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檢索與利用(第三版)第五章 信息法與綜合性信息檢索

第五章 信息法與綜合性信息檢索

目錄: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5.1 信息法概述

5.1.1 信息法的概念

從廣義上講,信息法是調整信息活動中產生的各種社會關係的法律規範的總稱。
一般來說,信息法由信息資源管理法、政府信息公開法、信息保密法、大衆傳播法、知識產權法、網絡信息法等組成,涉及憲法、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地方行政和規章在內的所有關於信息活動和信息工作的法律法規。

5.1.2 信息法律關係

信息法律關係是根據信息法規產生的,以主體之間的權利義務關係爲表現形式的特殊的社會關係。信息法律關係的主體,又稱信息權利主體,是指信息法律關係中的權利享有者和義務承擔者。自然人(公民)、法人、國家(政府)這三類主體,是信息法規定的信息主體的法律形態。
信息法律關係的客體,又稱信息權利客體,是信息法律關係主體的權利和義務所指向的對象或稱標的。信息法律關係的客體是信息,但並非一切信息,只是那些能夠滿足信息主體的利益或需要的,同時又能得到國家相關法律確認和保護的信息,才能成爲信息法律關係的客體。

5.1.3 信息法律與信息政策

現代信息資源管理不僅要依賴於法律的調整,在很大程度上,也需要政策的管理。信息政策是國家機關根據需要制定的有關發展和管理信息事業的方針、原則和辦法。它是調整國家信息實踐活動並藉以指導推動整個信息事業發展的行動指南。信息法律與信息政策作爲國家調節信息活動產生的社會關係的兩種重要手段,二者既有密切的聯繫,又有區別。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5.1.4 信息立法

信息立法是指由一定的國家機關制定信息法律的活動。廣義上的信息立法還包括國家認可的行政機關制定行政規章的活動和對有關規範性法律文件進行的修改、補充和廢止等活動。在我國,信息立法的形式主要有法律、行政法規、國務院部門規章、地方法規、地方政府規章等形式。

5.2 知識產權與信息產權

 (一)知識產權內涵的拓展到信息產權理念的提出
 (二)信息產權 (information property)
信息產權(Information Property)是信息所有者基於信息產品享有的特定性質的人身權和財產權。與知識產權一樣,信息產權也是一種無形財產權,它是信息產品法律化的表現。知識是信息的核心。知識產權是信息產權的核心部分,但信息產權的內涵要廣於知識產權。

5.2.1 知識產權的概念與法律特徵

知識產權又稱智力財產權、知識所有權,英文爲intellectual property,它是指人們對腦力勞動創造的智力成果所依法享有的專有權利。
“知識產權”概念最早由17世紀中葉的法國學者卡普佐夫提出,後爲比利時法學家皮卡爾所發展。1967年簽署的《成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約》(WIPO),正式採用“intellectual property”,從此知識產權作爲一個法律概念逐步得到世界多數國家和衆多國際組織的承認。
在我國過去一直採用智力成果權來表示這一權利概念,直到1986年頒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才正式啓用了知識產權的概念。

5.2.2 知識產權範圍

根據根據中國《民法通則》規定,知識產權的範圍包括
(1)著作權(文學、科學和藝術作品、計算機軟件);
(2)鄰接權(出版物、演出、錄音錄像以及廣播電視節目);
(3)發現權(科學發現);
(4)專利權(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
(5)發明權和其他科技成果權(發明、科技進步、合理化建議、技術改進);
(6)商標權(商標以及服務標記)。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5.2.3 知識產權法

知識產權法是國家法律體系中綜合調整公民、法人或非法人單位相互之間在創造、使用、轉讓智力成果過程中形成的社會關係的法律規範的總和。它是著作權法、專利法、商標法等各項與知識產權有關的單一性規律、法規的綜合。一般認爲,著作權、專利權、商標權是知識產權法律制度的三大支柱。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5.2.4 知識產權制度對社會信息化的影響

 (一)知識產權制度是知識和信息創新的的動力機制
 (二)知識產權制度是信息市場運行的基礎機制
 (三)知識產權制度可以增強全面信息意識

5.3 著作權

著作權又稱版權(copyright),是指作者或其他著作權人依法對文學、藝術、科學作品所享有的各項專有權利的總稱。我國第一部《著作權法》頒佈於1990年9月,後經多次修改,現行的《著作權法》是2010年2月第三次修正後施行的。

5.3.1 著作權的主體與客體

 根據我國《著作權法》 (2010)中的表述,受著作權法保護的客體就是作品。我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規定作品是指:“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內具有獨創性並能以某種有形形式複製的智力成果。”這些作品必須具有獨創性、表達性、可複製性、合法性以及必須是著作權法意義上的作品。
 著作權保護的主體即著作權法律關係的主體,簡稱爲著作權人,是指依法對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享有著作權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根據《著作權法》規定,著作權主體可以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著作權原始主體中最常見的是作者。

5.3.2 著作權的內容與限制

(一)著作權的內容
1.著作人身權
根據我國《著作權法》(2010)的規定,著作權中的人身權的內容包括署名權、發表權、修改權和保護作品完整權。
2.著作財產權
根據我國《著作權法》(2010)第10條的規定,著作權中的財產權包括:複製權、發行權、出租權、展覽權、表演權、放映權、廣播權、信息網絡傳播權、攝製權、改編權、翻譯權、彙編權以及應當由著作權人享有的其他權利。
(二)著作權的限制

  1. 合理使用
  2. 法定許可
  3. 強制許可

5.3.3 著作鄰接權

著作鄰接權,簡稱鄰接權,是知識產權中與著作權相鄰接的一種權利。它的實質是指作品傳播者在傳播作品時所享受的權利,因爲它和著作權緊密相連,所以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稱之爲“鄰接權”。我國《著作權法》將鄰接權表述爲“與著作權相關的權益”,且在《著作權實施條例》中規定了鄰接權的範圍,即“與著作權有關利益,指出版者對其出版的圖書和期刊的版式設計享有的權利,表演者對其表演享有的權利,錄音錄像製作者對其製作的錄音錄像製品享有的權利,廣播電臺、電視臺對其播放的廣播、電視節目所享有的權利。

5.3.4 著作權的法律保護

(一)著作權的侵權行爲
 所謂侵犯著作權的行爲,是指未經著作權人的許可,違反法律規定而擅自行使著作權人的權利或者妨礙著作權人權利實現的行爲。
 各國著作權法都規定侵犯著作權應當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我國《著作權法》 (2010)第46條和第47條列舉了19種侵權行爲。
(二)著作權的侵權責任
 著作權侵權的法律責任一般分爲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
 我國《著作權法》 (2010)第46、47條對侵犯著作權的行爲規定了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這些責任方式,既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合併使用。

5.4 網絡環境下的知識產權保護

隨着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和網絡的普及,人類社會中一種全新的環境——網絡環境逐步成爲現實。網絡作爲第四代信息媒體,以其獨有的開放性、無國界性、無限複製性和交互性等特點,在帶來作品傳播和利用方式根本性變革的同時,也對傳統知識產權制度產生了重大影響,這就要求我們以更廣闊的視野來認識知識產權,探討由此產生的相關問題。

