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薪8000年終40萬 遊戲行業人才缺口達60萬

        或許有一天DOTA會是一門大學的必修課(騰訊遊戲頻道
  (微博)配圖)
  今年,文化傳媒娛樂概念在股市中大行其道。掌趣科技、中科英華、朗瑪信息、百視通、海虹控股、浪潮信息等漲幅翻番,成爲當前低迷的股市當中難得的亮色。以掌趣科技爲例,從去年11月底的10.71元(前復權),到今年6月28日32.98元的收盤價,漲幅已達到207%。
  然而,在外界如此看好的情況下,遊戲美術行業內卻發出了自己不同的聲音:“我們強烈呼籲社會高度關注遊戲美術人才缺口!”
  “中國美術學院傳媒動畫學院網遊系,咦,網遊系?”
  “你看看,大多數人聽到我們網遊系,都是和你一樣的反應,聽都沒聽過。”穿着一件變形金剛Q版圖案的黑T恤、留着一撮小鬍子的倪鑌,對於這樣的訝異聲並不奇怪。倪鑌是網遊系的副系主任。這個系的名字,聽上去好像有點不務正業,但倪鑌給記者講了另一個故事。
  一年前,國力文化創意有限公司的藝術總監王中義從加拿大帶回一批次世代遊戲(字面意思是“下一代遊戲”,包括在Play Station 3、XBox360、Wii及其更高版本的主機上運行的遊戲以及使用高端遊戲引擎製作的PC遊戲、網遊等)的訂單回到杭州,滿以爲這次終於可以大展拳腳,卻不想在國內尋尋覓覓,卻找不到一個可以掌握這些遊戲技術的高端製作人。
  失望的他最後只能在朋友的幫助下聯繫上了平壤大學的一些朝鮮學生來完成了這些訂單。
  王中義是加拿大華裔,曾任職於全球著名遊戲公司Radical Entertainment games、Rockstar Vancouver、Next Level Games。他擁有着十多年遊戲美術製作經驗,現兼任中國美術學院特聘教授。
  他形容現在的自己就像是一個“傳道士”,這些年,他和不同的人做着一個相同的解釋:遊戲和動漫真的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如今社會上大多數人對遊戲有着一個誤解,都認爲遊戲就代表着‘玩物喪志’,是一個低端的產品,而動漫則高端洋氣上檔次,遊戲只是它枝枝蔓蔓下的一小部分。其實,這些理解都是大錯特錯。我們遊戲美術是完全單獨成立的個體。”他這樣解釋。
  “倪鑌老師前些年給浙江衛視做過藍巨星 ,這就是動漫衍生產品。但是,就算是浙江衛視這樣的平臺,藍巨星最終也還是沒能火起來。”王中義舉例說,“我們要看到藍巨星,只能打開電視,但是有多少年輕人能每天看電視?可是遊戲不一樣,前幾年有報道說現在全國有9億多人擁有着手機,那麼就意味着有9億多人每天只要動動手指就能玩遊戲。所以遊戲的市場是非常大的,就像當社會出現了手機這個科技產品時,大多數人開始利用自己的碎片時間來玩遊戲,於是,這幾年就出現了手機遊戲玩家暴漲的現象。”
  倪鑌接着王中義的話茬又給記者舉例,有個安卓遊戲叫《橫掃殭屍》,單單下載量就已經達到9萬多次。日本的《智龍迷城》一個月時間就收入達1.2億美元。“遊戲和動漫不一樣,它是可以很快產生經濟效應的產業,而我們遊戲行業最終是要公衆去評判的。”
  接了遊戲訂單,國內卻沒人能做
  專業人才缺口高達60萬
  當然,手機遊戲只是遊戲美術裏最簡單的一塊,次世代遊戲則是讓王中義最憂心不已的。十多年的遊戲美術製作經驗,讓他曾參與制作《辛普森家族》、《綠巨人》、《疤臉煞星》、《虐殺原形》、《馬克斯·佩恩3》、《美國隊長》等著名次世代遊戲。
  現場,王中義打開電腦給記者展示了其中一部作品《美國隊長》,精美的畫面,生動的人物,逼真的場景,打破了常規對遊戲的認識,反而就像是在觀看一部電影大片。
