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雲人物之吳曉軍


                             吳曉軍:笨拙的Debug寫出了2.13 (3)

---------------------------------------------------------------------------
-----

http://www.XiaoHui.com 2004-06-19 [本站整理]



吳曉軍1947年7月14日生於山東。中央廣播電視大學電子專業畢業。1967年9月,參加
工作。1986年,2.13A問世。第一次見吳曉軍是在科利華集團曉軍公司關於商業管理軟件
的新聞發佈會上,當時他正忙着以曉軍公司總工程師的身份介紹曉軍公司的十個管理軟件
。我當時很詫異:吳曉軍該不會改用Delphi編寫管理軟件了吧? 

後來在京交會上,發現吳曉軍仍然鍾情2.13,耐心仔細地向用戶展示他的2.13L版。有
人對此大惑不解:既然DOS已經日薄西山,而且,現在2/13也不是主流的DOS中文平臺,連
賺取最後利潤的機會都沒有,那麼,還做它幹嘛? 

但對於一個程序員來說,一個做了10多年,曾經又被廣泛認可的軟件,想要輕易放下
,絕不是件容易的事。就像簡晶離開還要完善《中國龍》,陳江寧離開怡江明星還要把《
天匯》在Pwin95/EOS小窗口下切換不花屏改好一樣,吳曉軍也要把現在DOS中文平臺所能達
到的技術高度,全做到2.13上,有沒有人用是另一回事,做好2.13則是吳曉軍的心願。吳
曉軍此刻的努力更多的可能只是爲檢驗自己的能力。既然是爲了實現自我,誰還會去管這
些努力,能否帶來利潤? 

對於後來成爲市場第一的DOS中文平臺的是UCDOS,而不是最早成名的2.13,吳曉軍的
解釋是:他沒有抓住機會。“早在1993年的時候,我們已經有能力做‘直接寫屏’的軟漢
字系統,但那時公司的漢卡賣得正火,市場人員堅決反對推出軟漢字2.13,這樣就給了
UCDOS後來居上的機會。” 

爲了抓住機會,吳曉軍是有魄力的。爲了推動產品,吳曉軍曾經賣掉過汽車和住房。
這是許多發了一點小財,就整天想着怎樣護住錢袋子的生意人所絕對不可比擬的。吳曉軍
和機遇擦肩而過,不是因爲眼光短淺,也不是因缺乏魄力。 

世事無常。誰能想到吳曉軍會離開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曉軍公司,然後又回到曉軍公
司掛個總工程師的名份。他現在每天都要去中國農業生產資料集團公司信息中心上班,主
要工作是網絡和機器的維護工作,他是那裏的總工程師。 

吳曉軍現在最開心的是,2.13的老用戶找上門來,求他能幫助改進一下2.13,以滿足
新的需求。許多用戶告訴吳曉軍,他們仍然在用2.13,而沒有改用UCDOS,因爲2.13打印速
度比UCDOS快,這讓吳曉軍很滿足。 

包括鮑嶽橋在內的許多做中文平臺的程序員都承認自己在做DOS中文平臺時,從吳曉軍
那裏汲取了豐富的營養,UCDOS"主刀”鮑嶽橋的第一本書就是《2.13剖析》,想必這本書
爲他以後做UCDOS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儘管經歷了許多風雨,但吳曉軍還是保持着風趣幽默
的性格。在日前舉行的周志農的婚禮上,有人稱自己是“大老粗”。吳曉軍則講:“你算
什麼大老粗’!比歲數,我比你‘大’,比所齡我比你‘老’,所以我纔是‘大老粗’。”


吳曉軍曾經用算不上開發工具的DEBUG寫下了2.13H這樣壯麗的篇章,H版以後他開始用
彙編,現在他打算用VB寫程序。對於像吳曉軍這樣的傳奇人物,不應該過多地考慮他在使
用什麼開發工具,有人用了一輩子VC,也沒能寫出一個十個人曾經用過的程序,而吳曉軍
用十分笨拙的DEBUG卻寫出了幾乎每個使用過計算機的人都用過的2.13。 





