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語言入門教程(一):Java類的組成

       一直很喜歡一句廣告詞:生活就是一個七天又一個七天。而我想說的是,Java應用就是一個類又一個類。Java是面向對象的語言,對象都是由類實例化而來。一個Java應用,不論簡單還是複雜,都是由若干個Java類組成的。因此,對於初學者,先了解Java類的組成是必要的。

       Java類的組成主要有3部分:數據成員、構造方法、方法成員。

       首先看下邊的代碼,是一個簡單的Java類。

 

package com.csst.vo;

 

public class Customer {

//1.數據成員

  private String custname;

  private String pwd;

  private Integer age;

//2.構造方法

  public Customer() {

    

  }

  public Customer(String custname, String pwd) {

     this.custname = custname;

     this.pwd = pwd;

  }

  public Customer(String custname, String pwd, Integer age) {

     super();

     this.custname = custname;

     this.pwd = pwd;

     this.age = age;

  }

//3.方法成員

  public String getCustname() {

     return custname;

  }

  public void setCustname(String custname) {

     this.custname = custname;

  }

  public String getPwd() {

     return pwd;

  }

  public void setPwd(String pwd) {

     this.pwd = pwd;

  }

  public Integer getAge() {

     return age;

  }

  public void setAge(Integer age) {

     this.age = age;

  }

}

根據上面的類,介紹類的三個組成部分。

1.  數據成員

數據成員是類的屬性,聲明該類的對象所具備的屬性。聲明數據成員往往需要聲明以下幾項:1)權限修飾符(Java中權限修飾符有4種,在以後文章中會介紹):本例中使用的是私有權限private。在大多數情況下,都建議數據成員使用私有權限。

2)數據類型:數據成員必須指明其數據類型,本類中使用的類型有StringIntegerJava中的數據類型分兩種,基本類型和引用類型。(在以後文章中會詳細介紹)。

3)數據成員標誌符:即數據成員的名字。名字要遵守Java的命名規範,最好採用名詞性質的單詞命名,可以由數字、字母、$_組成,但是首字母不能是數字。

4)初值:數據成員可以賦初值,也可不賦初值。如果不賦,則會有默認值(根據數據類型不同而不同)。

2.構造方法

構造方法是爲了創建對象的,反過來亦成立,創建對象必須使用構造方法。比如要創建Customer類對象,必須使用new關鍵字調用Customer類的某一個構造方法。在該例子中,有3個構造方法。如:Customer cust=new Customer(“Gloria”,”abc”);

3.方法成員

方法成員是該類對象所能進行的操作。往往需要聲明一下幾項。

1)  權限訪問修飾符:與數據成員的修飾符概念相同,該類中的方法使用公有權限public

2)  返回值類型:方法成員必須指明返回值類型,如果該方法沒有返回值,則使用void

3)  方法成員標誌符:即方法的名字。規則與數據成員標誌符相同。建議方法成員採用動詞性質單詞命名。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