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雲音樂VS騰訊音樂,1.0和2.0的交鋒

微信圖片_20200514193638.jpg

文 | 江戶川柯鎮惡

來源 | 螳螂財經(ID:TanglangFin)

音樂版權的話題,一直都很性感。

5月12日,騰訊音樂2020年Q1業績出爐,付費用戶達到4270萬,同比增長50.4%,音樂訂閱服務營收12.1億元,同比增長70.0%。

也在同一天,網易雲音樂宣佈獲得華納版權(WCM)旗下音樂作品的詞曲版權,雙方預計將在曲庫內容、在線K歌、音樂IP開發等音樂產業上下游領域展開合作。

巧合而又敏感,一股熟悉的版權爭奪戲碼撲面而來,但是這也恰恰意味着,數字音樂平臺之間的版權爭奪戰已經正式進入尾聲。

一、華納的詞曲版權合作,能救網易雲音樂嗎?

中國的數字音樂版權爭奪的分水嶺,與2018年底騰訊音樂的IPO分不開關係。

彼時,騰訊音樂在之前的5年時間裏,通過旗下酷狗音樂、QQ音樂、酷我音樂等幾大平臺,一舉囊括了國內超過70%的流媒體用戶,並且拿下全球三大唱片公司的獨家代理,當時曲庫據稱超過1700萬首。

除此之外,資料顯示華語版權資源還包括傑威爾音樂、英皇娛樂、福茂唱片、樂華娛樂、夢響當然、華誼兄弟、少城時代、燦星文化、王力宏工作室、李宇春工作室等;日韓資源有YG、CUBE、LOEN、CJ、BUGS等;在國內綜藝節目興起之後,騰訊音樂又與《我是歌手》《中國夢之聲》《中國好聲音》《跨界歌王》等熱門節目常年合作。

一系列的投資和買庫,使得騰訊音樂構建起了巨大的內容優勢。

2019年,在強大的壓力之下市場上就傳出網易雲音樂要與蝦米音樂合併的消息,但是這種抱團取暖式的合併傳言不了了之,最終變成了“考拉賣盤+阿里入股”的實現方式。

模式漸冷、版權弱勢、用戶瓶頸……進入到具有奇怪打開方式的2020年,多年來都傳言當年可以IPO的網易雲音樂似乎再次遇到了經濟環境上的大勢阻攔,因此可以看到去年終於拿到新投資的網易雲開始不惜撒錢採取自救,與滾石唱片、吉卜力工作室陸續達成合作,在音樂類綜藝版權方面也有所發力,但短期內依然難以動搖國內音樂市場的版權格局。即便這次網易雲音樂與華納唱片的詞曲版權合作通稿和解讀滿天飛,也蓋不住網友吐槽“歌單灰”,因爲:

根據協議,本次華納和網易雲音樂是詞曲版權方面的合作,錄音版權目前仍在騰訊音樂。而我們常說的音樂版權,主要分爲“錄音版權”和“詞曲版權”兩個部分,至少要讓用戶聽歌的話得拿下“錄音版權”,這也意味着在這一場交易中,網易雲音樂僅僅只是拿到一部分版權。

微信圖片_20200514193643.jpg

可以看出,華納的“詞曲版權”只是騰訊音樂龐大內容中的一小部分,況且本次合作上亦未提及獨家,相信就目前的環境下,華納詞曲版權與騰訊音樂的合作也是水到渠成的事。而長期來看,2020年騰訊牽頭拿下環球音樂10%股權,護城河在進一步加深,留給競爭對手的操作空間並不大。所以網易雲音樂也並不會因爲獲得詞曲版權合作而獲得太大優勢,我們認爲仍然只是杯水車薪。

二、行業格局未變,泛音樂加固騰訊音樂的基因優勢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數字音樂平臺的競爭力之所以不在於一城一地的得失,終究原因還是泛音樂在音樂領域的利用。

泛音樂市場的繁榮,讓錄音版權有了更多的可能,從過去的幾年來看,這也是平臺拉動會員付費、廣告、音視頻直播以及基於社交的變現基礎。

而對詞曲的“二次開發”恰是騰訊音樂擅長的地方。究其原因,是因爲用戶的需求從來都不僅僅侷限於“聽”的概念,從來沒有人說音樂一定是要用來聽的,用視頻甚至直播的形態做音樂一直都有廣泛的受衆,否則當年西單女孩、旭日陽剛也不一定會出名,阿冷、馮提莫更不會從鬥魚崛起,更沒有今天秀場直播的繁榮,這些都是用戶深層次的音樂需求。

微信圖片_20200514193647.jpg

另外,版權優勢的延伸之下,是騰訊音樂在其他領域中試探出了新的優勢,以近期的幾條新聞爲例:

1、2020年3月18日,騰訊音樂宣佈與閱文達成戰略合作,共同開拓長音頻領域有聲作品市場,閱文將授權文學作品給騰訊音樂來製作長音頻有聲讀物,雙方可以在各自平臺上向全球發行這些有聲作品。

2、2020年4月27日,騰訊音樂宣佈通過投資中國標杆性線下公播公司瑞迪歐,共同探索公播音樂市場藍海,騰訊音樂將利用瑞迪歐覆蓋的數十萬個線下門店,創新音樂內容的宣發方式,增值優質的音樂內容,不斷完善音樂娛樂“聲”態。

3、2020年4月23日,騰訊音樂宣佈推出長音頻產品,通過在線音樂和社交娛樂服務的協同,助力長音頻業務發展。

這些相當於什麼?

