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段劃分相關資料總結

 無線電波的波段劃分
  波段(頻段) 符號 波長範圍 頻率範圍 應用範圍   

超長波(甚低頻) VLF 100000-10000m 3-30kHz 1.海岸——潛艇通信;2.海上導航。   

長波(低頻) LF 10000-1000m 30-300kHz 1.大氣層內中等距離通信;2.地下岩層通信;3.海上導航。   

中波(中頻) MF 1000-100m 300kHz-3MHz 1.廣播;2.海上導航。   

短波(高頻) HF 100-10m 3-30MHz 1.遠距離短波通信;2.短波廣播。   

超短波(甚高頻) VHF 10-1m 30-300MHz 1.電離層散射通信(30-60MHz);2.流星餘跡通信(30-100MHz);3.人造電離層通信(30-144MHz);4.對大氣層內、外空間飛行體(飛機、導彈、衛星)的通信;電視、雷達、導航、移動通信。   

分米波(特高頻) UHF 1-0.1m 300-3000MHz 1.對流層工散射通信(700-1000MHz);2.小容量(8-12路)微波接力通信(352-420MHz);3.中容量(120路)微波接力通信(1700-2400MHz)。   

釐米波(超高頻) SHF 10-1cm 3-30GHz 1.大容量(2500路、6000路)微波接力通信(3600-4200MHz,5850-8500MHz);2.數字通信;3.衛星通信;4.波導通信。   

毫米波(極高頻) EHF 10-1mm 30-300GHz 穿入大氣層時的通信

 

微波波段

波段名稱

頻率範圍

波長範圍

波段名稱

頻率範圍

波長範圍

L波段

1 - 2GHz

300.00 - 150.00 mm

 

 

 

S波段

2 - 4 GHz

150.00 - 75.00 mm

 

 

 

C波段

4 - 8 GHz

75.00 - 37.50 mm

 

 

 

X波段

8 - 12 GHz

37.50 - 25.00 mm

 

 

 

Ku波段

12 - 18 GHz

25.00 - 16.67 mm

 

 

 

K波段

18 - 27 GHz

16.67 - 11.11 mm

 

 

 

Ka波段

27 - 40 GHz

11.11 - 7.50 mm

Q波段

30 - 50 GHz

10.00 - 6.00 mm

U波段

40 - 60 GHz

7.50 - 5.00 mm

V波段

50 - 75 GHz

6.00 - 4.00 mm

E波段

60 - 90 GHz

5.00 - 3.33 mm

W波段

75 - 110 GHz

4.00 - 2.73 mm

F波段

90 - 140 GHz

3.33 - 2.14 mm

D波段

110 - 170 GHz

2.73 - 1.76 mm

 

電磁波譜

 

 

 

 波長越短       波長越長 
 頻率越高       頻率越低 
伽馬射線
  · X射線  · 紫外線  · 可見光  · 紅外線  · 太赫茲輻射  · 微波  · 無線電波

 

 

可見光

  ·   ·   ·   ·   ·   · 

 

 

微波

W波段 · V波段 · Q波段 · Ka波段 · K波段 · Ku波段  · X波段  · S波段  · C波段  · L波段

 

 

無線電波

極高頻(EHF)  · 超高頻(SHF)  · 特高頻(UHF)  · 甚高頻(VHF)  · 高頻(HF)  · 中頻(MF)  · 低頻(LF) · 甚低頻(VLF)  · 特低頻(ULF)  · 超低頻(SLF)  · 極低頻(ELF)

 

 

波長

微波  · 短波  · 中波  · 長波

 

Ku波段衛星數字廣播的特點
  與以往的C波段衛星模擬廣播相比,由於使用了較高頻率的Ku波段及先進的數字壓縮技術,Ku波段衛星數字廣播具有其突出的特點。   ⒈Ku波段衛星廣播的主要特點:   ⑴Ku波段的頻率受國際有關法律保護,Ku波段衛星單轉發器功率一般比較大,多采用賦形波束覆蓋,衛星EIRP較大,加上Ku波段接收天線效率高於C波段接收天線,因此接收Ku波段衛星節目的天線口徑遠小於C波段,從而可有效地降低接收成本,方便個體接收   ⑵C波段衛星廣播遭受地面微波等干擾源的同頻干擾比較嚴重,而Ku波段的地面干擾很小,Ku波段頻率高,一般在12.5~18GHz之間,不易受微波輻射干擾,大大地降低了對接收環境的要求   ⑶接收Ku波段的天線口徑尺寸小,便於安裝也不易被發現   ⑷Ku頻段寬,能傳送多種業務與信息   ⑸Ku波段下行轉發器發射功率大(大約在100W以上),能量集中,方便接收。   ⑹降雨對Ku波段衛星廣播的影響比較嚴重,其上下行信號降雨衰耗遠大於C波段,暴雨情況下Ku波段上行或下行鏈路瞬間雨衰量可超過20dB,而C波段最大雨衰量一般不超過1dB。


