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也要懂点法律--专栏《白话法律42讲》学习总结

“无意中发现了一个巨牛的人工智能教程,忍不住分享一下给大家。教程不仅是零基础,通俗易懂,而且非常风趣幽默,像看小说一样!觉得太牛了,所以分享给大家。点这里可以跳转到教程。”

我们经常在网上看到某某程序员因为做了触犯法律的事情而入狱,但他本人直到被抓的时候,都不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是违法的。对于一个程序员来说,技术是其立身的本钱,而法律则是做事情的界限。在精通技术的同时,我们也要懂一点法律,这样才能确保技术被用到了正途上。那么,法律条文这么多,哪些才是和我们相关的呢?我们要如何学习这些法律呢?带着这种种的问题,我订阅并学习了极客时间App上的《白话法律42》专栏。本专栏作者周甲德老师是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也是一名资深的律师,有着非常丰富的办案经验。

通过对专栏的学习,我了解到了与自己工作相关的法律条款,并刷新了自己对于很多技术的使用界限的认识。在这篇文章中,我分享一下自己的学习总结,供大家在日常工作和学习的时候参考。

 

专栏主要内容

在开篇词中,作者提到了法律作为一种底层能力,最重要的价值正是风险防范。我们需要学习的不是晦涩难懂的法律条文,而是法律常识,是法律在日常的应用。本专栏会教给我们三方面的知识:第一,了解法律常识,有风险防范意识;第二,会用法律思维处理问题,不走弯路;第三,做到我不坑人,不被人坑。当然,同我们的软件开发技能一样,参与、思考并输出,才是学习法律的最佳途径

本专栏的主要内容共有四个部分,分别是:认知篇职场篇技术篇生活篇。我用下面这张思维导图来进行概括总结。

提升法律认知

作者提到,本专栏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升大家的法律认知。很多人认为,到法院打官司最重要的是找关系,打官司就是打关系,作者说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作者提到,打官司就是打是非曲直,靠的是证据

一般说来,打官司的流程包括如下几步:准备立案等通知开庭等待一审判决等待生效或二审判决生效并执行。如果对一审的判决有异议,需要在15天内提起上诉。

在我的身边,有朋友因为公司拖欠工资而申请了劳动仲裁。那么,劳动仲裁需要花多长时间、多少钱呢?劳动仲裁与职场问题关系密切,它一般是为了解决员工和单位在劳动合同上的纠纷,并且是不收费的;整个流程会花费45天时间,延长的话最多也会在60天内结案。

 

身在职场要懂法

在专栏中,有11篇文章与职场相关,涉及到的内容包括:创业竞业限制商业信誉合同股权工伤期权裁员著作权加班受贿

加班在IT行业是司空见惯的,很少有公司会支付加班费。作者在专栏中提到,一家公司支付给员工的报酬包括三部分:一是工资,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二是实物报酬,包括公司发的各种物品或是提供的有价服务等三是社会保险,主要就是我们所说的五险。如果需要员工加班完成任务,那么需要满足法律条款的要求。法律对加班时间的规定是这样的:第一,每天安排的加班时间,不能超过1小时;第二,如果因为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在保障员工身体健康的条件下,每天不超过3小时;第三,每月安排的加班总时间,不能超过36小时;第四,公司不能安排未成年人、怀孕女员工以及哺乳期未满一年的女员工加班。对于大家十分关心的加班费,法律是这样规定的:第一,如果是普通工作日加班,公司应该以1.5倍工资作为报酬;第二,如果是休息日加班,公司应该发2倍工资作为报酬,或者可以选择补休;第三,如果是法定节假日加班,公司应该发3倍工资作为报酬,不能选择调休来补偿

