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IP學習一

1 )網橋是在 鏈路層 上對網絡進行互連,而路由器是在 網絡層 上對網絡進行互連。網橋使得多個局域網組合在一起,這樣對上層來說就好像是一個局域網。

2 FTP/SMTP/SNMP/Telet 等— TCP/UDP/ICMP/IGMP  IP/ARP/RARP/ —硬件接口 。

3 DNS (域名系統)是一個分佈的數據庫,由它來提供 IP 地址和主機名之間的映射關係。

4 TCP 段, IP 數據報,幀。

以太網數據幀的物理特性是其長度必須在 46-1500 字節之間。

以太網首部14 字節,尾部 4 字節。 UDP 首部長爲 8 字節, IP 首部爲 20 字節, TCP 首部爲 20 字節。

UDP的檢驗和是可選的,而 TCP 的檢驗和是必須的。二者的檢驗覆蓋相應的首部和數據,而 IP 首部的檢驗和,它只覆蓋 IP 的首部。

IP在首部通過存一個長度爲 8bit 的協議域來實現其所對應的上層協議,如爲爲 6 時表示爲 TCP ,爲 17 表示爲 UDP 協議。而相應的 TCP/UDP 協議是通過 16 的端口號來識別相應的應用層協議的,如 SSH 22 。同時在以大網幀首部中也有一個 16 位的類型域來識別 ARP RARP IP

(5) A類網絡號 127 就是爲環路接口準備的。通過 IP 地址 127.0.0.1 分配給這個接口,並命名爲 localhost

(6) 最大傳輸單元MTU ,不同的類型的網絡 MTU 值不同,以太網爲 1500 。而路徑 MTU ,其爲二個通信主機路徑中的最小 MTU

(7) IP數據包最大可達 65535 字節,但是我們的最大傳輸單元 MTU 1500 字節,因此必須進行分片的操作。

(8) TTL生存時間字段設置了數據報可以經過的最多路由器數,它指定了數據報的生存時間。 TTL 初始值由源主機設置成 32/64 ,每以過一個路由器,其值減 1 ,當其爲 0 的時候,該數據報就被丟棄,併發送 ICMP 報文通知源主機。

(9) IP路由:如果二臺主機不在同一個網段上想要通信的話,就必須經過 IP 路由的功能了。

IP數據包的傳輸 :源主機查閱IP 數據包表頭的目標 IP 地址,然後分析自己的路由表(每臺機器都有自己的路由表),如果它發現在目標 IP 與自己的 IP 在同一網段時,就會參考本身的 ARP 記錄,然後直接利用 MAC 來互相傳遞信息了。而此時如果他們不在同一個網段,那怎麼辦呢?如果不在它發現不在同一個網段,則分析路由表中是否有相同符合的路由設置,如果沒有則把數據包發送到默認的路由器上去,有的話,就發送到指定的路由器上。然後接着循環前面的工作,直到找到同一個網段上目標主機,通過 MAC 通信。

10 ARP :地址解析協議,從邏輯 Internet 地址到對應的物理硬件地址進行翻譯。 ARP 在每臺主機上都一個 ARP 的高速緩存,該緩存存放了最近 Internet 地址到硬件地址之間的映射記錄,當然這個記錄是有時間限制的,即存活的時間。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