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致富的35條建議

這篇《關於致富的35條建議》,是波波從《How to Get Rich : Every Episode》[附錄1]這篇長文(超過3.6萬英文單詞)翻譯整理而來。波波非常認同原文作者Naval關於掙錢和財富的理念,有種強烈的得道恨晚的感覺~要是早十年就懂這些道理就好了,所以專門花時間翻譯整理,並且放在自己的公衆號裏頭。期望以後可以經常回顧,加深理解,並最終深入自己的mindset。同時也可以把相關理念分享給大家。

《How to Get Rich: Every Episode》最初源於2018年5月左右,Naval(AngleList[附錄2]創始人)在Twitter上一口氣連發的幾十條推文《如何不靠運氣致富》[附錄3]。《如何不靠運氣致富》系列推文引發了大量的關注,並且產生了病毒式傳播的效應,一直傳播到美國以外的海外。很多人反應這些推文對掙錢很有啓發性,但是內容太過精簡,不能完全理解其中涵義。爲此,Naval和Nivi(也是AngleList聯合創始人)通過播客對話的形式,對那些推文進行逐條解釋,其中還增加了不少之前沒有發表的新內容。

1. 追尋財富,而不是金錢和地位(Seek Wealth, Not Money or Status)

Wealth is assets that earn while you sleep.

財富是你睡覺時都能掙錢的資產。諸如工廠,機器人,計算機軟件,作家的著作,被租賃的房產,被投資進入其它領域的錢等等。

Wealth buys your freedom

財富的目標就是換取自由,你不必在不喜歡的地方呆着,不必在不喜歡的工作上消磨人生,僅此而已。它並不是讓你能夠買高級外套,或者開法拉利,或者開遊艇,或者周遊世界。這些物質享受會讓你很快產生厭倦和愚蠢感。財富只是讓你成爲你自己的主宰。

Money is how we transfer wealth

金錢是可以轉換成資產財富的媒介。金錢是一種社會信用,它代表可以使用他人時間的一種能力。

Status is your rank in the social hierarchy

社會中有兩大遊戲,幾乎每個人都參與其中。一個是金錢遊戲,另外一個是身份地位遊戲。在地位和財富之間始終上演着一種微妙的競爭,玩身份地位的人,經常會攻擊或利用創造財富的人。

創造財富是一種正和遊戲(positive-sum),你擁有一個房子,不會妨礙我也擁有一個房子。身份地位則是一種零和遊戲(zero-sum),老三要爬到老二的位置,那麼老二的位子就必須讓出來。

2. 掙錢和運氣無關(Making Money Isn’t About Luck)

Making money isn’t about luck. It’s about becoming the kind of person who makes money.

掙錢和運氣無關,它是關於如何讓自己變成註定掙錢的人。

Four kinds of luck: 1). Blind Luck, 2). Luck from hustling, 3). Luck from preparation, 4). Luck from your unique character

運氣的四種分類:

  1. 撞大運,純運氣
  2. 奮力爭取帶來的好運,俗語:幸運眷顧勇敢的人,也就是積極行動大量做事後獲得好運,經常折騰的人也會有好運。
  3. 積極準備帶來的好運,俗語:機會永遠只給有準備的人。當你在某個領域積累很深,當大多數對這個領域不熟的人還沒有覺察到的時候,你可以提前洞察這個領域的機會。
  4. 獨特個性帶來的好運,你塑造了一個獨特的個性,獨特的品牌,獨特的思維模式,然後運氣就盯上了你(運氣變成確定的事)。

In 1,000 parallel universes, you want to be wealthy in 999 of them

在1000個平行宇宙中,你應該期望在其中的999個都是富有的,而不是隻在其中的50個,靠運氣才富有。通過追尋第四種運氣,你可以消除運氣因素。

3. 讓運氣變成你的命運(Make Luck Your Destiny)

Build your character in a way so luck becomes deterministic.

以特定方式塑造你的個性,讓運氣成爲註定的事

Build your character so opportunity finds you

塑造你的獨特個性(專業,可信賴,正直誠實,勇於擔責,具有長線思維),讓機會自己來找你

You have to be a little eccentric to be out on the frontier by yourself.

