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你還鍛鍊麼?

題圖:來自小林漫畫

封城後,感覺整個世界按了一下暫停鍵,從開始的恐慌,到平靜,再到彷徨,最後心如止水。這個時期倒真的是各種媒體的狂歡,各種謠言、爭論滿天飛,都想爭奪大家的眼球,希望從中看到真相,已經不可能,所以我屏蔽了今日頭條、微博、新浪新聞,只看訂閱的幾個微信微信公衆號,靜心做自己的事情。

宅在家裏,時間充裕起來,一下子激發了夫人制作各種美食的慾望,從火鍋、小炒、蒸菜、燒烤、西式糕點到中國傳統麪點,都嘗試了個遍。遇到美食,我也沒啥抵抗力,不停的吃吃吃。問題是,吃下去不消耗,那到疫情結束,還不胖成球。在封鎖的開始幾天,風聲還沒那麼緊,我帶着兒子在小區裏面跑步。一圈下來700米,雖然沒有東湖邊跑得爽快,也還能接受。但是沒過幾天,小區裏面也出現好幾例確診病例,管控越來越嚴,所以自覺的減少下樓的次數,除了去小區門口接收生活物資和倒垃圾,其它時候都不踏出家門一步。這可咋辦?

看到網上有大神在家裏圍着牀跑,據說跑了幾十公里(數據當然有水分,因爲在室內,GPS飄),想着在室內跑也是一個不錯的方法。於是將客廳和餐廳稍微收拾一下,圍着客廳和餐廳轉圈,每次跑個半小時,每次大約3、4公里。雖然沒有辦法達到大神的高度,這樣累計下來,二月份也差不多跑了50公里。

二月運動統計

經過這一役,需要認真考慮買個跑步機放家裏。在家跑步不太舒服,速度快不起來,轉彎太多,這隻能怪家裏面積太小,施展不開。當然,如果有條件在戶外跑,還是建議去戶外跑。疫情不嚴重的地方,戶外空氣流通,其實病毒也難以存活。我目前只能靠想象,懷念曾經在東湖奔跑的日子。

說到跑步,這次疫情,可能會讓大家認識到鍛鍊的重要性,而鍛鍊最難的是堅持。我周圍的很多朋友很不理解爲什麼能夠堅持下來。這裏要說一個觀點,能讓能堅持下來的東西,最後並不是靠意志力,一定是喜歡才讓人堅持做一件事情,特別那種看起來很枯燥的事情。那問題來了,如何才能體會到跑步的樂趣呢?這裏提幾個建議:

  1. 參加本地跑團。

當一起奔跑的人多一些的時候,跑步就沒那麼累了。就我個人經驗來說,獨自一個人跑的時候,10公里是一個極限,再往後跑就很難堅持下去。但和跑友一起,跑個二三十公里,不在話下(水平相當,如果別人一下子跑的沒影,那也不行)。至於更長的馬拉松距離,平時很難完成,但到了城市馬拉松,有幾萬人一起奔跑,堅持下來是很自然。

如果跑團裏面有美女,就更好了,這倒不是中年大叔纔有這種油膩的想法。一來女生的運動能力比男生的差一些,比較容易跟上節奏。二來男生在女生面前,天然的有一種怕被人看扁的想法,自然不甘落在女生的後面,對男生是一個很好的刺激。如果你想覺得跑步好痛苦,試試找個有跑步基礎的妹子陪跑。

如何找到組織?現在網絡這麼發達,只要有心,不是難事,微信羣、QQ羣,只要願意找,總可以找到。此外咕咚運動可以搜索周邊的跑團,儘量選擇相近的圈子。

有人擔心加入跑團,都是大神怎麼辦。這個也不用擔心,別忘了有2/8原則,在跑團,厲害的人也是少數,大部分人只是很普通的跑者,只是跑步時間多幾年而已。而跑幾年,水平並不見得精進,因爲大家都不是專業運動員,主要目的是鍛鍊身體。而且跑團最後也會分化爲小圈子,大神和蝦將一起跑,也沒啥意思。進入跑團後,很快就能找到自己的圈子,特別是那種入門級的圈子,永遠是人最多的。

  1. 找個風景好的地方跑

因爲時間的原因,平常的時候,我是在家附近的學校操場跑,週末和節假日才和跑友一起去東湖邊。在操場轉圈,人很容易累,經常跑個七八圈就想放棄。但在東湖邊上不同,跑個5公里感覺只是熱身,跑個10公里是很容易的事。這個好像也有科學上的解釋,另一個原因就是去湖邊跑步,跑到中途,不管是回頭還是繼續,都有一定的距離,沒有退路,逼迫自己要跑下去。不像在操場,隨時都可停下來,這極大考驗着自己的毅力。

有的朋友可能會說,大城市哪有那麼多適合跑步的地方。這個還真不是,大城市基礎設施完善,各種公園免費開放,其實跑步的地方很多,我在北京、上海出差的時候,就找到許多跑步的好地方。這個在之前的文章寫過:

無懼997,用腳步丈量帝都

你有你的996,我有我的跑步大法

慢跑在一座陌生的城市

  1. 報名參加城市馬拉松活動

首先需要說明,參加馬拉松比賽,不僅拿不到錢,還要花錢。不僅需要報名費,如果是在外地,還需要來回路費、住宿費。請考慮自身的經濟承受能力,量力而行。

現在的馬拉松比賽,爲了吸引更多的人蔘與,會設置微型馬拉松、迷你馬拉松、半馬、全馬等項目,從幾公里到42公里,基本上可以涵蓋所有跑步需求。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合適的項目。參加馬拉松活動,相當於給自己定一個目標。人無論做什麼事情,總需要一種成就感。即使是古代的詩人、隱者,寫出詩句,也希望有人能讀。而報名參加馬拉松比賽,從完成迷你馬到全馬,一步一個腳印,不也是成就感滿滿麼?即使完成了全馬,還可以看看是不是比上次跑的成績更好,成績提高,也是一種成就啊。

另外,人也是一種社會性的物種,幾萬人一起奔跑,雖然互相不認識,那種感覺也不是一個人在那孤零零的跑步所能體會到的。


最後,談到跑步,有人會覺得傷膝蓋,也有人會覺得和傳統的養生理念不符,因爲傳統的養生學提倡靜養。是否傷膝蓋這個話題太複雜,至少目前還沒有定論。先說一說靜養,古人說的靜養有道理麼?

想對於現代人,古代人壽命比較短,要不怎麼會有人生七十古來稀這個說法呢?放到現代,人活到七八十是很正常的事情。以前我總覺得古代人平均壽命短是因爲戰爭和饑荒。最近,因爲時間比較多,又把以前讀過的書翻出來再讀。最近在讀紅樓夢,注意到一個細節,書裏的人物,好多比較短壽,比如林黛玉一家,賈寶玉的大哥賈珠,就連賈雨村,也因爲嫡妻去世,把丫鬟嬌杏扶正。後來還有元春、秦可卿、秦鍾,都是年紀輕輕就掛掉。

要說這裏面的人物都是官宦之家,不可能是缺衣少食,營養不良,或者沒有醫療資源,也很注意養生(注意細讀,有很多地方有描寫)。唯一的解釋就是,古代的醫學、養生術,並不是我們想像的那麼厲害,相反垃圾居多,更多的只是一種宗教信仰。要想活得長,還是多學一些現代醫學理論吧!古人的話,有道理的就聽,沒有的就不要當成寶,捨不得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