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的八次牛熊轉換

第一次大牛市:1990.12.19-1992.5.26(點數96-1429)上交所90年底開業,交易實施1%漲跌停板(後改爲0.5%)限制,股指從96.05點開始,2年半持續上揚,終在1992.5.21取消漲跌停板刺激下,一舉達到1429點高位。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http://pagead2.googlesyndication.com/pagead/show_ads.js"> </script>

第一次大熊市:1992.5.26-1992.11.17(點數1429-386)

1992年8月發生在深圳的“8·10風波”,加大了市場回調力度。上證指數暴跌400餘點,兩個半月內跌幅達到45%。

第二次大牛市:1992.11.17-1993.2.16(點數386-1558)

市場投機氣氛濃,半年跌幅3月漲回來。從1992.11.17的386點到93.2.16的1558點,只用3個月,大盤漲幅303%。

第二次大熊市:1993.2.16-1994.7.29(點數1558-325)

股市大擴容開始。伴隨新股發行,上證指數逐步走低。到1994.7.29股指回到325點,但熊市帶來的“成果”是上市公司數量急速膨脹。

第三次大牛市:1994.7.29-1994.9.13(點數325-1052)

相關部門爲救市出臺三大利好政策。1994.8.1證監會宣佈暫停新股上市,建議建立共同基金和中外合資基金公司。股市再度亢奮,1個半月,股指漲幅200%,最高達1052點。

第三次大熊市:1994.9.13-1995.5.17(點數1052-577)

三大政策不治本,兩市再度暴跌。國債市場火爆,分流大量投機資金。1995.5.17股指已回到577點,跌幅近50%。

第四次大牛市:1995.5.18-1995.5.22(點數582-926)

1995.5.17證監會宣佈暫停國債期貨交易試點引發短暫的大反彈行情。三個交易日內股指從582點上漲到926點。

第四次熊市:1995.5.22-1996.1.19(點數926-512)

短暫牛市後股市下跌。至1996.1.19股指達到階段低點512點,績優股股價普遍超跌,新一輪行情條件具備。

第五次大牛市:1996.1.19-1997.5.12(點數512-1464)

炒績優股成投資理念,證監會連下12道金牌,警告市場不要從事融資,嚴禁操縱市場,查處機構違規事件,人民日報社文章指出,“最近一個時期的暴漲則是不正常和非理性的”引市場大跌。但上升趨勢1997年5月才真正發生逆轉。

第五次大熊市:1997.5.12-1999.5.18(點數1510-1047)

1997.6.13人民日報發表文章,嚴查券商操縱股價及銀行向券商融資,抑制了投機氣氛。融資再融資的擴容節奏很快,嚴重的供需矛盾使二級市場出現極度失血,持續2年的熊市展開。到1999.5.18上證綜指從1510點跌至1047點。

第六次大牛市:1999.5.19-2001.6.14(點數1047-2245)

1999.5.8美國導彈襲擊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導致5月10日深滬兩市跳空下挫。但1999.5.19起,在網絡概念股強勁推動下,市場出現強勁反彈。上證指數被推高到2000點以上,創出2245點歷史高點。

第六次大熊市:2001.6.14-2005.6.6(點數2245-998)

01.6.14原不能流通國有股按新股發行價減持。7.26國有股減持在新股發行中開始,股市暴跌。2001.10.19滬指從6.14的2245點跌至1514點,2005.6上證指數跌到998點。

第七次大牛市:2005.6.6-2007.10.16(點數998-6142.04)

經過這輪歷史上最長時間的大調整,A股市場的市盈率降至合理水平,新一輪行情也在悄然醞釀當中。

第七次大熊市:2007.10.16-(點數6142.03-2248.07)

中石油上市拖累大盤,平安浦發再融資,油價暴漲,外圍股市大跌,小非泄洪,國際熱錢做空,將滬指一路打到2245點,打破了大部分散戶的最後希望,也蠶食了股改的成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