第四種運氣大都源於古怪的行事方式。想要非常收穫,你必須要有非常表現。世界是一個高效場所,所有明顯的地方都已經被挖掘過,爲了找到新奇的尚未發現的事物,你必須要以非常規方式行事,你要有強烈意願和興趣,要比別人挖得更深,深到讓人感覺非理性的地步。

Extreme people get extreme results ~ Sam Altman

極端的人獲得極端的結果

You can’t be normal and expect abnormal returns ~ Jeffrey Pfeffer

你不可能表現平凡,但卻期望不平凡的回報

Play stupid games win stupid prizes

玩愚蠢的遊戲,只會贏得愚蠢的獎勵。

4. 通過出租時間的方式,你不太可能致富(You Won’t Get Rich Renting Out Your Time)

You won’t get rich renting out your time, because you can’t earn non-linearly.

通過出租時間(比如打工)的方式,你不太可能致富,因爲你的輸入(時薪)和輸出(工作產出)高度相關,你無法以非線性方式掙錢。

Renting out your time means you’re essentially replaceable.

出租你的時間意味着你根本上是可以被替代的。大部分輸入和輸出高度相關的工作,會逐步被機器人或AI所取代。

You must own equity to gain your financial freedom.

你必須擁有資產(生意的一部分,如產品,生意,知識產權,股票期權等),纔可能以非線性方式掙錢,並贏得財務自由。

You want a career where your inputs don’t match your outputs.

你需要選擇輸入和輸出不嚴格相關的,能以非線性方式掙錢的行業。要找高度創新,能夠利用工具和槓桿的行業。

5. 通過量入爲出獲得自由(Live Below Your Means for Freedom)

People living far below their means enjoy a freedom that people busy upgrading their lifestyles just can’t fathom

量入爲出的人能夠體會到的自由,是那些忙於升級生活方式的人所無法理解的。

The most dangerous things are heroin and a monthly salary

最危險的東西是海洛因和月光族。真正的致富之道是甘於樸素的生活+持續不斷的努力積累。

Ideally, you’ll make your money in discrete lumps

以逐步增量的方式掙錢(而非暴發戶)是最理想的。財富來得太快去得也快。

6. 爲社會創造它想要但是還不知道如何獲取的東西(Give Society What It Doesn’t Know How to Get)

Society will pay you for creating what it wants, but doesn’t know how to get, and delivering it at scale.

如果你能夠規模化創造和交付社會想要,但是還不知道如何獲得的東西,那麼社會就會回報你。

Figure out what product you can provide and then figure out how to scale it.

基於你的特質/能力,思考你能夠提供什麼產品,然後思考如何能夠規模化地交付這種產品。

Entrepreneur’s job is to try to bring the high end to the mass market

企業家的工作就將高端產品普及大衆化。創造新事物 -> 預測社會需要這個新事物 -> 規模化生產 -> 普及到大衆 -> 可盈利可持續

7. 互聯網極大擴展了職業的可能性(The Internet Has Massively Broadened Career Possibilities)

The Internet has massively broadened the possible space of careers, by allowing you to scale any niche obsession.

互聯網極大的擴展了可能的職業空間,它讓你可以規模化任何你擅長和癡迷的細分市場。每個人都獨一無二,互聯網連接每一個人,通過它,你可以爲你的產品/天賦/技能,找到足夠聽衆,不管距離多麼遙遠。

Escape competition through authenticity. No one can compete with you on being you.

通過真誠避開競爭。不要模仿,不要複製,每個人都不同,每個人都各有所長,做你自己擅長的事,沒有人可以和做自己的人競爭。

8. 和具有長線思維的人玩長線遊戲(Play Long-term Games With Long-term People)

Pick an industry where you can play long-term games with long-term people. All returns in life come from compound interest over many turns of the game.

選擇一個你能夠和具有長線思維的人玩長線遊戲的行業。生命中所有的回報(關係/掙錢/學習)都來自於反覆遊戲後產生的複利效應。

When you switch industries, you’re starting over from scratch

如果你頻繁換行業,那們你就要每次從零開始。

Long-term players make each other rich. In short-term game, it seems like everybody is making themselves rich.

長期玩家讓彼此都致富,短期玩家只顧自己掙錢。

9. 選擇聰明,精力充沛和正直的合夥人(Pick Partners With Intelligence, Energy and Integrity)

Picking partners with high intelligence, energy and integrity is the three-part checklist that you can’t compromise on.

選擇合夥人如下三點是你不能將就的:

  1. 聰明,保證做事的方向正確,勤奮的蠢人很多
  2. 精力充沛,聰明的懶人也非常多
  3. 正直,這點最重要,沒有這點上面兩點歸零!

