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L學習之延遲鎖相環

假定一個電路中需要四個時鐘相位,分別表現爲-90°, +90°, -180°, +180°,兩個相鄰時鐘沿之間必須準確地間隔1ns,怎麼準確地來產生這些相位呢?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一共有兩種方法:
1.如下圖所示,利用一個兩級差動環路振盪器來產生四個相位(簡單的兩級CMOS環形振盪器不能起振)。
但是在工藝和溫度變化的情況下怎樣才能保證間隔爲1ns呢?
這就要求振盪器必須鎖定在250MHz的參考時鐘下,使得輸出時鐘的週期正好等於4ns。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2.第二種方法就是利用延遲電路,如下圖所示。使輸入時鐘經過四級串聯延遲電路,但是這種方法不能產生精確的時鐘沿間隔,因爲每一級的延遲時間會隨工藝和溫度而變化。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因此爲了解決這個問題,人們咋延遲電路的基礎上加入了反饋來保證產生精確的時鐘沿間隔,就產生了我們平時所說的延遲鎖相環的簡單結構。如下圖所示,CKin和CK4之間的相位差用一個鑑相器來檢測,產生成比例的平均電壓Vcont,通過這個電壓的負反饋來調節每一級的延時。對於大的環路增益,CKin和CK4之間的相位差很小,即這四級電路將時鐘幾乎準確地延時了一個週期,從而建立了準確的時鐘沿間隔。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之所以稱爲延遲鎖相環(Delay-locked loop,簡稱DLL),是因爲這種結構採用了一個電壓控制延遲線(VCDL:voltage-controlled delay line)電路而不是VCO,所以與我們傳統印象中的鎖相環結構還是有較大的區別的,在寫傳輸函數時不再需要乘以Kvco/s了,這點需要注意一下。

那麼這兩種方法孰優孰劣呢?
首先,延遲線與振盪器相比受噪聲影響小,這是因爲波形中被損壞的過零點在延遲線的末端就消失了,而在振盪器電路中又會再循環,因而產生更多的損壞;其次,電壓控制延遲線電路中,控制電壓的變化能迅速改變延遲時間,其穩定性和穩定速度等問題比PLL的要減輕許多。

但是DLL也存在有缺點:
1.不能產生可變的輸出頻率。
2.DLL可能還有鎖定延遲時間不確定性的卻似按。也就是說,如果把上圖所示四級電路的總延時可以從低於Tin的值變化到高於2Tin的值,那麼延遲鎖相環可能會把CKin到CK4的延時鎖定在Tin或者2Tin,如果DLL必須提供十分準確的時鐘沿間隔,則這種不確定性被證明是有害的,因爲相鄰時鐘沿的時間間隔可能被定在了2Tin/4而不是Tin/4。這個時候就必須增加附加的電路來避免這種不確定性的產生。
3.每級延遲電路與其負載之間的不匹配也會導致時鐘沿間隔的誤差,所以需要大尺寸器件和精心的版圖設計。

參考:畢查德.拉扎維著,陳貴燦譯《模擬CMOS集成電路設計》,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