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移3G技術培訓普及手冊

目 錄

一. 3G標準篇 1
1. 什麼是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 1
2. IMT-2000標準組織簡要介紹 1
3. 3GPP協議版本的發展路線 2
4. 3GPP各個版本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2
5. 3GPP R99和R4版本的主要區別 3
6. 3GPP R4版本爲什麼使用BICC協議而不是SIP-T? 4
7. 在R4中使用的擴展的H.248與H.248有什麼不同? 5
8. 3GPP R99和R4核心網電路域差異 5
9. 承載與控制分離的結構有什麼好處? 8
10. 3GPP R4相對於R99的優勢 9
11. R4版本基本體系結構 12
12. 3GPP R5版本爲什麼要引入IMS域 14
13. 國際上3G專利的形勢和進展 16
14. 中國IMT-2000頻譜分配 17
15. 3G頻段Operating Band有哪些? 17
16. CDMA2000標準演進 18
17. IS-95A/B演進到CDMA20001x有什麼變化? 18
18. 如何從CDMA2000 1X到CDMA2000 1x EV的平滑演進 19
19. IS-95的技術特點是什麼? 20
20. CDMA20001X有什麼技術特點? 20
21. CDMA2000 1x EV-DO有什麼技術特點? 21
22. CDMA20001x EV-DO如何進行網絡部署? 22
23. CDMA2000 1X EV-DV有什麼特點? 23
二. 3G原理篇 25
24. 什麼是CDMA技術 25
25. CDMA技術的起源 26
26. CDMA的軟容量是指什麼 26
27. CDMA短碼和長碼 27
28. 爲什麼功率控制在CDMA系統中非常重要 27
29. 爲什麼CDMA手機能保持低的發射功率 28
30. 什麼是CDMA軟切換?它與硬切換有什麼分別 28
31. 什麼是CDMA的"更軟切換" 29
32. CDMA系統的UIM卡介紹 29
33. IMSI(MIN)介紹 31
34. MDN號碼的介紹 32
35. TLDN號碼的介紹 32
36. CDMA爲什麼要加密和鑑權 33
37. 什麼是機卡一體,機卡分離 34
38. 爲什麼EIR在國內沒有開通 34
39. CDMA系統如何保護A_key安全性 34
40. 天線增益、水平/垂直波束寬度、單/雙極化的概念? 36
41. 接收機底噪、接收機增益、接收靈敏度、移動臺的熱噪聲功率 36
42. GOS、RSSI、Eb/No、Eb/Io的概念 37
43. db、dBi、dBm分別是什麼單位,有何區別? 37
44. 基站側信號處理,比如交織、複用後同原來相比什麼區別 38
45. I、Q信號是如何產生的,I、Q信號複用的作用 38
46. 3G系統採用了什麼語音編碼技術? 39
47. 3G系統採用了什麼信道編碼技術? 39
48. 什麼是HARQ技術 40
49. CPCH是否能夠提高上行速率容量,該信道相關功能 40
50. WCDMA承載分組數據的傳輸信道有哪些 41
51. WCDMA系統中物理信道的功率分配方式 41
52. AAL2/AAL5等ATM連接的區別 43
53. 單模光纖和多模光纖簡要介紹 43
54. 什麼是無線資源管理,主要的技術有哪些? 44
55. WCDMA終端是如何實現與系統的同步的? 45
56. WCDMA系統是如何完成尋呼過程的? 46
57. WCDMA系統在切換時需要測量哪些參數? 47
58. 什麼是TD-SCDMA系統中的接力切換技術? 47
59. WCDMA無線接入網絡都有哪些接口? 47
60. WCDMA終端有哪些工作模式? 48
61. 爲什麼CDMA需要對整個網絡同步 49
62. WCDMA的同步方式,以及與cdma2000在同步上的區別 50
63. 相對與同步切換,異步切換會對切換掉話率有多少影響 51
64. 3G中都採用了哪些分集技術? 51
65. 基站發射分集的實現方式以及帶來的增益、投資成本 52
66. 什麼是高速下行分組接入技術(HSDPA)? 54
67. 智能天線波束寬度是多大? 多徑條件下如何跟蹤用戶? 55
68. GGSN和SGSN是否和GPRS中的設備相同? 55
69. 3G電路域和分組域網絡鑑權和認證基本要求 55
