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9——Jim Foley教授講座How real is real enough?

         今天,我們有幸聽講了佐治亞理工學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教授Jim Foley的報告講座,講座主題是How real is real enough?本講座主要圍繞如何使得計算機生成的圖片、動畫更加真實。

         隨着計算機技術的日益發展,利用計算機技術,我們甚至可以生成一幅幅精美的圖片,就如同真實的照片一樣,肉眼幾乎無法分辨;或者利用動作捕捉技術,模擬人類和動物的動作,如同現實生活中一樣。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怎樣才能使得計算機製作出來的東西顯得逼真?

         教授圍繞靜態圖像和動態動作兩方面來展開。首先,他給我們展示了許多圖片,這裏面有真也有假。真的就是那些照相機拍出來的照片,而假的圖片則是電腦生成的。如果不是專門研究這方面的學者,真得很難分辨出這些所謂的真真假假圖片。對於靜態圖像,Foley教授提出了more is more的觀點。對於圖片中的物體,如果要使得逼真,則必須要增加光影效果,符合現實中的情況,這樣物品才顯得真實。對於動態動作,教授則認爲在動作方面,應該more is more,儘量捕捉各個細節;而在外表方面,則less is more,並不一定要現實逼真。就如同怪物史萊克,你說他像人麼?當然不像,但是各方面的動作,諸如表情、行爲等,不就是按照人的行爲來刻畫的嘛。

         此外,教授還講了關於人臉的識別,提到素描像的識別,要比照片識別好得多,這也說明了恰恰說明了more is more並不一定就是好的,要根據情況來判斷。

         今天的講座,教授語速並不快,因此大體上可以聽得懂,讓我對圖形學中這一領域又有了更深的瞭解,偶爾聽聽老外講座也是不錯滴。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