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邊那些已經辭職的公務員,現在都後悔了

作者 | 就就
來源 | 精進的就就(ID:jiujiu-up)

因爲疫情,不少人被減薪甚至被裁,前不久就有個讀者跟我訴苦:早知道當初就去考公務員了,不像現在這樣每天都要擔心自己被裁。

對此我想說,就算是體制內工作,也沒有絕對的穩定可言。

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要想讓自己更有安全感,唯一的辦法就是不斷進步。

01

疫情之下,很多人都在叫苦不迭。

出來創業這幾年,我認識了不少從體制內辭職出來的朋友,前幾天和他們聊了聊,發現疫情之後,很多人的觀念發生了改變。

比如我認識的一個民宿老闆強哥。

熟悉就就的朋友都知道,我是一個喜歡旅遊,也喜歡攝影的人。

2019年年初的時候,我把積攢了一年的年假用了,去了雲南旅遊。

就是在那裏,我認識了強哥,一個和我一樣從體制內辭職出來創業的人。

強哥原本在雲南的一個地級市當公務員,當地的生活開銷不大,加上他自己做的一些投資,兩年下來,強哥已經存夠了50萬。

後來他決定辭職,貸款200萬創業搞起了民宿。

今年過年前,原本民宿都已經被遊客訂滿,結果疫情一出,所有訂單都取消了,強哥給所有在他那裏訂房的客人免費退了房費。

如果疫情持續,他就要承受月虧12萬的損失。

強哥說:

“我在朋友圈裏看到以前的同事已經在崗位上堅守了十多天沒有休息,但至少工作不受影響、工資照常發放,也不用擔心明天揭不開鍋、被銀行追着要貸款。”

我問他:“後悔嗎?”

強哥坦言:“多少有點吧。”

其實,類似的對話還發生在我和其他朋友的聊天裏,說到底,這次疫情打了太多人一個措手不及。

許多年輕人剛步入社會時對公務員嗤之以鼻,認爲工資不高,過強的穩定性磨滅了年輕人的衝勁和活力。

但本次疫情,卻實實在在的給這些曾經輕視公務員的人上了一課。

02

這次疫情除了給像強哥這樣已經辭了職的“前公務員”敲了個警鐘,同樣也給還在體制內的“掙扎”的人一次重新審視自己的機會。

比如我在小縣城中山當公務員的師妹小晴。

“這個月發工資那天,看到工資卡上雷打不動的幾千塊,再看看網絡上報道的有人破產,有人斷供,有人進不去出租屋,同情他們的同時,也感覺到有些慶幸。”

小晴的工資概況是:工資+補貼+公積金有7200元左右,還額外發放了獎金。

我們常常說公務員是“城裏的人想出來,城外的人擠破腦袋想進去”,小晴也和很多體制內的人一樣,在溫水煮青蛙的日常裏時常會自我懷疑:

這真的是我想要的生活嗎?

