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信用配送”來敲門,達達、美團配送、蜂鳥即配怎麼玩?

文|陳小江

來源 | 螳螂財經(ID:TanglangFin)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似乎是不變的真理。

近幾年,即時配送成爲快遞細分行業增長最快的領域,“快”當記首功。

除“快”之外,在疫情倒逼下,即時配送被加速破圈,配送的場景、物品越來越豐富。

在常見的外賣、買菜、零食外,越來越多貴重物品正在被“即時配送“。如重要的文件證件、手機數碼產品、高端酒水等等。

比如4月8日晚上,華爲P40、P40 Pro上線開售。

33分鐘後,京東到家首筆訂單就送達用戶手中。

1小時內,北京、上海、深圳、廣州、寧波、成都以及武漢地區均有用戶拿到新手機。

這標誌着手機等3c數碼產品,正像外賣一樣,邁向“1小時到家”時代。

不過,即時配送僅有快還不夠。

爲保證配送安全,不久前,達達快送正式面向全國上線了“信用騎士”服務,以確保高價值的訂單配送能夠“萬無一失”。

這意味着即時配送,正從“拼運力”的1.0時代,進入到“拼信用”的2.0時代。

一場基於大數據,匹配個性需求和精細運力的即時物流新戰役,正在打響。

一、一鍵加速,四大軍團逐鹿即時物流

2020年,由於新冠肺炎大流行病疫情影響,人們被隔離在家,到家服務的價值凸顯。各大零售和快遞巨頭則趁熱打鐵,紛紛加碼即時物流。

3月26日,菜鳥網絡完成對即時物流“點我達”的全資收購,就是最好的佐證。

事實上,疫情只是即時物流一個意外的引爆點。即使沒有疫情,即時物流的行業規模也在一路飆升。

據艾瑞諮詢聯合“點我達”共同發佈的《2019年中國即時物流行業研究報告》顯示,2018年即時物流行業規模達到981億元,比去年增長39.4%。2019年行業規模預計爲1312.6億元,2020年將達到1700.8億元。

圖片2.png

拋開千億市場規模不談,快遞行業在唯快不破的競爭中,即時配送能力早已成快遞巨頭競爭的新着力點。

各大巨頭也早就磨刀霍霍,加速即時物流業務佈局。

2019年12月2日,國內領先的本地即時零售與配送平臺“達達-京東到家”更名爲“達達集團”,旗下本地即時配送平臺達達也正式更名爲“達達快送”;

2019年10月24日,順豐推出同城業務新品牌“順豐同城急送”,並以公司化獨立運作;

2019年5月6日,美團推出新品牌“美團配送”,並宣佈開放配送平臺;

2019年6月5日,餓了麼宣佈即時物流蜂鳥獨立,品牌名升級爲“蜂鳥即配”。

“螳螂財經”看到,一時間,即時物流業務被一鍵加速,到如今已形成四大勢力逐鹿的局面。

第一類,外賣系。如餓了麼的蜂鳥即配、美團的美團配送等。

這類即時物流當下佔據絕大多數即配市場份額,規模最大。主要以外賣業務爲主,以高頻帶低頻,從外賣慢慢往其它場景擴散,比如美團配送開始對外開放。

第二類,跑腿系。如閃送、UU跑腿、人人快送、點我達等。

這類即時物流平臺屬於純運力平臺,主要針對本地生活服務,做同城配送信息撮合,一對一急送。

其業務範圍包括幫買幫送、幫取代排隊幫忙。以人人快送爲例,除幫買幫送外,還可以幫忙搬家、修車甚至開會等等。

第三類,電商系。如天貓一小時達、蘇寧秒達等。

這類即時物流平臺本身是針對自有電商平臺服務,後續又慢慢增加本地生活服務,形成零售+物流雙驅動。

如天貓一小時達接入餓了麼配送;蘇寧秒達本身服務蘇寧小店、蘇鮮生、蘇寧廣場、紅孩子等線下門店,去年宣佈對外開放,加入到爭搶本地即配市場蛋糕的大軍中。

第四類,即時物流開放平臺系。如達達快送。

這類平臺本身作爲開放的本地即時配送平臺,承接電商、餐飲、跑腿等各類本地配送需求。

如達達快送,自身有三塊業務,落地配業務服務包括京東商城以及傳統物流企業的最後一公里配送,即時配業務爲京東到家及衆多品牌連鎖商戶、中小商戶提供穩定的即時配送服,個人業務爲個人用戶提供本地“幫取幫送”及“代買”服務。京東到家平臺此前與達達快送合併後,也爲達達快送帶來了更穩定的O2O配送訂單。