衛星數字廣播的主要特點
  數字壓縮技術在衛星廣播中的應用是廣播電視傳送技術的一次重大變革,採用MPEG-2視頻壓縮標準及MUSICAM音頻壓縮方法的DVB-S衛星數字廣播具有模擬方式不可比擬的優勢,毫無疑問地會在衛星廣播領域迅速取代傳統的模擬調頻傳送方式。   ⒈利用數字壓縮技術的衛星數字廣播極大地降低了傳送的視音頻碼率,對衛星轉發器的頻帶及功率需求大大低於模擬方式,同一轉發器可播送更多的節目,大幅度降低了節目播出費用   ⒉衛星數字廣播由於採用了強有力的糾錯算法,傳送質量很高,接收門限很低。與模擬廣播接收質量的漸變式劣化不同,只要在接收門限上,數字廣播信號就沒有可察覺的失真、干擾和衰弱;   ⒊衛星數字廣播可提供數據傳輸和多媒體功能及加擾和授權的能力,特別有利於直接到戶的付費服務。Ku波段衛星數字廣播結合了Ku波段及數字技術的特點,非常適合於分散的小口徑天線個體接收,特別是衛星廣播電視節目直接到戶DTH服務,而由於Ku波段雨衰問題比較嚴重,做爲可靠性要求非常高的衛星節目分配業務則選用C波段傳送更爲有利。


Ku波段衛星數字廣播上行系統的構成
  與C波段模擬上行系統不同之處主要有三點:   1.Ku波段衛星數字廣播上行系統要適合於數字傳輸的特殊要求,這就要求上行系統要有更低的相位噪聲、更好地幅頻特性和羣時延特性   2.Ku波段衛星數字廣播上行系統所使用的上行天線波束半功率角度很窄,對天線的機械精度和跟蹤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國產Ku波段13米上行天線其主反射鏡鏡面精度達0.5mmR.M.S,付反射鏡鏡面精度達0.17mm R.M.S,天線跟蹤精度達0.013°R.M.S   3.Ku波段衛星數字廣播上行系統要採取上行功率控制手段,以便自動補償或消除在衛星上行鏈路出現的雨、雪、雲、霧等對上行信號的衰減作用。


C波段和Ku波段區別
  (1)Ku波段衛星單轉發器功率一般比較大,多采用賦形波束覆蓋,衛星EIRP較大,加上Ku波段接收天線效率高於C波段接收天線,因此接收Ku波段衛星節目的天線口徑遠小於C波段,從而可有效地降低接收成本,方便個體接收   (2)C波段衛星廣播遭受地面微波等干擾源的同頻干擾比較嚴重,而Ku波段的地面干擾很小,大大地降低了對接收環境的要求;   (3)降雨對Ku波段衛星廣播的影響比較嚴重,其上下行信號降雨衰耗遠大於C波段,暴雨情況下Ku波段上行或下行鏈路瞬間雨衰量可超過20dB,而C波段最大雨衰量一般不超過1dB。

 

Ka波段

Ka波段是電磁頻譜的微波波段的一部分,Ka波段的頻率範圍爲26.5-40GHz。Ka代表着K的正上方(K-above),換句話說,該波段直接高於K波段。Ka波段也被稱作30/20 GHz波段,通常用於衛星通信。

  Ka波段大致上的頻率範圍是30/20GHz。Ka頻段具有可用帶寬寬,干擾少(干擾不一定少),設備體積小的特點。因此,Ka頻段衛星通信系統可爲高速衛星通信、千兆比特級寬帶數字傳輸、高清晰度電視(HDTV)、衛星新聞採集(SNG)、VSAT業務、直接到戶(DTH)業務及個人衛星通信等新業務提供一種嶄新的手段。Ka頻段的缺點是雨衰較大,對器件和工藝的要求較高。在Ka頻段頻音下,Ka用戶終端的天線尺寸主要不是受制於天線增益,而是受制於抑制來自其它系統干擾的能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