打個比方,在QQ音樂上,未來用戶不僅可以聽音樂、與藝人互動,甚至還可以聽書,這裏的場景可以非常多樣,像親子讀物、小說連載、評書相聲都是用戶能秒懂的模式。這樣以集團化的方式進入音頻節目領域將會是一個全新的發力點,這不僅僅是營收上的想象空間,還是提高不同需求用戶粘性、時長和付費意願的東西。

這是一種給業務做相關性擴容的方法,在龐大內容的基礎上,如果騰訊音樂按照這個戰略一直堅定執行,將給對手十分大的壓力,在版權爭奪之外開闢一個新的賽道,形成競爭難以追趕的優勢。

三、後版權時代,泛娛樂生態構建是競爭的關鍵

從目前的產品上看,在騰訊音樂內部,酷狗音樂、QQ音樂、酷我音樂、全民K歌構建起了差異化的產品矩陣,從年齡角度看,酷狗、酷我吸引較高年齡的用戶,Q音和K歌吸引全年齡用戶,尤其QQ音樂在Z世代的吸附優勢更爲明顯。

微信圖片_20200514193652.jpg

這些都是騰訊音樂泛娛樂生態的用戶基礎,圍繞着這些基礎騰訊音樂明面上已構建起了三大優勢:

1、充足的內容儲備

從“平臺自制+創作者激勵+內容方合作”三管齊下,使得騰訊音樂擁有源源不斷的內容儲備。

不僅如此,騰訊音樂提供了“百億資源+資金扶持”打造源頭活水,鼓勵創作者上傳音頻作品,爲新手創造更多資金獎勵與曝光機會。還專設了諸多線上線下福利:創作者有機會簽約旗下各家平臺、獲得騰訊音樂節目定製權,以及獲得線下沙龍邀約,免費享受音樂創作者學院培訓,激發音樂內容創作。

2、完善的宣發生態

得益於多年的運營和集團沉澱,騰訊音樂在幫助成熟音樂人或者上升新星推廣音樂作品、開拓粉絲羣體上,有着天然的優勢。

通過整合內外部資源,騰訊音樂打造了一條“自有平臺+外部渠道”的綜合宣發鏈條。例如,截至2020年2月獨家歌曲《橋邊姑娘》已在騰訊音樂旗下平臺獲得了超過11億的播放量,還成功地通過S製造項目推動了永彬Ryan.B和Uu等“超新星”藝人的崛起。

通過拓展線下宣發渠道,形成“線上+線下”的立體化宣發體系。比如,2019年12月騰訊音樂在澳門舉辦的首屆TMEA騰訊音樂娛樂盛典,線上吸引了近70億的社交媒體話題閱讀量。2019年騰訊音樂在線下組織了500多場首唱會並同步進行線上直播,吸引數百名音樂人蔘與,累計視頻觀看次數在2019年底已超10億。

3、豐富的變現經驗

從盜版年代再到版權付費,中國的流媒體音頻市場終於跑通了商業模式,音樂市場也從無序走向了規範。

這次的財報顯示,付費用戶達到4270萬,同比增長50.4%,音樂訂閱服務營收12.1億元,同比增長70.0%。

長期且確定性高,用戶規模更廣的平臺,更容易產生變現裂變,增強用戶粘性的同時也極易促進用戶的消費。

綜上來看,充足的內容儲備、完善的宣發生態、豐富的變現經驗三者結合,對長期盈利以及創作者吸引有天然的優勢。

貝索斯在談論亞馬遜的成功時,說“把所有資源投入到不變的東西上”。混沌大學李善友總結亞馬遜的成功,認爲貝索斯通過錨定“用戶體驗”,形成了“自增強循環”:用戶體驗越好→用戶越多→更多資源投入和傾斜→用戶體驗更好→用戶更多……

這是一個沒有頭和尾的迴路,不斷循環,又不斷增強,推動亞馬遜一路領先、不斷強化競爭優勢。

音樂市場其實也是一樣,作爲一個更注重體驗的行業,版權優勢增加用戶粘性,進而加大內容、宣發、變現的優勢,然後又進行了泛音樂的創新和鞏固,再反饋到版權護城河……一旦“自增強迴路”形成,騰訊音樂也就形成了自己的增長飛輪,越轉越快。

結語

與其去追一匹馬,不如用追馬的時間去種草,構建出了強大的泛音樂娛樂生態之後,騰訊音樂在後版權時代下的議價能力和定價權,也將得到增強和鞏固。

中國著名投資大師但斌在其著作《時間的玫瑰》一書中,詳細闡述了長期價值投資與短期投機的不同,認爲推動企業上漲的根本原因是其業務規模與內生長,它們纔是價值投資的真正標的。

短期來看,一小部分音樂版權的競爭類似於股市中的技術分析,跟着消息面走而忽略了企業的長期護城河,是絕對不會成爲一個常勝將軍的,真正的長期主義者應該看到複利效應和企業內生長的作用。

此內容爲【螳螂財經】原創,

僅代表個人觀點,未經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製或建立鏡像。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且未覈實版權歸屬,不作爲商業用途,如有侵犯,請作者與我們聯繫。

【完】

螳螂財經(微信ID:TanglangFin):

•泛財經新媒體。

•微信十萬+曝文《“維密秀”被誰殺死了?》等的創作者;

•重點關注:新商業(含直播、短視頻等大文娛)、新營銷、新消費(含新零售)、上市公司、新金融(含金融科技)、區塊鏈等領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