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式組織,比你預想的要重要的多

一、“拉幫結夥”,真的不好嗎?

在社會里,存在着很多非常特殊而又普遍的小團隊,比如說某幾個人關係不錯,他們經常一起聊天、一起散步;又或者說大家因爲某些共同的興趣而組織到一起的,籃球、足球、爬山、騎行、跳舞、音樂、讀書等等;甚至有很多人,剛到一個新團隊,他會去尋找跟他可能有共同交集的人,他自己也搞不清楚,怎麼就跟這些人玩到了一起。這種小團隊太多了,而且我們每個人可能會參與多個團隊,喫飯有飯友羣、聊天有聊天羣、散步有散步羣、興趣有興趣羣、甚至吐槽都有吐槽羣,因爲這就是生活。不管你在任何地方工作或者學習,都不可避免的要加入相關的組織。

二、非正式組織,超出你的想象?

我很早之前也發現了這些現象,在管理學領域,有一個專業的術語,叫非正式組織,我們常見的飯友羣、遛彎羣、籃球羣、技術羣、甚至閒聊的聊天羣,其實都在組織裏發揮着巨大的作用:

1、因爲它代價很小,成本很低,像一張網一樣把大家粘在一起。

2、非正式組織的概念來源於近一百年前的霍桑實驗,不過當時是說員工的情緒會通過非正式組織放大,而今用到組織行爲學中也是順其自然,這些小團隊的作用很重要。

3、咱們中國人在社交上一般都喜歡做兩件事,一個是喫飯,一個是閒聊,這兩個事其實就是臨時成立的一個小組織,發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記得寧老師在《清華管理學課》裏講了一個案例:某企業需要改革,這時候來了一個新的一把手,這個一把手花了一年的時間與所有員工輪着喫飯,喫着喫着事情就把組織需要做的事都辦成了;咱們國家有一種典型的飯桌文化,這種文化也可以理解爲一種非正式的組織關係。

三、組織啓示,可以借鑑什麼?

在企業的組織裏,這些可以給我們什麼啓示呢?

1、充分發揮“非正式組織”的優勢和作用,多組建相關組織,營造氛圍

2、切忌把“非正式組織”變成“正式組織”,非正式的優勢就是自由、靈活、隨意、開放,不要輕易改變組織屬性

3、“非正式組織”可以變成員工交流和熟悉的最佳實踐,可以增強組織的凝聚力

4、領導要有意無意的加入部分組織,與員工一起互動,拉近彼此的關係

5、壞的情緒可以通過“非正式組織”無限蔓延,當然好的情緒也可以通過“非正式組織”無限蔓延,但是壞情緒的傳播速度和範圍遠大於好的情緒

6、“非正式組織”就藤蔓交織的網絡一樣,滲透進組織裏,但是一定注意不能出現與組織文化明顯背離的現象,邊界要控制。

7、我們單位裏做的比較好的有兩類,一種是以喫飯、散步、聊天爲主的社交組織;一類是以籃球、羽毛球、跑步爲主的運動組織;相關組織其實都需要有人營造氛圍,比如喫飯的時候一起喊一下,打籃球的時候也一起喊一下。

8、不可否認,“非正式組織”已經融入了每個人的工作和生活裏,發揮着難以估量的作用,我們要正視和肯定它的存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