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30歲都幹了什麼

 

李嘉誠
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總經理
1958年,30歲的李嘉誠在香港的資產已經突破了千萬元,而成爲千萬富翁的李嘉誠依舊是每天工作16小時,晚上還堅持自學—住的是老房子、穿的是舊式西裝、戴的是廉價電子手錶,沒有任何奢侈惡習。同樣在這一年,他留意到自己廠房的租金年年上漲,而香港地少人多、寸土寸金,房地產大有投資的空間,也因此開始了從“塑料花大王”向“房地產鉅子”的轉變。幾十年的勤儉與精明投資,終於成就了他的“超人”傳奇。他當年的名言在今天看來也不落伍——“簡單的生活令人愉快”。 

 


 

比爾·蓋茨 Bill Gates
微軟公司創始人、主席和首席軟件設計師


這個當今的世界首富30歲時正面臨事業的最大機會。1985年,還只是一家小程序開發公司的微軟與當時的PC老大IBM達成協議,聯合開發OS/2操作系統,根據協議,IBM在自己的電腦上可隨意安裝,不取分文;而允許微軟向其他電腦廠商收取OS/2的使用費。鑑於當時PC市場兼容機份額極低,IBM不假思索地同意了;與此同時,微軟還推出了自己標誌性的產品Windows1.0,與IBM的PC一起出售。事實證明,比爾·蓋茨抓住了最好的機會--到1989年,兼容機市場已達到80%的份額,4年間微軟僅僅在操作系統的許可費上就贏利20億美元;而Windows的旗幟從IBM開始,飄進越來越多PC的界面,最終成就了龐大的微軟帝國。

 


 

楊元慶
聯想集團董事長


楊元慶30歲的時候已經是聯想微機事業部的總經理了。他在聯想最困難的時候臨危受命,從整個聯想挑選了18個業務骨幹,組成銷售隊伍,以"低成本戰略"使聯想電腦躋身中國市場三強,實現了連續數年的100%增長。
與此同時,眼裏揉不得沙子的楊元慶在天大的壓力下也不肯妥協,讓聯想的老一代創業者不太舒服。他被一心提拔他的老闆柳傳志當着大家的面狠狠地罵了一頓。柳傳志在罵哭楊元慶後的第二天給了他一封信:只有把自己鍛鍊成火雞那麼大,小雞才肯承認你比它大。當你真像鴕鳥那麼大時,小雞纔會心服。只有贏得這種"心服",才具備了在同代人中做核心的條件。

 


  史蒂夫·喬布斯 Steve Jobs
蘋果電腦、皮克斯動畫公司創始人、首席執行官
 

喬布斯的30歲是個噩夢--由於與自己找來的行政總裁史考特不和,而董事局又支持史考特,他負氣出走。爲了表示恩斷義絕,喬布斯賣掉了自己在蘋果公司的全部股權。 喬布斯在斯坦福大學畢業典禮上的演講中,談到了當年敗走麥城的經歷。"在頭幾個月,我真不知道要做些什麼。我把事情搞砸了,成了人人皆知的失敗者,我甚至想過逃離硅谷。但曙光漸漸出現,我還是喜歡我做過的事情。雖然被拋棄了,但我的熱忱不改。我決定重新開始。" 不久後他開始二度創業,公司名字就叫Next(下一個)。

  賴瑞·佩吉Larry Page和賽吉·布林Sergey Brin
Google創始人
 

30歲時,布林與佩吉已經成爲家喻戶曉的人物,全球超過四分之三的搜尋來自Google,大家已經習慣用Google來表示"搜索服務"的意思,由此可見它的普及程度。 Google的兩位創辦人現在的收入只有當初創業股票上市時所分得的股票股利,現在的年薪只有1美元,不再領取任何的獎金、選擇權或股票。他們開發Google的時候由於缺乏現金,只好自行購買零組件來組裝計算機,並在裝卸貨物的地方四處搜尋沒人認領的計算機。"佩吉會遍尋全世界,就爲了省下一毛錢。"計算機系統室主管說。由此他帶給我們一個寶貴教訓:藉由組裝、串聯低價計算機,也可以成就太多事情。

  傑克·韋爾奇 Jack Welch
前通用電氣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1965年,加入通用5年的傑克30歲,他建議公司建造一座價值1000萬美元的工廠,生產塑料製品諾瑞爾。到了指定一名經理的時候,沒有人願意爲這種商業價值未能證明的產品去冒險。只有傑克渴望這個工作。 當時所有的家用器具都是用金屬製造的,傑克就用諾瑞爾製造出了電動罐頭起子,作爲可以銷售的終端商品。藉此他讓人們相信,諾瑞爾還可以有許多其他用途,包括汽車車身和計算機外殼等。由於當時的市場對塑料製品的需求不大,傑克幾乎走遍了可能的大小市場,不斷地讓那些嬰兒奶瓶、汽車、小器具用品的製造商們瞭解,利用塑料來製造這些東西,不但便宜、輕巧,而且更加耐用。 "我這一生中最興奮、最值得紀念的時光,就是那段使塑料部門突破成長的璀璨歲月,它讓我深深懂得,快速流動的水不會結冰。"傑克·韋爾奇說。

  奧普拉 Oprah Winfrey
美國脫口秀女王、哈潑娛樂集團公司董事長 
從一個農家女到都會名人,奧普拉善於把個人的弱勢轉化成智能資本。出生於Mississppi郊區一間沒水沒電的農村平房的奧普拉只有一段寫滿貧窮、缺乏父母關愛、性侵犯、種族歧視的童年。大學畢業後,雖然爭取到在電視臺主持新聞,但是她的黑人臉孔始終沒有帶來更多機會,面對現實,她轉向訪談節目。 在她30歲那年,終於找到了自己的轉折點,在芝加哥電視臺擔當名人訪談節目的主持人。“做回你自己”成爲她唯一的要求。她在節目裏大膽表現真我,以“誠懇,告解”式率真風格俘獲觀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