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惢客創業日記》2020.01.06(週一) 從“販賣焦慮”到“販賣初心”(二)

 

  今天,繼續分享羅振宇老師的跨年演講《時間的朋友》的學習體會。

六、北大屠夫

  在16年前,一個北大畢業的大學生,去當了殺豬的屠夫,他叫陸步軒。當年,一篇《北大才子長安街頭賣肉》的報道引起社會極大關注,陸步軒一夜之間成爲家喻戶曉的焦點人物。2013年,陸步軒回了北大,在演講中,他曾經幾度哽咽,說:“我給母校丟了臉,抹了黑,我是反面教材”,此話一出,譁然一片。北大校長許智宏笑着說: “北大可以出政治家、科學家,也可以出賣豬肉的,都是一樣的。”然而,對於校長許智宏這句話,陸步軒當時只是黯然一笑。我們都知道,他的這一笑不知飽含了多少辛酸?而16年後的今天,他卻打了很多人的臉,他創辦的壹號土豬銷量突破18個億,在國內成爲響亮的土豬肉第一品牌。他的故事也告訴了我們兩個道理,一個是在未來,行業和出身只是起跑線,在人生的長跑中,什麼事情都可能發生。另一個道理就是何帆老師給了我們的建議,要用一個人的長期主義,去對衝這個世界的不確定性。此時,我還想到了羅振宇老師另一句非常經典的話:“做一件有價值的事,一直做,時間會給予回報。”

  七、抓手

  在我們的創業中,最大的痛苦就是有勁使不上,因爲,找不到可以用力的抓手。那爲什麼看不到眼前的抓手呢?因爲,就像徒手攀巖一樣,我們總是喜歡擡頭,而不是把頭轉向左右。 “擡頭”就是我們總喜歡關注遙不可及的夢想,而“左右”就是我們當下該做的一件件小事,而這些一件件小事就是一個個抓手。而《徒手攀巖》這部電影告訴了我們一個尋找抓手的方法:“在攀巖的時候,地形越複雜,抓手就越多,向上攀援越容易。越複雜的環境,越要不斷地尋找眼前可能是抓手的抓手,走一步,踩實一步,再尋覓下一個抓手,一步一步地往上走。”

  八、黑天鵝

  這是“黑天鵝”之父塔勒布說的一句話:“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想贏,一種想贏得辯論。”說句大白話就是有人說幹就幹,有人想好了再幹,或者總想找一種更加安全的方式再幹。然而,《黑天鵝》這本書中卻給我們講了一個故事:“有一隻火雞,每天在固定的時間由主人投餵食物,第一天如此,第二天如此……第364天也是如此,因此,這隻火雞以爲第365天也會是這樣,但讓它沒想到的是,第365天,主人並沒有帶來食物,而是將它宰殺,因爲感恩節到了。而我們人類有時也跟這隻火雞的想法差不多,在一年的364天裏,我們也是跟火雞一樣對於我們認知邊界內的事物充滿安全感,甚至膚淺到只注意我們看到的東西,不注意我們沒有看到的東西。這種安全感最終可能會在第365天引發一場顛覆性的災難,此時,我們纔會意識到:“原來餵你的那隻手也可能是擰斷你脖子的那隻手

  今天,已經分享到了第八個關鍵詞,因篇幅關係,後面的十個關鍵詞就在明天的日記繼續分享吧。

  最後,分享今天日記的感悟:“做一件有價值的事,一直做,時間會給予回報。”

  好了,今天的日記就寫到這裏,《惢客創業日記》咱們明天繼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