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臺服務架構的一點思考

中臺服務架構的思想是伴隨着企業規模不斷擴大、業務多元化而形成的。如阿里巴巴將集團20多個核心業務中公共的、通用的業務以服務的方式沉澱到了共享業務事業部,這套共享服務體系爲阿里巴巴集團的核心業務賦能,真正發揮服務重用的價值。

說到中臺服務就需要提及SOA (面向服務的架構)。百科上關於SOA的介紹如下:

SOA是一個組件模型,它將應用程序的不同功能單元(稱爲服務)通過這些服務之間定義良好的接口和契約聯繫起來。接口是採用中立的方式進行定義的,它應該獨立於實現服務的硬件平臺、操作系統和編程語言。這使得構建在各種各樣的系統中的服務可以以一種統一和通用的方式進行交互。 
  
不同種類的操作系統,應用軟件,系統軟件和應用基礎結構(application infrastructure)相互交織,這便是IT企業的現狀。一些現存的應用程序被用來處理當前的業務流程(business processes),因此從頭建立一個新的基礎環境是不可能的。企業應該能對業務的變化做出快速的反應,利用對現有的應用程序和應用基礎結構(application infrastructure)的投資來解決新的業務需求,爲客戶,商業夥伴以及供應商提供新的互動渠道,並呈現一個可以支持有機業務(organic business)的構架。SOA憑藉其鬆耦合的特性,使得企業可以按照模塊化的方式來添加新服務或更新現有服務,以解決新的業務需要,提供選擇從而可以通過不同的渠道提供服務,並可以把企業現有的或已有的應用作爲服務, 從而保護了現有的IT基礎建設投資。

前段時間參與了公司關於中臺服務的設計及實現。通過抽象各條業務線,把共用的服務抽象出來共享,不限於用戶、訂單等基礎模塊服務,還包括具體的業務的抽象,比如教育培訓相關的課程、講師、學員等服務,通過抽象並以微服務的形式實現,避免重複投入資源造輪子。隨着業務的擴大,真正體現出了中臺服務的價值,做個簡單的中臺服務優勢總結:

  1. 服務重用:真正體現SOA理念的核心價值,鬆耦合的服務帶來業務的複用
  2. 服務進化:隨着新業務的不斷接入,共享服務也需從僅提供單薄業務功能,不斷的自我進化成更健壯更強大的服務,不斷適應各種業務線,真正成爲企業寶貴的IT資產
  3. 數據累積:各個業務的數據都沉澱在同一套中臺服務,可以不斷累積數據,最終發揮大數據威力
  4. 快速響應:更快的通過共享服務的組合響應新業務
  5. 降低成本:對於新業務,無需再投入新的重複的開發力量,減少人員成本
  6. 效能提升:開發人員更專注某一領域,開發更快,更易維護

而中臺服務對於服務端開發人員來說,也更具有挑戰性。各業務流量匯聚中臺服務,服務是否能扛得住大流量、高併發、高可用;以及爲適應不同業務線,中臺服務的抽象設計能力也是很大的挑戰。

以上只是公司在做中臺服務簡單總結的一些中臺服務總結,對於中臺服務仍需在實戰不斷學習和思考。

對於中臺服務更深入的學習,可參照《企業IT架構轉型之道——阿里巴巴中臺戰略思想與架構實戰》。

轉載:https://www.cnblogs.com/shoshana-kong/p/10009198.html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