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疆2020難飛

2020開年,大疆不太容易。

內憂外患不斷

近日,路透社的報道稱,疫情之下投資者信心受挫,中國多家獨角獸估值下跌,其中大疆創新的估值自2018年4月那次融資以來下跌了10%,降至145億美元。

而在這之前不久,大疆剛剛經歷了一場裁員風波,國內有信源稱,有一萬多名員工的大疆裁員50%,比例之大引圈內熱議。在國外,有消息爆料,大疆對美國的員工進行了裁員,包括維修、支持人員及與經銷商聯繫的公司代表。

雖然大疆官方很快闢謠了,但InfoQ發現在脈脈、知乎、領英等社交平臺上有一些匿名大疆內部員工或接近大疆的人士表示存在裁員,但比例沒有那麼嚴重。

這次疫情確實對大疆的業務造成了一定影響。

“無人機是小衆產品,並非剛需,疫情壓低了線下消費”,山東某無人機公司高管陳林對InfoQ表示,“疫情期間,大疆消費級無人機在國內、國外的市場均遭遇了不同程度的萎縮,尤其是佔比重較大的北美和歐洲市場,大疆折損了相當大一筆收入,在這種情勢下裁員是有可能發生的”。

疫情開始時,大疆國內的行業無人機供不上貨,工廠無法開工,大疆把海外倉庫的部分機器如御2行業系列調回了國。很多項目因爲疫情停工了,導致行業無人機需求降低。

一家外媒在報道中也稱,美國大疆經銷商在發貨方面遇到了困難,運輸被莫名其妙取消了,而大疆在中國的生產能力尚未達到停產前的水平。

疫情擾亂了大疆的全球供應鏈,在大疆經銷商論壇上,有經銷商發貼說,與大疆合作多年的經銷商在最近幾個月突然被終止合作,他還表示,大疆的產品庫存非常有限,並表示已取消了大部分或者全部向美國的交貨。

甚至有人猜測,大疆是否會退出美國市場。

大疆發言人莫妮卡·蘇克在隨後的對外聲明中澄清,隨着國內疫情放緩,大疆工廠已恢復生產,產品正利用全球分銷網絡發售。不過她不承認大疆在美國有任何減產措施,也並未對裁員傳聞置評。

莫妮卡表示,爲應對外部經濟環境的挑戰,大疆內部正在進行組織調整。有無人機專家分析,大疆很可能將趁這次機會來精簡北美業務。而對一些經銷商解約,這表明大疆可能會轉向直接TO C 的模式或者僅保留最大的零售商。

陳林觀察到,大疆今年確實有多個部門發生調動,對國內代理商的政策發生了很大變化,態度變得更爲強硬。

很多代理商被降級,從體驗店降級到專賣店,降級後權限降低,不能串貨、低價賣貨等,一旦違規,輕則罰款、斷貨,重則停止合作。此外,因爲很多大疆生產線沒有開工,代理商日子不好過,很多代理商進貨時被要求‘搭貨’,即進一暢銷產品的同時搭一滯銷貨。

大疆的銷售80%發生在線下。有消息稱,疫情期間,大疆很多線下代理商爲清庫存,一直在降價銷售。陳林對此存疑,據他了解,沒有代理商這樣做,因爲如果代理商私自降價賣貨,大疆會視情節嚴重情況進行處罰,重則停止供貨1個月。不過他表示也不排除會存在降價清庫存的可能性,畢竟疫情是不可抗力,情況特殊。

4月17日,據深圳衛視報道,深圳市領導到大疆創新開展掛點服務企業工作。大疆創始人汪韜現身介紹了疫情對公司帶來的影響,他表示,大疆在國內的銷售已恢復到疫情前的70%,但海外銷售影響較大,問題主要在供應鏈和銷售端,海外供應商存在較大斷供風險,疫情下運輸成本高漲。這種影響將在第二季度體現出來。