5.4.1 數字作品的知識產權保護

(一)數字作品的著作權認定
 所謂數字作品,不僅包括文字、美術、攝影、動畫、電影、電視等傳統作品的數字表達形式,還包括從其被創作之時就是用二進制數字編碼形式表達的計算機軟件、數據庫和多媒體作品等新型數字作品。
 我國國務院法制辦與國家版權局共同起草的《著作權法修正案(草案)》中,已確認“數字化”應該是版權人的一項專有權利。目前更多的業內人士傾向於複製行爲包括上載、下載、轉貼、轉寄、儲存、數字化、掃描、瀏覽、打印等,所以未經權利人允許,擅自對他人作品進行數字化處理,就是擅自複製他人作品,應承擔侵權責任。
(二)數字作品的知識產權保護
 我國國家版權局曾於1999年12月9日發佈了《關於製作數字化製品的著作權規定》,該規定第2條中指出將已有作品製成數字化作品,不論已有作品以何種形式表現和固定,都屬於《著作權實施條例》第5條所指的複製行爲,即《中華人民共共和國著作權法》所稱的複製行爲。第7條又規定,未經著作權人或者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許可,將受著作權保護的他人作品製成數字化作品的,除應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外,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可依照《著作權實施條例》有關規定給予行政處罰。

5.4.2 網絡傳輸中的著作權問題

(一)網絡傳輸與複製權
 在網絡環境下,通過緩存、瀏覽、粘貼和下載等手段,大量的數字作品可以被簡便、高速、高質量地複製利用,並且這種複製大多是在計算機網絡正常運行中自動產生的,使得對他人作品的利用幾乎不需要付出什麼代價。爲了平衡著作權人與使用者之間的利益關係,歐美一些國家主張將網絡傳輸中的“暫時複製”納入複製權的保護範圍內。
 暫時複製”這類複製行爲能否納入傳統的“複製”概念進而獲得傳統複製權的保護,一直是國際版權界爭論的焦點。

(二)網絡傳輸與發行權
 傳統的發行是對有形複製件的發行,從我國的《著作權法》(2010)第10條第(6)項所表述“發行權”定義中可以推定發行的定義是:以出售或者贈與方式向公衆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複製件的行爲。通過發行行爲,使得有形複製件(如圖書)的所有權或者一定期限內的使用權從發行者的手中轉移到使用者手中,但在這之前鬚髮生“複製”行爲,即發行是與複製行爲相聯繫的。
 美國1995年的《知識產權與全國信息基礎設施白皮書》認爲網絡傳輸屬於向公衆發行,在版權人專有的發行權之內。
 歐盟則有不同的理解,1997年12月歐盟通過了《關於協調信息社會的版權和有關權若干方面的指令》,指出發行權是指作者控制以任何形式向公衆發行作品原件或有形複製件的的專有權,但是發行權不適用於服務和在線傳輸,網絡傳輸因此被排除在發行的含義之外。

(三)網絡傳輸與信息網絡傳播權
 我國2001年在修改的《著作權法》第10條的有關內容中增設了信息網絡傳輸權。所謂信息網絡傳播權是指以有線或者無線的方式向公衆提供作品,使公衆可以在其個人選定的時間和地點獲得作品的權利。信息網絡傳播權的法律地位的確立,使著作權人對作品的傳播方式的專有控制權延伸到網絡空間,並能直接傳播作品,行使鄰接權。
 在網絡環境下,作爲一種信息網絡傳播者,圖書館在促進人類信息自由和知識共享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享有一定的信息網絡傳播權例外,對圖書館資源建設與信息服務具有重要意義。2006年,中國圖書館學會發布了《關於網絡環境下著作權問題的聲明》。

5.4.3 網絡傳播權的行使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5.4.4 數據庫的知識產權保護

(一)數據庫的概念和知識產權保護原則
(二)我國對數據庫的知識產權保護
(三)數據庫的合理使用和侵權界定
(四)數據庫的特殊權利保護

小結

信息法是調整人類在信息的採集、加工、存儲、傳播和利用等活動中發生的各種社會關係的法律規範的總稱。隨着社會信息化進程的不斷加快,特別是隨着計算機、網絡等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傳統的知識產權制度開始面臨越來越多新的挑戰。本章主要從信息法的概念、知識產權與信息產權、著作權以及網絡環境下的知識產權保護四個層面來進行闡述,並基於網絡和信息技術來重新審視知識產權制度,樹立信息產權的新理念並注重網絡環境下知識產權的保護。

5.5 科技信息檢索概觀

信息檢索的發展首先是從科技信息開始的,地區性乃至國際性的信息服務也同樣以科技信息爲開端。科技信息是科學技術的直接反映,標誌着科學技術的發展水平,最新、最及時、最有針對性的科技信息也是科學技術進一步發展和創新的基礎和動力。越來越多的人將科技信息看成是重要的資源、無形的財富和資產,掌握科技信息成爲增強競爭能力、提高自身實力的重要因素。正是這種對科技信息的強烈需求促進了科技信息產業的發展,促進了科技信息加工、處理、檢索理論與實踐的發展。

科技信息檢索技術經歷了50多年的發展,從手工檢索、脫機檢索、聯機檢索、光盤檢索到網絡檢索。其中某些方式已被其他方式取代,如脫機檢索被聯機檢索取代,光盤檢索作爲一種過渡形式已發展成爲網絡檢索。

在電子讀物日益走進人們生活的今天,傳統的印刷本讀物在短期內仍然佔據着難以替代的重要位置。也就是說今天印刷型出版物的重要地位仍然沒有改變,同樣,印刷本檢索工具的重要地位也依然存在。因此,我們在介紹科技信息檢索時,將手工檢索工具與計算機檢索結合起來講解。

5.6 理科信息檢索

理科信息主要指以理科的學科專業爲界線劃分整理的科技信息,通常包括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這些學科涉及的檢索工具也較多,本節以3個應用比較普遍的檢索工具爲例介紹其用法。

5.6.1 《生物文獻摘要》

1.概念
美國《生物學文摘》(Biological Abstracts,簡稱BA) 創刊於1926年。現爲半月刊,一年二卷。BA是目前關於生命科學的最大的一部文摘型檢索工具,具有廣泛的收錄範圍,除包括傳統的動物學、植物學和微生物學等領域之外,還包括實驗醫學、農學、藥學、生化、生態學、生物醫學工程及儀器等一些邊緣學科或相關領域。

2.BA印刷版
①BA文摘本
BA文摘本由類目表、文摘正文、輔助索引組成。類目表決定了BA文摘正文的編排順序,也是檢索文摘的一條檢索途徑。文摘正文按分類組織,類目與標題等級表的類目設置一致。輔助索引自創刊以來變化較大,目前文摘本中的索引有生物體索引、主題索引和著者索引。

②BA來源期刊目錄
BA來源期刊目錄(Serial Sources for the BIOSIS DATABASE)自1979年開始出版,單獨發行。

③生物學文摘/報告•評論•會議
創刊於1965年,1980年改爲現刊名,現爲半月刊。BA/RRM收錄BA未摘錄的生物學文獻,BA/RRM和BioResearch Index都是題錄型刊物,不帶文摘。

3.BA數字版
BA數字版有聯機數據庫、光盤數據庫和網絡版檢索系統。

BA聯機數據庫(BIOSIS Previews)由BIOSIS出版,收錄的文獻包括BA、BA/RRM及其前身Bioresearch Index。該數據庫在一些主要的聯機檢索系統中均有相應的文檔。

BA光盤版(BA on CD)於1980年由BIOSIS編輯出版,3個月更新一次,累積半年的數據出版一張光盤,內容等同於印刷本。

BA網絡版數據庫(BIOSIS Previews)用法與光盤版基本一致,其網站 (www.biosis.org) 除提供BA數據庫信息外,還提供相應的其他信息與服務。

4.生物學相關文獻檢索
除BA外,生物學信息還廣泛分佈在中外文其他檢索工具和網絡信息資源中:

①中文檢索工具
分別是:《中國生物學文摘》、《古生物學文摘》和《中國國土資源文摘》。

②外文檢索工具
英文的生物學檢索工具出版量比較大,種類也較多,如英國生理學會出版的《生物科學近期文獻題錄》(Current Awareness in Biological Sciences), 倫敦動物學會出版的《動物學記錄》(The Zoological Record)等。

③網上信息資源
中文生物學網上信息有: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物工程研究所中心網站(http://www.srcb.ac.cn)。此外,國內各生物學研究所和各大學生物系的網站均能提供一定的生物學信息。外文關於生物學的網上信息在一些大學的網站上也能找到。

5.6.2 《化學文摘》

1.概念
美國《化學文摘》(Chemical Abstracts,簡稱CA),創刊於1907年,現爲週刊,每年出版2卷,每卷26期。CA是檢索化學文獻極爲重要的檢索工具,由於其具有廣博的收錄範圍、完備的索引體系、短暫的出版週期、多樣化的出版形式爲檢索者帶來了方便,成爲世界上公認的最大型、最權威的化學化工信息檢索工具,在我國化學界享有盛譽。

2.CA印刷版
CA的印刷本是最古老的出版形式,至今依然具有重要作用。掌握印刷本的編撰結構,對於熟練掌握其用法和提高檢索效率具有重要意義。

①CA的文摘本
 CA每週出版一本文摘。
 CA的文摘本由分類目次表、文摘、索引和附錄構成。
 文摘按分類目次表所列類目編排,每一類目下的文摘分四個部分編排,每一部分之間用虛線隔開。其編排次序是:
a. 論文(包括會議錄、學位論文、科技報告、存檔資料和專題綜述等);
b. 新書及視聽資料;
c. 專利文獻;
d. 相關的類目參見條目。

 CA的文摘以報道型文摘爲主,其報道的內容包括:
a. 研究的目的和範圍;
b. 新的化學反應、化合物、材料、工藝設備和資源等;
c. 已知物質的新性質、新來源及新應用;
d. 觀測的數據和結果以及作者的解釋和結論。

 文摘內容以報道性文摘爲主,因此,閱讀CA文摘在某種程度上可以代替閱讀原文。
 CA文摘本附有三種索引:關鍵詞索引、專利索引和著者索引。

②CA索引本
CA具有多種形式的索引本,包括卷索引、年索引和5年(10卷)累積索引,其中卷索引和累積索引中的索引類型是一致的,有:化學物質索引、普通主題索引、分子式索引、環系索引、著者索引、專利索引,年索引有登記號索引、來源索引(CASSI)。

化學物質索引
它是從1972年76捲起從CA的主題索引中分離出來而編制的索引,它所收錄的化學物質具有以下特徵:原子和原子數目已知;分子的價鍵清楚;主體化學結構穩定。
化學物質索引由主、副二級標題組成。主標題由化學物質名稱組成,副標題由表示主標題某方面或某類別的名詞組成。使用該索引檢索時,要注意其主標題並不是以所有的化學物質名稱做標識詞,特別是有機化合物通常只以母體化合物爲索引標題(又稱爲化合物索引名稱),而把母體化合物的化學功能衍生物,一般衍生物、化合物、聚合物,列於母體化合物爲索引標題的條目之中。另外,一種化學物質可能會有多個名稱,而化學物質索引中只用一個名稱作索引標識詞,該名稱由CAS選用它認爲是最合適的命名法來命名的。也就是說使用本索引檢索前還要確定所要檢索的化合物在CA中的名稱,確定該名稱的最好辦法就是使用CAS出版的“索引指南”(Index Guide)。化學物質索引的副標題有普通副標題、類別副標題和專用副標題三類:普通副標題由比較通用的名詞組成,起限定主標題的研究範圍或方面的作用;類別副標題(Categories)都是表示化合物類別的詞,以及取代基和官能團的詞,起着把主標題(化學物質名稱,即所謂化合物索引名稱)的化學衍生物條目按類歸併的作用;專用副標題嚴格專用於相應的主標題。

環系索引
它是專門用來查找環狀化合物的索引。它首先按環狀化合物環的數目由小到大排列,其次按環架上原子數和環架上元素的成分排列,並給出母體化合物名稱,但不給文摘號,因此,該索引不能用來直接查找文獻信息,必須再轉查化學物質索引,所以我們稱它爲輔助索引。

著者索引
它與文摘本中的著者索引編排方法基本一致,所不同的是索引本中著者索引的著錄項目除了作者姓名和文摘號外,還有文獻篇名。通過文獻篇名可以初步瞭解文獻內容並可對同一作者的多篇文獻進行區分。

專利索引
該索引與文摘本中的專利索引完全一致。
來源索引(CAS Source Index 簡稱CASSI)
CAS報道的化學信息來源廣泛,它將CA所有的信息來源收錄其中並指示給讀者。
登記號手冊
它是1974年以後出版的,原爲登記號索引(Registry Number Index),專門收錄化學文獻中帶有登記號的化學物質,每個有登記號的物質的化學成分和分子結構都是明確清晰的,每一個號碼唯一地代表一種物質。

③檢索語言
CA沒有嚴格意義上的檢索語言,但它於1968年第69捲開始出版的索引指南就是對CA各種索引用法的指導,特別是對化學物質索引和普通主題索引的標題的規範以及標題之間關係的提示,成爲使用CA的重要的輔助工具,因此,它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檢索語言的作用。

索引指南結構由兩部分組成:正文部分和附錄部分。
正文部分主要幫助用戶正確選擇化學物質索引和普通主題索引的標題。
正文部分使用的參照系統主要有:“見”(see)和“參見”(see also)參照項。 “見”項參照又可分爲普通主題概念參照和化學物質參照,普通主題概念參照是對一些一般性的概念、混合物和一些結構不確定的化學物質的規範化控制,化學物質參照是對具有多個名稱的化合物特別是有機化合物的規範化控制;“參見”參照項,將在內容上有聯繫的標題揭示出來,可以幫助使用者擴大檢索範圍;主要目的是幫助用戶正確判斷相關內容的含義,從而正確選擇標題。

3.CA數字版
CA的數字化信息主要由聯機數據庫和光盤數據庫資源組成。隨着計算機和網絡的發展,聯機數據庫進一步發展成網絡化數據檢索系統。

CA的聯機數據庫收錄從1967年至今的所有CA印刷本的化學文獻,該數據庫在主要的國際聯機系統中均有收藏。CA的光盤數據庫目前廣泛使用的有由美國化學學會製作的“CA on CD”光盤和Compact Cambridge 科學文獻服務社製作的“化學文摘累積索引及文摘”光盤兩種。

4.化學文獻的相關檢索
化學化工相應的檢索工具較多,如:《中國化學化工文摘》、《化工文摘》、《精細石油化工文摘》等,有些文摘刊物已發行了光盤版。
網上化學、化工資源十分豐富,除DIALOG系統、ORBIT系統含有大量的化學化工文檔外,還有許多專門的化工網站、各大學的化學化工學院等也是化學信息的重要來源。

5.6.3 《科學文摘》

1.概念
英國《科學文摘》(Science Abstract,簡稱SA)由現名爲國際物理學與工程信息部出版。目前具有三個分冊:A輯:《物理文摘》,半月刊,報道範圍包括基本粒子、核物理、原子物理、分子物理等有關物理學方方面面的研究,也包括測量與儀器等;B輯:《電氣與電子學文摘》,月刊;C輯:《計算機與控制文摘》月刊。這三個分冊除報道內容不同外,其結構與用法均相同。SA收錄的文獻類型以期刊論文爲主,1977年後不再收專利。