Motivation has to come intrinsically. If you’re trying to keep someone motivated for the long-term, that motivation has to come intrinsically.

必須是自激勵和自驅動的人。如果你想讓某人對某事長期處於激勵狀態,那麼這種激勵必須是發自內在的。

Integrity is what someone does, despite what they say they do.

考察一個人是否正直,主要看他真正做了什麼,而不是他說了什麼。注意細微的細節(subtle signals),當他認爲周圍沒人在看的時候,他的所言所行。

People are oddly consistent.

雖然可以短期隱瞞,但人的本性極具有一致性。如果一個人在餐廳對服務員不禮貌,那麼他對你不禮貌只是時間問題。如果一個人有報復敵人傾向,那麼他把你從朋友重新定義爲敵人只是時間問題,你早晚會感受到。

Status Signaling: If you overtly bid for status, if you overtly talk about being high status, that is a low status move.

如果你過度看重和強調身份地位,你越可能內心自卑。你越講自己誠實/可靠/正直,情況越可能相反。已有的實在的東西沒必要強調,缺乏的虛的東西才需要強調。

10. 和理性樂觀者爲伍(Partner With Rational Optimists)

Don’t partner with cynics and pessimists. Their beliefs are self-fulfilling.

不要和憤世嫉俗和悲觀者爲伍,他們的信條是自證預言。自證預言者:如果別人失敗了,他會說我早就預言會失敗,如果別人成功了,他會說這是撞大運。

Either lead, follow, or get out of the way.

要麼領導大家,要麼跟隨領導,要麼讓開。憤世嫉俗和悲觀者,他們不想領導,不想跟隨,也不想讓開,他們只是無休止散佈悲觀言論。所有的成功人士都是行動導向的,判斷某事是否可行的最簡單方式就是行動。

Partner with rational optimists.

樂觀但是要理性,要清楚知道事物的艱難和不利面,但是依然樂觀前行。

11. 用特長知識武裝自己(Arm Yourself With Specific Knowledge)

Arm yourself with specific knowledge. It can’t be trained but it can be found by pursuing your genuine curiosity.

用特長知識武裝自己。特長知識無法通過培訓獲得,它只能通過追尋你的單純的好奇而獲得。對特長領域的好奇可能源於先天基因,也可能在兒童時期養成,它構成你後續職業的核心競爭。特長知識幾乎無法後天培養,大致20歲以後,個人的特長領域已經初步顯現,你需要意識到自己的特長領域,並基於它構建你的職業。很多時候,個人其實並不能清楚認識到自己的特長領域,周圍親近的人反而更清楚。特長知識無法通過培訓簡單獲得,如果社會能夠培訓你,那麼它也能培訓其他人,然後取代你。

12. 特長知識具有高度創新和技術性(Specific Knowledge Is Highly Creative or Technical)

Specific knowledge tends to be creative or technical. It’s on the bleeding edge of technology, art and communication.

特長知識具有高度創新和技術性。它存在於技術/藝術/溝通的前沿。

Specific knowledge can be taught through apprenticeships.

通過學徒關係可以獲得特長知識。巴菲特(Warren Buffett)和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是一個典型例子。

Specific knowledge is highly specific to the situation, it’s specific to the individual, it’s specific to the problem, and it can only be built as part of a larger obsession, interest, and time spent in that domain.

特長知識和情景/個體/問題領域高度相關。它只能通過對某個領域的癡迷/興趣和大量時間的投入才能獲得。簡單讀一本書,上一門課無法獲取特長知識,特長知識也無法被編程爲一個算法(無法自動化)。

You can’t be too deliberate about assembling specific knowledge. Build specific knowledge where you are a natural。

不要刻意追求特長知識(過於目標導向),找到你內在真正擅長和喜歡的事(你天生就是幹這個的料),然後基於此構建特長知識。

13. 學習銷售,學習製造(Learn to Sell, Learn to Build)

Learn to sell. Learn to build. If you can do both, you will be unstoppable.