在新冠疫情爆發之前,由於美國監管機構對大疆的一系列禁令,大疆在海外尤其北美的業務就面臨着很大的挑戰。

今年3月,外媒消息指出,美國政府擬以威脅國家安全爲由發佈一項行政命令,禁止聯邦政府機構購買或使用外國製造的無人機。去年10月,美國商務部下令停飛近 800 架外國製造的無人機,其中包括121架大疆無人機。美國軍隊已於2017年停止使用大疆無人機。

禁飛令下,大疆無人機積極在海外抗疫刷了一波存在感,不過其在海外的競爭對手們也因疫情迎來了發展機遇,如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Wing子公司的無人機在疫情期間交付量大增。大疆需要警惕這些勁敵的趁勢崛起。

2017年,大疆曾對外披露,公司國內和國外業務的佔比爲 8 :2 。大疆產品佔據了美國77% 的市場份額,伴隨着美國監管機構對其進一步的審查及禁飛令,可以想象,接下來大疆在美國市場開拓會變得更加困難。對於強依賴海外市場的大疆來說,這並不是一件好事。有數據統計,大疆在2017年時在美市場份額爲85% ,但截止2019年已經下降到了80%以下。

主營業務見天花板

更大的考驗在於,大疆在消費級無人機市場所佔據的主導地位,正在達到有限的回報點,甚至有可能是負回報。

消費級無人機是大疆的主力業務。2016年,汪滔曾對媒體表示,消費級無人機市場接近飽和,大疆的收入達到200億元也就到頂了。

前瞻產業研究院《2018- 2023 年中國無人機行業市場需求預測及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在2013年-2016年,大疆的營收分別爲8.3億元、30.7億元、59.8億、97.8億元,連年保持高速增長。

此前的融資文件顯示,大疆在2017年收入爲175.7億元,其中消費級無人機營收爲149.3億元,較上年增長近1倍,佔總營收85%。

此後兩年,大疆沒有再對外公佈營收數據。陳林告訴InfoQ,根據他的經驗判斷,大疆這兩年的銷售情況是在增長的。

只不過增速在放緩。一份數據統計,大疆2017年佔據全球消費無人機市場72% 的市場份額,較2015年增長22%,而2018年,大疆在全球的市場份額爲74%,僅增長了2%。

由於需求下滑,政策監管趨嚴等影響,這幾年大疆推出爆款新品的速度也在放緩。無人機愛好者F君在知乎上評論道:

自DJI P4P推出後,大疆消費級無人機已基本進入成熟期,新出的消費級產品增加新功能的可能性將越來越小,極有可能陷入續航、畫質、安全性等方面擠牙膏式的升級,可能很難再出現一個像mavic那樣令人眼前一亮的產品了。

有業內人士認爲,大疆遲早會遇到這樣的困境,因爲消費級無人機的市場規模和發展空間本身就有限。

前瞻產業研究院估計,2019年中國無人機行業整體市場規模達359億元。IDC預計,全球消費者和企業無人機的市場規模爲90億美元,預計未來5年的年均增長率約爲30%,按照這個速度計算,到2023年,無人機市場的整體規模僅約爲334.1億美元。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教授、IEEE RAS國際事務委員會主席朱曉蕊教授在接受InfoQ採訪時分析:

消費級無人機市場的天花板取決於熱衷於旅遊的玩家羣體的體量。這個羣體的增長快慢取決於這個社會人們的生活水準和生活方式的變化,而這個變化通常是慢熱的。在把最初的消費人羣快速消化掉之後,後面新的增長就放慢了,顯得市場趨於飽和。

朱教授表示,無人機技術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開始發展,基礎性的技術大部分都已成熟,而在這個基礎上針對不同應用疊加到系統中的技術就很多元化了。“技術方面,我這幾年更多關注的是無人機的安全性和交互性,尤其是消費級無人機的受衆越來越多,越來越多地進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之後,這兩個問題會變得比較突出”。

現階段,從技術上看,消費級無人機已能夠比較好的滿足用戶的需求。當然,距離實現真正的智能化還有較長的路要走,還有很多技術難點需要突破,比如,如何在減少體積的同時,增加穩定性,增強圖傳距離和畫質,如何解決電池的續航問題,以及在應對複雜場景下的處理能力,以滿足用戶多元化、多層次的需求。