由于新冠肺炎的影响,很多公司都在裁员,这其实就是劳动合同的解除。作者提到,劳动合同解除是指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年限还不到,但双方协商或是任一方提出,要提前解除劳动关系,导致劳动合同提前终止,不再继续履行下去。很多公司的裁员,实际上是经济性裁员,它是指特殊情况下,公司进行的有人数限制的辞退行为。人数限制是指,裁员在20人以上,或者不到20人,但占了员工总数10%以上。一旦裁员,公司就要给被裁员工提供经济赔偿金,它是公司解除劳动合同时,一次性给予员工的经济补偿,其给予标准按员工在公司的工作年限来算。另外,对于大家经常听到的“N+1”,作者是这么解释的:“N”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经济补偿金;“1”也被称为代通知金,是指这种情况下,因为没有提前30天通知而给的补偿。

 

使用技术要合法

在专栏中,有10篇文章与技术相关,涉及到的内容包括:VPN程序漏洞爬虫非法集资黄色网站网络虚拟财产外挂故意毁坏财物伪基站网络诈骗

对于大家熟悉的“VPN”,工信部曾明文规定,如果没有电信主管部门的批准,任何企业都不能自己建立或者租用“VPN”来开展跨境的经营活动对于有办公需要的外资企业和跨国企业,可以向合法的电信业务经营者来租用“VPN”,而私自搭建“VPN”并且售卖的行为,都是违法的。一旦因为“VPN”被抓,会被处以行政处罚或刑事处罚。个人或公司开发“VPN”并对外销售,所有的违法收入都会被没收,还要交违法收入的3到5倍作为罚款;如果“VPN”销售业务的经营数额达到50万元,或是非法收入达到10万元,那么相关经营者就犯了非法经营罪。

近几年,我们经常在网络上看到“非法集资”的相关报道,那么,它到底是个啥?实际上,“非法集资”罪分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俗称的非吸,是指没有经过中国人民银行批准,面向社会大众而不是特定的人吸收资金,并且出具凭证,承诺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金、付利息,或是支付其他有价值的财产集资诈骗罪是指用各种欺骗手段来集资。常见的互联网类的“非吸”平台,往往通过网站或APP等各种方式来吸引资金,一般都会有专门的技术团队、运营团队来提供支持。

 

日常生活中要知法

在专栏中,有17篇文章与日常生活相关,涉及到的内容包括:租房买房离婚/结婚遗产继承孩子学校受伤借钱/还钱银行卡纠纷套路贷酒驾交通事故故意伤害

买房这事,几乎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作者以其多年的律师从业经验,给出了买新房和二手房的一些注意事项。在购买新房时,要注意三点:第一,要确认开发商的售房资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五证;第二,要细致阅读《认购协议书》的条款;第三,要核对清楚《补充协议》的信息。在购买二手房时,要注意五点:第一,一定要查看房本原件,确认产权情况;第二,要注意产权证办理和交房问题;第三,要弄清楚户口迁出问题;第四,约定一些弹性条件;第五,要处理好中介问题

我们都知道,现在酒驾查得很严,处罚也非常的重。酒驾分为饮酒驾车醉酒驾车两种,前者是指开车时,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20mg/100ml,但是小于80mg/100ml;后者是指开车时,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饮酒驾驶,会被暂扣6个月的驾驶证,并交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第二次饮酒驾驶被查的话,会被拘留10天以下,交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同时吊销驾驶证;醉酒驾车,直接就会吊销驾驶证,构成危险驾驶罪,追究相关的刑事责任,并被拘役;醉酒驾驶,同时还用暴力、威胁等阻碍公安机关检查的,又会构成妨害公务罪,两罪并罚。因此,我们一定要牢记这个原则: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

 

总结

在结束语中,作者提到,法律是保障生命最有力的一个武器。“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句话不再适用,要改成“路见不平,拿法相助”。作者用四十多篇文章为我们展现了法律思维的重要性,这值得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灵活运用。

如果大家对专栏的内容感兴趣,可以订阅学习,也可以阅读我绘制的思维导图。下载链接如下,希望对大家全面了解法律知识有所帮助。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6XABnnxLqPtuSLcP5ujlGw  

密码:3mrk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