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載《一個程序猿的生命週期》-25.到工業現場學習業務知識引發的思考

百木-ITer職業交流 羣-北京 :141588103  

        到工業(電廠)現場學習業務知識,其實沒有什麼內容好寫的。特意用一個章節來寫,是因爲這個環節很重要。在第一家公司一開始在生產部幹了半年、在服務(實施、維修)部幹了一年,一是瞭解了公司的產品體系,二是接觸一線用戶,更瞭解現場的實際情況,爲後來在技術研發部的六年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礎。接觸一線、瞭解現場並不能直接、立刻給你帶來益處,但是會潛移默化的給你的發展帶來好處。

        來到新公司後,從學習基礎理論知識開始,但是也要理論聯合實際。北京的一個項目馬上就要實施,老闆安排到現場去學習,就算老闆不安排,自己也會主動請示,因爲這個環節是必須要經歷的。
        一共3個同事負責這個項目,一位幹了4年的老員工,兩位新員工,另一位同事比我來的稍晚一些。老員工負責教我們倆,雖然是老員工,但是很年輕,當時26歲左右。3個人都是北京郊區的,很聊的來,在整個項目過程中配合的也比較默契,不會有生疏感。但是,由於各種原因,另一位新來的同事和那位老同事相繼離職了,具體原因不在此闡述,後續的文章會介紹的。儘管兩位同事離職給項目實施過程中造成了一定影響,項目還是比較順利的完成了。
        我更傾向於軟(件)硬(件)結合的公司,這個新公司既生產儀器儀表又開發軟件系統,軟硬互聯互通,形成企業的需要的業務系統,軟硬結合的優勢我已經在《7年工作感悟》中闡述了。對於這樣的公司更需要現場的實踐經驗,往往這種實踐經驗比理論知識更重要。
       軟硬結合的公司與絕軟件公司、互聯網公司有很大區別,前者更容易形成產品化,工作節奏要慢些、工作強度要小一些,對於我來講更能體會到其中的樂趣,不管是做技術,還是做業務;後者的開發者更多的是在辦公室coding,而我願意出去走一走,瞭解不同人羣的想法,這種思想的交流更能激發人的思考。作爲開發者,一直coding是否會成爲限制其發展的因素,這是我們值得討論的話題!!!
       基於這種考慮,來到新公司更多的關注業務,也是尋求轉型的契機。一直做技術,也不是不可以,並且無壓力的生活的很好,但是作爲程序猿不光是要付出蠻力的,而是要創造性的工作的,創造更多的價值,而公司的業務不擴展、提升的話,做技術的創造性會枯竭,隨之喪失激情。除非去前沿的IT公司,而這類公司的人員需求量是有限的,所以造成了大部分所謂ITer都有同樣的困惑和瓶頸,我也是其中的一員,正在尋找突破口......!
       可以去現場學習業務知識,也可以自己研究業務知識,對於絕技術人員來講,這課是必須補的。但是你學習的業務知識不會比用戶更多、更專業,所以與用戶的接觸會給你帶來更好的靈感,往往商機就在其中。注:觀點不一定正確,可以討論。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