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計算管理三大利器:Nagios、Ganglia和Splunk

綜合利用Nagios、Ganglia和Splunk搭建起的雲計算平臺監控體系,具備錯誤報警、性能調優、問題追蹤和自動生成運維報表的功能。有了這套系統,就可輕鬆管理Hadoop/HBase雲計算平臺。

雲計算早已不是停留在概念階段了,各大公司都購買了大量的機器,開始正式的部署和運營。而動輒上百臺的性能強勁的服務器,爲運營管理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 如果沒有方便的監控報警平臺,對於管理員而言猶如噩夢,每天都將如救火隊員一樣,飛快地敲擊鍵盤,用原始的Unix命令在多臺機器中疲於奔命。
  • 如果沒有好的日誌管理平臺,對於開發者Troubleshooting更是一件淚流滿面的事情。
  • 而如果你是運維團隊的總負責人,簡潔清晰的Report則非常重要。Stakeholder們動不動就可能問起系統的SLA、機器的利用率等諸多問題,畢竟,公司爲此投入了巨大的資金和人力。

朋友們,當我們管理起公司寄予厚望的雲計算平臺時,當我們面對如此多充滿挑戰的實際問題時,該怎麼辦?

概述

我們在搭建趨勢雲計算平臺時,遇到了很多的問題和挑戰。開始搭建時,第一次來了那麼多性能強勁的機器,我們在感到興奮的同時,也不免有些顧慮。大家坐在一起討論,問題就列了滿滿一白板。

  • 出了問題怎麼辦,有沒有預警機制?
  • 有沒有可視化的管理界面?
  • 管理平臺需要自己開發嗎?開發難度有多大?
  • 有沒有開源的管理工具
  • 那麼多日誌分佈在各個機器上,有沒有更有效的方法管理?
  • 能否生成好的報表?
  • 機器宕機,管理員能否收到短信通知?
  • 如何做性能調優?
  • 擴容升級時,能否給出依據?

帶着這些問題,我們開始了自己的雲計算平臺管理和運營之旅,一路走來,收穫頗豐。現在基本上形成了如圖1所示的一整套雲計算平臺監控體系。

圖1 雲計算平臺監控架構

在這個系統中,我們綜合利用了Nagios、Ganglia和Splunk,搭建起雲計算平臺監控體系,使其具備錯誤報警、性能調優、問題追蹤和自動生成運維報表的功能。有了這套系統,我們終於能夠輕鬆管理Hadoop/HBase雲計算平臺了。接下來將簡單介紹它們的特點和功能。

Nagios:雲計算平臺的智能報警器

總不能天天盯着機器看吧,因此我們首先關心的是機器的監控與報警。最理想的境界是:如果機器出故障了,我能第一時間處理;如果機器沒有問題(最好永遠沒有問題),我能去喝茶、釣魚和睡大覺。

發現機器有沒有問題,對我們而言不是什麼難事。寫個腳本,Ping一下IP,Telnet每臺機器的Service端口,如果增加了新機器就改改配置即可。但這樣也太原始了吧,可視化效果差,不好維護,沒有層次,不好管理,出不來報表,總不能老是用Excel人工寫報表吧。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呢?

有,你可以用Nagios。

Nagios是一個可運行在Linux/Unix平臺之上的開源監視系統,可以用來監視系統運行狀態和網絡信息。Nagios可以監視所指定的本地或遠程主機以及服務,同時提供異常通知功能。

Nagios可以提供以下幾種監控功能。

  • 監控網絡服務(SMTP、POP3、HTTP、NNTP、Ping等)。
  • 監控主機資源(處理器負荷、磁盤利用率等)。
  • 簡單的插件設計使得用戶可以方便地擴展自己服務的檢測方法。
  • 並行服務檢查機制。
  • 具備定義網絡分層結構的能力,並使用“parent”主機定義來表達網絡主機間的關係,這種關係可被用來發現和明晰主機宕機或不可達狀態。
  • 當服務或主機問題產生與解決時將告警發送給聯繫人(通過電子郵件、短信、用戶定義方式)。
  • 具備定義事件處理功能,可以在主機或服務的事件發生時獲取更多問題定位。
  • 自動的日誌回滾。
  • 可以支持並實現對主機的冗餘監控。
  • 可選的Web界面用於查看當前的網絡狀態、通知和故障歷史、日誌文件等。