行業級無人機尚未形成營收增長級

對於自身業務以及消費級市場業所面臨的天花板,大疆有着清醒的認識,它從幾年前就開始謀劃轉型。

據此前的融資材料披露,大疆認爲,2020年之後,消費無人機市場將達到飽和,增速或不到10%,而行業級無人機、行業級影像設備仍能實現100%的增速。

2015年下半年,大疆成立了行業應用部,面向不同行業提供專業解決方案,包括農業、安防救災、石油、電網巡檢、建築工程等行業。

前瞻產業研究院報告分析,工業級無人機行業將迎來爆發式增長,預計到2025年行業的規模將接近450億元,平均增速將在30%左右。其中,農業植保是我國工業無人機應用較多的領域,應用佔比達42%,市場潛力大。

2015年11月,大疆發佈了在航拍無人機之外的首款標準化無人機產品 — 農業植保機MG-1,正式進入植保領域。當時國內用無人機做植保纔剛剛起步,全國只有不到三千臺植保機在作業。大疆MG-1在開賣後5個月就賣出了1000多臺,首次試水取得了成功。

截止2019年,大疆無人機保有量超過4萬架,最高單日植保作業面積超過340萬畝,2019年國內飛防面積2.3億畝,全球累計作業達到5億畝。今年3月,大疆宣佈,其全系植保機在2020年第一季度的發貨量已經突破10000臺,比2019年提前一個月實現這一業績。

大疆目前已是農業植保無人機行業的頭部選手,不過與它在消費級無人機領域所向無敵不同,大疆在行業級無人機市場,面臨的競爭對手可不少,包括極飛、億航等公司。極飛是大疆在植保領域最強的對手,環境保護監測、搶險救災、森林防火等市場則是億航擅長的領域。

值得一提的是,極飛、億航都是曾經與大疆在消費級無人市場展開正面“剛”的對手,幾個回合下來,他們在技術、資金、供應鏈等方面終不敵大疆,最後只好決定轉型,到避開大疆鋒芒的市場去發展。

2015年,自知在消費級無人機領域很難與大疆競爭的極飛全面轉型農業植保無人機領域。後來的事實證明,這個策略是正確的,經過這幾年的發展,極飛在農業植保領域已穩居頭部陣營。

時年4月,極飛發佈了第一代P20植保無人機,並開始組建植保服務隊。7個月後,大疆亦開始入局,此後雙方多次展開較量。大疆有資金和技術優勢,極飛在農業深耕多年,深諳行業特性,2018年,極飛科技佔了農業無人機總市場份額的53%,年收入約爲10億元。在短期內,大疆還未形成壟斷之勢。

爲快速搶佔市場份額,大疆頻頻亮出價格戰術,業內稱之爲“價格殺手”。大疆的低價策略已將很多對手甩在後面,甚至不少對手被擠出局,據統計,單2017年一年,就有至少20多家無人機企業退出了市場。

不過,當下大疆在植保領域仍處在打價格戰攻城略地的階段,該業務對營收的貢獻有限。大疆曾表示,發展農業無人機並不是盈利導向,而是聚焦提升行業效率和構建服務閉環。去年,大疆公關總監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2017年提出的3年不盈利到時間後不排除會延長到5年。

“這個市場就是誰能給農民帶來更多的收益,誰就能贏”,陳林表示。

現階段,植保機在我國應用總體還比較少,處於市場培育期,伴隨着大疆、極飛們的不斷深入,未來,行業的競爭還會加劇。

2016年,大疆行業級無人機銷售額爲19.57億元,佔總營收的20%,2017年,行業級無人機銷售額26.4億元,佔總營收的15%。在消費級無人遭遇天花板的情勢下,行業級無人機什麼時候能夠成爲大疆營收的重要增長極,恐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大疆行業已形成一個整合資源的市場,其在行業有很多合作伙伴,越來越多的公司把自己的行業產品與大疆結合”,陳林表示,“但大疆能否在行業級無人機市場取得領先地位,還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目前看,大疆在行業的建樹非常多,這是非常大的優勢”。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陳林、F君爲化名)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