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轉編碼器知識

旋轉編碼器知識


轉自:http://hi.baidu.com/hhsh7698/blog/item/74ee4512ecd843c8c2fd784d.html


一、旋轉編碼器的原理和特點:

旋轉編碼器是集光機電技術於一體的速度位移傳感器。當旋轉編碼器軸帶動光柵盤旋轉時,經發光元件發出的光被光柵盤狹縫切割成斷續光線,並被接收元件接收產生初始信號。該信號經後繼電路處理後,輸出脈衝或代碼信號。其特點是體積小,重量輕,品種多,功能全,頻響高,分辨能力高,力矩小,耗能低,性能穩定,可靠使用壽命長等特點。

1、增量式編碼器

增量式編碼器軸旋轉時,有相應的相位輸出。其旋轉方向的判別和脈衝數量的增減,需藉助後部的判向電路和計數器來實現。其計數起點可任意設定,並可實現多圈的無限累加和測量。還可以把每轉發出一個脈衝的Z信號,作爲參考機械零位。當脈衝已固定,而需要提高分辨率時,可利用帶90度相位差A,B的兩路信號,對原脈衝數進行倍頻。

 

編碼器

 

2、絕對值編碼器

絕對值編碼器軸旋轉器時,有與位置一一對應的代碼(二進制,BCD碼等)輸出,從代碼大小的變更即可判別正反方向和位移所處的位置,而無需判向電路。它有一個絕對零位代碼,當停電或關機後再開機重新測量時,仍可準確地讀出停電或關機位置地代碼,並準確地找到零位代碼。一般情況下絕對值編碼器的測量範圍爲0~360度,但特殊型號也可實現多圈測量。

 

 

3、正弦波編碼器

正弦波編碼器也屬於增量式編碼器,主要的區別在於輸出信號是正弦波模擬量信號,而不是數字量信號。它的出現主要是爲了滿足電氣領域的需要-用作電動機的反饋檢測元件。在與其它系統相比的基礎上,人們需要提高動態特性時可以採用這種編碼器。

爲了保證良好的電機控制性能,編碼器的反饋信號必須能夠提供大量的脈衝,尤其是在轉速很低的時候,採用傳統的增量式編碼器產生大量的脈衝,從許多方面來看都有問題,當電機高速旋轉(6000rpm)時,傳輸和處理數字信號是困難的。在這種情況下,處理給伺服電機的信號所需帶寬(例如編碼器每轉脈衝爲10000)將很容易地超過MHz門限;而另一方面採用模擬信號大大減少了上述麻煩,並有能力模擬編碼器的大量脈衝。這要感謝正弦和餘弦信號的內插法,它爲旋轉角度提供了計算方法。這種方法可以獲得基本正弦的高倍增加,例如可從每轉1024個正弦波編碼器中,獲得每轉超過1000,000個脈衝。接受此信號所需的帶寬只要稍許大於100KHz即已足夠。內插倍頻需由二次系統完成。

 

旋轉編碼器常用術語:

■輸出脈衝數/轉

旋轉編碼器轉一圈所輸出的脈衝數發,對於光學式旋轉編碼器,通常與旋轉編碼器內部的光柵的槽數相同(也可在電路上使輸出脈衝數增加到槽數的2倍4倍)。

■分辨率

分辨率表示旋轉編碼器的主軸旋轉一週,讀出位置數據的最大等分數。絕對值型不以脈衝形式輸出,而以代碼形式表示當前主軸位置(角度)。與增量型不同,相當於增量型的“輸出脈衝/轉” 。

■光柵

光學式旋轉編碼器,其光柵有金屬和玻璃兩種。如是金屬製的,開有通光孔槽;如是玻璃制的,是在玻璃表面塗了一層遮光膜,在此上面沒有透明線條(槽)。槽數少的場合,可在金屬圓盤上用衝牀加工或腐蝕法開槽。在耐衝擊型編碼器上使用了金屬的光柵,它與金屬製的光柵相比不耐衝擊,因此在使用上請注意,不要將衝擊直接施加於編碼器上。

■最大響應頻率

是在1秒內能響應的最大脈衝數

(例:最大響應頻率爲2KHz,即1秒內可響應2000個脈衝)

公式如下

最大響應轉速(rpm)/60×(脈衝數/轉)=輸出頻率Hz

■最大響應轉速

是可響應的最高轉速,在此轉速下發生的脈衝可響應公式如下:

最大響應頻率(Hz)/ (脈衝數/轉)×60=軸的轉速rpm

■輸出波形

輸出脈衝(信號)的波形。

■輸出信號相位差

二相輸出時,二個輸出脈衝波形的相對的的時間差。

■輸出電壓

指輸出脈衝的電壓。輸出電壓會因輸出電流的變化而有所變化。各系列的輸出電壓請參照輸出電流特性圖

■起動轉矩

使處於靜止狀態的編碼器軸旋轉必要的力矩。一般情況下運轉中的力矩要比起動力矩小。

■軸允許負荷

表示可加在軸上的最大負荷,有徑向和軸向負荷兩種。徑向負荷對於軸來說,是垂直方向的,受力與偏心偏角等有關;軸向負荷對軸來說,是水平方向的,受力與推拉軸的力有關。這兩個力的大小影響軸的機械壽命