Nagios最好用的地方就是它將這些每天管理員做的工作自動化,你只需設定好要監聽的端口即可,它會默默地工作,幫忙定時地去檢測服務端口的狀態,一旦發現問題,會及時發出報警。報警可以是電子郵件也可以是手機,從而使得管理員第一時間就能收到系統的狀況。

Nagios的報表功能也很強大。管理員可以很容易地得到每天、每週和每月的Service運行狀況。

圖2 SPN 後臺運行的所有Service的當前狀態

如圖2所示,紅色部分清楚地標註有問題的機器,點開鏈接,就可以得到有問題機器的情況。雖然在HBase中,幾臺Region Server宕機不會對整體服務產生大的影響,但多少會影響到系統的Performance。而且,如果某幾臺Region Server頻繁宕機,對整個系統的穩定性也會產生不好的影響。有了Nagios,我們可以快速定位有問題的機器,及時地將一些機器移除出HBase系統,待調整好了再上線運行,以保證系統的穩定性。

現在,Nagios已經成爲了很多公司必備的監控工具。只需要簡單地配置,就可以實現強大的功能,將管理員從日常煩瑣的工作中解放出來。

有了Nagios,哪怕就是管理上千臺機器,也不會手忙腳亂,而是有一種統領千軍、運籌帷幄的感覺。

Ganglia:看到雲計算平臺的方方面面

Nagios的確不錯,但你是不是真的可以喝茶、釣魚、睡大覺呢?顯然還不行。有了Nagios,你基本上可以做個優秀的救火隊員,能在事發第一時間到達現場、處理事故。但如何防患於未然,真正做到運籌帷幄、遊刃有餘呢?

我們需要更加精確的數據,能夠看到雲計算平臺的方方面面,能根據這些數據,做出性能調整、升級、擴容等的決策,從而保證Service能夠滿足不斷增長的業務需求。

這時候,你需要Ganglia。

Ganglia是UC Berkeley發起的一個開源實時監視項目,用於測量數以千計的節點,爲雲計算系統提供系統靜態數據以及重要的性能度量數據。Ganglia系統基本包含以下三大部分。

Gmond:Gmond運行在每臺計算機上,它主要監控每臺機器上收集和發送度量數據(如處理器速度、內存使用量等)。

Gmetad:Gmetad運行在Cluster的一臺主機上,作爲Web Server,或者用於與Web Server進行溝通。

Ganglia Web前端:Web前端用於顯示Ganglia的Metrics圖表。

Hadoop和HBase本身對於Ganglia的支持非常好。通過簡單的配置,我們可以將Hadoop和HBase的一些關鍵參數以圖表的形式展現在Ganglia的Web Console上。這些對於我們洞悉Hadoop和HBase的內部系統狀態有很大的幫助。

在Hadoop的conf文件夾下面,找到hadoop-metrics.properties,配置好Ganglia的Server即可。這裏要注意,Ganglia 3.0和Ganglia 3.1的區別,它們使用了不同的class。

  1. dfs.class=org.apache.hadoop.metrics.ganglia.GangliaContext31 
  2. dfs.period=10 
  3. dfs.servers={Ganglia_Server}:8649 

有了這些圖表,Hadoop和HBase就不再是一個黑盒。無論是Hadoop的Namenode、Datanode,還是HBase的MasterServer、RegionServer任何時刻的情況,都會一目瞭然。由於圖標的跨度可以是小時、天、月甚至是年,這樣,就可以非常方便地定期生成周報、月報和年報。同時,根據圖中Metrics的狀況,我們可以通過調整參數、增加內存和硬盤、增加機器等的方法調整單個機器或者整個Service的性能。

