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力》——[美]Kelly McGonigal

《自控力》讀書筆記:
豆瓣發佈鏈接地址:https://www.douban.com/note/627597452/


No1 我們需要了解什麼?

1.瞭解什麼是“意志力”——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情緒和慾望的能力。
2.瞭解如何提高“自控力”
——要提高自控力,最有效的方法在於弄清楚自己如何失控,以及爲何失控。
3.瞭解如何運用這本書
——兩個角度:
(1)概念層面:深入理解意志力在生活中的運作方式;
(2)實際操作層面:留出時間嘗試書中給出的策略。
知行合一,纔是最好的閱讀姿勢。

No2 意志力的本質

——意志力就是要駕馭“我要做”、“我不要”以及“我想要”這三種力量。
1.“我要做”挑戰——今日事今日畢,意志力會逼迫你去完成並非情緣但是做了之後對生活有好處的事情。
2.“我不要”挑戰——對生活中頑固習慣或者不想做的事情say no,挑戰誘惑,給予我們“說不”的力量。
3.“我想要”挑戰——是來自內心深處,不需要逼迫、真正想要做的事情。
——要提升意志力、自控力,除了要駕馭這三種力量之外,還需要平衡這三者之間的關係。

No3 意志力的神經學原理

——意志力並不是虛無縹緲的天外來物,而是與大腦前額皮質層密切相關。
1.前額皮層分三個區:
大腦前額皮質左邊區域:——“我要做”,這種力量趨勢我們投身與枯燥的困難的工作;
大腦前額皮質右邊區域:——“我不要”,它幫助我們客服想要做某事的衝動,抵制誘惑;
大腦前額皮質中間靠下區域:——“我想要”,它代表這我們的目標和慾望,代表着我們真正想要的東西。
2.前額皮質構成了神經學基礎,也是自控力的生理基礎,讓我們的“自控力提高之旅”成爲可能。

No4 兩個自我導致的問題

一、兩個自我:理智的自我和衝動的自我

1.理智的自我:深謀遠慮的自我,它是一個自控系統,告訴我們what we should do,這樣的自我所做的選擇是理智的,有遠見的;
**2.衝動的自我:**喜歡想了、鋅粉生命苦短應該及時行樂的自我,這樣的自我所做的選擇大多都是趨利避害的。

二、意志力挑戰就是兩種自我的對抗,是原始本能和自控系統之間的抗衡。

三、意志力的第一法則——認識自我。

No5 訓練大腦,增強意志力

一、增強意志力可能的訓練方法:
1.通過佈滿“陷阱”的方式。如跑步機旁邊放一袋薯片;
2.通過冥想的方式提升集中注意力、管理壓力、克服衝動和認識自我能力;(冥想不是什麼都想,而是不要太分心,不要忘了初衷)

No6 思考與練習(一)

1.深入破析——深入瞭解自己,增強“我想要”的能力。
2.增強自控力——(1)記錄一天自己的意志力選擇;(2)進行5分鐘冥想。

No7 誘惑的內部歸因

一個錯誤觀念——普遍認爲誘惑或者危險來自外界,實際上進行意志力挑戰,首先要破除的是外部歸因。
對挑戰意志力而言,最重要的是認清什麼是需要克服的內在衝動。

No8 提高意志力的儲備——如何提高意志力

  1. 首先我們可以通過鍛鍊身體的方法來提高自控力;
  2. 其次,睡眠不足會影響自控力;
  3. 最後,通過持續地增加壓力來解決問題並不值得提倡,非長久之計。

No9 思考與練習(二)

——想要在意志力挑戰中贏得勝利,我們需要調整狀態,從壓力或者過度自控中恢復過來,用能量去自控,做最好的自己。
(1)深入剖析
1.什麼是威脅?你在意志力挑戰過程中需要克服什麼內在衝動?
2. 壓力與自控。——試着找出一週的壓力,看它對自控力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
(2)意志力實驗
1.通過呼吸提高自控力——降低到4-6次/分鐘,有利於幫助我們調整到自控狀態;
2.五分鐘綠色鍛鍊——離開你你的工作環境,起身運動或者在外面找一片綠地走走;
3. 保證充足的睡眠;
4. 解決自控力過強的辦法——放鬆,給自己放個假。(具體操作——躺下來,做深呼吸,若感覺到身體某處緊張,就有意識的收縮該處肌肉,之後不要管它即可。)

No10 自控的肌肉模式

(1)累到無力抵抗:爲什麼自控力和肌肉一樣有極限?
——研究表明,自控力像人的肌肉一樣,是有使用極限的。(生活中許多小事的完成,都需要意志力。)

