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Design與Holo Theme詳解

在 國內,有個很有意思的現狀。一方面,幾個國內最大的公司/企業的客戶端/應用依舊冥頑不靈,絲毫不願意遵循 Android Design,以各種扯淡的理由堅持使用 iOS UI 或者 Metro UI,或者其他叫不出名字的 UI;另一方面,Holo Theme 作爲 Android Design 的一部分,漸漸爲更多的用戶和開發者所知曉。很多個人開發者都開始在 Play Store 和國內各大市場發佈較爲簡陋但符合 Android Design 的應用。

什 麼是 Android Design? 這個詞很少被人提起,就算被提到,很多人對它的理解也是錯誤的。甚至現在提到 Android Design,很多人會做出”啊,知道,就是黑色的背景和灰藍色的平的按鈕嘛”這種令人啼笑皆非的反應。於是,作爲國內最早一批瞭解 Android Design 的人,本文準備理一理Android Design 和 Holo Theme 的關係,探討一下它們的本質。

先從比較小的入手。

什麼是 Holo (視覺語言/主題)?

Holo Theme 是 Android Design 的最基礎的呈現方式。因爲是最爲基礎的 Android Design 呈現形式,每一臺 Android 4.X 的手機系統內部都有集成 Holo Theme 需要的控件,即開發者不需要自己設計控件,而是直接從系統裏調用相應的控件。如果完全使用 Holo Theme,那麼做出來的效果大致是下圖這樣的。

可 以看出,這些應用在 UI 方面沒有任何的亮點,和 Android4.X 的設置/電話的視覺效果極度統一。由此帶來的好處顯而易見,這個應用作爲 Android 應用的辨識度極高,且完全不可能與系統風格產生衝突。不過,調用系統控件在天朝是風險十足的行爲,因爲 MIUI 和很多國產ROM 私自替換了 ROM 中 Google 原本規定保留的 Holo 控件,這樣直接導致了一個原本在原生系統上運行時是 Holo Theme 的應用在 MIUI 之流上運行時變成不倫不類的樣子。

原本完全符合 Android Design 但因爲 MIUI 而變得不倫不類的兩個應用:Dropbox 和 Press

在 這裏我必須再埋汰一下 MIUI,這喪心病狂的東西不但篡改系統自帶的 Holo 控件,還擅自更改開發者嵌入應用的 Holo 風格控件,簡直罪大惡極。不過,三星和 HTC 也對一些系統的 Holo 控件做了修改(當然沒有像 MIUI 這麼喪心病狂)。在這方面做得最好的反而是魅族,魅族修改的控件都依然符合 Android Design。

而 Holo Theme 最大的特點是什麼?簡單,質樸。Google 提供的 Holo 控件是不可能違背 Android Design 的,而這些控件的樣式和配色也非常保守,不會影響用戶的操作或者分散用戶的注意力,Holo Theme 的佈局也是最爲普通的列表。而 Android 系統對這些默認元素的優化已經很到位了,所以就算是默認的 Holo 主題也能帶來不錯的閱讀/操作體驗。

但 是,就如同在 Windows Phone 上的 Metro UI 引起的一個問題一樣,如果開發者全盤在照搬 Holo Theme,那麼最後的結果就是做出來的應用除了圖標之外都長得一個樣。這個時候,開發者就需要跳出 Holo Theme 這個框架,進入更高的境界了。

什麼是 Android Design?

Holo Theme 是 Android Design 的一部分,是 Android Design 最基礎的表現形式。如果要以 VennDiagram 來表示的話,大概是下圖這樣的。

如 果整個背景的淺灰代表了 Android Design,那麼其中淡藍的圓圈便是 Holo Theme。曾經在 Android4.0 剛剛發佈的時候,Holo Theme 還是Android Design 的絕對的主流,但是時至今日,Android Design 的主流早已遠離 Holo Theme 而去。

那麼 Android Design 究竟是什麼?

是”擬真“。

Android Design 的”擬真”是根植於基因中的。Android Design 的主導者(也是創始人)之一的 MatiasDuarte 在 webOS 上就已經開始踐行擬真這一信條了。回想 webOS 的卡片吧,那就是 Android Design 遙遠的雛形。

webOS 的卡片式多任務操作,便是 Android Design 的真的元祖。在之前的文章裏我也提到,Android Design 的每個控件都在極力模擬光影與凹凸感。這就是 Android Design和 Metro Design 最大的不同。Metro 不擬真,Android 擬真。

那麼 Android Design 和 iOS Design 最大的不同又是什麼? 我們都知道 iOS 以”擬物”而聞名。而 iOS 和 Android 的最大不同就在於它們”擬”的對象不同。如果要以 VennDiagram 來表示的話,大概是下面這樣的。

底 座的皮革代表擬物,中間的藍色矩形代表擬真。Android 拋棄了堪稱”擬物”之核心的材質與具體的樣式,保留了光影效果,立體感和抽象的操作方式。在真正的 Android Design 中,你不會看到任何對材質的模仿,對現實中事物的模擬也只會以抽象的形式出現。