圖3 Hadoop其中一個DataNode的Metrics

Nagios 最大的問題在於不能洞悉到Service內部的狀況。像Hadoop、HBase這樣的分佈式系統,一個節點的故障並不等於整個Service的故障,影響的只是Service的性能。所以,在測定Service的SLA時,我們不能以某一臺機器的故障作爲Service故障的評判標準。比如在我們的HBase SLA的設定上,我們定義了HBase Service完全不能工作的評判標準如下。

  • Master Server 聯繫不上。
  • 所有RegionServer 都無法聯繫上。
  • -ROOT- 表無法訪問。
  • .META. 表無法訪問。

    圖4 Ganglia對Hadoop/HBase使用情況的監測

那麼,我們就可以根據這個規則定義SLA,通過定期調用HBaseAdmin相應API ,將測試的結果發給Ganglia。採用同樣的方法,我們還可以自定義一些規則,監視HBase Master、Zookeeper等的情況。

通過這些方法,我們完全能夠針對Hadoop/HBase使用的實際情況,做出Service級別而不是機器級別的監控系統並生成報表。

此外,Ganglia還可以通過Server反饋回來的Load信息,給出各個機器的Load情況,給我們做升級和擴容提供依據。

如圖5所示,Ganglia分別會用不同顏色,標註出當前時刻的機器Load分佈情況。如果Load過重,就應該檢查機器的具體使用情況。

圖5 HBase Cluster Load Metrics

Ganglia的安裝配置,可以參考這裏

Splunk:像查Google一樣查日誌

有了Nagios和Ganglia,算是成功了一大半。作爲一名優秀的管理員,我們需要具備一定的Troubleshooting能力,對一些常見的問題能給出解決方案。那麼,對日誌的分析就必不可少。

但Hadoop/HBase的日誌分佈在各個機器上面,而日誌之間關聯性強。Client端的錯誤有可能是Region Server引起,而Region Server的錯誤有可能是Zookeeper導致。有沒有一個統一的日誌管理平臺呢?

衆裏尋它千百度,驀然回首,我們找到了Splunk——日誌界的Google。

很遺憾,Splunk不是開源的,但它的免費版本提供每天500MB日誌索引。如果數據量較小,通過定義好Log的級別,基本上也能滿足需求。但對於數據量較大的公司,就有些捉襟見肘。

Splunk支持AdHoc的日誌搜索,而且可以與Nagios配合使用。比如Nagios報警某臺RegionServer端口不可達,我們收到Notification後,登錄Splunk,直接搜索shutdown和host名稱,找到RegionServer退出的日誌。點擊詳細信息,分析日誌,就能快速定位問題。如圖6所示。

圖6 Splunk與Nagios配合使用進行日誌搜索

對Hadoop和HBase有了進一步瞭解後,我們可以利用Splunk實時檢測日誌中的關鍵字,定義關鍵字規則,如監控“shutdown”、“quit”、“ERROR”、“Zookeeper Session Expired”等,一旦出現,利用Splunk的Notification功能,發出郵件通知管理員,管理員通過Splunk定位問題,就可以在系統真正出現問題之前,對系統進行調整,防患於未然。

具體Splunk的設置,可以參考這裏

總結

搭建一套雲計算平臺,強大的監控管理系統是必不可少的。當然,任何工具都不是萬能的,在實際維護過程中,我們也發現,Nagios和Splunk經常出現誤報,如果規則定義得不好,大量的警報郵件如潮水一樣涌來,反而掩蓋了真正的問題。可以說,在雲計算平臺的運維管理上,沒有一勞永逸的事情,隨着規模的不斷增大和應用的不斷多樣化,需要大家不斷地實踐和總結。

【作者簡介】作者楊俊華,趨勢科技研發中心資深開發工程師,2009年至今一直從事Hadoop和HBase開發和運維工作,關注Hadoop開源社區的發展。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