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A Portal下的虛擬調試與SICAR解讀:標準的進階之旅與案例分析

寫在面前

大家好,我是小智,智能製造之家號主~

只要是經常關注本號的朋友,對於SICAR和虛擬調試肯定都不會陌生,即使陌生也沒關係,文章不短,閱讀門檻不高,但是乾貨滿滿,還是老樣子,先說說本次的主要內容:

01 SICAR到底包括些什麼?

02 SICAR的應用範圍

03 虛擬調試與SICAR

04 SICAR的進階之旅與案例

05 寫給看到最後的讀者

如果你是剛關注本號,也不清楚虛擬調試和SICAR,可以先補補前面的內容(如不補充也幾乎沒有太大閱讀門檻):

Sicar-從基於TIA Potal的汽車行業自動化標準看數字化製造

TIA配合Amesim、MCD、PDPS、Plant Simulation,這裏有你想看的虛擬調試

01 SICAR到底包括些什麼?

對於很多做PLC程序開發的朋友來說,或許所謂SICAR就是那一套基於TIA Portal的程序,這顯然是片面和不負責任的,前面我們說過了戴姆勒,通用汽車等國際頂級汽車廠的標準:

基於TIA Portal的自動化標準Integra的編程框架

基於TIA Portal 的Sicar,基於RSLogix的CCRW—通用GCCH框架簡述

大家應該有所瞭解,一個自動化標準囊括了硬件,軟件,網絡架構,程序庫,HMI模板等等太多東西,SICAR當然也不例外,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SICAR到底包括了些啥?

我們以下圖一個自動化系統或機器設備進行標準化包括的內容(在前面的文章中有提到過,關於標準化包括的範圍)作爲基準,與SICAR進行對比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來源:西門子

軟件和硬件平臺

前面我們說過Sicar是15年誕生的,就軟件平臺而言,當時還是基於TIA Potal V13然後2017年進化到了TIA Portal V14,再到如今的基於TIA Portal V15.1~

就硬件平臺而言,是以s7-1500系列爲基礎的,當然,如果你要說整個硬件架構,應該是下圖這樣的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來源:西門子

我來給大家解讀一下圖中我覺得重要的東西(按照圖中的標號1-10):

標識符爲1的防火牆模塊,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前面我們寫過一篇文章:

設備網絡與工廠網絡之間的NAT轉換—自動化連接信息化

是的,很多工廠配置NAT就是在這裏進行配置,配置軟件PST(僅限西家),一般就是在這裏區分了IT網絡和車間網絡的,在往上就是你們熟知的MES之類的了,比如羅家FTPC,比如西家Simatic IT UA (現在不叫這個名字了,叫Opcenter了)等,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

羅克韋爾MES FTPC技術架構,組件概覽-跟我入門MES/MOM系列1

我們也來談談製造運營管理(MOM)-西門子MES/MOM專版

2.S7-1500系列PLC,對於現在的諸多汽車廠,安全已經是必不可少的部門,因此大家可以看到圖中所示的是安全PLC,前面有介紹過西家羅家兩大安全PLC:

淺談從PROFINET到PROFIsafe的安全通信,西門子安全PLC與普通PLC的區別

從GuardLogix 和 CIP Safety認識安全PLC控制器

3.其餘的我就不多做介紹了,比如能源採集和測量設備,比如RFID,工業相機,智能電源,交換機等等,我想說的是,如果你希望自己可以像前面文章中提到的那些網絡解決案例:

一個菸廠PROFINET工業網絡故障診斷與分析案例

S7–1500遇上工業無線AP:一個立體倉庫無線網絡故障診斷分析案例

像他們分析各種網絡原因的話,那你別小看交換機,也別小看前面的防火牆,路由與交換知識、工業網絡建議你瞭解一下(後面我會專門寫幾篇工業網絡的文章,不過不是那種純應用型的)~

基礎程序與庫

這個或許就是很多關心的地方了,SICAR包括了很多PLC基礎程序,全局庫與HMI模板,這個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經介紹過,這裏就不再贅述~

幫助文檔和說明文件

這是很多國內企業與工程師非常欠缺的,大家可以往回看下前面關於戴姆勒Integra,通用汽車CCRW,這些標準背後都有數不清的支持文件,SICAR當然也必不可少,不過國內很多企業沒有在意過技術的記錄與積累(不要不承認,我見得多了)。

到了這裏你再對比下SICAR的範圍與上面圖中的標準化所包括的內容,是不是硬件,軟件,IT網絡,文檔等都能一一對應

02 SICAR的應用範圍

其實在前面的文章中早就聊過這個話題,SICAR本意是給一些還不具有自身標準的線體供應商,整車廠,汽車零部件工廠等,據悉,目前SICAR在國內的應用套數已經超過4位數,諸多汽車廠,零部件工廠,線體商等都有了不少的應用案例。

不過其實我想在這裏更想說的是標準化的話題,汽車行業作爲走在衆多行業前列的行業,如果用前面的五層架構來講,無疑汽車行業很多地方還是有值得借鑑的地方的。

因此不要把SICAR當做一套程序來看,也別簡單的認爲這是西家在汽車行業的標準,肯定不適用於你所在的行業,從標準化的角度而言,很多標準化的理念是值得借鑑的,不同行業之間確實存在着巨大的鴻溝,但是很多地方卻也有着相似之處。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來源:西門子