吳曉軍:笨拙的Debug寫出了2.13 (4) 梅開二度

---------------------------------------------------------------------------




  “從2.11、2.12到2.13,從化工三廠到電子部六所,我就這樣和計算機結上了不解之
緣。”

  吳曉軍祖籍山東,1953年隨父遷家北京。1965年中學畢業後,吳曉軍“接受再教育”
,先後上過財會班、搞過建築,後來分配到北京化工三廠工作,這一呆就是19年。
  1983年,計算機在企業應用還是新鮮玩意兒。吳曉軍和幾個同學藉機與廠長聊天,終
於讓廠長動心,花5萬元買了一臺計算機。那是一臺BCM-3的8位機,國產貨,但已蔚爲奢侈
。吳曉軍在8位機上就開始琢磨漢字問題。經過改造,BCM-3已經可以打印出相當漂亮的報
表。
  1985年,廠長認爲5萬元買回來的“鐵疙瘩”還頗有些用處,便出資十幾萬一口氣買了
5臺PC/XT機。吳曉軍開始爲這幾臺機器忙乎起來:辦培訓班,裝漢字系統,打印報表等。
當時的CCDOS 2.10做得並不怎麼出色,尤其在字庫和打印方面不如人意。吳曉軍拷了個24
點陣的打印字庫,並對其進行技術改造,壓縮成3張低密軟盤,這就是最初的2.11。
  二個月後,增強版本2.12誕生。1986年初,在軍事博物館舉行的一次展覽會上,吳曉
軍的2.12初露鋒芒,同時偶然地結識了後來擔任曉軍電腦總經理的雷虹。
  爲了減少字庫對內存的佔用,並保證硬盤訪問頻率更低,吳曉軍開始思考2.12的改進
版。1986年4月,2.13問世,該版本僅將一級字庫駐留內存,同時採用絕對扇區方式訪問硬
盤。
  1986年12月,吳曉軍對2.13作進一步改進,增加了4種字庫,並改善輸入法。既然改動
不大,吳曉軍也無意把它稱爲2.20,是爲2.13A。於是,2.13後續版本一直沿用着英文字母
的升序排列。
  1987年,由於各種因素的驅遣,吳曉軍從化工三廠調到電子部六所平安裏門市部工作
,2.13也隨之在那裏銷售開發。
  隨着功能的不斷增加,2.13的版本一直在跟進。A、C、D、E、F、H,只有G版是個例外
。其中有這麼一段掌故:
  經過簡單加密的2.13新版本每每面市不久,解密版便到處流行,吳曉軍很想知道個究
竟。有一次,某廠商給用戶配機器時,用戶特別提出想裝一套全拼。吳曉軍便順水推舟加
了上去,並鄭重其事地標註爲2.13G版。果然不久之後,這個純屬子虛烏有的試探性G版便
在市場上堂而皇之地散佈開來。
  1990年,吳曉軍同已經從單位出來經營“曉園電腦”的雷虹等人計劃着創辦公司、銷
售2.13等諸般事宜。夏天,吳曉軍正式提出辭呈,六所沒有着意阻攔,只是讓吳曉軍起草
了一個“2.13F、2.13H版權歸屬”的簡單說明。後來,六所所長還曾感喟,“不該放吳曉
軍走。”可當初,誰又能料到幾年之後是什麼樣呢?

  “五個人湊起來的股份,兩個人開發的產品,曉軍電腦公司正式剪綵了,我出任董事
長。”

