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生意當公益,是對互助平臺最大的誤解

img_449181_158710485803785

來源 | 周觀新金融

作者 | 周公子


近日,水滴籌與輕鬆籌的“打人”事件正在發酵。事發後,兩邊都在甩鍋,你說我言語***,我說你騷擾挑釁。到底誰打誰,其實並不重要,“打人”背後暴露的,是互助平臺之間的長期利益衝突。錯把生意當公益,是公衆對互助平臺最大的誤解。而公益背後的生意,纔是大打出手的真正原因。


01

網絡互助的生意模式

無論是水滴籌還是輕鬆籌,還是大家熟悉的相互寶,其實都是網絡互助。即利用互聯網的信息撮合功能,會員之間通過協議承諾彼此承擔重大疾病風險,萬一會員有人患病,大家都共同解囊。但爲避免個體負擔過重,通常約定單次互助金額不超過若干元,因此也規避了發起平臺的償付問題。

據艾媒諮詢《2019中國網絡互助發展專題研究報告》,國內網絡互助參與用戶超過2億人,預計到2022年參與用戶規模將達4.85億。水滴籌創始人沈鵬曾在2019年3月表示,平臺76%的籌款用戶、72%的捐款用戶以及77%的互動用戶都來自三四五線城市。

而這部分人羣,也是互助平臺“搶奪”的主戰場。不僅參與靠他們,保險出單也靠他們。通過互助平臺積攢用戶,再把保險賣給他們,纔是互助平臺的真實生意模式。

水滴籌創始人沈鵬在2019年末受訪時曾表示,2018年末水滴保險商城一個月保額銷售纔不到2000萬,而到2019年末總保費已經達到8.5億元,其中長期壽險賣了1.3億,同比增速高達40多倍。

而根據鐳射財經獲得的數據,目前水滴保險商城註冊用戶約8000萬,其中有過購買行爲的用戶數在700萬-800之間,其中有80%來自互助用戶轉化。目前,保險業務線每月促成的保險交易額爲10億左右。而水滴保險商城銷售的保險產品主要以重疾、醫療、意外、壽險等爲主。

熟悉保險銷售的業內人士應該知道,這些險種的銷售都有佣金。其中,最爲可觀的是重疾、壽險和醫療,佣金比例分別在60%至90%不等;2%到30%不等;10%至20%不等。並且,用戶如果續保,也還會有比例不等的佣金。按照水滴保險每月10億的交易額計算,即便不知道其銷售的各類保險比例是多少,也可以大致估算水滴籌的“生意”有多賺。


02

公益和生意不矛盾 

但不能都不專業

一直以來,打着公益的旗號宣傳,是互助平臺慣有的套路,水滴籌也不例外。現實卻總是很打臉。

去年11月,媒體暗訪視頻就曾披露過水滴籌“志願者”在地推中的欺詐做法,包括掃樓募捐、隨意填寫募捐金額、對求助者的真實情況不加審覈,甚至幫助一些具備資金實力的求助者隱瞞實際情況等做法。以至於“騙捐”事件頻繁出現,不斷消耗公衆信任。

水滴籌創始人沈鵬曾在受訪時表態:“我們公司的定位是社會企業。我們希望用商業的經營方式來解決大衆的某些痛點或社會問題,並且要從中有合理的收入養活自己。”

簡單理解而言,創始人對外強調過多次,水滴籌是商業公司,而非公益組織。

即便如此,水滴籌的對外品牌卻似乎無法與自家創始人達成一致,關於“公益”的宣傳從未停止。這到底是誰對誰的誤會,外界無從得知。

img_449181_158710485804412

慣用強調“公益”的宣傳海報

實際上,公益事業也需要養活自己,有商業變現行爲並不是什麼見不得人的事。公益和生意,也並不矛盾。但,不要打着公益旗號進行商業惡性競爭,這有違“公益”兩字在公衆心中的純潔使命感。並且,在生意規模越做越大的同時,公益的專業程度卻不見長進。

公衆都還沒從“騙捐”的受傷情緒中走出來,互助平臺惡性競爭之風又起。

無論是公益還是生意,都請保持專業並良性競爭。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