70. 2G系統和3G系統中對用戶的鑑權有哪些區別? 56
71. 相對2G系統,3G在信息安全措施上有哪些改進? 56
72. 七號信令傳輸如何變爲MPLS,也就是如何用IP承載? 57
73. R4如何和PSTN網絡互通? 57
74. 路由器支持哪些安全協議,啓用後對路由器的性能影響? 57
75. 移動網絡中信令尋址方式有哪些?各有什麼優缺點? 58
76. 什麼是APN? 59
77. 什麼是SIGTRAN? 59
78. 什麼是TFO、TrFO,各有什麼優點? 60
79. R4的承載方式有哪些及其各自優缺點? 60
80. 3G用戶是如何訪問外部數據網的? 61
81. MIP技術簡單介紹,及技術實現方案 61
82. 頻間硬切換實現的機制,以及對RNC性能的影響 62
83. RNC IuCS和IuPS能否通過同一物理鏈路到MSC再到SGSN 63
84. 分組域設備IP地址如何規劃 63
85. Ga接口和GTP’協議是什麼? 64
86. QoS保證 64
三. 業務市場篇 66
87. 3G業務概述 66
88. 什麼是3G業務網絡?它主要包含哪些網元? 67
89. WCDMA業務平臺(或者說業務網關)具有哪些功能 67
90. 介紹一下3G業務平臺的界面規範? 68
91. 業務管理平臺對用戶門戶有哪些功能要求? 69
92. 會議電視和可視電話的區別?可視電話的工作過程? 70
93. MultiCALL與多方通話關係如何? 71
94. 綜合預付費業務的主要功能和實現方式? 71
95. 預付費漫遊怎樣實現機制如何? 72
96. 移動智能網和固網智能網的主要區別? 72
97. 主要的3G智能網協議有那些? 72
98. 3G智能網相比2G智能網而言,新增了什麼業務能力? 73
99. CAMEL在R4和R5階段有何區別? 74
100. 移動定位業務(LCS業務)採用哪三種移動定位技術? 75
101. 初期定位業務主要有哪些?這些業務對定位精度有什麼要求? 76
102. 通過Cell-ID方式的定位過程中HLR如何找到了MS 78
103. 針對3G的商用定位業務是否與2G有不同? 78
104. 運營商開展定位業務的盈利模式是什麼? 78
105. 移動流媒體業務有哪些類型的應用? 79
106. 影響移動流媒體應用的因素有哪些? 79
107. 移動流媒體業務有哪幾種傳輸方式? 80
108. 移動流媒體業務使用哪些特有的應用和控制協議? 80
109. 電路域視頻業務的業務流程。 81
110. 電路和分組多媒體業務應用實例介紹 83
111. WAPGW可以提供哪些業務類型? 83
112. 什麼是交互式短信業務? 85
113. 什麼是即時通信? 85
114. 綜合VPN業務的主要功能? 86
115. 不同類型的業務對時延的要求有哪些不同 86
116. 業務組合、業務捆綁、業務融合的含義是什麼? 87
117. 什麼是工作流機制?工作流機制在業務管理中如何應用? 88
118. 什麼是BREW? 89
119. 什麼是MMS 89
120. MMS與SMS、EMS的區別 90
121. MMS業務應用 91
122. MMS 網絡基本結構 92
123. MMS業務標準,業務開展,現狀 94
124. 什麼是GSM1X? 95
125. PTT業務簡介 96
126. IM&PS相關業務簡介 96
127. 位置業務介紹 97
128. 3G網絡建設成本是否會很高,是否有相應的解決方案? 99
129. 新進入移動領域的運營商如何迅速提供有競爭力的業務? 100
130. 3G發展的主要問題與經驗 100
131. 國內3G政策環境 101
132. 3G環境下移動通信新趨勢 103
133. 3G市場層面指導意見? 105
四、3G終端篇 107
134. 3G終端的特點? 107
135. 3G終端有哪些關鍵技術? 108
136. 目前3G終端的進展如何,有何特徵? 108
137. 移動終端的操作系統都有哪些種類? 109
138. 什麼是移動終端應用開發平臺? 111
139. 如何比較JAVA和BREW的安全性? 112
140. 3G終端產品上有哪些主流的第三方瀏覽器產品? 113
141. 什麼是終端的OTA參數預配置(OTA-Provisioning)如何實現? 113
五.網絡優化篇 114
142. 站點面積和小區半徑之間的計算關係 114
143. 接入半徑和覆蓋半徑的區別,典型值是多少? 115
144. WCDMA與GSM的無線網絡規劃有何不同? 115
145. WCDMA與DCS1800覆蓋差異 116