2.SA印刷版

①SA文摘本
SA文摘本由分類目次表、文摘正文、輔助索引構成。分類目次表位於每期首頁,每卷第一期還加一頁主題分類表,此外每期分類目次表之後還有一個主題指南。由於SA的文摘本中沒有主題索引,因此“分類目次表”是利用文摘本從主題內容角度檢索文獻信息的主要途徑。SA的分類體系比較新,類目設置系統、完整,類目之間的參見注釋多而且詳細,因此,利用分類表查找文摘是比較便利的。SA文摘正文是按照分類組織的,其順序與正文前的分類目次表一致。輔助索引有多種:著者索引、圖書索引、會議索引、團體著者索引、參考書目索引,每個索引各有專門的用途,供讀者快速查找那些特殊類型的文獻(如專題書目、圖書、會議文獻,技術報告等),故又可稱之爲“專用索引”。

②SA索引本
SA索引本有半年累積索引本和多年累積索引本,其索引的種類在文摘本基礎上增加了主題索引。SA的主題索引是單級主題索引,每條索引款目由主題詞、說明語和文摘地址構成,按主題詞的字母順序排列。主題詞是規範化的詞彙,詞彙全部來自SA的敘詞表(1NSPEC Thesaurus),索引中的說明語是由標引者自編的,說明語一般由一組關鍵詞或短語構成,爲節省篇幅,說明語中使用了許多縮寫詞。由於SA的主題索引中的索引詞選自敘詞表,因此,檢索時應藉助於敘詞表選擇主題詞,這是檢索主題索引的關鍵。

③SA檢索語言
SA檢索語言由比較標準的敘詞表構成,其主題索引就是以該表爲基礎編制的,因此,它是使用SA主題索引的重要助手。SA敘詞表(INSPEC Thesaurus)由兩部分組成:字順表和詞族表。字順表是主體,有完善的詞彙控制和參照系統。SA敘詞詞表揭示的完善的詞間關係可以有效地幫助用戶選擇檢索詞。熟悉詞表並充分利用詞表對提高檢索效率和效果都具有重要意義。

3.SA數字版
  SA數字版包括聯機版、光盤版和網絡版。聯機版早在1973年就投入使用,光盤版在1989年推出,網絡版是在聯機版基礎上發展起來並進入網絡化系統提供服務。SA光盤版(INSPEC數據庫)每年出版一張光盤,每張光盤覆蓋的文獻時間跨度大約5年,每季度更新一次。SA網絡版是在20世紀90年代後出版的,稱爲INSPEC數據庫,其網址爲 http://www.iee.org.uk,具體用法與光盤版數據庫基本一致。

4.相關的數理信息檢索
  除了SA之外,還有以下工具可以檢索數理方面的資源:美國《數學評論》(Mathematical Review,簡稱MR); 美國《應用力學評論》,(Applied Mechanics Review,簡稱AMR),另外,網上也有較多的數學物理信息資源。

5.6.4 其他理科信息檢索工具

1.美國《科學引文索引》和《最新目次》
美國《科學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簡稱SCI)其主要報道生命科學、醫學、生物、物理、化學、農業、工程技術領域內的科技文獻,由“引文索引”、“來源索引”和“輪排主題索引”三部分組成,是目前國際上最具權威性的用於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科研成果的評價體系。《最新目次》(Current Contents,簡稱CC)按學科分多個分冊,內容是各種期刊的目次彙集,週刊。

2.《中國科學引文索引》
由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於1995年創刊發行。分爲引文索引、來源索引、機構索引和輪排主題索引四個部分。

3.法國《文摘通報》
簡稱BS,於1939年創刊,由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編輯出版。

4.俄羅斯《文摘雜誌》
(簡稱РЖ)創刊於1953年,由全俄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編輯出版。

5.日本《科學技術文獻速報》
1958年創刊,是文摘性檢索刊物。該刊現分爲12個分冊,報道的領域涉及科學技術各個部門。

5.7 工科信息檢索

5.7.1 概念

由於工程技術涉及的學科範圍比較廣泛,具有信息量大、學科界線不明顯的特點,有相當一部分技術信息以專利發明的形式獲得了專利保護,因此,本節以綜合性的技術檢索工具——美國《工程索引》和英國的專利信息檢索工具《德溫特世界專利索引》爲例介紹工科技術信息的檢索原理及方法。

5.7.2 《工程索引》

1.概念
  美國《工程索引》(The Engineering Index,簡稱Ei)創刊於1884年,距今已有100餘年的歷史。Ei是工程技術領域綜合性的檢索工具,也是我國科技人員經常使用的一種檢索工具。Ei收錄世界上50多個國家、10多種文字的工程出版物,期刊約3 000多種,此外還包括會議文獻、科技報告、學位論文等,其中期刊文獻和會議文獻收錄得比較全面。Ei不收錄專利文獻。在Ei的發展過程中,有過多種出版形式,如書本式、卡片式、縮微版、磁帶版、光盤版,現在已發展到了網絡版。

2.Ei印刷版
  Ei的印刷型出版物有:工程索引月刊(The Engineering Index Monthly),1962年創刊,工程索引年刊 (The Engineering Index Annual),1906年正式出版,此外Ei還不定期地出版工程信息主題詞表。

①Ei文摘本
• Ei雖然名爲索引,實爲文摘刊物,其文摘本有月刊本和年刊本兩種,這兩種版本的正文編排方式完全相同。月刊本中的索引有主題索引、著者索引,年刊本除這兩種索引外,還有出版物一覽表、會議一覽表。

• Ei文摘正文是按主題詞字順編排的,主題詞選自Ei的主題詞表。Ei主題索引是從主題內容角度檢索Ei文獻的唯一途徑。主題索引按主題詞字母順序排列。

• 由於Ei主題詞表在1993年由標題詞表變爲敘詞表,所以Ei的主題索引也相應由標題詞索引變爲敘詞索引,索引中的主題詞由原來的二級主題詞變爲一級主題詞,並且新的主題詞增強了表達概念的直觀性和完整性,使主題檢索更加方便、快捷。

• Ei著者索引是一種快速、準確的查找文獻線索的途徑。

• 出版物一覽表有2個作用,一方面它揭示了EI所收錄的一次文獻的數量和覆蓋範圍,另一方面給讀者提供了出版物刊名縮寫與全稱轉換的途徑。

• 會議一覽表反映了EI當年收錄的全部會議文獻的會議情況,它按照會議名稱字順排列。

②Ei檢索語言
Ei的檢索語言一直由規範化的主題詞表構成,該主題詞表中詞的性質和形式都有過較大的調整。Ei原主題詞表名爲“Ei標題表”(Subject Heading for Engineering,簡稱SHE),1990年改名爲“Ei Vocabulary”,1993年1月起,工程信息公司用一部新編的敘詞表取代了以前所用的詞表,新表名爲“Ei敘詞表”(Ei Thesaurus)。
  “Ei標題表”(SHE)是供檢索1992年(91卷)以前的Ei文獻時使用的一種規範化、權威性的標題表,是Ei根據多年的標引工作經驗積累而成的,並不斷修訂。SHE全表由四部分組成,主表、副標題索引表、分類範疇表和主題指南。
  “Ei敘詞表”是一部新表,收錄大量的敘詞和入口詞(非敘詞)。新表更好地滿足了手檢和機檢兩方面的需要,反映了Ei在文獻處理技術上的全面變化。

