據;

3.預生產環境(不是必須的):從生產環境不定期同步,保持和生產環境的設置、數據一致性,也是用於測試,它和測試環境最大的區別就是它和生產系統的同步性最高,幾乎一樣,有些測試,比如需要大數據量的,用這個環境測試看程序性能比用測試環境(一般情況下數據較少)會更準確;

4.生產環境:正式使用的系統環境;

這就要求在開發時:

   1.在代碼中,不要使用絕對地址;

   2.在代碼中,不要使用一些配置信息,用xml寫在外面,做配置文件,並使其脫離版本信息;

   3.一些文案類的東西,最好寫在外面可編輯,否則後期改一遍文案,可不是一件小事;(一些內容編輯器中會生成很多垃圾代碼,不利於後期文案人員操作);

   4.消息類、郵件類功能也應該有相關的類型,以及固定的模板,便於後期修改;

 

二、代碼管理

對代碼/文檔的管理,也要分幾個層次管理

1.測試代碼庫管理;

2.產品代碼庫管理;

3.項目文檔庫的管理;

並保證其異機備份,如果開發團隊夠大,還需要有一個版本迭代庫,對即將更新的版本做更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