第五類,傳統快遞系。如順豐同城急送、圓通計時達,韻達雲遞配等等。

這類即時物流平臺背靠快遞巨頭,擁有充沛的運力。開通同城業務,一方面爲了增強末端配送能力,另一方面也爲了進軍本地即時配送市場。

如順豐同城急送,主打同城範圍內專人直送速達業務;韻達雲遞配不僅有個人直送、商家店配,還有快遞代派業務,幫助快遞網點在高峯爆倉時派單。

隨着各大勢力加碼本地即時配送,行業正在加速洗牌。

二、不止於快,即時物流平臺之間的“信用戰爭”

以往即時物流之間競爭更多着力在配送速度上。但隨着競爭加劇,即時物流平臺之間的新戰爭已經不止於快。

18世紀,法國哲學家丹尼斯·狄德羅獲得了一件精美華貴的睡袍。當他穿上這件”狄德羅睡袍“後,卻發現家中破舊的地板和傢俱與睡袍很不相配,心裏很不舒服,於是不得不將傢俱全部更新。

這就是狄德羅效應(配套效應)。

它反映了人們一種追求和諧匹配的心理。即華麗的睡袍自然該跟高檔的傢俱配套,這就像開寶馬的人喜歡戴勞力士這樣的名錶,不然就覺得有失身份一樣。

該效應同樣適用於即時物流行業。

當即時配送的品類慢慢實現全場景覆蓋時,它就成了推動即時配送服務升級和更新的最大動因。

比如生鮮配送相比外賣配送,除了快,還要儘量保證食材“鮮活”;

比如疫情期間,即時配送除了要快,還要考慮安全衛生的“無接觸配送”;

再比如同城配送重要文件證件,除了快,還要確保萬無一失。

而近期達達快送“信用騎士”的出現,開啓即時物流平臺之間的“信用戰爭”。

推動這場信用戰爭的是行業高價值訂單量的不斷增長。據達達快送數據顯示,3月中旬的高價值訂單量相比2月同期增長了1.5倍。

“螳螂財經”認爲,與普通訂單相比,高價值訂單對專業度和安全性的要求更高。選對那些長期無貨損丟失記錄、專業可靠的騎手,對用戶和平臺來說都尤爲重要。即時物流信用制度的推廣也將帶來三大好處:

1、提升平臺服務體驗。

在快遞配送領域,貨損丟件在所難免,也時有發生。

比如之前引起全網轟動的“15萬元包裹被當垃圾銷燬”事件,結果僅僅只賠了300元;再比如“1.7萬元抗癌藥物被寄丟”,後續居然只賠了3000元......

那怎樣讓用戶放心將高價值訂單即時配送?

通過建立信用制度,在配送源頭上用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能夠有效降低貨損丟件率,提升配送平臺服務體驗。

2、倒逼騎手提升業務水平。

如今即時配送騎手早已突破千萬級,高數量、高流動、低門檻、構成複雜就是當下即時配送騎手的現狀。這給訂單安全和用戶體驗埋下了一些隱患。

比如之前被媒體報道過的,用戶通過即時配送平臺閃送快遞了一份禮物,內含2000元現金和若干玩具,結果被弄丟。

起初被告知只能賠500元,原因是用戶無法證明到底寄了多少錢。最終平臺賠了1000元。

拋開具體細節不談,此次事件給用戶和平臺都是輸家。

此類事件,對騎手來說,可能會賠錢,甚至丟掉這份工作,影響雖有,但只是一次性的。

但在信用制度下,則可能影響其騎手職業生涯,被拉入行業黑名單,從而倒逼騎手提升業務水平。

3、提升消費者即時配送的信任。

一個重要的問題是,高價值訂單值得託付即時配送嗎?

