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吃蛇大作战中的“马太效应”

贪吃蛇大作战中的“马太效应”

    贪吃蛇大作战是这段时间很火的一款手机游戏,这个游戏的乐趣在于简单粗暴,对的,当下为工作生活而忙忙碌碌的我们是很难为一个手机游戏而牺牲太多的脑细胞的。在这个游戏中,我们只需要一点点小的反应能力外加一些小的技巧就可以达到一个能够在朋友圈炫耀的分数,又能够让迟钝的大脑从新活络起来,确实够魔性。

    作为一个不太玩儿游戏的工科宅男,我第一次玩这个游戏的时候,头脑中浮现的是四个字“马太效应”,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个理论,“马太效应”源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句话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通俗一点讲就是强者越强,弱者越弱。即使没看过游戏攻略的人也会发现,当蛇比较小的时候他很灵活,同时也很脆弱,通过吃随机产生的豆豆慢慢长大,当长得足够大时,可以利用身体优势主动出击,争夺其他蛇死后留下的大豆豆,甚至还可以狙击同类,主要是通过围住同类迫使其撞上自己的策略。所以一般小蛇在竞争中存在一定的体量劣势,要通过更多的智慧和努力获得回报,这也是游戏中比较刺激的一段时间。当长成大蛇后,我们趋向于用更加保险的方式获得豆豆,比如围住大豆豆自己独享,虽然比较轻松,但获得的收益却是可观的,所以大蛇可以在压力小的环境中更快长大,“马太效应”初现端倪...

    在知乎上看到一篇文章,将贪吃蛇大作战与创业公司的发展进程联系起来,讲得挺不错的。我觉得这款游戏的哲学可以应用到很多领域,而这些哲学往往也是简单粗暴的,拿社会财富举个栗子,整个游戏的过程像极了我们社会中财富分配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比“马太效应”更加为人熟知的是这句话“穷人越穷,富人越富”。刚进入游戏时,有一些既得利益者(大蛇)会在你缓慢成长时以更快的速度成长,而当你渐渐长大时会想着去挑战他们的权威(争夺死蛇留下的大豆豆),急急忙忙很容易就撞上同类从而成为别人的盘中餐,财富归零,从头再来,且随着你长大,变成中产,就更有可能成为强者的猎杀对象。这点较为明显的印证是疯狂上涨的房价与中产阶级的关系,你有钱,但钱又不是那么多,能很好满足刚需还有富余,但一套二线城市的房却能榨干你所有积蓄,而你往往想成为富人发明游戏中(大蛇杀死小蛇)的捷足先登者,代价就是戚戚然的跟随。当你小心翼翼变成强者后,会在财富分配中获得优势,这时候一般都不会急着去扩大战果,而是守住优势,稳步前进,但资本的积累使得你有能力去做很多稳赚不赔的生意。强者冒进的后果往往是在阴沟里翻了船(躲闪不及撞到小蛇),从而造成大量财富的重新分配,成为小蛇快捷而丰富的食物来源,造福万家。

    这个游戏也反映了一些统计学规律,食物产生就是根据统计规律随机分配的,我在想很多手机游戏其实都可以作为科学研究的数据来源,从而佐证一些现有理论,同时有发现新问题的潜力。手机游戏因其受众的庞大,将会越来越多地成为各种研究和需求数据挖掘的重要战场,希望有更多原理简明但又不乏智慧的游戏诞生,揭示这个世界运行的规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