學習銷售,學習製造。如果你兩樣都會,你將不可阻擋。製造範疇:開發,製造,物流,採購,設計和運營服務。銷售範疇:售賣,市場,溝通,招聘,籌錢,激勵員工,公關

The Silicon Valley model is a builder and seller

硅谷模式=世界級銷售+世界級製造。例子,蘋果創始人Steve Jobs + Steve Wozniak,微軟創始人Gates + Allen,谷歌創始人Larry + Sergey。CEO + CTO組合。

If you can do both you will be unstoppable

兩者兼備可創造整個行業。例子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 拉里·埃裏森(Larry Ellison/Oracle)。。。

I’d rather teach an engineer marketing than a marketer engineering

製造者容易轉行爲銷售者(前提溝通能力好),銷售者不易轉成製造者。職業早期建議從製造者開始(打下基礎),後期可轉行爲銷售者。製造者需要大量聚焦時間的投入,而且新人新產品始終會推陳出新,所以製造技能難以規模化和保持前沿,銷售技能則長期更易於規模化。

14. 從讀你喜歡的書開始,一直到你喜歡上閱讀(Read What You Love Until You Love to Read)

培養大量閱讀和終身學習習慣。早期要讀原創經典(基礎+第一性原理),以後各類學科都要廣泛涉獵。

15. 基礎是數學和邏輯(The Foundations Are Math and Logic)

現代最重要五項基礎技能:閱讀,寫作,算術,溝通(說服力),計算機編程。

16. 沒有所謂“商業"技能(There’s No Actual Skill Called “Business”)

通過實踐鍛鍊你的做生意能力,而非純理論學習。

The number of “doing” iterations drives the learning curve.

試錯迭代才能快速驅動學習曲線,迭代是不斷嘗試新的方法,而非重複勞動。

If you’re willing to bleed a little every day, you may win big later

普通大衆期望每天能掙一點,企業家則相反,他們願意承受每天出一點血(比如損失金錢),但最終可能會贏得更多。

17. 通過勇於承擔風險來獲得槓桿(Embrace Accountability to Get Leverage)

Embrace accountability. Society will reward you with leverage.

致富需要槓桿(人力/資金等)。只有建立勇於承擔責任和風險的信譽,社會纔會回報槓桿予你。

People who can fail in public have a lot of power.

敢於公開承擔失敗的人其實非常強大。

18. 通過勇於承擔風險來贏得資產(Take Accountability to Earn Equity)

If you have high accountability, you’re less replaceable and you can get a piece of the business.

如果你具有勇於承擔風險的信譽,別人纔會覺得你不可替代,纔會把生意/資產交給你。位置越高,承擔風險越大,同樣受益也可能越大。船要沉沒的時候,船長必須最後一個離開。公司破產的時候,員工最先得到工資補償,然後是銀行,最後纔是資產投資人(風險最大,收益也可能越大)。

Accountability is reputational skin in the game

skin in the game是風險共擔意思,來自黑天鵝的作者塔勒布的新書《非對稱風險》。回報要和風險承擔成正比,敢於壓上你的聲譽。

19. 勞動力和資本是老式槓桿(Labor and Capital Are Old Leverage)

Wealth requires leverage. Labor and capital are older forms of leverage that everyone is fighting for.

獲得財富需要利用槓桿。勞動力和資本是幾乎每個人都在競爭的老式槓桿。

Society overvalues labor leverage

當前社會過度看重勞動力槓桿。看職位高低,就看帶多少人,看公司實力,就看公司有多少人,實際上看的是能用多大的人力槓桿。

You want the minimum amount of labor that allows you to use the other forms of leverage.

勞動力槓桿的劣勢:管人並不容易,需要很強領導管理技能;勞動力槓桿競爭非常激烈,一不小心會成爲政治鬥爭或政變中的犧牲品(歷史上資本和勞動力之間的鬥爭從未停止)。所以應該儘量減少勞動力槓桿的使用,你只需少量勞動力,能夠支持你使用其它形式的槓桿即可。

Capital has been the dominant form of leverage in the last century.

資本是上個世紀以來的一種主要的槓桿形式,少數人靠它獲得巨量財富,大部分甚至還不懂如何利用它。資本是一種很強大的槓桿,可以轉換成其它形式的槓桿(比如勞動力),資本也易於規模化。運用好資本需要好的資本管理能力和分析技能。

You need specific knowledge and accountability to obtain capital

你需要有特長知識和良好的信譽記錄,社會纔會放心把資本交到你手,以此作爲槓桿,讓你幫忙掙取更多資本。

20. 產品和媒體是新槓桿(Product and Media are New Leverage)

Product and media are the leverage of new wealth. Create software and media that work for you while you sleep.

