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 《程序員的成長課》讀後感

      不由得想起一句自己這麼多年始終記得的語文課本中的一句話:“眼因多流淚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飽經憂患而愈益溫厚 ”。莫名的對此話記憶尤深,也頗爲同感。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可是如果固步自封,不走出去,不多多接觸這個世界,又怎麼知曉這世間諸多的美好故事。一句“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對待世上無常事,看似闊達,奈何源於自己的自欺欺人。

     少年不知書滋味,少時不懂書中金。現在的自己,很慶幸現在的自己,開始逐漸的審視自己,去看各類書籍,儘可能的瞭解各種自己看到的可能性。並希望這種可能性,可以不斷的擴大。是啊,“世界如此美妙,我卻如此暴躁,這樣不好不好”,積極的學習這信息化時代提供的便利機會,增廣見聞,相信一切皆有可能,保持學習型心態,會適時歸零、空杯自己,所有的角色都是自己,但沒有一個單一的角色代表全部的自己。向更加美好的自己前進!

    這是個焦慮的時代,但也是最好的時代。Go your own way; let others talk!

 


《程序員的成長課》作者:安曉輝

摘記:

努力只有在方向正確時才有價值。

你看到的可能性,限制或決定你的選擇。 

一個公司是否選擇你,取決於你本身和公司招聘需求的匹配度,而不是某個技術本身是熱門還是冷門的。 

 你在一個方向沉浸得越久,就越難放棄它去嘗試新的方向並以新的技術方向作爲自己的主方向。

 我們養成一個習慣,目的並不是追求這個習慣本身100%準確,而是利用習慣的力量,讓我們的工作像自動化腳本一樣高效執行。

 項目是一座寶藏,覆盤是開啓它的鑰匙,請好好珍惜。

 心理學家Richard S. Lazarus(拉扎勒斯)提出:壓力是由於事件和責任超出個人應對能力範圍時所產生的焦慮狀態(緊張狀態)。

 “世界如此美妙,我卻如此暴躁,這樣不好不好”——來控制自己的暴躁反應,這是一種儀式。儀式化可以幫助我們控制自己的情緒。

 人們做某件事的動因是:發自內心地想做。

 薪水不是談判出來的,而是取決於雙方的匹配度。

要想過更幸福、更滿意的生活,人就得改變自身。這和錢無關,金錢本身既不會使人幸福,也不會帶來不幸。金錢是中性的,既不好,也不壞。只有當錢屬於某一個人的時候,它纔會對這個人產生好的影響或壞的影響。錢可以被用於好的用途,也可以被用於壞的用途。一個幸福的人有了錢會更幸福;而一個悲觀憂慮的人,錢越多,煩惱就越多。 

長時間做某件事情,就會對它產生依賴、認同。一旦我們習慣了某件事,就會被它植入相應的隱藏假設——你必須做這個,進而在我們必須做出選擇時影響我們的選擇。 

要有一種學習型心態,要能夠歸零、空杯,要相信一切皆有可能。 

你不是你的工作,你不是你的技術,你不是你的成功,你不是你的失敗,你是一個立體的、多元化的人,你具有多重角色和身份,你在開發軟件時是程序員,你在寫作時是作家,你在講課時是老師,你在照顧孩子時是爸爸媽媽,你在陪伴父母時是孩子,所有的角色都是你,但沒有一個單一的角色代表全部的你。 

 你的價值來源於你能做什麼事情、能解決什麼問題,你是因爲做了什麼事情而成爲了你,而不是別人的評價——那是後發的,是你做了事情之後他們才走的馬後炮。

Go your own way; let others talk! 

 要想讓工作和生活走出枯井無波的狀態,就要引入一些變化,承受這些變化發生過程中伴生的不確定性。

 如果你做某事的理由超過一個,那就不要做。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