  1990年,曉軍電腦工程部成立。5個人每人湊了2000元的股份,吳曉軍負責2.13的開發
,雷虹和另兩人主管銷售,機械部信息中心的一位股東開發dBASE的程序自動生成軟件。
  1991年,吳曉軍開始準備開發曉軍漢卡。依賴於2.13H,吳曉軍用匯編重寫了所有代碼
。I型漢卡比較簡單,很快被II型漢卡所取代。
  1992年,中國軟件市場吹的是“硬”風。漢字系統、中文字處理、中文排版,本已十
分窄僻的中國軟件領域,紛紛無意直面盜版的壓力。防解密成了大家“苦不堪言”的“洪
水猛獸”。漢卡是這場混戰的焦點。巨人、方正、王碼、曉軍各種漢卡粉墨登場,市場拼
到最後,似乎大家都是盈家。2.13II型漢卡爲曉軍電腦公司的成立以及最初幾年的利潤增
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然而,遲到的隱患一直籠罩着業已扭曲的軟件市場,曉軍漢卡也不
例外。
  1992年6月10日,曉軍電腦公司正式成立。中關村頤賓樓三層的爆竹聲中,吳曉軍爲自
己與夥伴辛勤創業的結晶剪了彩。那是值得回憶的年月,躊躇滿志的計算機從業者們衆志
成城,大家把腳下的這片土地幻想成10年前美國的“硅谷”,共同期待着中國軟件騰飛的
黎明。雷虹與吳曉軍忙着一年一度的全國巡展,從北國冰城到南疆特區,大家倦慵的臉上
寫着激情的微笑。1993年,曉軍電腦在全國各地已陸續設置23個辦事處,共有員工150餘人
,規模可謂宏大。無論是吳曉軍還是2.13漢卡的事業,正勃發出一片盎然的生機。
  吳曉軍在小屋裏寫程序。推開窗戶,他有些隱憂。各地紛紛傳來消息,漢卡銷售持續
低落,品牌林立的軟漢字系統正在擡頭,花樣翻新的技術擁蹙而來,吳曉軍有些拿不定主
意,自己剛寫好的支持直接寫屏的軟漢字系統該不該推出去。
  雷虹和其他兩位副總經理主持着公司的經營,他們給吳曉軍帶來的決策是:軟漢字暫
時不要推出,漢卡的日子本已窘迫,權且放一放吧。
  這一放,就是一年。支持直接寫屏的軟漢字系統2.13L推出爲時已晚。曉軍電腦在直線
下滑的漢卡營收中節節失利,公司面臨高峯之後的低谷。不久,正在徘徊的吳曉軍接到雷
雷虹想出的“新點子”:公司要做中文速錄機,時值1994年春節。

  “曉軍電腦到今天這個地步,我讓出了公司法人的位置。”

  中文速錄機不失是一個好東西。通過特殊的鍵盤,連續輸入漢語拼音就能自動生成漢
字文檔,這自然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好事。在人代會、黨代會、法庭審訊等很多場合也確
有其獨到的用處。但中國的應用市場就是這麼怪,曉軍電腦在中文速錄機上的龐大投入終
究自噬了苦果。
  雷虹,還有當時的董事會都把中文速錄機看成曉軍電腦重煥青春的“突破口”。吳曉
軍儘管心裏沒有底,但也默認了,至少,他未曾料到這裏面本身的技術難度。
  公司爲速錄機沒少花錢:在中科院化學所租了一座樓,一年50多萬;在雲南開一次代
理會花去30萬;1994、1995年專爲之巡展;其他項目也紛紛下馬。錢花得痛快是想收穫更
大的利潤回報,結果卻事與願違。
  費牛勁做出來的速錄機,羞答答難以實用。智能識別率不理想、專用鍵盤培訓時間長
等弊病一時在技術上難以克服。直到最後,曉軍電腦的中文速錄機也未能挽救公司衰退的
厄運。
  吳曉軍作爲公司董事長、企業法人,陷入了十分尷尬的境地。越到後來,他越感覺情
況不妙。當時,他曾想到過做曉軍電腦的自有品牌微機。
  1994年,曉軍電腦與頤賓樓合作開辦了頤科電子市場,銷售電腦配件。吳曉軍決心趁
此機會,自己組織貨源裝配計算機,並打出曉軍電腦的品牌。事實上,後來售出的貼有“
曉軍電腦”標牌的計算機質量都不錯,用戶也很信賴。但由於吳曉軍與雷虹經營思路的分
歧,曉軍品牌PC機計劃胎死腹中,終未成氣候。
  1996年初,曉軍電腦徹底陷入經營困境。正當大家一籌莫展之際,公司五人創業組中
的一人離開了公司,很多開發人員和銷售人員也陸續辭職。昔日聲勢浩大的曉軍電腦,如
今只能苦苦支撐。“公司走到今天這一步,主要經營人應該負起責任”,吳曉軍在新年董
事會上提出,“我讓出公司法人的位置”。四人董事會最後決議,“董事會解散,所有原
始股凍結,雷虹出任企業法人,同意吳曉軍辭職”。
  1996年後的曉軍電腦已與吳曉軍無甚瓜葛。CSC收購曉軍電腦雖轟動一時,中關村“村
民”莫不瞠目,然而,吳曉軍黃鶴已杳,這是後話。