產品和媒體幾乎沒有邊際複製成本,是新財富的槓桿。從印刷出版開始 -> 到廣播電視媒體開始加速 -> 互聯網+代碼大爆發。現在,你甚至可以不靠(或只是少量依靠)人力和資本槓桿,就可以放大你的努力。

Product leverage is where the new fortunes are made

上一代財富主要靠資本槓桿,典型例子是巴菲特。新一代的財富主要靠代碼和媒體槓桿,典型例子傑夫·貝佐斯(亞馬遜創始人),馬克·艾略特·扎克伯格(Facebook創始人),拉里·佩奇(谷歌創始人),比爾·蓋茨(微軟創始人),斯蒂夫·喬布斯(蘋果創始人)。

Combining all three forms of leverage is a magic combination

  1. 勞動力槓桿:工程師+設計師+產品開發。
  2. 資本槓桿: 市場,廣告,規模化
  3. 代碼+媒體槓桿

三者結合可以產生巨大槓桿效應。

Product and media leverage are permissionless

對於勞動力槓桿,別人要願意跟你才行。對於資本槓桿,要有人願意投資給你才行。編程/寫書/錄製播客視頻/寫博客,所有這些都是不需要許可的,所以說它們是最公平的槓桿。

21. 產品槓桿人人平等(Product Leverage is Egalitarian)

Labor and capital are limited to the people who control those resources. But products reach global markets.

勞動力和資本僅限於控制這些資源的人,但是產品可以觸達全球市場。產品槓桿是一種正和遊戲,如果你在乎要以道德的方式獲取財富,你最好使用代碼和媒體來創造財富,因爲這類產品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具有平等屬性),而勞動力和資本則只有少數人能夠使用(不平等)。

22. 尋找一個能夠利用槓桿的生意(Pick a Business Model With Leverage)

Ideally, you should pick a business model with network effects, low marginal costs and scale economies.

你最好選擇一個具有網絡效應的業務,低邊際成本,並且是能夠經濟地規模化

Scale economies: the more you produce, the cheaper it gets

規模經濟:生產越多,越便宜。造第12個產品比造第5個產品便宜,造第10000個產品比造前一個要便宜很多,這種方式易於商品化,並且能夠自動給競爭者製造障礙。

Zero marginal cost of reproduction: producing more is free

零邊際複製成本:生產更多是免費的,典型例子是媒體產品。

Network effects: value grows as the square of the customers. Network effect business are natural monopolies.

網絡效益:價值以客戶的平方增長。典型例子Facebook/Uber/Google/Twitter/YouTube。具有網絡效應的業務具有天然壟斷(natual monopolies)和贏者通吃(winner-take-all)特性。語言具有網絡效應,未來世界可能只有英語和中文兩種語言。貨幣也具有網絡效應,未來世界可能只有一種儲備貨幣(目前是美元)。

Zero marginal cost business can pivot into network effect business.

零邊際成本的產品->易於規模化->易於產生網絡效益->每增加一個用戶都會增加整個網絡的價值。網絡效應是終極槓桿,你選擇業務模式的時候一定要思考每增加一個客戶,客戶之間如何彼此增加價值,然後你躺在海灘上旅遊的時候,客戶都會自動增加價值。

23. 從勞工到企業家的案例(Example: From Laborer to Entrepreneur)

The continuum from laborer to real estate tech company goes from low to high specific knowledge, accountability and leverage.

從建築工人到房地產技術公司的案例,展示特長知識、職責風險承擔和槓桿,從低到高的發展歷程。

Laborers get paid hourly and have low accountability

底層是建築工人/水電工等,他們按小時計薪,但承擔職責風險最小,社會地位低。他們需要掌握的特長知識很少,除了手頭工具沒有多少槓桿可用。

General contractors get equity, but they’re also taking risk.

第二層是總承包商,他們擁有資產,可以利用人力槓桿(承包工隊),可以獲得項目收入的大頭,但同時承擔職責和風險也更多,如果項目失敗,他們也要承擔大頭。

Property developers pocket the profit by applying capital leverage.

第三層是房地產開發商,他們利用資本槓桿獲取利潤。經驗豐富的承包商可能轉型爲房地產開發商,他們發展出了地產領域的商業敏銳性(知道哪塊地皮會增值,政策經濟層面因素等),然後他們有能力找到資本投資(自己也可投資)。這層需要更多特長知識,風險承擔和利用資本槓桿的能力。

Architects, large developers and REITs are even higher in the stack.

