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電子服務領域信用系統的架構和發展趨勢預測

未來電子服務領域信用系統的架構和發展趨勢預測

申屠志剛

浙江理工大學 信息學院 浙江 310018

([email protected])

 

摘要: 我國電子服務領域信用系統建設從電子商務起步,已經逐漸趨於完善,形成一個完善的電子服務領域信用系統,信用同樣是電子服務領域存在和發展的基礎。信用服務是發展很快的新興領域,市場前景廣闊,電子服務需要信用體系,而信用體系也很可能最先在電子服務領域取得廣泛的應用並體現其價值。本文簡單闡述了中國電子服務領域信用系統的現狀,以及對電子服務領域信用系統發展情況與趨勢預測。

 

關鍵詞: 電子服務; 信用; 發展趨勢;

 

Future Credit System Architecture And Development Trend Prediction In The Field Of Electronic Services

 

Shentu Zhigang

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 Zhejiang 310018

([email protected])

 

Summary: The construction of credit system in the field of electronic services in China has started from e-commerce, and it has gradually been perfected, forming a perfect credit system in the field of electronic services. Credit is also the basis for the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field of electronic services. Credit service is a fast-growing emerging field with broad market prospects. Electronic services require a credit system, and the credit system is also likely to be the first to be widely used in the electronic service field and reflect its value. This article briefly describes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credit system in the field of electronic services in China, as well as the predi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and trend of the credit system in the field of electronic services.

 

Keywords: electronic service; credit; development trend;

 

 

我國電子服務領域信用系統建設從電子商務起步,已經逐漸趨於完善,形成一個完善的電子服務領域信用系統,信用同樣是電子服務領域存在和發展的基礎。信用服務是發展很快的新興領域,市場前景廣闊,電子服務需要信用體系,而信用體系也很可能最先在電子服務領域取得廣泛的應用並體現其價值。本文簡單闡述了中國電子服務領域信用系統的現狀,以及對電子服務領域信用系統發展情況與趨勢預測。

 

電子信息服務信用重要性

電子商務在我國迅猛發展,但信任缺乏阻礙其前進的步伐。在電子商務中信任是決定網上商家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相對於西方發達國家而言,我國尚沒有建立完善的社會信用系統,因此公衆的信任感普遍偏低。對於社會公信力普遍缺乏的我國而言,信任的作用就顯得更爲突出。如何建立、保持並增進消費者對網站的信任,將潛在的消費者轉變爲現實的消費者,以至爲忠誠的消費者,與顧客建立長期的關係,是電子商務網站關注的重點及其實現盈利的關鍵。當前我國電子商務發展雖存在一個龐大的潛在市場,但人們並未形成網上購物的觀念和習慣,因此應從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兩方面改善和突破,使電子商務得到飛速發展。

如今,在電子商務站點出售商品或者服務都需要信譽的保障,一個再好的電子商務站點即使過去經營的再好,只要因爲某一個事故丟失了社會信任度,那麼就會遭受到嚴重的信任危機。而如果要恢復信任度,重新贏得客戶信賴,到卻要付出巨大的時間與精力。任何電子商務站點都不想出現這種問題。電子商務站點的信任度高可以通俗的說表現在用戶登錄頁面都會抱着信任的態度,沒有戒備之心的一種上網體驗,它是個主觀上的評價。電子商務交易過程可分爲交易前、交易中、交易後階段,消費者信任也隨着交易過程的演進而動態變化,而且各階段導致信任的因素及信任的結果也有不同。隨着交易過程的演進,影響消費者信任的主要因素將從網站質量過渡到第三方信任機制以至服務質量(除這三個主要因素外,還包括其他因素,涉及到消費者、商家、網站、第三方等實體),信任的結果則由交易動機發展爲實際購物行爲以至重複購物行爲。

目前國內最大的電子商務網站點淘寶網都是運營在用戶對其的信任下才有今天的局面。虛擬的線上購物相比於線下更加離不開信用的維護,當你的電子商務站點信用高了,別人在購買你的產品時纔會放心,最終才能提升站點的轉換率。對於電子商務站點來說不斷的積累用戶對我們的信任度纔是贏得用戶的最佳手段。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提高我們電子商務站點的信任度。