3.Ei數字版
① Ei光盤版
  Ei有光盤版、聯機版、網絡版。光盤版稱爲Ei Compendex,與聯機數據庫版相對應。Ei光盤版分Dos環境下和Windows環境下運行的兩種軟件系統,此外,Ei還分有Ei綜合版本和專業版本。Ei Compendex有兩個檢索界面,菜單式檢索和輸入布爾邏輯檢索。

② Ei網絡版
  Ei網絡版主要指20世紀90年代以來Ei公司發行的以World Wide Web爲基礎的網絡版工程索引數據庫Ei Compendex Web,它的收錄範圍大於Ei印刷版和Ei Compendex。1998年,國內清華大學等10所高校聯合購買了Ei Compendex Web的使用權,使得這10所院校的師生在其各自校園網上均可免費檢索Ei Compendex Web。目前,聯合購買該數據庫使用權的單位每年都有增加。
該數據庫在清華大學的鏡像服務地址爲:
http://ultra2.lib.tsinghua.edu.cn/eivillage/plsql/switch
  與光盤版相比,有些檢索功能在網絡版中較難實現,如位置算符輔助檢索手段、某些限定性檢索以及對檢索結果的排序功能等。但Ei Compendex Web的數據每週更新,檢索結果更新更快,因而受到國內用戶的普遍歡迎。

5.7.3 Derwent 專利檢索工具體系

1.概念
各國專利機構或國際專利組織在實施專利制度過程中都會產生各種與專利相關的文獻或文件,我們稱之爲專利文獻。
廣義的專利文獻,包括與專利有關的一切文獻,如申請說明書、專利說明書、專利公報、專利分類表等;
狹義的專利文獻僅指申請說明書和專利說明書。
  
專利文獻是技術文獻,又兼有法律約束力和經濟特性,它的技術內容新穎、先進、實用,所涉及的技術領域廣泛,技術先進、應用性強,同時它還具有出版迅速、管理嚴格等特點。一般來說,專利文獻可以滿足技術內容、技術法律狀態以及技術覆蓋地域等具有較強應用性的查詢要求,同時它也可以成爲分析競爭對手的有力工具。

使用專利文獻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專利文獻中報道的技術有時不夠成熟,缺乏穩定性和可再現性;
第二,技術發明的介紹不夠全面或有所保留,因此需要作進一步的分析研究;第三,一項技術可能分散在多個專利文獻之中,因爲專利法規定,一件專利只能保護一項發明(專利法的單一性原則);第四,專利文獻具有很強的法律性,因此,要注意專利文獻的法律狀態信息,如專利的有效期,專利權的轉讓、繼承、撤銷,同時也要關注那些提前失效專利和延長保護期的專利等。

2.專利分類原則及國際專利分類法
  就分類的目的而言,專利分類更強調使用專利信息的方便性和高效性,這就決定了專利分類原則將以專利信息的應用爲主,以其組織管理爲輔。因此,從現行的專利分類法來看,專利信息的分類依據主要是發明的技術特徵,包括功能、結構和用途,這種對技術特徵的強調有助於專利文獻的檢索和利用,比如對某項發明的新穎性和先進性判斷等。
各國專利主要有兩條分類原則:行業分類和功能分類。
  
  所謂行業分類原則就是根據發明的用途或應用領域分類,這種分類原則有利於按行業部門查找和使用專利文獻,易於各行業人員接受和使用,是一種簡便易用的分類方法。但這種分類法有一個最大的不足,就是在分類時會將功能相近的發明分散在不同的類。
功能分類原則是根據發明的“直接功能、效用或產品”分類,即以裝置、物質或工藝的本質效用作爲分類依據。這種分類原則將實質功能相同或相似的發明歸入同一類,因而也就出現了跨行業分類的現象,所以在某種程度上不利於從行業角度對專利文獻的檢索利用。在實際應用中,有時將這兩種分類原則結合起來使用,以便適應各國不同的檢索習慣。
不同國家專利法不同,專利分類原則也不盡相同,目前,除少數國家外,各國普遍採用國際專利分類法作爲本國的專利分類法,因此,國際專利分類法具有了真正的國際分類法的意義。美國專利分類法和德溫特專利分類法在美國專利文獻和英國專利文獻中與國際專利分類法同時使用。
  
  國際專利分類表是經過長時間的倡導、醞釀和試用後形成的一部專利分類法,它於1968年正式形成完整的《國際專利分類表》(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正式簡稱爲Int.C1,簡寫爲IPC),每5年修訂一次,以方括號中的數字表示版次。IPC的分類原則以功能分類與行業分類相結合,功能分類優先爲原則。如對涉及兩個技術領域的發明,應優先歸入功能分類位置。IPC採用等級結構、逐級分類,形成完整的分類體系:其類目依次爲部、分部、大類、小類、主組和分組。
  
  爲了方便查找IPC分類號,每一版的國際專利分類表都配有一本單獨出版的《IPC關鍵詞索引》(Official Catchword Index to the International Patent Classification)。如果檢索者不熟悉所查的技術內容在分類表中的位置,就需要藉助《IPC關鍵詞索引》,來確定分類範圍和準確的分類號,然後再使用IPC分類表。該索引按關鍵詞字順排列,每個關鍵詞對應着一個IPC分類號。該索引對於快速查找和使用IPC分類表具有很大幫助。

3.德溫特專利檢索體系
  英國德溫特出版公司(Derwent Publication Ltd.)所收錄的專利文獻來自世界30多個國家和2個國際組織,是檢索世界專利文獻的重要檢索工具,在國際專利文獻檢索方面享有盛譽。Derwent對這些系列做了調整和重新命名,統稱爲世界專利索引,簡稱WPI Derwent檢索刊物。目前WPI由兩大系列構成:文摘本和索引本(或稱爲題錄本),每部分按德溫特專利分類體系又細分爲多個系列,形成一套完整的的專利文獻檢索體系。除印刷本外,WPI還有多種版本,比如光盤、聯機數據庫和網絡版等。
  
  德溫特專利文獻檢索工具,具有以下特點:收錄範圍廣,報道量大,報道速度快,文獻加工標引質量高,可區分基本專利和相同專利,輔助索引種類多,可以多途徑檢索,索引本採用IPC分類體系,各國通用;整套檢索工具實現了多系列+多品種和多媒體化,體系完備,可以滿足多種檢索需求。當然它也有不足之處,主要表現在:只能檢索近幾十年的專利文獻;部分專利文摘寫得令人費解等。

①Derwent文摘本檢索刊物
Derwent現在發展成了兩大文摘體系:分國文摘和分類文摘。分國文摘報道8個國家2個專利組織的專利(仍用WPA名稱),分類文摘按德溫特專利分類體系組織專利文摘,共分爲三個部分:化學專利索引(CPI),綜合與機械專利索引(GMPI),電氣專利索引(EPI),此外,電氣專利文摘(EPA)實爲EPI的累積本。

《化學專利索引》(Chemical Patents Index,簡稱CPI)
CPI分12個分冊出版,每分冊分別用A-M(I除外)中的一個字母表示。其內容與索引本(WPI)中的A-M分冊(原名爲CH分冊)相對應。CPI文摘部分的著錄項目與EPI相同,但編排順序有所不同,文摘首先按德溫特分類體系編排,再按專利號國別代碼字母順序排列,然後按專利號的版次與法律狀態代碼排列,最後按專利號大小順序排列

《綜合與機械專利索引》(General & Mechanical Patents Index,簡稱GMPI)
其前身爲《世界專利文摘》(World Patents Abstracts,簡稱WPA)的前4個分冊,即:P1-P3、P4-P8、Q1-Q4、Q5-Q7。從1996年起,GMPI也細分成國際卷和日本卷,日本卷僅報道日本專利。GMPI文摘部分的編排與著錄均與CPI相同。

