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MLChina-我不經意的“創業”故事

我看了不少《程序員》上的創業故事,主人公多是躊躇滿志,磨刀霍霍,經過一番拼殺之後,有的壯志得酬,有的無奈夭折。UMLChina和我的故事卻沒那麼“壯烈”,似乎是不經意間一步一步走過來。五年在這個行業是一個不短的時間,UMLChina已經走過了第一個五年。我也想把UMLChina這五年多的故事奉獻給大家,供大家參考。

 

從UMLChina起步

1999年6月,我還是一家軟件公司的程序員,做電子商務開發,從asiaalien的“窗外軟件工程”上第一次知道了UML。整天和編碼環境、SQL語句打交道的我,一下子眼界開闊了,開始學習並嘗試在項目中使用。因爲當時找了很多資料,並覺得這些資料很有價值,就萌生了建網站和大家共享信息的想法。

“中國UML播種機”就誕生了。當時中文的UML網站非常少,所以很快引起大家的注意。一開始,UMLChina只是提供一些文檔的下載鏈接,每天我都要花一些時間去找文檔,閱讀後分好類放上去,還有一些朋友寄來自己原創的文章。UMLChina開始是一個“軟件工程文檔基地”,但到2002年後,相關書籍開始呈爆炸性增長,團隊獲得幫助的渠道也越來越多,這部分服務就淡化消失了。後來,“軟件工程”四個字也從UMLChina首頁消失,不是因爲我們不需要軟件工程,而是因爲“軟件工程”這個廣義的概念已經被大家廣泛接受。“UML播種機”的名字也不再使用,因爲已經過了播種的時候。現在的UMLChina聚焦到了一直專注的“方法”上。

我的第一次創業應該不是UMLChina,而是在Internet泡沫最盛之時,我花了幾個月的業餘時間,模仿Thirdvoice(第三聲音,被《財富》評爲1999年最酷的公司)開發了的軟件“即時貼”,這是一個能任意在網頁上發表評論的軟件,如果你在某個網頁上留下了你的評論,裝了該軟件的用戶瀏覽到該網頁時,也會發現你的評論,其實這些評論都集中放在服務器上。不過,最終由於盈利模式不清晰,沒有一個成功的。鼻祖ThirdVoice於2001年4月也停止了服務。

“初試創業”雖然失敗了,但創業的心情已經不可抑止。以前我並沒有把UMLChina當成一份職業,而只是一種愛好。我開始重新審視UMLChina,爲它添加上新的功能。

2000年6月,我開始爲UMLChina添加論壇功能,一開始是簡單的留言板,在2000年8月搬到smiling,成爲其中的一個討論組,第一年人數就超過了1萬人。 UMLChina討論組的特點是不刪貼、防止特權。既然不能刪帖,組長abug、mouri、vcc_cn、sealw等人更多時候只能爲大家解答疑難。這種沒有架子、率真的風格,有些人喜歡,也有的人不習慣離開了。在2004年,我決定把討論組遷移到Yahoo Groups時,人數已經達到43,000人。

2001年,《程序員》雜誌創刊,令人耳目一新。當時我就想,也可以把一些UML、面向對象、軟件工程的文章變成一份電子雜誌形式的技術資料,免費讓大家下載,名字乾脆就叫《非程序員》。《程序員》當時的口號是“軟件以程序員爲本”,就爲《非程序員》提了個“軟件以用爲本”並保留至今。《非程序員》消耗我很多工作量,包括聯繫作者授權非商業使用,需要翻譯、審稿、排版和發佈。很多人爲《非程序員》付出了勞動,而且是沒有報酬的,只有一個參加內部訓練活動的點數……

同時,UMLChina不定期請一些國外的大牌專家來和大家交流。至今已有Martin Fowler、Scott W. Ambler王曉昀、Gerald Weinberg等40多位專家到UMLChina作講座或交流。而且,全球只要發生了和UML相關的事件,UMLChina都盡力及時摘譯報送。

後來,UMLChina還與出版社合作翻譯了《人月神話》並創下了銷售記錄,至今還魅力不減。《人月神話》也使UMLChina獲得了出版社的信任,之後又合作了《人件》、《企業應用架構模式》等很多本書籍。不過,翻譯的書,出版社只有相當少的一次性的翻譯費用給譯者,審稿的話就基本上沒什麼錢了,因此除了名聲和巨大的滿足感之外,並沒有帶來盈利和收入。

可能有人要問?所有以上UMLChina的服務都是免費的,既不賣廣告,也不代理工具,你又是如何支撐呢?

