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科院计算所实习的一年(更新中。。)

周六就要开学去怀柔了,开始一年的集中学习的生活。细算起来,从去年七月份来到计算所,已经一年多了,这一年经历了很多、成长了很多,想在这里把这一年实习的经历和感受都记录下来,为已经保研成功的小伙伴做一个参考。

在写的过程中,这一年的一幕幕在脑海中像过电影一般,有很多的遗憾,很多的不舍,去了怀柔,暂时离开这个小家庭,开始新的生活~


工作篇 && 学习篇


很多人比较担心,现在啥都不会,导师直接让去干活,不会干怎么办。感觉这个问题就不是一个问题,每个保研的小伙伴能走到这一步,学习能力都差不到哪里去的,老师选择了你,很大的程度,也是看中了你的学习能力,所以这个根本就不是一个坎。

去年7月中旬,参加完计算所的夏令营定下来在这里读直博后,就没再回家,直接留在所里开始干活了。

夏令营结束后,我就跑去问B老师我要做什么呢,他就把我领到一个师兄的工位旁边(当时师兄不在位置上),说“哎呀,他不在,你以后就跟着他做OpenStack吧,你接触过这些吗?”赶紧说听过一些(其实心里好紧张,我真的只是听过!!!)。

正好赶上所里的高温假,这两周正好可以恶补知识,给自己缓冲一下。师兄当时正在处在找工作的焦灼期,把我叫到会议室,从头到尾给我讲了一遍现在这个项目是干嘛的,做什么,现在有什么,其实当时真的啥都听不懂,只是懵懵的记住了一些组件的名称,师兄给我讲的时候我弱弱的问了一句,有多少人在参与这个项目呢,师兄很淡定的说,在你来之前是他自己,现在我来了就两个人了。

当时一脸懵逼啊,和华为合作的那么大的一个项目,居然现在加上我就两个人在做,CC师兄在找工作,一下子就觉得压力好大好大。但是说白了压力就是动力嘛,高温假的那两周,基本上没有出去玩,每天在啃CC师兄给的资料,自己学着装OpenStack,师兄帮忙调Bug,学习Python(OpenStack整个是用python写的),各种查资料学习各个组件的工作流,因为我的工作就是直接在OpenStack上改,增加功能。

说实在,这两周的我跟开了挂一样,高温假结束之后,就已经能开始开始写功能了,第一次参加组会老大也是蛮惊讶的,居然已经能开始写了(当时心里偷偷高兴了好久),但是路漫漫啊~ 后面的路还很长很长。

所以高温假两周的恶补,也给我带来了非常大的信心,日后再遇到什么坎回头想一下曾经的我只用了两周时间就能在openstack上改了,还有啥过不去的坎呢?真的不要质疑自己的学习能力,相信自己。

在干活之余,也不要忘记多去学习,来到所里后真的发现,一切的一切真的是靠自己,没有集中地学习(现在是实习,等入学后有一年的集中学习时间),完全的靠自己,不停的在补知识,感觉身边的师兄师姐都是那么的厉害,学会去读论文等等。

说起读论文真的是太记忆犹新了,当时B老师面试我时,就给了我一篇论文+10天时间去看,写一篇概括,当时真的是硬着头皮在看,感觉啥都不懂,现查资料,然后翻过去继续理解,感谢B老师不嫌弃我笨,面试的当天还给我讲了我一直没搞懂的尾延迟问题,超耐心~~

来到所里后,每周组里都会有一次论文讨论班,一个人负责过摘要(一般是相关主题的2-3个session,大概7-8篇论文的摘要)、两个人负责讲论文(真的是很仔细的讲论文,大家都会问问题的),组里会有一个讲论文和摘要的了列表,当时很庆幸自己刚来不用讲论文,但总有那么一天(感谢师姐能提前一个月告诉我这个消息~)。当时的我,蠢萌一只,不知道我这个领域应该关注什么会议(说白了我当时连有啥会议都不知道、连session是啥意思都不知道),感谢CC师兄帮我找了一篇论文,ASPLOS 2016的HCloud,第一次在组会上讲论文,第一次花那么大的功夫去读一篇论文(我读的太慢了 T T….),也是因为那篇论文和当时做的工作,让我慢慢走上了这条“不归路“,基本上之后看的文章,了解的工作都是云平台相关的了。


生活篇


说实话,这一年的实习生活过的挺滋润的,组里的师兄师姐们都非常的nice,大家经常一起聚餐、聚众聊天,这一年可是实实在在把我养胖了N斤,更大的原因还是运动少了很多。


更新中。。。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