《電氣專利索引》(Electrical Patents Index,簡稱EPI)
共有6個分冊,分別用英文字母S-X命名,這六個分冊與索引本(WPI)中的S-X分冊相對應,從1996年起,EPI分成國際卷和日本卷兩卷,日本卷僅報道日本公開專利。EPI的文摘正文首先按德溫特分類體系排列;然後按專利文獻的專利國別代碼字母順序排列;最後在同一國別下再按專利號大小順序排列。

②德溫特文摘本中的索引
德溫特三類文摘本都在文摘之後附有三個索引:專利權人索引、入藏號索引和專利號索引。這三個索引也是比較常用的索引類型。
專利權人索引
Derwent專利權人索引以專利權人的名稱代碼爲標目,按字母順序排列組織索引款目。
專利號索引
專利號索引是把當期報道的全部專利文獻按專利號排列,供查找入藏號和專利權人代碼,以便在需要時再轉查其他相應的索引。
入藏號索引
入藏號是德溫特公司對所收到的每件基本專利給予的唯一指定號碼。基本專利一般是指最先到達德溫特公司的專利,以後到達的該發明的相同和同族專利不再給入藏號,因此一件發明的所有基本專利、同族專利和相同專利只有一個入藏號。

③Derwent索引本檢索工具
Derwent在20世紀70年代創刊了《世界專利索引》(WPI),共報道33個國家和地區、2個國際專利組織的專利文獻,週刊,分四個分冊出版,目前這四個分冊是:A-M:化工,P:綜合,Q:機械,S-X:電氣,此外,還出版與上述各分冊對應的累積索引本。在WPI出版物體系中,索引本和累積索引的各個分冊每期都有四種索引:專利權人索引、入藏號索引、專利號索引和IPC分類索引。除上述索引刊物外,Derwent公司還出版獨立的《優先案索引》。

IPC分類索引
IPC分類索引是德溫特公司按照國際專利分類法(IPC)編制的索引,因此使用該索引應結合國際專利分類表。IPC分類索引按IPC分類號的前四級類號順序排列,同類下再按專利國別代碼順序和專利號大小排列。

Derwent優先案索引
Derwent優先案索引(Priority Index),集中了Derwent索引本中的所有專利的優先案。優先案索引先按優先權申請國代碼及年代順序排列,再按優先申請號和申請日期順序排列。該索引在每個優先案下列出全部同族專利。優先案索引給人們提供了從優先權查找同族專利的有效途徑,它還能在有多項優先權情況下指明相關優先權,部分接續申請及其相同專利。另外,國外著者在引用專利文獻時,有時只提到國別和申請號,優先權索引也爲通過國別和申請號追蹤檢索專利文獻提供了便利。

④Derwent專利權人代碼手冊
在Derwent出版物中,專利權人名稱通常用專利權人代碼來表示,該代碼由四個大寫的英文字母組成。爲了方便用戶查找和使用專利權人代碼並瞭解其編碼的規則與方法,德溫特公司出版了《公司代碼手冊》(Company Code Manual)。該手冊按兩種排序方法將內容分成兩大部分,專利權人名稱排序和專利權人代碼排序。

4.專利文獻的其他檢索工具
凡是實施專利制度的國家都有自己的專利出版物,這些出版物都可以用來檢索專利文獻。美國具有豐富的專利文獻,受到高度的重視。我國專利文獻量並不很大,但隨着我國專利的申請和需求迅速增長,也應給以一定的重視。

①美國專利文獻檢索
查找美國專利文獻可以在德溫特檢索工具查找,也可以利用美國專利局出版的專利文獻進行檢索,其檢索工具主要包括三類:專利局公報,專利分類表,專利索引。

美國專利局公報
專門公佈美國專利局批准的專利申請說明書的摘要。每期公報按專利類型劃分,發明專利進一步按學科領域分爲“一般與機械”、“化學”和“電氣”三大部分,然後按專利號大小順序排列。每期專利公報後附有專利權人索引和分類索引。

美國專利分類表
整部分類表由3種出版物構成:分類手冊、分類定義和分類表索引。分類手冊由大類類表和大類展開表(詳表)組成,分類號採用順序制數字類號,類目等級靠排印位置和錯位圓點數表示。分類定義是一部手冊,對各個類進行詳細定義,限制各類的內容範圍。分類表索引按所收技術詞彙字母順序排列,其後列出相關的美國專利分類類號。

美國專利索引體系
美國專利索引由美國專利公報索引和美國專利年度索引構成,是檢索美國專利的主要檢索工具。

②中國專利文獻檢索
我國專利文獻最早始於1985年,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目前印刷本有兩大檢索系列:文摘本和索引本。

文摘本
由中國專利局出版,分爲專利公報和中國專利分類文摘兩種類型。專利公報又按專利類型不同劃分爲三個分冊:發明專利公報、實用新型專利公報、外觀設計專利公報,現均爲週刊。專利分類文摘按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分爲兩個分冊,分類法採用國際專利分類法(IPC),每年出版一次。

索引本
中國專利索引本是累積出版的題錄型專利文獻檢索工具,該索引將當年公開公佈的全部專利累積起來,按專利類型劃分後編排索引,每卷提供3種索引:國際專利分類索引、申請人•專利權人索引、申請號•專利號索引。

5.專利文獻的計算機檢索
除印刷本外,專利文獻也有光盤版、聯機版、網絡版,世界著名的聯機檢索系統中都有專利文獻的聯機檢索,如DIALOG、STN、ESA等。

①專利文獻的光盤版
世界上很多國家和專利組織都有專利文獻光盤數據庫,以滿足計算機檢索的要求。

中國專利光盤數據庫
中國專利局、專利文獻出版社和中國專利信息中心等部門相繼出版了一些專利文獻光盤數據庫,如中國專利數據庫光盤(CNPAT)、中國專利說明書光盤、中國專利公報光盤和中國失效專利數據庫光盤等,這些光盤容納了我國實施專利制度以來的全部專利文獻。

外國專利光盤數據庫
外國專利光盤數據庫非常豐富,如歐洲專利組織、專利合作條約組織、非洲知識產權,以及美國、日本、德國、法國、英國、奧地利、瑞士等國家都有自己的專利光盤數據庫。與我國一樣,各國專利光盤也有多種數據庫,使用專利光盤檢索時應注意根據需要選擇不同的數據庫。

②專利文獻的網絡版
各國專利局的網址都是網上專利信息的重要來源,此外一些專門的專利出版機構所在網址也是其重要的來源。如:中國發明專利技術信息網(網址:http://www.Lst.Com.cn);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局的中國專利信息網(http://www.Cpo.cn.net);中國專利信息網(http://www.atent.com. cn)等。各國專利局網址可以通過各國政府網站查詢。

5.7.4 其他工科信息檢索工具

工科信息檢索除涉及書刊和專利文獻外,還涉及技術標準、科技報告、會議論文、學位論文等特種文獻,常用檢索工具如下:

1.標準文獻
  檢索工具有ISO Catalog、IEC Catalog、《美國材料與試驗協會標準年鑑索引》、日本的《JSO總目錄》、英國的《BSI目錄》等。

2.科技報告
  檢索美國四大報告(即AD報告、PB報告、DOE報告、NASA報告)的工具是:檢索AD報告、PB報告用《政府報告通報與索引》(GRA&I),檢索DOE報告用《能源研究文摘》(ERA),檢索NASA報告用《宇航科技文摘》(STAR)。檢索中國科技報告的工具有:《科學技術研究成果公報》、《中國國防科技報告通報及索引》、《中國機械工業科技成果通報》等。