  “我當初就說過,只要六所搞微機,我一定會回去的。”

  1997年7月,電子部六所華勝計算機公司爆出冷門,“華勝也要做PC”的傳聞不脛而走
,多家新聞媒體均以重要版位刊載了該消息。正受聘于中農公司從事網絡建設和系統設計
的吳曉軍,此刻的心情難以名狀。很早以前,吳曉軍就對六所所長說過“只要六所搞微機
,我一定會回去的“。現在設想果真成了現實,而世事滄桑,吳曉軍亦非當年的吳曉軍,
他還回去嗎?
  1997年10月,有消息證實,吳曉軍已在華勝上班,出任微機事業部總工程師。所謂“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人生不過短短的一個輪迴。前後不到7年光景,吳曉軍二進六
所,豈不正應證了這道偈語麼?
  從馬來西亞考察回來,吳曉軍認認真真開始走他的“華勝”路。劃分產品線、策劃品
牌形象、研究機型配置,吳曉軍在新的征程上同樣忙碌。只是,沒有了當初的“身不由己
”,他顯得更加豁達。回憶曉軍電腦走過的幾年,吳曉軍謹守沉默。過去已成爲歷史,歷
史亦是財富。吳曉軍說他要整理一些東西,他是對的。

  吳曉軍印象

  吳曉軍可稱得上PC領域的第一代程序員。2.13曾一度影響過我國微機漢字處理的一個
歷史階段。在衆多初涉計算機漢字處理的年輕人心目中,吳曉軍、2.13、曉軍電腦三者之
間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等號。
  應該說,吳曉軍較之同時代的大多數程序員,資歷要老、年紀稍大。吳曉軍幹過財務
、化學分析、建築,近40歲纔開始接觸並從事計算機行當。那時,已是微機燎原之勢。
  吳曉軍有恆心,2.13是他用Debug一句一句寫成的;吳曉軍有勇氣,曉軍電腦創始之初
,僅有5條人槍、1萬塊錢;吳曉軍有魄力,1993年曉軍電腦在全國23個城市遍地開花;吳
曉軍有激情,年近50歲依然信心滿懷地在華勝做PC;吳曉軍也有遺憾,曉軍電腦從盛極一
時到黯然沒落,他不無感。
  無論計算機技術如何日新月異,吳曉軍緬懷逝去的那個時代,那個黑白屏幕、字符翻
飛的時代。不管你信或不信,吳曉軍到現在沒使用過C、C++,更遑論VB、Delphi,他始終
用匯編。
  作爲一個程序員,吳曉軍沒有多少遺憾,儘管難以跟進潮流;作爲一位經營者,吳曉
軍的舞臺過於短暫,也有過重大的失誤。
  從調入六所,到離開六所,現在又重回六所,人們說吳曉軍“回了孃家”。但吳曉軍
離開曉軍電腦、CSC購併曉軍電腦,這其中曾有過一段中農公司的插曲。吳曉軍自稱在尋求
“歸宿感”。“把檔案擱在人才交流中心,不是長久之計。華勝現在要做微機,這當然是
一個最好的歸宿”。那麼,我們姑且說,吳曉軍現在是“再續前緣”罷。

  曉軍電腦也許會渡過難關,假如……
  ·實現了直接寫屏的軟漢字系統2.13L早些推出
  ·公司沒有將幾乎全部的資源投入到漢字速錄機的研製上
  ·堅定不移地發展曉軍電腦自有品牌PC機

  《中國計算機報》1998年3月12日A15版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