No11 思考與練習(三)

(1)深入剖析
1.觀察自己的意志力耗損模式:一週時間觀察自己一天什麼時候意志力最強或者最弱;從而進行合理的安排;
2. 你的疲憊是真的嗎?——在疲憊不能進行自控時候,嘗試是否挺過去。
(2)意志力實驗
1.增強“我不要的力量”——跳出平時無意識的習慣,嘗試不做平時常做的事情;
2.增強“我想要”的力量——每天開發一些新的好習慣,並督促自己去實踐;
3. 增強自我監管能力——多進行自我量化管理。(記錄意見平常人爲很日常的事情,如逛街的時候在哪家店花了多長時間等。)

No12 自控與道德無關

——容忍罪惡:爲何善行之後會有惡行?
1.面對意志力的第二個誤區:把所有的意志力問題和道德掛鉤。
——正確做法:放棄“道德許可效應”。(道德許可效應:好的行爲總是允許我們做一點壞事,這種現象稱爲“道德許可效應”。)
2. 同樣我們也可能因爲一次失控就完全否定自己。

No13 自控的內部歸因

1.達成目的的手段和目標本身並非同一個東西。
注意:a.不能忘記長遠目標,沉浸在微笑的勝利喜悅中。
b.不應該沉浸在“把進步道德化”的美夢中。即進步了就可以鬆懈下來,會耽誤長遠目標的實現。
c. 不可以預支明天行爲。即:明天開始減肥 ,今天隨便吃等。

No14 自控的外部歸因

——“光環效應”——讓誘惑我們的物品自帶光環,顯得十分美好,從而姦情我們的負罪感,讓我們自控力薄弱的行爲合理化。
應對措施:
a.進行心理學實驗——自我剖析,反思自己是否沉溺於一個物品的有益品質而忽視了它的潛在傷害。
b. 然後找一個具體的測量標準,(如花費的時間或者金錢等),時刻提醒自己不要陷入光環的陷阱中。

No15 思考與練習(五)
(1)深入剖析
1.善與惡:
2.是否在嚮明天賒賬?
3.你覺得自己是誰?當遇到意志力挑戰時候,你覺得哪部分纔是“真實”的你,追求目標的你?還是需要被控制的你?
(2)意志力實驗
1.意志力挑戰成果或者失敗時候,如何將這樣的成果或者失敗解釋給自己或者別人聽?——(不要與道德掛鉤)
2.明天與今天毫無區別。當想改變行爲的時候,試着減少行爲的變化性,而不是減少某種行爲。
3. 取消許可,牢記理由。

No16 獎勵的承諾

——大腦的彌天大謊:爲什麼我們誤把渴望當幸福
mian point:多巴胺帶來的是慾望,是爲了滿足慾望而產生的行動,而不是快樂。
措施:慾望會誘惑我們,讓我們去做一些“我不要”的事情,我們要洞悉生活中的“多巴胺陷阱”,理智消除慾望。

No17 思考與練習(五)
(1)深入剖析
1.找出刺激多巴胺分泌的因素;(但並不一定能解決問題)
2. 與獎勵的承諾和平共處。(獎勵的承諾不一定能帶來快樂,但是沒有獎勵的承諾,我們一定不會快樂。)
明白獎勵的承諾可能帶來的壞處:引導我們誤入歧途,陷入對不可能的快樂的渴望。
(2)意志力實驗
1.試着將一直拖延不想做的事情與多巴胺聯繫起來,從而促使我們去做“我要做”的事情;
2. 對獎勵的承諾進行測試。即在自己很渴望某件事情的時候,記錄這種感受,在真的完成了目的之後,再記錄感受,進行對比。
3. 觀察自己放縱自我時候的感受,並且問自己,現實的結果和大腦給我們的承諾是否相符。

No18 緩解壓力的承諾

(1)採用“獎勵的承諾”的方式來緩解壓力,只會讓我們陷入惡性循環,變得噶能有壓力,從而導致自控力的失效;
(2)其他有效的減壓方式:閱讀、練習瑜伽,和家人聊天以及培養有創意的愛好等。

No19 恐懼的力量

(1)“吸菸有害身體健康”等的字樣不僅不會降低香菸的銷量,相反,還有鼓勵人們吸菸的作用。(有時候恐懼會讓我們變得更容易屈服於誘惑)
(2)正確面對恐懼——“恐懼管理”:不去想不可避免的死亡,不屈服於這種然給我們心生恐懼的力量,或者學會正視恐懼、正視操作這種恐懼的力量。