146. 什麼是無線網絡估算? 117
147. 什麼是無線網絡預規劃? 117
148. WCDMA無線網絡仿真有哪些模式? 118
149. 無線網絡優化的具體流程是什麼? 118
150. 如何看待無線網絡規劃和網絡優化的關係? 120
151. 如何理解導頻污染,產生導頻污染的原因? 121
152. 如何調整對不同速率連接的功率分配 121
153. 軟切換時怎樣減小額外損耗的功率 122
154. 什麼是無線網絡的軟阻塞、硬阻塞? 122
155. 無線網絡的負載控制技術介紹 122
156. 功率配置與軟切換指針與容量的關係 123
157. WCDMA系統中有哪些覆蓋增強技術? 123
158. 在3G網絡中與用戶有關的編號有哪些? 124
六.規劃建設篇 125
159. 從網絡規劃角度考慮建網思路 125
160. 在商用網絡建設的時候是否採用收、發分集技術 125
161. 在建網時功放功率的大小取值多少合適 126
162. Iu接口傳輸承載是否可以使用ATM骨幹網? 127
163. Iub和Iur接口流量的計算方法 128
164. 各種天饋分佈系統的比較,適用的環境 129
165. 2G對3G會不會有干擾?3G對2G會不會有干擾? 130
166. 市區室內覆蓋解決方案主要有哪些 130
167. 核心網如何從R99向R4平滑演進 131
168. 如何支持R4系統向R5的演進?接口變化 132
169. 集團公司3G網絡建設原則? 132
七.業務支撐篇 134
170. CG靈活計費的方式有哪些?(時長、流量……) 134
171. 3G業務的計費有何特點? 134
172. 3G計費與2G計費的差異何在? 136
173. TMSC/GMSC是否有計費功能,長途呼叫採用什麼方式接入 136
174. 關於計費信息中QoS映像方式 137
175. 電路域業務和分組域業務中的一些計費原則 137
176. 3G條件下,計費信息在安全性上有些什麼要求 137
177. 全國和省級3G網管中心的設置原則及其連接方式 137
178. 3G網元管理在網管體系中的作用? 138
179. 什麼是IRP? 138
180. 3G網絡管理的內容和特點?與2G和固網網管相比有何不同? 139
八.現狀及我省3G規劃篇 141
181. 目前我省話務網網絡現狀? 141
182. 目前我省信令網網絡現狀? 143
183. 目前我省GPRS網絡現狀? 145
184. 我省3G核心網電路域總體規劃原則 146
185. 我省3G MSC-Server設置原則 147
186. 我省3G MGW單元規劃原則 148
187. 我省3G HLR設置方案 148
188. 我省3G GMSC設置方案 149
189. 我省3G RNC設置方案 149
190. 長途匯接局設置方案 150
191. 我省3G 核心網分組域總體規劃原則 150
192. 我省3G SGSN設備設置方案 151
193. 我省3G GGSN設備設置方案 151
194. 我省3G CG設備設置方案 152
195. 我省3G DNS設備設置方案 152
196. 核心網分組域業務質量規劃 153
197. IMS域業務引入的規劃 154
198. 信令網路由原則 155
199. 話務網路由方式 156
200. 分組域APN 的解析 159
201. 分組域路由選擇原則 160
九.中國移動3G碼號資源規劃 161
202. 3G網絡的網號和位置區規劃 161
203. 移動用戶的 ISDN 號碼(MSISDN) 162
204. 國際移動用戶識別碼(IMSI) 163
205. 臨時移動用戶識別碼(TMSI/P-TMSI) 164
206. 移動用戶漫遊號碼(MSRN) 165
207. 切換號碼(HON) 165
208. 國際移動臺識別碼(IMEI) 165
209. 國際移動臺識別軟件版本號(IMEISV) 166
210. HLR 號碼 166
211. (G)MSC server/VLR 號碼 166
212. SGSN號碼 167
213. GGSN號碼 168
214. 位置區標識(LAI) 168
215. 路由區標識(RAI) 169
216. 全球小區識別碼(CGI) 170
217. 小區識別(C-ID) 170
218. RNC 識別碼(RNC-ID) 170

 

 

下載地址:

http://download.csdn.net/source/1630251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