普通的 Android Design 隨處可見,很多國際大廠也做出了非常精美的 Android Design 應用,比如 Pocket、Evernote 及 Pintrest。下面是個人覺得最棒的 Android Design 應用的截圖。

上 面展示的這些應用很大的共同點就是,它們都做到了出色的光影效果與清晰的層級表達。這些應用大多數都使用了自制控件和自定義佈局。自制控件的好處 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可以保證在大多數機器上看起來都是一個樣子(當然遇上 MIUI 這樣的惡棍就沒辦法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而自定義佈局能夠對平板更友好,也可以使得應用內的導航更加便利,比如 WeatherEye 的手機版和平板版:

 

新一代 Android Design 是怎樣的?

在開始論述之前,先來看幾張圖片。

這幾張圖片,就是代表性的”次世代 Android Design”。在之前那張文氏圖裏,綠色的大圓就是它們。那麼它們有什麼特徵呢?

更加專注擬真

也 許我也可以簡單粗暴的總結爲”更加氾濫的使用卡片”? 無論是 Google Now 還是 Keep,它們都大量的使用卡片飛入這個動畫,和使用滑動卡片消除這一手勢。而卡片的使用範圍也已經從單純的複合內容擴展到對話(Hangouts),表 單(鬧鐘)等地方,卡片的展示形式也從單純的卡片流進化到卡片組,卡片平鋪等等。

更加大膽豐富的用色

最 開始的時候 Android Design 給人的印象基本上就是黑底藍色加亮,但是在新一代的 Android Design 中,Google 採用了豐富多彩的配色。不過,雖然配色的使用變得豐富,這些配色依然都是低飽和度,不是很鮮豔,搭配起來比較容易的中性色。而新一代 Android Design 應用逐漸拋棄了黑底,大多采用柔和的淺灰底色配上白色卡片。

更加豐富的交互形式

除 了標準的列表、Tabs、Spinner 等交互方式,新一代 Android Design 應用中越來越多的用到了 Drawer 這樣的頂級導航方式。Drawer 的加入彌補了原本 Android Design 在導航方式上的短板,同時也解放了屏幕空間。除了 Drawer,還有很多全新的交互形式——比如Qucikreturnlistview(向下捲動時隱藏 SplitActionBar 和/或ActionBar,向上捲動時顯現),右劃返回等——極大地改進了屏幕空間的利用率,對用戶更爲友好。而卡片式UI 的泛用也使得滑動消除/開啓隱藏功能這一手勢廣爲流傳。

更加靈活的佈局形式

在 早些時候,Android Design 在平板上的應用佈局形式還只有比較單一的”列表|詳細”這種和 iOS 平板沒什麼兩樣的佈局形式。而新一代的Android Design 在平板上的佈局變得更加靈活——很大一部分可以說歸功於卡片式UI 的泛用——產生了五花八門的平板佈局。這些平板佈局在對應正確的內容形式的時候,會極大的提升用戶體驗。

更加宏觀的說,新一代的 Android Design 正是新一代的 Google Design。拿前天的 I/O大會做例子,可以發現,下一代的 Google Maps 無論是在 Web(尚未開放)還是 iOS版還是 Android版(尚未發佈),它們的 UI 都是一脈相承的,讓人能夠一眼認出。而已經發布的 Google+ 更是在全平臺上做到了 UI 風格的完全統一。

而 UI 統一的直觀體現就是現在 Google 力推新一代 Android Design。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 Play Music 的新移動端/網頁端界面。可以說,推行新一代 Android Design 使得 Android 身上 Google 的烙印更加深刻,而 Google 也在從不同的角度反過來借鑑 Android Design 的很多設計。新一代 Android Design 是 Android Design 和下一代 Google Design 融合的第一步。

Android Design 在中國

很 不幸的是,在國內,Android UI 的現狀就是我的標題。越來越多的人知道 Holo Theme,而且拜該死的魅族所賜,還有不少人誤以爲那就是所謂的”Android4.0規範”。而真正瞭解 Android Design 的人則太少太少,瞭解 Android Design而又能運用自如的,我現在還沒見到——也許撫波的開發團隊將會是第一個。

可以說在 Android4.X 時代,國外的優秀開發者正在把國內開發者甩得越來越遠,而國外 Android UI 設計的總體水平已經完全不在國內水平追趕範圍之內了。這種現狀作爲用戶看來,實爲痛心疾首。

不 過也許情況確實是稍有好轉吧。一年前我在向開發者宣傳 Android Design的時候,還有很多人拒不接受。而如今,就在不久之前才傳出消息,騰訊將會在日後給微信 for Android 用上 Android Design。而普通用戶對 Android Design 的瞭解也變多了 (Holo Theme 畢竟也算是Android Design 的一部分),新浪甚至爲了 MX2 專門推出了一個符合 Android Design 的微博版本(雖然基本上就沒更新過)。

本文轉自安卓巴士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