03 虛擬調試與SICAR

如果你熟悉SICAR,你應該知道,SICAR中其實運用了西家各種獨特的技術,比如TIA Portal Openness,前面我們還專門講過:

不懂西門子TIA Portal Openness——看這篇就夠了

再比如SiVArc:

TIA Portal 的可視化生成器——Visualization Architect

當然還有這裏要說的虛擬調試,對於 NX MCD, Process Simulate, SIMIT等我就不再介紹了,,看過前面閱讀前提的,相信很多朋友都已經很清楚了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來源:西門子

我在這裏就只給大家說一說圖中的硬件在環和軟件在環,這是在計算機仿真中很常見的術語

硬件在環(HiL),英文Hardware In Loop,爲了讓大家比較通俗易懂的瞭解,我借用了來自知乎的高贊答案:

首先,無論是汽車行業還是航空航天或者其他需要電控系統的工業領域,我們會先設計軟件,之後生成控制器可以使用的代碼,刷寫進控制器也就是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不是Engine Control Unit)。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那麼在做實時測試的時候,你有幾種選擇,要麼就是上臺架測試或者直接上車上飛機測試,也就是實打實玩真的硬件。

小一些的硬件還好說,大到汽車發動機,變速箱,飛機發動機,首先直接測試成本太高:整車臺架動輒上千萬RMB搭建成本,航空航天軟件你也不能開發初期隨意找來幾架飛機測試吧。
另外實際硬件測試有很多限制,打個比方,你要測試混動汽車電池過熱的糾錯情況,總不能故意拿來電池玩過熱玩爆炸吧。

這個時候你就需要使用HiL臺架(Hardware in the Loop)。

什麼是HiL臺架?我畫了一張簡圖: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左邊的控制器是“瞎的”,他不管你右邊虛線框裏放的是真的汽車,飛機,還是一頭大象,只要他能正常接收傳感器和其他需要的信息(通過CAN信號和電信號),然後他發送正常的指令即可。

那麼HiL臺架正是利用了控制器的這個特點,通過中間的硬件接口接收控制器的控制指令(比如開關開閉的數字信號,或者是閥體的電流控制模擬信號),然後發送控制器需要的傳感器和其他信號(比如壓力,扭矩,溫度信號)給控制器。

那麼問題來了,這個硬件接口接收來的控制器控制信號用來控制誰呢?總不能真的去控制大象吧?然後這個接口要發送的傳感器信號又來自哪裏呢?

這就要說到HiL臺架的核心了,也就是最右邊的控制對象和運行環境。
你不是不能測試軟件就放飛飛機麼?那我總能模擬這個假的放飛環境吧?
你不是不能讓電池過熱麼?那我總能用數學模型模擬電池過熱吧?
那些你不能做的,難以做到的,都可以用數字模型來模擬,這是HiL臺架中“假的硬件”。

類比大家就能瞭解什麼是軟件在環(SiL),我就不再贅述了~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來源:西門子

04 SICAR的進階之旅與案例

從2015年至今,SICAR其實已經走過了快5年時間,伴隨着TIA Portal的不斷更新,SICAR也在不斷完善,比如前面的說到的Openness,如今已經3.1版本的SICAR早已被國內諸多整車和零部件工廠所採用~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來源:西門子

最後還是放個案例吧,下面爲某汽車廠案例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來源:西門子

當然對於很多朋友或許會覺得案例用這種方式顯得太死板,是的,那你可以翻看下面用SICAR配合Process Simulate進行虛擬調試的視頻或許會直觀一些:

TIA Portal中的SICAR,用PLCSIM聯合Process Simulate的虛擬調試

其實這是一個很普遍的訴求,作爲乙方不論你是做什麼樣的方案,PLM也好,MES、SACADA也罷,再就是自動化設備也行,我們有時候總會聽到客戶說:talk is cheat. show me your data。

因爲在千篇一律的解決方案和自我吹噓面前,直觀的Demo,清晰的數據,往往比空洞的描述要更讓人信服一些(有關係的另算),如果把解決方案看過一個產品,那抓住了客戶的需求和痛點之後,或許對於很多自動化和信息化的集成商來說,你們的呈現方式也該進階了

05 寫給看到最後的讀者

其實我想表達的並不光是SICAR的進階,我相信閱讀我的文章的,大多都是製造業的同仁們,或是研發端,或是製造端,或是服務端,或是最終用戶,或是代理商,又或是系統製造商,系統集成商等,如果從架構上來說,你們都逃不出五層架構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你們也總是在爲IT層或者爲OT層而服務

(見:工業網絡的兩層與三級-從PLM到MES,再到SCADA、PLC的連接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因此不論你從事的是哪一層,請摒棄自己的固有點偏見與固執 ,用開放的心態,去完善自己,完成自己的進階,或許有的人並不贊同我前面在文章:

自動化早已不是原來的自動化,爲何你卻還是原來的你

當中的看法,有的人會覺得是在販賣焦慮(這年頭誰缺少焦慮,賣給誰?),有的人覺得我是在吹噓新技術,然而並不實用,對此我也不做評論,不過感謝你們的意見,我的理念本就是接受事物和思維的多樣性,承認自己的無知,同時也寫給善於自我思考的朋友看,思維的碰撞才能崩出新的想法。

我是小智,某985非名校畢業(這樣說會不會被打),曾經的工業網絡工程師,現在是一個特立獨行的數字化製造諮詢顧問~

參考:

1.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2069347/answer/139874774
2.2019西門子DF&PD系統集成商會PPT,來源於西門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