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行業分析-格力電器之財報解讀

家電行業的競爭非常激烈,與我們日常的生活也息息相關,哪些企業佔據龍頭?未來又將如何發展?

下面我們來分析下這個行業,主要分爲以下幾個指標:

1、業務範圍。2、營收分析。3、競爭優勢。4、趨勢分析。

 

一、業務範圍:

1、空調:以家用空調、商用空調、冷凍冷藏設備、核電空調、軌道交通空調、光伏空調等爲主的空調領域。

2、生活電器:以廚房電器、健康家電、環境家電、洗衣機、冰箱等爲主的生活電器。

3、高端裝備:以智能裝備、數控機牀、工業機器人、精密模具、精密鑄造設備等爲主的高端裝備領域。伺服機械手、工業機器人、智能倉儲裝備、智能檢測、換熱器專用機牀設備、無人自動化生產線體、數控機牀等十多個領域,超百種規格產品;精密模具在技術創新、質量管理、信息化和智能製造等方面已成爲模具行業標杆;在半導體領域的研究取得較大進展,促進智慧家庭系列芯片、工規級MCU和功率器件等產品的優化升級。

4、通信設備:以物聯網設備、手機、芯片、大數據等爲主的通信設備領域。自主研發了智能家居產品、IoT平臺、智慧決策系統、G-Voice語音交互系統、智慧視覺系統、G-OS物聯操作系統、G-Learning舒適節能算法等智能物聯技術;在智能家居領域涵蓋智能連接、智能感知、智能交互、智能雲平臺、智慧能源、人工智能在內的六大技術;主攻人工智能與製造行業相結合的技術。

5、新能源板塊:豐富產品類別;實施直流示範項目;獲批廣東省能源互聯網創新中心;新能源電動車核心元器件。

二、營收分析:

2019營收1981.53億元(2018年營收1981.23億元,同比2018年增加0.02%).

1、分產品:

空調佔比69.99%(2018佔比78.58%,同比下滑10.93%);

生活電器佔比2.81%(2018佔比1.91%,同比增加46.96%);

智能裝備佔比1.08%(2018佔比1.57%,同比下滑31.12%);

其它主營佔比5.3%(2018佔比4.04%,同比增加31.21%);

其它業務佔比20.82%(2018佔比13.9%,同比增加49.88%);

2、分地區:

內銷-主營業務佔比68.67%;

外銷-主營業務佔比10.51%;

其它業務20.82%;

3、具體情況:空調行業毛利率爲37.12%,還不錯;但其他業務利潤率太低,僅爲3.56%,應該是上下游原材料相關業務;

4、現金流量表:2019年現金流淨額爲-24億,籌資活動現金流流出主要是購買南京華新所致,但2019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爲263.73億,說明格力的現金流非常充足

5、資產及負債:資產變動(增加近50億的長期股權投資);

6、金融資產情況:投資了海立集團、新疆衆和、聞泰科技、RSMACALLINE- HSHS;

7、合併報表變化:增加南京華新

8、格力股份控制情況:歸屬珠海格力集團控制,國內著名的投資公司高瓴資本持有4339萬股

9、合併資產負債表:格力的負債中非流動負債非常少,側面證明企業現金流充足,但是適當增加負債比例可以更好的經營,降低稅收。

流動資產合計2133億,非流動資產696億,資產總計2829億;

流動負債合計1695億,非流動負債13億,資產總計1709億;

所有者權益合計1120億;

10、合併利潤表:

營業總收入2005億,營業總成本1707億,營業利潤296億,淨利潤248億(較2018年減少15億);

其它綜合收益稅後淨額68億(其中不能轉損益近48億,投資升值爲20億;2018年此數值爲-45億);

綜合收益總額317億(2018年爲259億);

 

三、競爭優勢:

1、品牌優勢。“中國世界名牌”、“最具市場競爭力品牌”、“全國質量獎”、“出口免驗企業”、“中國品牌創新獎”等榮譽

2、研發體系。具有全球最大的空調研發中心,擁有4個國家級研發中心,15個研究院,900多個實驗室,1.4萬多名研發人員。2019年,格力獲批籌建“廣東省高性能伺服系統企業重點實驗室”、“廣東省智能化模具技術創新中心”、“廣東省能源互聯網創新中心”及“廣東省小家電智能製造區域創新中心”。2019年獲得獎勵7項,包括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省部級一等獎3項。