聚焦最後一公里

UMLChina創始的前兩年,是用我的收入來維持,當時花費並不多,1年大約1萬就夠了(現在已經不夠了)。現在也是用我的收入來維持,但我的工作已經變了,“軟件開發顧問”是我熱愛的工作,同時也是我的謀生手段。

2002年初,我辭職開始專門打理UMLChina,並宣佈對外提供訓練服務。第一個選擇我們服務的是阿里巴巴,之後就一發不可收。開始的時候收費比較便宜,再加上有UMLChina的名氣作基礎,沒做什麼廣告,大家就紛紛找來了。最密集的時候,我曾10天內在北京4個地方做了8天訓練。公開課也辦了好些期,來的人也不少。

但我卻感覺這個方向不對了,這就不成了“培訓中心”了嗎?我變成了一個講課老師。這不是我的初衷和興趣所在。而且培訓爲團隊帶來的好處最多隻是瞭解知識,說到真正能夠上路,並沒有多大把握。我感覺必須要尋找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而且我也找到了,這便是“聚焦最後一公里”。

 

這是我精心選擇的能表達“最後一公里”思想的圖。斐力庇第斯從馬拉松跑回雅典報告勝利消息,雖然已是滿身血跡、筋疲力盡,但他知道:沒有出現在雅典人民面前,前面的路程都是白費。學到的UML知識如果不能最終“用”於團隊的項目中,也同樣是極大的浪費。而且事實上,這最後一段路最是艱難。

因此,我決定把精力放在“研究UML相關技術的應用”上面,專注於提供“最後一公里”的服務。如果說到知識,從Booch到Fowler,從Jacobson到Cockburn,已經爲我們奠定了深厚的基礎。關鍵就在於我們能不能把這些技術化爲真正的團隊技能,使團隊得到真正的收益。“最後一公里”還妙在:即使Martin Fowler親自駕臨,我也不擔心被他淘汰了。就算每個人都買他的書,在“最後一公里”這個層面上,每個團隊的特點是不同的,Martin再能幹,也幫助不了這麼多人啊。另外,Martin Fowler也不是MCSE的培訓師,隨便集訓一下就可以批量複製,而是需要艱苦的修煉。

接下來的步驟是不斷提高訓練價格,把每個月上門訓練的次數減少到一定的程度,以便有更多的時間來研究問題。針對每次訓練,都要花很多精力來研究團隊的情況和當前項目的情況,以便爲他們提供頂級的服務。實際上,軟件開發中有太多的問題需要專家專門研究解決,每次拿到團隊給我的項目文檔,都有強烈的感覺:我可以幫得到他們的!只要在一點上能夠爲他們帶來實實在在的價值,就能起很大的作用。只要水平夠,認識得透,確實能爲團隊帶來效益,不愁沒有人找你。

同時,我還停止了“公開課”,把精力集中在上門爲開發團隊服務上。兩年多的時間內,上門服務的軟件組織已經到達70家,也確實爲夥伴們帶來了價值。正如廣州的一位技術總監所說,“收穫最大的在於技術人員的觀念轉變,而這種轉變對公司的影響是深遠的”。把服務記錄翻出來,是一份非常值得驕傲的名單,但我們從不在網頁上公佈這些夥伴的名稱,也不做推廣,全靠信任和口口相傳。我也非常感謝這些夥伴們,是他們給了我們一次又一次機會來實踐、改進和錘鍊技藝。

UMLChina的事情顯然不是我一個人能做的,我的精力盡量集中在研究技藝上,其他事情能分都分出去。雜誌、書籍有譯者,新聞有專人負責,頁面版面設計找比較得力的美工…有許許多多的人在其中作了貢獻,這些人很多我從未見過――UMLChina只是一個鬆散的網絡協作平臺。那如何聯絡大家?夥伴sealw曾說:聯絡就是think每到一個地方就請大家吃飯,雖是玩笑,確實也反映了事實,希望這種不經意的聯絡能持續下去,這也是一種“團隊建設”吧。UMLChina的未來在於如何保持自己的風格,它應該會變得越來越小,越來越聚焦,同時,儘量保持非商業化。

而我最大的瓶頸是技藝。我有時想:我要是有Martin Fowler那樣的廣度和深度的知識和經驗就好了。我一直堅持建模和編程,以保持“身段”。部分是爲開發團隊提供支持工作;如果有時需要特地學習和研究某種技術,我就會嘗試用這種技術來寫一些UMLChina內部使用的工具。技藝只有在實踐中才能真正錘鍊出來。也許在這個知識爆炸和Google的年代,25歲之後就不應該爲學而學了。

這就是我的“創業”故事。按照我的理解,“創業”是一種自我實現,衡量的指標之一當然是金錢。我不以賺錢爲主要目的,卻也賺到了一些錢,不算非常多,但比打工要多。我有信心地和有志於此業的朋友說一聲,這個工作是有前途的,因爲軟件開發越來越複雜,前線有太多難題等着有人研究解決。還有一個指標:工作中的快樂和滿足感――十年前我在北大聽王選教授作報告,他說自己一年365天工作,我當時想這還是人嗎?現在,我理解了。


文章出處:“程序員天下事”(2005.3)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