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定一個指標,市場運營的考覈指標應該是什麼?

兩週前,我寫了一篇《如果只定一個指標,研發的考覈指標應該是什麼?》,引起很大反響,不少朋友催更。早在2019年10月22日,我就在公司內部博客上寫了《市場運營工作的唯一考覈指標》,今天把這篇文章分享出來,希望能給大家一個參考。

與@Jing Wang 聊起運營的事情,覺得有必要強調一下我們運營的目標。@Jing Wang @Xiaxin Li 對運營工作都有比較全面的瞭解,在《市場運營梳理》做了簡單的總結。但是落到最後,市場和運營工作的好壞,界定的標準是什麼?

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銷售線索。我們的活動可以線上、線下,可以大規模,也可以是一個小小的meetup,可以是參與第三方的活動,也可以是自己組織的一個用戶大會,可以是免費的,也可以是贊助的。這些活動,我們都要花費時間、甚至資金,但投入產出到底如何?我們必須用數字來考量。

我們可以用很多數字來反映,微博粉絲人數、微信公共號關注人數、GitHub上的Star、Fork數等等,這些數字很重要,但歸根結底是銷售線索。我們要從這些粉絲裏、這些參加我們活動的人羣裏,找到潛在的客戶。

《濤思數據的工作原則和文化》裏的第一條原則,就是“我們做的是生意”,作爲企業,必須創造利潤。雖然我們開源,也需要探索並找到開源模式下的盈利方式。如果搞了一系列的市場活動,沒有找到什麼銷售線索,那隻能說明我們活動是完全不成功的,或者說這些活動完全可以不要,不值得我們投入資源去做的,因爲沒有產出。只有圍繞挖掘銷售線索這個核心點去做,我們所有的市場運營活動,纔會有明確的方向,纔會有成效,我們纔敢投入更多的資源去做。

銷售線索是公司每個人的責任,也完全是銷售團隊 @Guang Li @Jiangyi Hou 的責任,但發現銷售線索不是他們的考覈指標。對於市場運營團隊來說,這是唯一的考覈指標。即使微博、微信粉絲,GitHub的star再多,沒有銷售線索,也是虛的,而且這些公開的數字真要做大,很容易,但那只是自欺欺人。

我們來的任何一個客戶,都請 @Guang Li @Jiangyi Hou 詢問客戶是怎麼來的,每週、每個月都要統計出來銷售線索的分佈。因此市場運營團隊,每週或每月的總結裏,除微博、微信、GitHub裏的一些統計數字外,我們一定要看到你們工作帶來的銷售線索數,我們需要看到銷售線索數的增長。

也許有人會說,爲什麼不考覈其他指標,比如品牌知名度、市場活動次數、團隊建設、對企業文化的認同等等,而僅僅是一個指標呢?因爲我們管理採取簡單的原則,只考慮主要矛盾、關鍵問題。只要主要問題解決的好,其他都迎刃而解。古人說綱舉目張,就是這個道理。大家圍繞一個目標做事,更容易使出全力。如果銷售線索多,市場知名度自然高,活動一定是搞的好,傳播一定是有效率的,我們要看的是最終結果。

陶建輝

2019年10月22日於北京望京


點擊閱讀原文,體驗TDengine!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