我很理解大家,因爲我和你們一樣,也是這麼走過來的。

我們這一代人,在年輕的時候,總是想爲自己的未來拼一把,夢想着仗劍走天涯。

最好如同古代行俠仗義的大俠一樣,肆意快活,瀟瀟灑灑。

不難理解,爲什麼我們會對“穩定的生活”有着比上一輩強烈得多的抵觸心理。

但這次疫情之下,很多人開始反思,其實我們不需要有多大富大貴,只需要飯碗永遠都在的安全感,對於大多數普通人而言,足矣。

因爲身上的房貸和車貸不允許你停下腳步,原來有一份能夠穩定維持生活和開銷的工作,也是這樣幸福。

在這種情況下,我認爲,在疫情過後,極有可能會有越來越多年輕人爲了追求安全感,而選擇加入公考獨木橋的角逐廝殺,試圖投入體制內的懷抱。

03

說了這麼多,就就並不是想要鼓勵大家一股腦地都去考公務員,或者是勸早已有了自己打算的公務員們不要辭職。

相反,我只是想糾正大家的一種思維誤區——

只看得到事情的其中一面,卻看不到事情的另一面。

這種思維方式的表現十分微妙,不易被人察覺,但它帶來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

一個懂得辯證道理的人,纔會然懂得好與壞、美與醜、善與惡之間的對立轉化的深層奧祕,之後他會做出最佳的抉擇,而不是一旦壞事情出現,就手足無措,哭天喊地。

比如上面跟大家說的公務員師妹小晴的故事。

師妹小晴在這兩年的工作過程裏,經常跟我抱怨:這一輩子就困在小小的辦公室,整天人浮於事,她還年輕,不想過那種一眼就能望到頭的日子。

但現在,小晴卻無比慶幸自己能在這一間小小的辦公室,不用擔心自己的“飯碗”。

大家發現了嗎?

小晴在抱怨的時候,往往忽略了“一眼望得到頭”就是“穩定”的另一層外衣。

而這一層被嫌棄的外衣,恰恰是疫情中最想讓人穿上的“防護服”。

你可以在平時的平淡生活裏,覺得它是“一潭死水”,但你也應該清楚地知道:

這一潭死水之下,蘊含着能夠抵抗風險的“定海神針”。

與此同時,公務員作爲“人民公僕”,是需要在關鍵時刻站出來的。

特別是在疫情這樣的重大關頭,我身邊不少的公務員朋友在大家都在延長假期時,已經提前復工返回崗位,站到了防控疫情的第一線。

任何事物都是這樣,就像硬幣一樣具有兩面。

你不能只願意接受好的結果,而不願意承擔任何壞的可能吧?

天下沒有這麼好的餡餅。

04

《你所謂的穩定,不過是浪費生命》一書中,有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

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改變,只有每天進步纔是最穩定的生活。

我們生活在一個不再是找到“鐵飯碗”就管一輩子的時代,讓每一天的自己都比昨天的自己要更優秀,你就已經贏了。

知乎曾經有一個高贊是這麼說的:穩定當然有好處,因爲它杜絕了變壞的可能。但穩定也有壞處,因爲它把變好的可能也一併屏蔽了。

然而,“變壞的可能”,真的有那麼令人恐懼嗎?

《面對恐懼,從容面對》一書認爲,恐懼有三個層次:

第一:恐懼事情本身。

第二:恐懼是害怕失去背後的價值。

第三:真正的恐懼,你覺得自己沒有能力應對這個失去。

拿疫情來說:

一開始,你恐懼的可能只是這個病毒本身,因爲它來勢洶洶,我們不知道它到底會有多大的危害。

到後來,你越來越恐懼,因爲你發現疫情還會影響我們的正常生活,甚至還會讓我們失去一些東西:比如正常出行、吃喝玩樂的權利,又比如不能按時返工帶來的經濟損失…

到現在,你發現了你真正的恐懼,歸根結底在於不知道自己到底有沒有能力去應對這樣的損失。

在就就看來,一個人在脆弱和恐懼的時候,往往傾向於儘量減少變化。

但凡事都有兩面性,天災人禍、生老病死,變化時刻都在發生,培養反脆弱和反恐懼的能力,我們才能迎接各種挑戰和機遇。

請記住,沒有穩定的工作,只有穩定的能力。

讓自己持續精進,鍛鍊自己穩定而專業的能力,把關注的焦點放在自己是否學到了新東西上,認知和能力是否得到提升。

只有這樣,在變化來臨時,才能少一些脆弱和恐懼,多一些安穩和底氣。

對於那些已經決心要離開體制內的小夥伴,無論疫情有沒有發生,你只需要知道,剩下的路,你要堅定地走,別忘了離開的初衷,是爲了成就更好的自己。

對於那些正處在艱難時期的朋友,也請你相信,在人生的低谷,或許你會覺得自己太渺小無能爲力,但不代表你不能做一點什麼,千萬別小看自己,你總能做些事情,讓現狀變得更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