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島區塊鏈》之智能合約

今天我們開始《小島區塊鏈》的第三章節——智能合約。

本文銜接於《小島區塊鏈》第二章節——共識之後,爲方便大家理解,請先閱讀:

《小島區塊鏈》之起源;

《小島區塊鏈》之共識。

一、選舉記賬還能再升級一下嗎?

上回說到,在小鄭的提議下,鹿谷的村民們都開始按照投票選取記賬人的方式記賬,並且這種記賬方式開始長久穩定的運行了起來。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並且,小鄭也因爲爲數次的貨幣改革做出了大貢獻,現在的小鄭在村民們心中的地位也是水漲船高。這讓小鄭興奮不已,於是小鄭樂此不疲的開始爲鹿谷的記賬制度奔波起來,想要將貨幣體系不斷地完善至更好。

這些天,小鄭拿着筆記本就開始“走訪民情”,他想看看他引以爲傲的記賬制度是不是存在一些問題。

他走街串巷開始研究,大到一些大商家,小到村民家,他幾乎都走了一遍。出乎意料的是,選舉記賬的方式似乎比想象中的更受到村民的歡迎,現在的鹿谷村民出門採購或者做生意已經完全不用帶着沉重的黃金出門,輕輕鬆鬆的就能把所有的賬目處理好,而那一百位被選舉作爲記賬人的人,也都因爲把帳記好了,從而獲得了一筆可觀的收入,這也讓其他村民羨慕不已。

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查後,小鄭發現選舉記賬的制度並沒有出現什麼問題,於是他就把心思放到了對記賬制度的“升級”上。

比如,能不能讓賬本里面再記點別的東西?

不得不說小鄭的腦袋真的好使,他很快就把目標放在了“合同”上。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他發現,在鹿谷中,村民們想要進行一些正規的約定,例如借錢,或者買賣合同,或者合作合同,他們用的就是紙質合同,把雙方的合作內容寫在紙上互相簽名,一式兩份的保存着。

於是小鄭就想着,能不能把合同也寫到賬本里面?

因爲合同的作用就是給雙方的合作留下一份書面記錄,並且以此約束雙方按照商定好的內容執行,並且大多數的合同都有涉及到資產的變動,例如一些商家的採購合同,通常都是約定好價格和貨物的數量,以及交貨的時間。如果把合同的內容直接寫到賬本里面,不就可以節省很多的中間環節了嗎?

以往的鹿谷,村民們想要建立一份合同,都需要諮詢例如村長之類的有聲望的人士,因爲需要他們做個見證,證明這份合同真實有效,並且在合同生效之後如果對方不執行合同的內容,也就是反悔的話,也要村長他們出面解決,這中間非常的麻煩。就比如,如果小李找小林借了一公斤的黃金,到了他們約定好的日子小李出爾反爾不準備歸還的話,其他人是沒有辦法直接從小李的賬目里扣除掉這一公斤黃金的,因爲村民們的資產變動是必須要本人同意的。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那如果把合同直接寫到賬本中,就可以節省掉很多的中間環節,小李要是找小林借錢,到了約定好的時間就算小李不還錢,也可以因爲記錄在賬本中的這份合同的效力,直接將小李的資產劃轉到小林的名下。也就不需要其他人進行干預了。

把合同寫進賬本就可以讓記賬人監督並執行這份合同了,這不是一舉兩得嗎!

他很快就把這個想法告訴了他的村長父親,想徵求一下村長的意見。村長聽過小鄭的新想法之後,很快,就在村民大會上把小鄭的想法公佈了,不出意料,村民在心裏已經給小鄭打上了一個“智多星”的標籤,這次的記賬升級很快就落實下去了。

二、故事解析

現在我們的生活幾乎離不開合同:工作是與公司簽訂的勞動合同,買房是與房產公司簽訂購房合同,買保險是與保險公司簽訂保險合同,甚至網購、定外賣、打車、買彩票都可以看做是一種合同的表現形式。

甚至我們與人打賭,也是一種合約,但如果一旦一方抵賴,那履行合約就會變得困難。如果有一種合約,事先確定了規則,一旦觸發相關條款,合約將自動執行,無需人爲干涉,那不就能省很多事嗎。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故事中小鄭提出的,將合同記錄在賬本中的升級正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區塊鏈智能合約的雛形。

現實中的智能合約(Smart Contract)是上世紀90年代由密碼學家尼克·薩博提出的理念,由於當時缺乏可信的執行環境,智能合約沒有被應用和發展,直到以太坊的出現,才讓智能合約得以“重生”。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那智能合約到底是什麼呢?

簡單來說智能合約就是用計算機語言代替了法律語言記錄條款並由程序自動執行的合約。換句話說,智能合約就是傳統合約的數字化版本,跑在區塊鏈網絡上,由程序自動執行。

與傳統的合約相比,智能合約有三大特點:

1、合約內容公開透明

2、合約內容不可篡改

3、永久運行

有區塊鏈三大特點加持的智能合約,與傳統的合約相比主要有如下優勢:

1、去中心化信任

2、經濟、高效

3、無需第三方仲裁

但現如今由於區塊鏈網絡還未完善,智能合約的效率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以目前合約使用最多的公鏈以太坊爲例,以太坊能支持的TPS(每秒事務處理量)僅僅只有:7-15,EOS相對好些,TPS能達到4000,而淘寶雙十一的TPS已經達到了325000,目前的公鏈能達到的TPS還遠遠不及傳統中心化處理器的處理量,這也是區塊鏈技術目前最大的短板之一——效率。

總結一下,智能合約是用計算機語言取代了法律語言記錄合約條款,由程序自動執行的合約。部署在鏈上的智能合約,也具備了區塊鏈的數據公開透明、不可篡改的特點。

與傳統的合約相比,智能合約有去信任、安全、高效、無需第三方仲裁的優點。但智能合約並不完美,這一點也正是區塊鏈開發者需要着重攻克的方向。

好了,今天的《小島區塊鏈》就到這了。我的內容首發平臺是在“區塊鏈倪老師”微信公衆號,同時你也可以在各大平臺搜索“區塊鏈倪老師”以獲得最新內容。

爲了方便大家與我直接交流,我在公衆號內放入了我的個人微信二維碼,關注公衆號後點擊“聯繫老倪”即可獲取。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