No20 “那又如何”效應

(1)對自控力產生威脅的有:a.恐懼效應 b.“那又如何”效應
(2)“那又如何”效應:從放縱到後悔再到繼續放縱的惡行循環。
(3)正確面對“那又如何”效應:當失敗時候,試着去原諒自己,鼓勵並告誡自己下次要做得更好。避免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4)意志力實驗——學着與自己和解。(當沒有控制好自己的慾望,偶爾放縱的時候,意志力失控的時候,觀察自己的反應,看看是否會自我譴責,自我放棄的傾向。如果有,親更不要沉浸在過多的自我苛責中,也不要寄希望於虛無縹緲的未來,而是用實際西東來改變自己的壞習慣。)

No21 出售未來

(1)“延時折扣”——即等待獎勵的時候和獎勵的價值成反比,時間越長,獎勵對我們來說越貶值。
(2)通過創造距離,嘗試把即時獎勵變成未來獎勵抵制誘惑。

No22 預先承諾的價值

(1)值得注意的是,過度的“高瞻遠矚”,用工作、美德或者未來的幸福不斷的推遲快感,並非一個絕對優秀的自我管理策略。
(2)最明智的策略——既考慮未來,又不辜負現在,平衡這兩個方面。(必要的時候可以把放縱當做恢復精力、繼續工作的必經之路)

No23 思考與練習(六)
(1)深入剖析
1.你給未來的獎勵打幾分?每當你拖延時候,你會出售未來的哪些獎勵?
2.你在等待未來的自己嗎?你是否在推遲重要的改變來期待更強的自己出現?
3.你是否太“高瞻遠矚”?你是否覺得放縱自己比抵制誘惑還困難?
(2)意志力實驗
1.嘗試在誘惑面前等待十分鐘,在這十分鐘裏,想想長遠的獎勵,用以抵制眼前的誘惑。
2.學者對未來的自己做出承諾,做好拒絕誘惑的準備。
3.預想未來的自己,越具體越好,這樣有助於改掉拖延症。可以嘗試給未來的自己發一封郵件,或者一條短信,幫助自己熟悉未來的自己。

No24 意志力和誘惑的傳染

——意志力和誘惑都會傳染,環境的重要。

No25 激情的自控
1.“激情的自控”——自豪感和愧疚感等社會情感能更迅速、更直接幫助我們做出選擇,讓我們在羣體中站穩腳跟。
2.合理的做法——在集體中,避免“誘惑集體化”的同時,儘量擴大“自制力的集體化”,利用集體對於個體的約束力來規訓自己,使自己成爲集體中更優秀的一員。

No26 思考與練習(七)

(1)深入剖析
1.觀察社交圈,看看是否有人在進行和你一樣的意志力挑戰;
2.煩死你是否無意識地模仿你周圍的人,尤其是親近的人;
3.想想你最可能從誰的身上穴道東西…
(2)意志力實驗
1.試着增強免疫力,每天花一點時間現象自己的目標,不要輕易被周圍的負面例子影響;
2.當自己需要一些額外的意志力的時候,給自己樹立一個目標,並想目標看齊。
3.嘗試感受自豪感帶來的力量,公開你的意志力挑戰,想象你在意志力挑戰成功之後將會多麼的自豪;
4.把個人的意志力挑戰編程集體挑戰,建立集體獎懲機制,大家相互監督。

No27 諷刺性反彈

(1)”諷刺性反彈“——即當人們試圖拜託某些想法的時候,這些想法卻在我們腦海中縈繞,揮之不去。
(2)如何擺脫“諷刺性反彈”?
a. 放棄自控。——與慾望等和平共處,如果一直試圖控制自己的慾望,有可能導致抑鬱。
b. 把“我不要”轉化爲“我想要”。(我不要喝咖啡,轉化爲我想要喝茶)

No28 思考與練習(八)
(1)深入剖析
1.觀察“反彈”效應,看看自己有沒有想逃避的想法?壓抑想法有效嗎?
2.你最想得到的是什麼?當你拼命把想法趕出腦海時候,反而越忘不了這件事?
(2)意志力實驗
1.忠於自己內心的感受,但不要相信自己所有的想法。當產生不快的想法時候,嘗試轉移注意力。
2.敢於面對自身的慾望,不要馬上轉移注意力或者與它爭論;
3.學會和衝動與慾望共處,不要試圖擺脫它,而是像海浪一樣去駕馭它,但是也不要立馬將衝動付諸行動。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