1.提升站點的訪問速率

2.做好頁面的簡潔,內容的充實

3.完善的購物規則是訪客放心購物的不二法門

4.讓用戶發現其他消費者對我們產品的好評。

只有通過這幾個方面的實施,才能提高我信任,信任度提高了,才能吸取廣大的消費者來購物,提高企業的收入。

 

現行電子服務領域信用系統

電子商務

淘寶

淘寶網信用評價機制由心、鑽、皇冠三部分組成,併成等級提升,爲誠信交易提供參考,目的主要是爲保證買家利益,督促賣家誠信經營。

衆所周知,淘寶會員在淘寶網上的買一個訂單交易成功後,雙方都會對對方的交易情況做一個評價,主要分爲好評、中評、差評三種,指標包括商品與描述相符、賣家服務態度、賣家發貨速度、物流公司服務四項,淘寶平臺會以交易雙方的互評情況爲依據,根據相應的計算規則,得出賣家、買家的信用報告,並在個人資料中標識,爲交易提供參考。

天貓

天貓商城評價機制主要包括商品本身的評分和店鋪評分兩個部分,商品評分一般是基於某種特殊商品的分數等級,是這件商品從上線銷售到下架期間所有評論過該件商品的買家的綜合評論,店鋪評分通過是基於該店鋪一段時間內買家對店鋪商品和服務的動態綜合評價,評分指標爲5分制。

京東

京東商城評價機制做了3個模塊的切分,即評論、提問、曬單,"默認好評"將不會被計算到"好評率"中評價模塊的好評度的加強展示。評價模塊對用戶優先評論的引導

提問模塊的區分,分類的設計,分類的引導,全文檢索

 

社交平臺

知乎

包含各個行業許許多多不同的問題,用戶質量對比同類產品較高。

早期知乎是由一堆精英人士解答問題,提出問題。現註冊用戶已經近一萬,問題的規模變大,有意義的回答卻變得越來越稀缺。很大的原因在於精英人士不再回答問題了。

 

應用平臺

安卓應用市場

安卓應用市場評價機制主要包括下載量、星級和評論三個方面,其中下載量可以反映用戶羣體數量,而星級、評論主要反映服務質量和可信度,雖然需要用戶下載後才能評價和打星,但是沒有審覈制度,存在僞造和惡意刷評論和星級的情況,因此可信度不高。

 

商業信用評分

芝麻信用

芝麻信用是依據方方面面的數據而設計的信用體系。

芝麻信用分是芝麻信用對海量信息數據的綜合處理和評估,主要包含了用戶信用歷史、行爲偏好、履約能力、身份特質、人脈關係五個維度。芝麻信用基於阿里巴巴的電商交易數據和螞蟻金服的互聯網金融數據,並與公安網等公共機構以及合作伙伴建立數據合作,與傳統徵信數據不同,芝麻信用數據涵蓋了信用卡還款、網購、轉賬、理財、水電煤繳費、租房信息、住址搬遷歷史、社交關係等等。

“芝麻信用”通過分析大量的網絡交易及行爲數據,可對用戶進行信用評估,這些信用評估可以幫助互聯網金融企業對用戶的還款意願及還款能力做出結論,繼而爲用戶提供快速授信及現金分期服務。

本質上來說,“芝麻信用”是一套徵信系統,該系統收集來自政府、金融系統的數據,還會充分分析用戶在淘寶、支付寶等平臺的行爲記錄。

 

徵信

通過中國人民銀行徵信系統包括企業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出局的企業信用報告和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出具的個人信用報告是企業或者個人的“信用檔案”,全面、客觀記錄企業或者個人的信用活動,如償還貸款本息、信用卡透支額的情況等。

