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遠方來-致力於java培訓的張孝祥

 
 這周去見了張孝祥老師,探討CSDN和傳智播客在教育培訓領域如何進一步擴大合作,
認識張老師已經有七八年的時間,一起合作也有三年了。

 

 1.最早聽說張老師是在2001年程序員雜誌初創,他做的培訓機構要投廣告。  我過去聽他們的老師上課講VC編程,發現他們的講義內容能把Windows編程由繁入簡,抽絲剝繭講得清楚而易掌握,很有特點。

 

 2.後來張老師做出國內第一套java培訓視頻課程,影響很大。當時2003年侯捷老師還曾經想在國內做培訓,我建議他可以和張老師見見。因爲張老師非常有熱情,也有理想。我還清楚記得當時他和我說,他的最大願望就是讓更多的學生,包括大學生,中學生,甚至初中生都掌握編程,因爲編程容易學。


 3.我對培訓一直很感興趣,因爲用戶上CSDN很大的目的是爲了學習更多的專業技術。 而且我自從2005年拜老師學太極拳以後,就更加深信,不管學什麼,如果有好的老師帶領,學習可以更加有效率,節省更多的時間成本,避免無謂的彎路,可以學得更快,學得更好。

 

 4.張老師的講課非常有特點,把技術抽絲剝繭,講解非常細緻,而且張老師不停地在琢磨如何把一個技術清楚地表達出來,可能是打比喻,可能是畫圖。最能體現其特點是其代表作《深入體驗Java Web開發內幕》和《張孝祥09年Struts開發視頻教程》視頻,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

 

 5. 張老師追求完美,他寫《深入體驗Java Web開發內幕》的時候,自己一定要把Java Web框架背後的技術都挖掘剖析出來,並且每個字都要推敲,讓讀者去念書的時候也能感覺流暢。

 

附上書中序言摘錄

“我可以大膽地說:“這本書裏100%的每一句話都是經過推敲和自己辛苦‘扣’出來的力求達到“多一句沒用,3少一句不行”的效果””
“我堅信,這裏講解的許多東西在這本書出版之前是絕無僅有的,至少我目前從來沒有發現有人講解過.許多書籍不願涉及的苦活.難點.細節都被我一一扣出來了” 

“把90%的內容寫出來,只花了我10%的時間,但10%的小細節問題卻花費了我90%的時間去搞明白和寫清楚,一般人可能會爲了追求效率和效益而省略那10%的內容不寫了,而我卻恰恰相反.因此,我一直秉承着下述原則進行寫作:“絕不在書中加一些‘佐料’來充篇幅,奉獻給讀者的全部都是‘乾貨’!””

 

 

 6.張老師做企業是典型的技術人創業,就是技術人員的特點,非黑即白,追求完美,說話直來直去,基本不考慮對方的反應,自己怎麼想就怎麼說。和人合作談判也是這樣,基本上他的底牌是什麼,也就告訴對方了。做企業也經歷了很多波折。不過現在越來越成熟了。

 

7.張老師做培訓碰到各種各樣的學生,也有很感人的故事。有次我去傳智播客,正碰上外地一個家長過來,他的小孩特別喜歡編程,先參加當地青鳥培訓,後發現不合適,又想來傳智播客。可是家裏已經沒有錢了,最後是姥爺給了錢。小孩偷偷跑出來跟張老師學,後來才知道因爲沒有錢每天只吃一頓飯。他用同學手機給家裏電話要錢,同學是內蒙古的的,家裏以爲他被傳銷組織拐走,說傳智播客就是傳銷,要去報案。這個小孩學了三個月就自己去找工作(實際培訓時間是4個月),很快就在中關村找到一份3000元的工資,他家裏死活不信,接到電話趕到北京,發現是真實的,感動得在傳智播客辦公室流淚述說,說真是非常感謝,小孩特別調皮,現在終於成長起來了。


 

///附錄:張友生回覆

 這周去過傳智,見到了張孝祥老師。
上午去的時候,正好是張老師講課的課間休息時間,張老師正在回答學生的提問,不是那種上大學的時候老師不耐煩的回答問題,而是那種特別有激情、甚至有些手舞足蹈的在給學生講解。雖然只看了一眼,但是那個略帶口音、睿智的形象卻一直在腦海裏。
我見過很多培訓機構,負責人以前也是做技術或者是老師,但是他們後來都不再講課。但張老師現在仍堅持在教學的第一線。
所以很多人說張老師在傳智不講課,那都是不瞭解傳智。
以前也認識過一個老師,他說他就是喜歡講課,雖然講課比在企業裏工資低。
所以,總有一類人,他們的信仰可能就是傳道、授業、解惑。
我想,如果給張老師一個評價,我想不應該是商人,不應該是企業家,而是一個教育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