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 網絡架構(核心網)總結

1.網絡組成與設計原則

1.1 組成

主要包括:接入網、承載網、核心網和空口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接入網是“窗口”,負責把數據收上來;承載網是“卡車”,負責把數據送來送去;核心網呢,就是“管理中樞”,負責管理這些數據,對數據進行分揀,然後告訴它,該去何方。

本文主要對5G核心網架構進行總結整理。

1.2 5G網絡架構設計的原則

四個原則:

  1. 靈活:不同業務要求(超高可靠、超低時延)、以用戶爲中心的組網(個人、企業、M2M),更快的功能引入
  2. 高效:更低的數據傳輸成本,易於擴展;簡化狀態、信令
  3. 智能:資源自動分配和調整,網絡自配置,自優化
  4. 開放:網元突破軟硬件耦合的限制;網絡能力向第三方開放打造新的生態環境,創新盈利點

四維架構 (4D-Architecture)

  1. 轉發分離化 (Seperated):基站的C/U分離、網關的控制轉發分離
  2. 網絡虛擬化(Virtualized):小區邏輯虛擬化,網元功能虛擬化
  3. 功能模塊化(Modularized):網元功能原子/模塊化,按需組合
  4. 部署分佈化(Distributed):支持分佈式的網元部署,內容分佈更靠近用戶

2. 5G核心網架構

2.1 架構介紹

相比於2/3/4G,5G核心網架構的網絡邏輯結構徹底改變了。2018年,我國提出了**SBA(Service Based Architecture,基於服務的架構)**的概念,將網絡功能定義爲多個相對獨立可被靈活調用的服務模塊。5G網絡採用開放的服務化架構(SBA),NF(Network Function,網絡功能)以服務的方式呈現,任何其他NF或者業務應用都可以通過標準規範的接口訪問該NF提供的服務SBA架構下。

(1) 非漫遊時的5G系統架構參考模型(基於業務,SAB)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採用的是基於業務接口(service-based)的表現形式,也叫SBA架構。圖中的Nxxx就是基於業務的接口SBI(servec based interface),採用HTTP/TCP協議。

服務化架構是在控制面採用API能力開放形式 進行信令的傳輸,在傳統的信令流程中,很多的消息在不同的流程中都會出現,將相同或相似的消息提取出來以API能力調用的形式封裝起來,供其它網元進行訪問,服務化架構將摒棄隧道建立的模式,傾向於採用HTTP協議完成信令交互。

(2)非漫遊下5G系統的架構模式(基於參考點):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採用參考節點的表現形式,這是最基本的架構。

5G網絡架構借鑑IT系統服務化和微服務化架構的成功經驗,通過模塊化實現網絡功能間的解耦和整合,解耦後的網絡功能可獨立擴容、獨立演進、按需部署;控制面所有NF之間的交互採用服務化接口,同一種服務可以被多種NF調用,降低NF之間接口定義的耦合度,最終實現整網功能的按需定製,靈活支持不同的業務場景和需求。

2.2 5G核心網網元介紹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1)AMF(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接入和移動管理功能)是接入和移動性管理功能實體,AMF可以類比於4G的MME。AMF的主要功能有:

  • RAN信令接口(N2)的終結點,NAS(N1)信令(MM消息)的終結點;
  • 負責NAS消息的加密和完整性保護,負責註冊、接入、移動性管理、鑑權、短信等功能;
  • 此外在和EPS網絡交互時還負責Eps Bearer Id的分配。

(2)SMF(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會話管理功能)是會話管理功能實體。SMF的主要功能有:

  • NAS消息的SM消息的終結點;
  • 會話(session)的建立、修改、釋放;
  • UE IP的分配管理;
  • DHCP功能;
  • ARP代理或IPv6鄰居請求代理(Ethernet PDU場景下);
  • 爲一個會話選擇和控制UPF;
  • 計費數據的收集以及支持計費接口;
  • 決定一個會話的SSC模式;
  • 下行數據指示。

(3)UPF(User Plane Function,用戶面管理功能)是用戶面功能實體,其類似於4G下的GW(SGW+PGW)。最主要的功能是負責數據包的路由轉發、Qos流映射。

