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爲什麼常喊累

唉,累死我了!”你不管走到哪裏,都可能聽到這樣的感嘆。其實,差不多我們每個人都有過類似的體驗,只不過程度不同罷了。

看起來頗令人費解,現代科技日新月異,體力勞動日漸減少,然而勞累感卻又成爲現代人的普遍感覺,原因何在?

保健專家將勞累分爲三種類型:

體力性疲勞 多見於體力勞動者,乃是繁重的體力勞動或過強的體育運動所造成。此時全身肌肉處於高度緊張狀態,產生大量代謝廢物

(如乳酸、疲勞毒素等)堆積於體內,並隨血液循環到達全身(包括大腦)。表現爲手腳痠軟無力,全身體能明顯下降。

腦力性疲勞 主要見於腦力勞動者,由於長時期進行復雜的腦力勞動,大量消耗能量,招致大腦血液和氧氣供應不足,削弱了腦細胞的正

常功能。表現爲頭昏腦漲,記憶力下降,注意力渙散,失眠多夢等。

心理性疲勞 乃是現代生活中的高強度緊張感與壓力造成的,由於超負荷的精神負擔使心理處於一種混亂與不安寧的狀態,情緒沮喪,抑

鬱或焦慮。

不難明白,雖然科技的發展在不斷地減輕人們的體力強度,但現代社會日趨激烈的競爭卻在不斷地增加人們的精神負荷,故心理性疲勞的

人越來越多,此種疲勞比體力性或腦力性疲勞症狀更重,危害更大,消除也困難得多。

自測疲勞程度

專家提出以下信號,作爲判斷你有無疲勞以及疲勞的程度:

●早晨不想起牀,即使勉強起牀,也是渾身倦意。

●工作或看書老開小差,寫文章差錯連連,注意力難以集中。

●說話懶言懶語,少氣無力。

●不願與同事交談,回到家後也常常默不作聲。

●總想伸懶腰,打哈欠,睡眼惺鬆。

●懶得爬樓,上樓時常常絆腳。

●公共汽車開過來了也不想搶步趕上去。

●喜歡躺在沙發上,並把腿擡高,才感舒服些。

●四肢發硬,兩腿沉重,雙手易發抖。

●食慾差,不思茶飯,厭油、噁心。

●時有心悸、胸悶、厭煩,心中有一種說不出的難受滋味。

●經常腹脹、腹瀉或便祕。

●忘性大,越是眼前的事越易忘掉。

●不易入睡或早醒,入睡後做夢不斷。

●經常頭痛、頭暈、耳鳴。

●易患感冒,患感冒後遲遲不愈。

●不明原因的消瘦,體重逐漸下降。

●脾氣變壞,愛冒火,煩躁不安。

●性生活障礙,性慾減退。

●女性月經不調,或者提早閉經。

針對上述20條信號,你不妨來個“對號入座”。若有2—3項表示輕度疲勞,若有3—4項表示中度疲勞,若有5—7項則表示重度疲勞,並

提示你可能患有潛在性疾病。若具備8項以上,幾乎可以肯定你已與某種疾病結緣,應到醫院檢查治療,不可延誤。

以下策略對你減輕或消除疲勞特別是心理性疲勞大有裨益:

按生物鐘作息 所謂生物鐘,是指人體內各器官所固有的生理節律。人體內的生物鐘約有100多種,在大腦的統一指揮下協調各器官的功

能,並規範着人的活動,如睡眠與覺醒、記憶與思維的漲落、體力與精力的興衰等。一個人只有按照自身的節律來安排作息,不能違反、

干擾這種節律。例如,晚上10點準時上牀入睡;早上6點左右起牀;7點進早餐;9—11點精力充沛、記憶力強,是你工作或學習的大好時

機;而下午1—3點體溫下降,荷爾蒙水平趨弱,人需要放鬆,故最好午睡半小時;3—5點乃是繼上午9—11點之後的又一個精力與體力的

高峯期;6點進晚餐;7—9點的記憶力最佳,是一天中第三個學習或工作的黃金時間段;而10點又到該入睡的時候了。如果你反其道而行

之,晚上熬夜,中午不睡午覺,三餐不定時,則將整天昏昏沉沉,疲憊不堪。

主動休息 休息是消除疲勞恢復精力的一種有效補償方式,但何時施行很有講究。人們大多在工作或學習累了才休息,這不利於健康。道

理很簡單,已有勞累感時,體內產生的代謝廢物———乳酸、二氧化碳、水分等已積累較多,短時休息不可能完全消除這些廢物,故解決

不了問題。如果在尚未產生勞累感時即休息,體內積蓄的代謝廢物較少,很快即可消除,故此種休息方式的保健效果最好,保健專家稱之

爲主動休息。主動休息能發揮和調節全身器官功能、增強機體免疫水平與抗病能力,清除各種致病隱患,是防範疲勞特別是體力性疲勞與

腦力性疲勞的“靈丹”。

科學進餐 人的精力與體力的能量來源是食物,故科學進餐能從根本上防治疲勞症。不吃早餐或吃得太少是絕對錯誤,到了上午10點左右

便免不了會疲倦,這是因爲血糖降低,而身體和大腦都要依賴血糖來維持活力。故要想上午精力充沛,須吃糖分低而蛋白質含量高的早餐

。午餐也應如此。切記多吃甜食並不能增加體能,反可使精神更差。若爲女性,還應考慮是否缺鐵,並多安排一些如動物肝、血以及蛋類

、紫菜等高鐵食物。另外,當你出現疲勞感時,宜增加蔬菜、水果、奶類等鹼性食物,以便中和體內過多的乳酸,不宜多吃肉、糖等酸性

食品,以免增加酸性代謝產物而加重疲勞感。對於腦力勞動者,還可在三餐之外吃點巧克力,及時提高血糖濃度,防止腦細胞活力因血糖

下降而下降導致腦疲勞。

主動求樂 疲勞不僅是體力不濟的表現,失望、焦慮、恐懼、神情沮喪等也使人精力衰竭,心理性疲勞就是如此。南斯拉夫醫學博士波卡

斯奉獻的“錦囊”是多笑。他認爲笑是最佳的“精神鬆弛劑”,10分鐘大笑能使人全身放鬆45分鐘,男子每天應笑14—17次,女子應笑

13—16次。當然,這種笑應是發自內心,自然坦誠。因此,應多與有幽默感的人接觸,多看相聲、小品、富有喜劇色彩的影視節目,主

動求樂。

堅持運動 運動醫學專家認爲,要想保持持久旺盛的精力,需要經常運動,以增加體能儲存,每週散步4—5次,每次30—45分鐘,或一星

期進行3—4次溫和的戶外活動,每次30分鐘,都是必要的。剛開始時,你也許會感到運動後更爲疲勞,這正說明你的機體需要調整,堅

持一段時間後便會慢慢適應,體能會逐漸增加,抵抗疲勞的能力會得到強化。

常做深呼吸 在學習或工作之餘,可選擇一處空氣清新之地做深呼吸,吸氣時腹部緩緩鼓起,呼氣時腹部慢慢凹下,持續5—10分鐘即可

。此法可以緩解緊張情緒,並增加大腦所需要的氧氣。

留出機動時間 產生心理性疲勞的又一個因素是滿負荷的工作安排,可以通過早做計劃來解決。每天在自己的時間表中留出半個小時的時

間,利用這半個鐘頭你可以打電話、瀏覽信件、和朋友交談等,使自己獲得喘息。

來自 《中國婦女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