3、PQAM質量保證模式。提出了獨具特色的PQAM 完美質量保證模式,從質量管理過程出發,利用質量預防五步法進行事前過程嚴控,利用質量技術創新循環D-CTFP 進行事後追溯。

4、營銷模式。自主管控、互利共贏的銷售渠道建設及銷售模式,構建穩固的線上、線下業務佈局,兩種渠道彼此互補深度融合,打造全渠道銷售平臺。

5、供應鏈體系。全球擁有14大生產基地,產能規模位居全球首位。完善了結構佈局、產能佈局、品種佈局,推動銷售物流服務升級,協同降低整體物流運營成本。上游原材料工廠、再生資源基地,實現了綠色、循環、可持續發展。

6、成本控制能力。建立和完善成本管控體系,秉持精細化的成本管控理念,通過精益化、自動化、數字化技術的不斷應用,格力電器2019年人均效率提升7.1%。

7、人才結構。截止2019年底,公司約有9萬名員工,其中科技研發人員1.4萬餘人,技術工人3萬餘人。

8、專利申請。截止2019年底,累計申請專利63956項,其中發明專利31500項;2019年專利申請總量爲15259項,其中發明專利申請8860項。

9、研發投入。投入金額較2018年減少,轉資本化金額減少(這個指標減少代表絕大多數費用化了,並沒有轉爲無形資產,正常情況下是好的)

10、發展戰略:

四、趨勢分析:

1、格力已經從一家空調爲主的電器企業,在向多元化、科技化轉型,且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果。

在2019年整體銷售額不減的情況下,空調營收佔比較2018年下降10個百分點,是好的趨勢;

生活電器佔比較2018年提升了46%,也是好的現象;

智能裝備、其它主營業務幾乎沒有太大變化,說明相關業務競爭非常激烈;

其它業務佔比提升較多,但是毛利率太低,僅爲3.56%,應該是原材料相關業務,應該警惕其帶來的額外成本和風險的上升;

2、格力整體現金流非常充足,2019在行業整體增長趨緩的情況下淨利潤略有增長實屬不易,但2020年受疫情影響會比較困難。

3、隨着國家制造的高質量發展和未來能源結構的變化,家電的未來一定是高效能電器取代低效能電器,家電的小型化、智能化也是趨勢,應當提前創新和佈局,從財報也可以看出格力也在加大相關投入。

4、智能製造已成爲重塑世界各國之間產業競爭力的關鍵因素,爲各國提供了發展和轉型的機遇。

全球市場盤子大約一萬億美金,中國市場佔比五分之一,因此國內市場空間巨大,格力2019年在相關領域營收僅21億,未來空間非常大,也側面驗證了這個市場競爭非常激烈。

5、新能源是非常有潛力的行業,國家在2030年會逐步轉向可再生能源,格力佈局的新能源家電(光伏空調)、新能源汽車領域一定會有收穫。

6、格力電器整體營收國內佔比較大,接近87%,國外市場的發力是其拓展市場的一個大方向。品牌和營銷的國際化是一個大的挑戰,這方面美的和海爾做的比較好,尤其是海爾,併購了非常多的海外企業。

7、新基建、5G、物聯網、智慧家居、工業互聯網都會給格力帶來新的機會,不過挑戰也非常大。

家電市場增長趨緩,競爭非常激烈,但這是格力的競爭基本面,必須守住;

裝備製造市場足夠大,但是競爭同樣非常慘烈,傳統的製造業廠商、互聯網廠商、通訊設備商、IT設備廠商勢必會加入相關領域,彼此競爭;

智慧家居市場足夠大,目前也是百家爭鳴,並沒有統一的解決方案,其入口到底是智能音箱,還是智能電視,還是智能手機,包括其整個生態的建設,如此多的設備,如此多的品牌,如何更好的整合到一起需要足夠的技術和智慧;

8、未來有一點擔憂的是格力的治理層團隊,董小姐的年齡比較大,如何做好公司治理,是格力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之一。人才是企業的根本,而治理層是根本中的根本,可以考慮引入職業經理人。

 

備註:文中所有圖片均來自於格力電器2019年度財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