建築師,大開發商由於之前的成功帶來的聲譽,會讓他們更加增值。也有部分轉做房地產投資信託,他們同時熟悉房地產和金融/資本市場,他們不用去真正開發房地產,也不用管理很多人,他們可以充分利用資本槓桿。

Real estate tech companies apply the maximum leverage.

最上層是房地產技術公司(類似美國Trulia/RedFin/Zillow這樣的公司),他們可以最大程度利用槓桿。需要同時具備房地產、技術、投資領域的特長知識(一般需要互補團隊),承擔職責和風險很高,可以利用的槓桿最大,同時潛在收益也可能最高。

24. 判斷就是決斷技能(Judgment Is the Decisive Skill)

In an age of infinite leverage, judgment becomes the most important skill。Leverage is a force multiplier for your judgment.

在槓桿幾乎無限的時代,判斷力成爲最重要的技能。判斷力是基礎,槓桿則是判斷力的倍增器。職業早期你忙於追逐槓桿,一旦獲得槓桿,你需要歇一歇,因爲這個時候判斷力就更加重要了(因爲風險也更大了)。巴菲特如此富有主要是因爲他的判斷力,即便你把他的錢全部拿走,明天投資者仍然會給他1千億,因爲他的判斷力還在。

Without experience, judgment is often less than useless.

光有高智商還不夠,判斷力源於快速迭代+實戰體驗。需要切身投入和切膚之痛(skin in the game)纔會產生真正的判斷力。

The people with the best judgment are among the least emotional

具有最好判斷力的人是最不情緒化的。很多最好的投資人/企業家是近乎毫無情緒的機器人。情緒是真正阻礙你看清事物真相的東西。

The more outraged someone is, the worse their judgment.

一個人越憤怒,他們的判斷就越糟糕。

25. 給自己設定一個超高時薪(Set an Aspirational Hourly Rate)

If outsourcing a task will cost less than your hourly rate, outsource it.

如果外包某項工作所需費用比你的時薪少,那麼就外包。對於大部分要花時間的事情,都要和你的時薪比較,再決定是否自己去做。如果致富你是的首要目標,那麼你的主要時間都應該投在這件事情上。花費時間和別人爭吵,買錯小東西自己親自去退貨,都是浪費時間的蠢事。

You can’t penny pinch your way to wealth

對於基本的生活所需,你可以節儉,你也可以始終保持低開銷,但是對於致富這件事情,你無法通過吝嗇來實現。

My aspirational rate was $5,000/hr

我(原文作者)給自己設定的超高時薪是每小時5000美金。如果你給自己設定的超高時薪,看起來還沒有到荒謬的程度,那麼你設得還不夠高。

You should be working on your product and getting product-market fit. And you should be exercising and eating healthy. That’s all you have time for while you’re on wealth creation mission. ~ Paul Graham(保羅·格雷厄姆),美國著名程序員、風險投資家、博客和技術作家。

創業者只應該關注和花費時間在:產品,產品和市場契合,鍛鍊,健康飲食。

26. 奮力工作(Work As hard As You Can)

Work as hard as you can. Even Though what you work on and who you work with are more important.

如果致富是你的目標(如果只是朝九晚五的上班則另當別論),那麼你必須奮力工作,同時要清楚意識到,做什麼工作,和誰一起工作,比努力本身更重要。

  1. 正確的工作領域最重要,選擇職業或者做生意,先要弄清楚做什麼,有沒有市場,我能夠開發出什麼產品,能否發揮我的特長知識,我有沒有興趣能否持續投入?
  2. 其次是和正確的人(聰明/精力充沛/正直),和優秀的人一起工作,優秀的標準也要超高(now matter how high your bar is, raise your bar)。
  3. 最後纔是努力工作

Nobody really works 80 hours a week

沒有人能真正工作80甚至120小時,這樣說的人無非是在身份炫耀。沒有人能持續工作80甚至120小時,同時還保持高產出和頭腦清醒,你的腦袋會遲鈍,靈感缺失。

在知識領域的高效工作方式是:在靈感和興趣來的時候,像衝刺一樣奮力工作一段時間,然後休息一段更長的時間。這種方式更像獵捕獅子,而不是像馬拉松,但長期看,致富的過程是一系列衝刺組成的一個馬拉松。

Inspiration is perishable

靈感容易腐爛。靈感稍縱即逝,靈感點子來的時候要及時抓住,及時動手去做。比如腦中突然來了寫博文的靈感,馬上動手去寫,如果延遲或遲疑,它可能很快消失。

Impatience with actions, patience with results.