3.會議文獻
檢索國際會議可用美國的《世界會議》(WM)、《會議論文索引》(CPI)、《科技會議錄索引》(ISTP)等。檢索國內學術會議文獻的檢索工具主要是《國內學術會議文獻通報》。

4.學位論文
檢索歐美學位論文可用《國際學位論文文摘》(DAI)、《美國博士論文索引》等。檢索中國學位論文的檢索工具是:《中國學位論文通報》,《中國科學院博士學位論文文摘》等。

5.8 醫藥信息檢索

5.8.1 主要醫藥檢索工具及其發展

1.醫藥信息檢索概況
  作爲科技信息檢索中的特殊分支,醫藥信息檢索也同樣走過了從最初的手工檢索爲主發展至今日的計算機檢索爲主的歷程。如題錄型《中文科技資料目錄》(醫藥衛生)是手檢檢索工具;《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數據庫》(CBMdisc)則是醫學檢索光盤;《萬方醫藥子系統》以及中國期刊網專題全文數據庫(Web版)的醫藥衛生專輯是Web環境下的核心全文醫學檢索工具。
  國外醫藥檢索工具著名的有美國《醫學索引》(Index Medicus, 簡稱IM)和荷蘭《醫學文摘》(Excerpta Medica,簡稱EM)。IM和EM與CA(Chemical Abstract)、BA(Biological Abstract)一道被譽爲四大著名生物醫學檢索工具。

2.主要醫藥信息檢索工具簡介
①國內醫藥信息主要檢索工具:見教材表4.1
②國外醫藥信息主要檢索工具:見教材表4.2

5.8.2 美國《醫藥索引》與PubMed數據庫

1.美國《醫學索引》(Index Medicus,簡稱IM)

①美國《醫學索引》概況
美國《醫學索引》(Index Medicus,簡稱IM)是最常用的綜合性醫學文獻檢索工具之一。IM收錄世界各國主要的生物醫學及其相關學科的期刊,到2003年爲止,已收錄世界上72個國家和地區的46種文字出版的生物醫學期刊及與醫學有關的科技期刊4 521種,其中收錄中國期刊64種。IM的特點是歷史悠久,報道速度快,檢索效率較高,檢索方便,內容全面,側重於臨牀醫學。

②檢索體系
IM設置了兩種索引:主題索引(Subject Section)和著者索引(Author Section)。
主題索引:供用戶從擬查課題的主題概念入口檢索文獻。
著者索引:供用戶從著者姓名入口檢索文獻。

③《醫學主題詞表》(Medical Subject Headings,MeSH)
是NLM對生物醫學文獻進行主題分析、標引的權威性檢索工具,也是指導用戶使用主題索引進行文獻檢索的工具。

3.PubMed
①PubMed數據庫概
PubMed是美國國家生物信息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 NCBI)1997年5月推出的基於Web的檢索軟件。NCBI提供許多特色性的生物醫學類數據庫信息服務,PubMed 只是其提供的數據庫服務之一,並實現了與系統內其他數據庫之間的交叉鏈接。
通過網址:http://www.ncbi.nlm.nih.gov/entrez/query.fcgi或進入http://www.ncbi.nlm.nih.gov主頁後選擇PubMed即可。

②數據庫覆蓋的範圍及提供的主要服務
MEDLINE 數據庫的核心與印刷版的題錄型檢索工具Index Medicus(IM)對應,但其在收編內容和文獻記錄方式上都進行了擴充與發展,MEDLINE共包含三種重要索引Index Medicus(醫學索引),Index to Dental Literature(牙科文獻索引) 和International Nursing Index(國際護理學索引)。PubMed可檢索的數據庫實際上是MEDLINE數據庫擴充版,內容包括MEDLINE記錄、PreMEDLINE記錄(未完成MeSH標引的最新記錄)以及出版商直接提供的其他記錄(Record Supplied by publisher)。

③PubMed 檢索技術及檢索功能
PubMed系統主要提供了兩種檢索界面:基本檢索和主題詞檢索。此外,還設置了一些特色檢索服務。

基本檢索(Search)
PubMed 的主頁面就是基本檢索界面。該界面設置了一個查詢輸入框,用戶只需要在提問框中輸入任意的檢索提問,系統就會以其識別的語法規則進行運算並返回檢索結果。值得一提的是,有別於其他檢索系統,PubMed的“Search”檢索功能非常廣泛,既可以輸入簡單的任意詞或詞組查詢,也可以實現類同於其他檢索系統的高級檢索和專家檢索功能。
基本檢索的主要檢索功能有:邏輯組配檢索;自動轉化提問詞;截詞檢索;作者姓名自動截詞檢索;檢索有摘要或全文的記錄;字段檢索等。

主題詞瀏覽(MeSH Browser)
爲了在檢索過程中控制檢索的精確度,系統設置了主題詞瀏覽檢索(MeSH Browser),即查詢並選擇主題詞進行檢索。

輔助檢索功能鍵
“Limits”功能鍵,限制條件進行檢索;“Previews/Index”功能鍵,預檢索和Index檢索;“History”功能鍵,查看檢索史並利用已有的檢索提問式進行檢索;“Details”功能鍵,單擊該鍵後,系統會將用戶的提問詞及PubMed轉換後的檢索詞與完整檢索表達式詳細地顯示在“PubMed Query”提問欄中,用戶可在該提問欄內直接對檢索表達式進行修改,然後單擊“Search”再次發出檢索請求。

檢索策略的修正
PubMed在許多檢索頁面都提供了處於查詢狀態的檢索提問框,用戶可以根據上一次的檢索結果隨時進行修正。在調控和修改過程中,可以調用檢索系統中的所有功能鍵與輔助功能鍵,靈活運用檢索技術與檢索技巧,達到與具體需求的統一。

其他檢索服務
包括:期刊數據庫查詢,查找指定期刊上的論文;臨牀諮詢,查找臨牀相關文獻;引文匹配檢索,查找特定記錄等。

④檢索結果顯示及相關資源鏈接
包括檢索結果顯示,獲取記錄相關資源,檢索結果輸出等。

5.8.3 荷蘭《醫藥文摘》

1.荷蘭《醫學文摘》印刷本

①荷蘭《醫學文摘》(Excerpta Medica,簡稱EM) 概況
荷蘭《醫學文摘》(Excerpta Medica,簡稱EM),創刊於1947年,收錄全世界110個國家和地區的生物醫學、藥學及其相關學科期刊4 000多種,年報道文獻量40萬篇。特點:文摘質量高;按專題分冊出版;收錄範圍廣泛,偏重於歐洲、日本文獻;衛生學、藥學文獻量大,但無護理、口腔、獸醫及心理學分冊。現有44個分冊(其中43個文摘分冊,1個題錄分冊)。按照統一的版式編排並具有相同的索引系統。《醫學文摘》各分冊目錄一覽見教材。

②編排結構及檢索體系
EM各分冊均按各自學科體系單獨編排,結構較爲統一,依次包括以下幾部分:分類目次、文摘正文、主題索引、著者索引。EM各分冊均提供分類、主題和著者三種檢索途徑。

2.荷蘭《醫學文摘》聯機數據庫

①概況
荷蘭《醫學文摘》聯機數據庫(EMBASE)由Elsevier出版,其對應出版物是印刷版荷蘭《醫學文摘》的43個分冊和1冊題錄索引。數據庫中有近30%的記錄未編入印刷本。目前,EMBASE擁有光盤版和網絡版,國內引進的光盤數據庫主要有美國銀盤公司的EMBASE:Drugs&Pharmacology。網絡版EMBASE則可以通過EMBASE公司的主頁(http://www.embase.com/)進行檢索。