以個人信用報告爲例,主要包括以下信息:個人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證件號碼、家庭住址、工作單位等。或者企業的信用、經營情況等。這些信息告訴商業銀行“是誰”或者“是什麼樣的企業”。對於個人,友情提示:爲避免不必要的麻煩,請不要隨意出借自己的身份證件,因爲身份證件號碼是信用報告的重要標識信息。同時,請個人在辦理銀行業務時,準確如實地填寫個人基本信息,發生變動及時與銀行聯繫進行信息更新,這既幫助個人預防身份欺詐、冒用,又幫助商業銀行準確覈實個人的身份。 個人在銀行的貸款信息:個人何時在哪家銀行貸了多少款,還了多少款,還有多少款沒還,以及每月還款情況等。個人的信用卡信息:個人辦理了哪幾家銀行的信用卡,信用卡的透支額度以及個人還款的記錄等。個人開立銀行結算賬戶的信息:個人的姓名、證件號碼、開戶銀行代碼、開戶日期等,不包括個人結算賬戶的存取款、轉賬支付和餘額信息。個人的信用報告被查詢的記錄:計算機會自動記載“何時、何人、出於什麼原因”查看了個人的信用報告。隨着數據庫建設的逐步推進,除了以上信息外,個人的個人信用報告還將記載個人的個人住房公積金繳存信息、社會保障信息、是否按時繳納電話、水、電、燃氣費等公共事業費用的信息,以及法院民事判決、欠稅等公共信息。

由此不難看出,不同模式的評價體系有相同點、有不同點,交易模式的差異性導致評價體系各有千秋、各有側重,雖能基本保證交易雙方的合法權益,但由於評價體系都不完善,從而衍生出一系列的問題,給交易雙方造成很多實質性的困擾。

 

未來電子服務領域信用系統預測

我國電子服務領域信用系統建設從電子商務起步,經歷各類其他電子服務應用信用系統的共同推進,已經逐漸趨於完善,從而形成一個完善的電子服務領域信用系統。信用是傳統服務領域存在和發展的基礎,信用同樣是電子服務領域存在和發展的基礎。信用服務是發展很快的新興領域,市場前景廣闊,電子服務需要信用體系的支持,而信用體系也很可能最先在電子服務領域取得廣泛的應用並體現其價值。以下簡述了電子服務領域信用系統發展情況與趨勢預測。

自2014年起,我國全面開啓了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和司法公司四大領域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過去六年來的發展推動着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邁向新臺階,進入精耕細作的階段在發展模式,信息化信用建設,完善監管方式,提高監管信用體系的技術,法制建設、道德約束以及產品服務方面有了新轉變,機遇與挑戰並存,新階段應當凝聚合力,從完善信用法律法規體系,推廣雲端化、智能化、數字化的"信用+"產品和服務,推進以信用爲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着手,推動社會信用建設高質量發展。

法律、道德和技術是電子服務領域信用監管範疇中的三大要素。對於電子服務的監管也正是建立在這樣一個系統的、多維度、不斷協調的理念之上。大三要素相互促進,形成合理的電子服務領域信用監管,甚至社會信用體系的監管。

法律是電子服務領域信用監管的基石,是最終的途徑,是最上層的概念,它本身的產生需要更大範圍的調查和討論,並和國家在各個領域的法制系統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主體在電子服務中普遍不講信用的行爲 ,引起了嚴重經濟影響甚至現實社會的不良後果。原因在於電子服務中用戶以及電子服務提供者的信用觀念的缺乏 ,法律保障的不到位 ,沒有相關的信用制度規範人們的行爲。因此 ,我們需要在理論上論證市場信用行爲的合道德性 ,建立信用制度規範人們的行爲 ,通過法律支持信用制度的合法性,建設完善的監管電子服務信用的法律體系。總之立法應當更大限度地體現出對於道德和技術更加寬容的態度,這纔是信用監管的核心點。