  • 用於RAT內/RAT間移動性的錨點(適用時)。
  • 外部 PDU 與數據網絡互連的會話點。
  • 分組路由和轉發(例如,支持上行鏈路分類器以將業務流路由到數據網絡的實例,支持分支點以支持多宿主PDU會話)。
  • 數據包檢查(例如,基於服務數據流模板的應用流程檢測以及從SMF接收的可選PFD)。
  • 用戶平面部分策略規則實施,例如門控,重定向,流量轉向)。
  • 合法攔截(UP收集)。
  • 流量使用報告。
  • 用戶平面的QoS處理,例如UL/DL速率實施,DL中的反射QoS標記。
  • 上行鏈路流量驗證(SDF到QoS流量映射)。
  • 上行鏈路和下行鏈路中的傳輸級分組標記。
  • 下行數據包緩衝和下行數據通知觸發。
  • 將一個或多個“結束標記”發送和轉發到源NG-RAN節點。
    注意:並非所有UPF功能都需要在網絡切片的用戶平面功能的實例中得到支持。

(4)PCF(Policy Control Function,策略控制功能)爲策略控制功能實體。支持統一的策略框架並管理網絡行爲,向網絡實體提供策略規則,訪問統一數據倉庫(UDR)的訂閱信息,PCF只能訪問和其相同PLMN的NDR。

(5)NEF(Network Exposure Function,網絡業務呈現功能)是網絡呈現功能實體。NEF的主要功能有:

  • 3GPP的網元都是通過NEF將其能力呈現給其它網元的;
  • NEF將相關信息存儲到NDR中、也可以從NDR獲取相關的信息,NEF只能訪問和其相同PLMN的NDR;
  • NEF提供相應的安全保障來保證外部應用到3gpp網絡的安全;
  • 3GPP內部和外部相關信息的轉換,例如AF-Service-Identifier和5G核心網內部的DNN、S-NSSAI等的轉換,尤其是網絡和用戶敏感信息一定要對外部網元隱藏;
  • NEF可以通過訪問NDR獲取到其它網元的相關信息,NEF只能訪問和其相同PLMN的UDR。

(6)NRF(NF Repository Function,NF貯存功能)是網絡貯存功能實體。NRF的主要功能有:

  • 支持業務發現功能,也就是接收網元發過來的NF-Discovery-Request,然後提供發現的網元信息給請求方;
  • 維護可用網元實例的特徵和其支持的業務能力;
  • 一個網元的特徵參數主要有:網元實例ID、網元類型、PLMN、網絡分片的相關ID(如S-NSSAI、NSI
    ID)、網元的IP或者域名、網元的能力信息、支持的業務能力名字等。

(7)UDM(Unified Data Manager,統一數據管理)的主要功能有:

  • 產生3GPP鑑權證書/鑑權參數;
  • 存儲和管理5G系統的永久性用戶ID(SUPI);
  • 訂閱信息管理;
  • MT-SMS遞交;
  • SMS管理;
  • 用戶的服務網元註冊管理(比如當前爲終端提供業務的AMF、SMF等)。

(8)AUSF(Authentication Server Function,鑑權服務器功能)是鑑權服務器網元;支持3GPP接入的鑑權和untrusted non3GPP接入的鑑權。
(9)UDR(Unified Data Repository,統一數據倉庫),負責的主要功能有:

  • UDM存儲訂閱數據或讀取訂閱數據;
  • PCF存儲策略數據或者讀取策略數據;
  • 存儲公開的數據或者從中讀取公開的數據;UDR和訪問UDR的NF具有相同的PLMN,也就是同一個網絡下,也即Nudr接口是一個PLMN內部接口。

(10)SMSF(SMS Function,短信功能)爲短信功能;
(11)(R)AN(Access Network)就是接入網,可以是3GPP的接入網(如LTE、5G-NR),也可以是non-3GPP的接入網(如常見的WiFi接入)。

3.5G核心網系統架構主要特徵

將5G核心網與4G核心網EPC進行比較,可以看出5G相比4G在基本功能如認證、移動性管理、連接、路由等方面不變,但是方式和技術手段發生了變化,更加靈活。主要體現在:移動性管理(AMF)和會話管理(SMF)分離,AMF和SMF的部署可層級分開;承載與控制分離,UPF和SMF的部署層級也可以分開;AMF和UPF根據業務需求、信令和話務流量以及傳輸資源靈活部署;採用服務化架構設計,網元功能進行了模塊化解耦,接口進行了簡化。總體上看,5C 核心網的組網更加靈活,但部署靈活性也對傳輸、以及網絡規劃、網絡運營管理等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5G核心網架構爲用戶提供數據連接和數據業務服務,基於NFV(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zation,網絡功能虛擬化)和 SDN(Software Defined Network,軟件定義網絡)等新技術,其控制面網元之間使用服務化的接口進行交互。5G核心網系統架構主要特徵如下:

  1. 承載和控制分離:承載和控制可獨立擴展和演進,可集中式或分佈式靈活部署;
  2. 模塊化功能設計:可以靈活和高效地進行網絡切片;
  3. 網元交互流程服務化:按需調用,並服務可重複使用;
  4. 每個網元可以與其他網元直接交互,也可通過中間網元輔助進行控制面的消息路由;
  5. 無線接入和核心網之間弱關聯:5G核心網是與接入無關並起到收斂作用的架構,3GPP和非3GPP均通過通用的接口接入5G核心網;
  6. 支持統一的鑑權框架;
  7. 支持無狀態的網絡功能,即計算資源與存儲資源解耦部署;
  8. 基於流的QoS:簡化了QoS架構,提升了網絡處理能力; 9) 支持本地集中部署的業務的大量併發接入, 用戶面功能可部署在靠近接入網絡的位置,以支持低時延業務、本地業務網絡接入。

4. 5G網絡邏輯架構

根據“IMT-2020(5G) 5G網絡技術架構白皮書”。

4.1 新型基礎設施平臺

實現5G新型設施平臺的基礎是網絡功能虛擬化(NFV)軟件定義網絡(SDN) 技術。

  • NFV技術通過軟件與硬件的分離,爲5G網絡提 供更具彈性的基礎設施平臺,組件化的網絡功 能模塊實現控制面功能可重構。NFV使網元功 能與物理實體解耦,採用通用硬件取代專用硬 件,可以方便快捷的把網元功能部署在網絡中 任意位置,同時對通用硬件資源實現按需分配 和動態伸縮,以達到最優的資源利用率。
  • SDN 技術實現控制功能和轉發功能的分離。控制功 能的抽離和聚合,有利於通過網絡控制平面從 全局視角來感知和調度網絡資源,實現網絡連 接的可編程。

4.2 邏輯架構

爲了滿足業務與運營需求,5G接入網與核心網功能需要進一步增強。接人網和核心網的邏輯功能界面清晰,但是部署方式卻更加靈活,甚至可以融合部署。

  • 5G接入網是一個滿足多場景的以用戶爲中心的多層異構網絡。宏站和微站相結合,統一容納空口多種接入技術,提升小區邊緣協同處理效 率,提高無線和回傳資源利用率。5G無線接入網 由孤立的接入“盲”管道轉向支持多接人和多連 接、分佈式和集中式、自回傳和自組織的複雜網 絡拓撲,並且具備無線資源智能化管控和共享能 力,支持基站的即插即用。
  • 5G核心網需要支持低時延、大容量和高速率 的各種業務。能夠更高效的實現對差異化業務需 求的按需編排功能。核心網轉發平面進一步 簡化下沉,同時將業務存儲和計算能力從網絡中心下移到網絡邊緣,以支持高流量和低時延的業務要 求,以及靈活均衡的流量負載調度功能。

5G網絡邏輯架構如下圖所示: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新型5G網絡架構包含接入控制轉發三個功能平面。控制平面主要負責全局控制策略的生成,接人平面和轉發平面主要負責策略執行。

  • 接入平面
    包含各種類型基站和無線接入設備。基站間交互能力增強,組網拓撲形式豐富,能夠實現快速靈活的無線接入協同控制和更高的無線資源利用率。
  • 控制平面
    通過網絡功能重構,實現集中 的控制功能和簡化的控制流程,以及接人和轉發資源的全局調度。面向差異化業務需求,通過按需編排的網絡功能, 提供可定製的網絡資源,以及友好的能 力開放平臺。
  • 轉發平面
    包含用戶面下沉的分佈式網關,集成邊緣內容緩存和業務流加速等功 能,在集中的控制平面的統一控制下,數據轉發效率和靈活性得到極大提升。

參考鏈接:https://www.jianshu.com/p/f9c013ac8eff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