據法律專業人士表示,同城急送業務不屬於快遞服務範疇,監管條款尚有待明確。

以貨損丟件爲例。若是快遞服務,由於寄件方和物流公司屬於快遞服務合同關係。按照《合同法》,當貨損丟件後,收件方拒籤,責任由快遞公司承擔。

但是同城即時物流平臺,本質是物流信息中介平臺,與傳統快遞標準化服務有所區別。

比如據南方都市曾報道,某跑腿平臺在協議中聲稱,“平臺不是幫送服務的具體提供方,故不對具體幫送服務的質量做任何承諾,亦不承擔責任”、“與配送員達成幫扶服務中產生的損失,由用戶或配送員承擔”。

而之前也有消費者向國家郵政局投訴即時配送服務,但被告知非快遞服務範疇,不在受理範圍之內。

此外,目前行業也未形成統一的賠付標準,這讓很多消費者在權益受損時維權困難。

因此,在相關法律法規完善之前,通過信用制度對行業進行約束和規範,也能在某種程度上提升消費者對即時配送服務的信任。

三、八仙過海,即時配送平臺數字化戰爭各顯神通

與傳統物流不同,本地即時配送更復雜。其存在訂單分散、場景多變、需求突發、時效性高等特點。

要想高效完成配送,提升平臺數字化能力很重要,不過在此基礎上還應有差異化打法。

以佔據市場份額前三的達達快送、美團配送、蜂鳥即配爲例,在搭建數字化本地即時配送網絡的基礎上,各自着力方向又各不相同。

1、以“人”爲本,達達快送打造“信用騎士”

在達達快送“信用騎士”背後,是以智慧物流系統和蒼穹大數據平臺爲核心的智能化本地即時配送網絡。“信用騎士”的推出,讓其在本地即配信用制度上領先一步。

具體來看,其先依託大數據從平臺運力池篩選出“信用騎士”;

再借助“智能派單”對歷史配送數據、位置和訂單特點等進行分析匹配訂單,提升騎士接單和配送效率;

然後通過人工智能算法,進行“智能路徑規劃”,選出最優配送路徑;並通過“智能履約實時監控預警系統”,對信用騎士履約情況實時監控預警。

2、建站狂魔,蜂鳥即配3年欲建2萬全數字化即配站

與達達快送打造信用騎士不同,蜂鳥即配計劃未來3年,在全國建設2萬個全數字化即配站。通過對商戶、騎手以及用戶的數智化升級,打造本地生活服務智能網絡。

據悉,目前超過99%的蜂鳥訂單已實現了智能調度,藉助大數據分析和智能算法來動態調配運力。其更多的是通過數值化設備來賦能。

以騎手的物流設備爲例,蜂鳥即配就在普及餐箱溫度管理精準控制,智能耳機等IOT設備,並對騎手電瓶車電池數字化監控等等。

3、毫秒必爭,美團配送細化數據顆粒度

美團配送有一個“美團超腦即時配送系統” ,被稱爲外賣版的人工智能。

它能根據各時段訂單密度、餐廳分佈、騎士和用戶所在位置,爲騎士照出送餐舒適區,並根據商家出餐速度、送餐路況、上樓耗時,規劃出最優路線。

由於美團配送以外賣起家,配送業務往往在就餐時間段集中爆發,如何在高峯時間段保證配送效率,就必須毫秒必爭,將數據顆粒度做細。

比如美團配送規劃路徑只需0.55毫秒。而針對具體的配送小區有幾個門,騎手從哪個門進更快?針對具體樓層,是等電梯快還是爬樓梯快等等都有對比。

總之,當下即時物流平臺已經從“拼速度”變成“拼數字化”。主流平臺都已經拿起了數字化武器,也裝上了不同的彈藥,最終效果如何,不妨拭目以待!

此內容爲【螳螂財經】原創,

僅代表個人觀點,未經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製或建立鏡像。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且未覈實版權歸屬,不作爲商業用途,如有侵犯,請作者與我們聯繫。

螳螂財經(微信ID:TanglangFin):

•泛財經新媒體。

•微信十萬+曝文《“維密秀”被誰殺死了?》等的創作者;

•重點關注:新商業(含直播、短視頻等大文娛)、新營銷、新消費(含新零售)、上市公司、新金融(含金融科技)、區塊鏈等領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