人是社會信用體系的建設者,更是電子服務領域信用系統的建設者,人的誠信素養是電子服務領域信用系統的基礎。電子服務的使用者和提供者如果沒有誠信素養,就會千方百計尋找電子服務的漏洞或者不斷打擦邊球,做出違反信用的行爲。民法將誠實信用原則作爲黃金法則,說明制度嚴密如法律,也需要人誠信遵循。人普遍確立誠信觀念才能使社會信用體系和電子服務領域信用系統的正常運行。踐行誠信觀念要求人履行社會契約、完成社會義務。國務院辦公廳發佈的《關於加強個人誠信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將人社會生活中日常行爲的失信等納入個人信用檔案,要求每個人要將誠信落實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做到言行處處不違誠信,就是強調人要將誠信落實到人倫日用。不僅僅是日常行爲,應該將各類使用電子服務的行爲也納入個人信用檔案,使得網絡不在是法外之地。“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建構社會信用體系,每個人都必須從我做起。當一些道德問題在未形成法律之前,應當給予私人、公司、組織、以及機構更多的決策權,這本身便有利於在全球背景下形成適合電子服務發展的法律環境和社會環境,也有利於新技術的不斷涌現。

當前的電子服務領域信用系統建設中,信息化、大數據化、數字化是非常重要的。例如有了芝麻信用等商業信用評分服務應用,通過分析大量的網絡交易、金融投資、信用行爲及其他行爲數據進行大數據分析,芝麻信用可對用戶進行信用評估,這些信用評估可以幫助互聯網金融企業和商家,甚至其他用戶對用戶的信用可信度、借款意願及還款能力做出結論,繼而爲用戶提供快速授信及現金分期服務,對不可信的用戶及時規避借貸風險,減少經濟損失。這個人信用好不好看多少分,不再是原來模糊的、定性的、概念的軟信息,現在變成可量化的硬信息。現在可能很多人覺得分比錢重要,爲了不扣分做了非常多的努力和改善。我們接下來會有更多的技術手段幫助建立這樣的信用體系,在法律和道德方面監管之外,去引導用戶行爲。

我國電子服務領域信用系統的發展勢必與線下信用系統複合,成爲國家形成社會信用體系的一部分,形成一個完整的社會信用系統。由國家的司法體制和各類社會可信的企業和組織共同構建。通過法律、道德和技術對電子服務領域信用體系監管,體系可以良好在領域內運行。

 

結束語

電子服務領域這種新概念的出現要求我們必須完善監管電子服務領域的信用系統。電子服務所帶來的新技術不僅是物理的技術、工程的技術,更是管理的技術、交易的技術等等。中國電子服務的實際情況同歐美不同,我們對電子服務的監管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因爲司法體制和中介機構作爲監管所依賴的條件在中國都相當不成熟,所以在中國這樣的新興市場裏,如果簡單地照搬成熟市場裏的監管者的功能的話,就很可能會失敗。中國甚至世界的信用系統需要更加強有力的監督,從這一點上說,電子服務的監管在中國可以說面臨着巨大的挑戰,我們要做的事情還很多。

 

[1]  張宇等. 電子商務系統信任管理研究綜述[J]. 電子學報, 2008, 36(10):2011-2020.

[2]  百度百科. 芝麻信用. 百度百科, 2020

[3]  許彥斌. 淺析電子信用證的發展趨勢[J]. 山西財經大學學報, 2007(S2):212-212.

[4]  周若谷. 電子商務中的信用與監管[J]. 商場現代化, 2008, 000(025):74.

[5]  周雨. 我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發展趨勢分析及展望[J]. 中國經貿導刊(中), 2019(9).

[6]  金鎮. 中國電子商務信用體系建設[J]. 大連海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6(02):75-78.

[7]  張繼蘭. 我國電子商務信用體系現狀分析[J]. 現代情報, 2005(09):63-65.

[8]  遲麗華. 完善中國電子商務信用體系的對策[J]. 大連海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7, 6(2):52-54.

[9]  百度百科. 中國人民銀行徵信系統. 百度百科, 2020

[10]  黃雲明. 公民道德與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光明日報, 2019-1-14(15).

[11]  戴威. 以技術手段構建更完整的社會信用體系. 中國改革報, 2017-7-24.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