對行動可以沒有耐性(積極行動),但是對結果要有耐心。靈感來的時候,抓住行動,問題來的時候,不睡覺也要解決。但是產品被市場接受需要很長時間,與人合作磨合也需要很長時間,偉大的產品誕生需要不斷的打磨,打磨,再打磨。

27. 你應該足夠忙,沒有多少時間去社交(Be Too Busy to “Do Coffee”)

You should be too busy to “do coffee”, while still keeping an uncluttered calendar

你應該足夠忙,沒有多少時間去社交,同時日程表最好空白,換句話說,你應該專注自己的要事,沒有時間社交和開會。

在職業早期的探索(exploring)階段,你可以參與一些社交和建立一些關係。在職業的中後期利用(exploiting)階段,你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你必須無情地將會議從你的生活中剔除。

如果某人要和你開會,你就問能否用電話代替。如果某人要和你電話溝通,你就問能否用電子郵件代替。如果某人想要發電子郵件給你,你就問能否用短信代替,實際上到這一步,大部分短信都是可以忽略的,除非是真正緊急的事情。

你應該無情地拒絕會議。如果真的要開會,就邊走邊談,或站着談。讓會談保持簡短,保持行動導向(actionable)。大部分超過8個人的圓桌會議,不會有任何產出,你基本上浪費至少一個小時。

People will meet with you when you have proof of work

如果你手頭真有重要和有價值的產品,可以考慮找合適的人會談合作。找重量級投資人談,你必須先有工作證明(proof of work,區塊鏈術語),也就是你實際開發的產品或者項目進度,而不是ppt,更不是腦袋裏的想法。

Networking is overrated even early in your career

即便在職業早期,社交的作用也被誇大了。通過社交手段建立人脈獲得機會,表面上看如此,實際這種機會頂多是第一(撞大運)和第二類(奮力爭取帶來的好運)。你應該把重點放在第三(積極準備帶來的好運)和第四類(獨特個性帶來的好運),專注建立聲譽,開發產品,建立獨特視角,善於發掘機會(在別人還沒看到時)。

忙碌的日程表和忙碌的腦瓜,做不了偉大的事情。自由的時間和思考,纔可能。

28. 不斷重新定義你的工作(Keep Redefining What You Do)

Become the best in the world at what you do. Keep redefining what you do until this is true.

在你專注的工作上做到世界最佳,不斷重新定義和打磨你的工作,直到世界最佳成真。這個工作必須和你的特長知識/技能/職位/能力/位置/興趣相匹配(遵循自己的內心,being authentic to yourself),探索之旅會很漫長,但你始終要意識這點。

Find founder-product-market fit

企業家最重要的事:找到有市場產品,而且你天生擅長幹這事,三者缺一不可。

29. 通過做自己避開競爭(Escape Competition Through Authenticity)

Competition will trap you in a lesser game

受到社會上身份地位遊戲的影響,我們容易追逐模仿而迷失自我。如果周圍的人都是成功的商務人士,我也要成爲商務人士。如果我周圍的人都是成功的社會活動家,我也要成爲社會活動家。如果我周圍的人都是成功的架構師,我也要成爲架構師。實際上這種追逐模仿更多是一種零和競爭遊戲。

No one can complete with you on being you

沒有人能夠和做自己的人競爭,做你最擅長的事,基於你的特長知識打造你的核心競爭。同時也要注意產品和市場匹配問題(product-market fit),如果真實做自己,但是市場不大,你也要注意調整。

In entrepreneurship, the masses are never right

從企業視角看,大衆判斷往往不正確。如果大衆判斷正確,那麼大家早就發財致富了。如果大衆都在談論某個領域或產品,那麼恰恰說明這個領域的競爭趨於飽和,已經沒有多少機會了。相反,如果沒人談論某個領域,則可能這個領域的機會也不大。企業家需要在兩者之間找到平衡。大部分人傾向模仿追逐熱點,偉大的企業家傾向真實做自己。

Combine your vocation and avocation

最好將自己的事業和愛好結合起來,這樣的人更容易做自己。經過不斷嘗試,很多人最終會找到自己最擅長的事業。

30. 玩愚蠢的遊戲,贏愚蠢的獎勵(Play Stupid Games, Win Stupid Prizes)

Competition will blind you to greater games. You’re one step away from a better market.