②EMTREE Theraurus
1991年EBMASE正式使用的樹狀詞表(EMTREE),是用於文獻主題標引和檢索的等級詞表。該詞表在42 000個主要等級敘詞的基礎上,增設了180 000個同義詞。並將所有詞按概念關係逐層按等級排列。檢索時可以通過頁面的功能鍵進行精確控制。點擊主頁上方的“EMTREE keywords”,即可以按等級瀏覽選詞檢索。

③檢索功能
EMBASE的檢索技術和邏輯運算與PubMed有些類似,但又有其特點。可提供:快速檢索、高級檢索、藥物檢索、疾病檢索、文章檢索等檢索方法。

④其他輔助檢索
內容有樹狀結構關鍵詞檢索、期刊瀏覽、著者檢索。

5.9 農業信息檢索

5.9.1 農業信息檢索體系發展概況

農業信息檢索工具和檢索系統是檢索體系中的重要分支。由於農業與生物學以及林業、畜牧業和漁業的天然聯繫,農業信息必然與這些相關領域的信息相互融合,因而它們的檢索工具也相互融合,有時甚至成爲一體。這種現象在世界三大農業信息數據庫CABI、AGRIS、AGRICOLA和我國的農業信息檢索系統中均有所體現。
與其他檢索工具一樣,農業檢索工具也有多種版本形式,如印刷版、光盤版和網絡版。印刷版中的國外與國內的主要檢索工具見教材表4.4和表4.5。

5.9.2 世界三大農業文獻數據庫檢索

世界三大農業文獻數據庫CABI、AGRIS、AGRICOLA是當今世界收錄農業文獻量最大、專業覆蓋面最廣、利用率最高的農業文獻數據庫。CABI是國際農業和生物科學中心(Centre for Agriculture and Bioscience International) 出版的文摘型數據庫;AGRIS是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所屬的國際農業科技信息系統建立的農業書目數據庫;AGRICOLA(Agricultural Online Access)數據庫爲美國農業圖書館編制的農業文獻聯機存取書目數據庫。
  下面以網絡版WebSPIRS爲例介紹農業信息數據庫的檢索方法與技巧。WebSPIRS是檢索農業數字化信息資源的主要系統,它包括多種不同內容的數據庫,因此,在進入檢索界面前,首先要勾選本次檢索所需的數據庫,進入檢索界面。WebSPIRS檢索界面比較清晰,它提供的檢索功能主要有基本檢索和輔助檢索,可以選擇檢索結果顯示與輸出形式,同時還有一些附加功能。下面分別介紹。

1.基本檢索:
  有全文檢索(即全記錄檢索);限制檢索;語種限制;Search Builder(簡易的檢索方式)等。

2.輔助檢索
①Index(索引表)
Index是數據庫中所有可被檢索的詞或詞組構成的一個索引表。該索引表可幫助用戶解決兩方面的問題:一是幫助用戶選擇能夠反映課題內容的關鍵詞;二是幫助用戶解決對某個單詞或詞組拼法不熟悉的問題。

②Thesaurus(敘詞表)
Thesaurus是一個生物敘詞表,該表中的所有詞和詞組都是經過規範化處理的。Thesaurus有三個作用:幫助用戶選擇規範化的主題詞,Thesaurus中的“see”(見)和“used for”(代),可起到覈對(選準)主題詞的作用,提高文獻查準率;選用敘詞表中的上位詞或相關詞,可實現擴檢,提高文獻的查全率;選用敘詞表中的下位詞,可實現縮檢,提高查準率。

3.結果顯示與輸出
檢索完成後,系統即自動顯示檢索結果和總記錄數,並在檢索歷史區(Search History)生成一個檢索項。點擊每個檢索項後的“Display”顯示先前執行過的檢索結果。

4.系統附加功能
①Search History(檢索歷史)
每完成一次檢索,在檢索歷史區就會生成一個檢索項號(#),並顯示檢索策略及檢中記錄數。每個檢索項前有複選框可供勾選。

②Save History(存儲檢索歷史)、Load Search History(載入檢索歷史)
通過“Save History”功能鍵,可將用戶經常使用的檢索策略儲存起來,只需鍵入自己的E-mail地址,選擇保存的有效期即可。而“Load Search History”則將保存的檢索策略調出重新進行檢索。

③鏈接館藏和整合電子期刊館藏
在檢索結果界面中,某些記錄後有“Link”按鈕,可鏈接至本館所訂購的電子期刊全文。

5.檢索技術要點
①布爾邏輯算符:爲“and”、“or”、“not”。
②截詞算符:“?”爲有限截詞符,可用1到n個“?”表示0到n個字符;“*”爲無限截詞符,表示0到無數個字符。
③字段限定符:WebSPIRS提供字段限定符功能以提高查準率,限定符爲“in”。
④位置算符:WebSPIRS提供的位置算符有三個,“with”、“near”和“ADJ”,其作用是縮小檢索範圍,提高文獻的查準率。

5.10 重要數據圖譜

在科技信息檢索中,許多科技數據經過長期的積累形成了許多專業數據資源,並以數據、圖形、表格等形式記錄於工具書中,包括數表、譜圖、星圖、地圖、圖譜、圖錄、年表、歷表等,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一類信息資源。下面是幾種特別重要的大型數據圖表。
1.LBT
LBT是Landolt-Bornstein’s Zahlenwerte und Functionen aus Physik, Chemie, Astronomie, Geophysik und Technik(蘭多特-波斯坦科技數據表)的簡稱。LBT是世界上公認的最好的科技數據大全,LBT的檢索方法一般是按照其固有的體系結構查閱。

2.Sadtler波譜
Sadtler波譜全稱爲Sadtler Standard Spectra Collections(沙特萊標準波譜彙集),自1947年以來以活頁本和彙編本形式連續編號出版,是世界上最龐大的一套查檢光譜資料的標準工具。

(1)Sadtler標準波譜印刷本
Sadtler標準波譜印刷本由兩部分組成,正文和索引。正文收錄有關化合物的各種波譜數據及一些相關數據。使用Sadtler波譜的方法是通過索引查檢,最重要的索引是1980年出版的標準光譜總索引和1981-1995年標準光譜累積索引。

(2)Sadtler標準波譜網絡版
現在已經可以通過網絡檢索最新的Sadtler波譜資料,URL爲http://www.sadtler.com。

5.11 常用科技參考工具書

除上述檢索工具及數據庫外,科技信息檢索中也使用辭典、百科全書、年鑑、手冊等參考工具書,
(1)辭典:如《物理科學詞典——術語、公式、數據》、《麥格勞- 希爾科學技術術語詞典》、《單位換算詞典》、《道蘭氏英漢插圖醫學辭海》等(詳見教材)。
(2)百科全書:如《麥格勞-希爾科學技術百科全書》、《美國學術百科全書》、《電子電路百科全書》、《國際機器人學——應用和自動化百科全書》等(詳見教材)。
(3)年鑑:如《麥格勞-希爾科學技術年鑑》、《科學年鑑》、《國際電子學數據年鑑》等(詳見教材)。
(4)手冊 :如《CRC化學物理手冊》、《國際半導體數據手冊》、《集成電路應用手冊》等(詳見教材)。
(5)科技工具書指南:如《麥格勞-希爾基本科技書目》、《數學/科學使用者指南》、《國外科技工具書指南》等(詳見教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