  “一個次世代遊戲至少要做兩年,最少需要1000以上的人員加入,保守估計3000萬元一個遊戲,如果失敗,公司就可以直接關門。”王中義解釋說,這樣龐大的人力財力投入讓很多遊戲公司望而卻步。所以如今的市場狀況,“是不是次世代不重要,是不是網遊很重要”。
  “現在的國內環境,讓大家都往省力的方向走,次世代遊戲的人才是越來越少咯。”
  無獨有偶,盛世天娛數碼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王鋮鋮對此現象也是深有感觸:“現在公司在別的方面都沒有任何問題,但在遊戲美術人才方面卻是我們最大的瓶頸。”
  隨着中國網絡遊戲產業迅速發展,網遊企業已經從粗放式發展逐漸走向了精品化的發展之路,其盈利模式、盈利能力和未來發展潛力已得到市場的認可。遊戲作爲一個擁有巨大潛力的新興朝陽產業,正受到投資者青睞,但有資料顯示,預計未來3到5年,中國遊戲美術人才缺口將高達60萬人。
  正所謂“21世紀,最貴的是人才”。面對中國動漫遊戲產業產值每年50%的高增長率,我國不足萬人的研發隊伍顯得過於單薄,專業人才的不足已經成爲制約行業發展的瓶頸。
  王鋮鋮說,現在遊戲美術設計師、角色動畫設計師、高級動漫遊戲造型設計師、3D多媒體設計師等職位發展空間廣闊,都是遊戲公司所急需的人才,可是,國內遊戲產業在人才需求與職業教育之間的脫節問題依然突出,很多學生畢業出來沒法馬上擔任次世代遊戲的製作,必須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專業培訓。
  “外面需要什麼?很多學院不知道。有些教授只是自己做研究,和公司是脫節的,自然他們教出來的學生剛進入公司也不知從何下手。”王鋮鋮解釋。
  專業設置“連老師都缺”
  然而,即使是專業培訓在市場上也是寥寥無幾,對於培訓學員的要求也頗高。中國美術學院針對這個空缺開設了一個EDU遊戲課堂,今年1月開班以來,第一批學員僅6人,第二期目前正在招生期。
  “每年像網易、騰訊、盛大這樣的大型遊戲公司都會來我們系挑人,現在網易的美術部一共50多人,一半都來自我們杭州。而剛畢業的學生進去做二維動畫起薪就是8000元。”倪鑌告訴記者,每年快到畢業季,就會有上市遊戲公司的藝術總監來請他吃飯,悄悄向他打聽:“三年級有沒有好的苗子?那二年級呢?”而現實,又着實是粥多僧少。
  目前,網絡遊戲設計職位的平均薪資要比網絡IT行業的平均薪資高出20%—25%左右。“我們的一個同學,在某大型網遊公司工作,去年年終獎他是全組拿得最少的,40萬元。”倪鑌爆出一個讓人瞠目結舌的數字,但這就是遊戲美術人才現今的薪資最現實狀況。
  其實,遊戲美術是國家大力發展的重點行業之一。但就我國目前的情勢來看,遊戲美術人才的培養步伐卻遠遠滯後於人才的需求,而且缺口比例非常的大。
  中國軟件行業協會遊戲軟件分會遊戲人才培訓專業委員會副主任路海燕表示,協會對於遊戲美術人才這塊也是非常重視,可是重視歸重視,扶持歸扶持,人才缺口這個大漏洞讓整個行業都有些力不能及。“現在連遊戲美術教師都有缺口,何況是輸送人才?”
  究其原因,有專業人士稱:其一,很大程度上是由於中國教育長期受傳統模式的影響,對“創新”的理解還不夠深入。其次,國內開設專門遊戲專業的院校還不是很普遍,即使有開設該專業的,也因課程設置不合理、軟硬件設施不齊全、師資力量方面欠缺等原因導致培養的學生無論是從數量還是質量上都滿足不了市場的需求。
  路海燕說,業內現在就是一個今天你挖我,明天我挖你的現狀。雖然遊戲產業市場看似一片光明,但是如不解決人才問題,未來就將岌岌可危。

源地址:http://www.1000phone.net/thread-11628-1-1.html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