熱衷模仿競爭會矇蔽你的雙眼,陷入零和遊戲,讓你迷失自我。真實面對自己和客戶才能找到更好市場。

31. 最終你會獲得你應得的(Eventually You Will Get What You Deserve)

Apply specific knowledge with leverage and eventually you will get what you deserve.

如果滿足特長知識,責任心,利用槓桿和真實做自己這些先決條件,那麼從足夠長的時間範圍來看,你最終會獲得回報。這個通常需要十年甚至二十年,也有快的三五年的,但是這種是例外。期間你會經歷很多失敗,但在企業界,有時往往做對一次就夠了。

What are you really good at that the market values?

致富要素:

  1. 特長知識的稀缺性
  2. 能夠利用多大的槓桿
  3. 判斷力的準確度
  4. 責任心強度
  5. 所做事情的社會價值多大(product market fit)
  6. 持續投入時間+持續學習改進

核心是:你擅長(特長知識)+社會需要(product market fit),其它自然會來。

32. 拒絕大部分建議(Reject Most Advice)

Most advice is people giving you their winning lottery ticket numbers. The best founders listen to everyone but make up their own mind.

如果你問那些速成人士是如何獲得成功的,他們可能只是告訴你他們中獎的彩票號碼(也就是說,你得到的建議往往只適用於特定的人和特定上下文環境),可能完全不適用於你和你的環境。你應該關注系統,而非單一目標,也就是什麼的系統或者說環境,才促成了某些人的成功。盲目生搬硬套只會適得其反。

真正的創始人會聆聽所有人的視角和建議,但是在最後做決策時,他會忽略所有人,而是根據自己的系統和上下文做決定。

Advice is maxims you can recall later, when you get your own experience.

所謂建議可以認爲是一種格言,也就是你有了自己體驗之後,你能回憶起來並能對上號的格言。本文的35條建議也是35條格言,我(原文作者)碰到問題時也時常會回顧這些格言,作爲我的處事指導,比如是否要和某人一起共事,如果我不能和他一起共事10年(長線遊戲),那麼我何必要和他共事一天?如果你看過建議以後有體驗共鳴,那麼對你就要價值;如果你無感,那麼請忽略,繼續做自己的事就好了。

33. 平和的內心,健康的身體和充滿愛的家庭(A Calm Mind, a Fit Body, a House Full of Love)

When you’re finally wealthy, you’ll realize it wasn’t what you were seeking in the first place.

當你某天最終變得富有,你會意識到這其實並不是你最初的追求。錢只能解決你錢的問題(獲得一定的物質世界的自由度),但是內心的平靜,健康的身體,和諧有愛的家庭,這些靠錢買不來,這些也要靠你去掙取,不可偏廢。

34. 致富沒有捷徑(There Are No Get Rich Quick Schemes)

Get rich quick schemes are just someone else getting rich off you.

所謂的致富速成,往往是別人想從你身上掙錢的把戲。世界是一個高效之地,如果有容易掙錢的地方,那麼這個地方早就被探索和利用過了。

另一方面,作爲專家或成功人士,可以給其他人一些(高質量和可執行的)致富建議,同時要坦承過程漫長且艱難,否則會毀掉自己的聲譽。

35. 將自己產品化(Productize Yourself)

Figure out what you’re uniquely good at and apply as much leverage as possible.

找到你擅長的事業,並儘可能利用槓桿。Productize Yourself,把獨特的你和你的特長知識進行產品化,勇於承擔風險,真實面對自己,充分利用槓桿規模化你的產品。

Making money isn’t even something you do, it’s not a skill. It’s who you are.

做最真實的自己,掙錢並不是關於你做的事情,也不是一種技能,而是你到底是誰的問題

Find hobbies that make you rich, fit and creative

掙錢是一個函數,輸入是你的身份和你的愛好。找到你的三個愛好,一個讓你掙錢,一個讓你健康,一個讓你富有創造力。

附錄

  1. How to Get Rich: Every Episode https://nav.al/how-to-get-rich

  2. AngelList https://angel.co/

  3. How to get rich(without getting lucky) https://twitter.com/naval/status/1002103360646823936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