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惢客創業日記》2020.02.07(週五)內行看門道

  今天的日記寫的是前天晚上的事兒,因爲我覺得非常有意義,因此,就補寫到了今天。前天晚上九點多,涼粉兒給我發了一個好友名片,說這是她聯繫上的一個在北京從事軟件行業的朋友,也許後期可以幫我們的忙。讓我先給人家建立好聯繫,看看人家能爲惢客提供哪些方面的幫助,另外,也讓我給對方介紹一下惢客,讓人家對惢客有一個初步的瞭解。

  涼粉兒是一個商務方面的高手,做事總是先建立聯繫,成不成、幫不幫先交個朋友,不要平時沒事的時候不聯繫,一到幫忙的時候就去找對方,用涼粉兒的話叫做鋪墊和佈局。在這一點,我還差的很遠,需要向涼粉兒學習。

  對於我來講,能與更高層次的人聊惢客,也是非常興奮的。不管人家對於惢客是貶低,還是讚許,對於我和惢客來講,都是一次學習和成長,因爲,惢客如果想發展,決不能閉門造車,還需要與外界各行各業的專家接觸,多聽取他們的建議和想法。

  加了好友以後,還因爲性別的關係鬧了一個小誤會,不過,雙方並沒有過多的寒暄,就開始了一針見血的溝通。沒想到這一次的溝通,讓我很是吃驚,雖然,我介紹惢客的內容只有一句話:“惢客是一個證明誠信的平臺,您也可以理解爲一個APP,是一個“給靠譜定標準”的平臺,是爲各行各業證明誠信的。”但是,對方的理解維度顯然與之前見過的很多人都不一樣,直接就拋出了一個“量化誠信”的概念。而且,還追問了一個很有深意的問題:“一要量化“誠信”,其次是在可量化基礎上進行的聊天、自媒體和電商應用。還是說,您想在聊天、自媒體和電商應用中對“靠譜程度”進行量化?前者還是後者?”

  說實話,這個問題一出,我就知道,今天我會少了很多的廢話。因爲,只需要打一個照面,就可以看出對方是不是內行,識不識貨。就好比,你讓對方看一看你的書法作品,對方直接說了一句:“你這字,跟王羲之的《蘭亭序》有點像呀。”此話一出口,什麼也不用說,你已經知道對方的實力所在。不出所料,我們倆接下來的溝通還是比較深入的,而且他關於“靠譜標準痛點論”讓我在心裏給他大大的點了一個贊。而且,在聊天中,我也通過一個細節看到他是一個很嚴謹的人,因爲,我們倆個人的聊天都是採用打字聊天,在短短的40多分鐘我們倆個人共打了3000多字,而我發現,他打出來的每一個字都沒有錯別字,甚至標點符號都非常的規範,這是我在與別人通過聊天軟件溝通時,很少看到的。

  雖然,我們之間還沒有見過面,但是,我已經很是希望能與他見面溝通了。不過,我還沒有做好見面的準備,還需要繼續努力完成產品原型,這樣,心裏才能更有底。

  最後,分享今天日記的感悟:“行家伸伸手,便知有沒有。”

  好了,今天的日記就寫到這裏,《惢客創業日記》咱們明天繼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