■軸慣性力矩

該值表示旋轉軸的慣量和對轉速變化的阻力

■轉速

該速度指示編碼器的機械載荷限制。如果超出該限制,將對軸承使用壽命產生負面影響,另外信號也可能中斷。

■格雷碼

格雷碼是高級數據,因爲是單元距離和循環碼,所以很安全。每步只有一位變化。數據處理時,格雷碼須轉化成二進制碼。

■工作電流

指通道允許的負載電流。

■工作溫度

參數表中提到的數據和公差,在此溫度範圍內是保證的。如果稍高或稍低,編碼器不會損壞。當恢復工作溫度又能達到技術規範

■工作電壓

編碼器的供電電壓。

 

二、輸出信號

1、信號序列

一般編碼器輸出信號除A、B兩相(A、B兩通道的信號序列相位差爲90度)外,每轉一圈還輸出一個零位脈衝Z。。

當主軸以順時針方向旋轉時,按下圖輸出脈衝,A通道信號位於B通道之前;當主軸逆時針旋轉時,A通道信號則位於B通道之後。從而由此判斷主軸是正轉還是反轉。

 

正弦輸出編碼器輸出的差分信號如下圖所示:

 

2、零位信號

編碼器每旋轉一週發一個脈衝,稱之爲零位脈衝或標識脈衝,零位脈衝用於決定零位置或標識位置。要準確測量零位脈衝,不論旋轉方向,零位脈衝均被作爲兩個通道的高位組合輸出。由於通道之間的相位差的存在,零位脈衝僅爲脈衝長度的一半。

3、預警信號

有的編碼器還有報警信號輸出,可以對電源故障,發光二極管故障進行報警,以便用戶及時更換編碼器。

 

 

 

三、輸出電路

1、NPN電壓輸出和NPN集電極開路輸出線路

此線路僅有一個NPN型晶體管和一個上拉電阻組成,因此當晶體管處於靜態時,輸出電壓是電源電壓,它在電路上類似於TTL邏輯,因而可以與之兼容。在有輸出時,晶體管飽和,輸出轉爲0VDC的低電平,反之由零跳向正電壓。

隨着電纜長度、傳遞的脈衝頻率、及負載的增加,這種線路形式所受的影響隨之增加。因此要達到理想的使用效果,應該對這些影響加以考慮。集電極開路的線路取消了上拉電阻。這種方式晶體管的集電極與編碼器電源的反饋線是互不相干的,因而可以獲得與編碼器電壓不同的電流輸出信號。

 

2、PNP和PNP集電極開路線路

   該線路與NPN線路是相同,主要的差別是晶體管,它是PNP型,其發射極強制接到正電壓,如果有電阻的話,電阻是下拉型的,連接到輸出與零伏之間。

 

3、推輓式線路

  這種線路用於提高線路的性能,使之高於前述各種線路。事實上,NPN電壓輸出線路的主要侷限性是因爲它們使用了電阻,在晶體管關閉時表現出比晶體管高得多的阻抗,爲克服些這缺點,在推輓式線路中額外接入了另一個晶體管,這樣無論是正方向還是零方向變換,輸出都是低阻抗。推輓式線路提高了頻率與特性,有利於更長的線路數據傳輸,即使是高速率時也是如此。信號飽和的電平仍然保持較低,但與上述的邏輯相比,有時較高。任何情況下推輓式線路也都可應用於NPN或PNP線路的接收器。

 

4、長線驅動器線路

當運行環境需要隨電氣干擾或編碼器與接收系統之間存在很長的距離時,可採用長線驅動器線路。數據的發送和接收在兩個互補的通道中進行,所以干擾受到抑制(干擾是由電纜或相鄰設備引起的)。這種干擾可看成“共模干擾”。此外,總線驅動器的發送和接收都是以差動方式進行的,或者說互補的發送通道上是電壓的差。因此對共模干擾它不是第三者,這種傳送方式在採用DC5V系統時可認爲與RS422兼容;在特殊芯片時,電源可達DC24V,可以在惡劣的條件(電纜長,干擾強烈等)下使用。

 

5、差動線路

差動線路用在具有正弦長線驅動器的模擬編碼器中,這時,要求信號的傳送不受干擾。像長線驅動器線路那樣,對於數字信號產生兩個相位相差180度的信號。這種線路特意設置了120歐姆的特有線路阻抗,它與接收器的輸入電阻相平衡,而接收器必須有相等的負載阻抗。通常,在互補信號之間並聯連,120歐姆的終端電阻就達到了這種目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