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番茄工作法,MindMaster思維導圖免費版教程

廢話不多說直接上乾貨,MindMaster思維導圖!

一款小白也能輕鬆上手的腦圖工具,支持遠程辦公哦,歡迎收藏!

軟件下載:https://pan.baidu.com/s/1NVWUt4JpIPb0I9WwWwR_sQ

提取碼: st5g

什麼是番茄工作法?

番茄工作法,就是列出你每天需要做的待辦任務,然後設置一個時長爲25分鐘的鬧鐘,一件一件地去解決,最後還要進行回顧總結,爲下一步工作做鋪墊。其實整個過程還是應用了PDCA循環。

fanqgzfa.png

步驟一:弄清完成完成任務所需的時間

番茄工作法的第一個步驟是要弄清楚任務所需的時間。一般是工作25分鐘,休息5分鐘,每經過四個番茄工作時間,要進行10-15分鐘的長休息。每完成一項任務,就要從工作計劃表中劃掉。我們都知道deadline是第一生產力,但是還是提倡大家提前完成任務。在這個步驟裏面的注意點也包括改進。

改進是指在總結了上一個工作之後,對下一個番茄時間要進行思考,保證好整個過程的連續性。這就很類似PDCA循環的計劃,只有經過反思、總結經驗,才能更好的執行下一步,戴明環也才能更加流暢的向前滾動。通過下面思維導圖,系統瞭解番茄工作法。

fanqgzfb.png

步驟二:減少被打斷的次數

在我們日常學習中,經常會遇到被打斷的情況。打斷又分爲內部打斷和外部打斷。處理內部打斷常用的方法有工作計劃表和活動清單,而如果遇到真正緊急的情況,可以在下一個番茄時間裏面處理。針對外部打斷,要儘量保護好我們的番茄工作時間,推遲相關事情。

fanqgzfc.png

步驟三:估測某項任務的所需時間

有了任務清單,我們就要對任務清單所涉及到的任務進行時間上的劃分,即要估測某項任務所需的時間或者是番茄數。針對可能發生的其他事物也要設定一定的緩衝時間,最後估測整體的時間,做好任務清單的“甘特圖”。

fanqgzfe.png

另外,番茄工作法的最後兩個步驟是:讓番茄時間運用得更有效,以及製作出一份作息時間表。如何讓我們的番茄時間運用得更有效呢?我們就要了解每個番茄時間的構成以及每輪番茄時間的構成。每個番茄時間的構成可以劃分爲三段:即由前3-5分鐘,最後3-5分鐘,以及中間的時間構成。

在第一段,我們可以做一些瀏覽,回顧的工作;在第二段,我們可以集中注意力做任務的主體工作;第三段,我們可以總結剛剛做完的事情。而番茄工作法的最後一個步驟就是綜合我們以上工作,製作一份作息時間表,指導我們按計劃進行。

番茄工作法的注意點

以上介紹了番茄工作法的具體步驟,那麼在運用過程中,我們又該注意哪些事項呢?首先,關於番茄工作時間的長短,其實這個沒有一個固定的數值,每個人可以根據自己工作效率合理分配自己的番茄時間,一般是24到30分鐘。可能很多人會問:如果遇到的事情都不順利,那要怎麼辦呢?

答案很簡單,停下來反思。因爲番茄工作法不是讓你像機器一樣,按照程序運行,而是提供一個一般的方法論供你學習參考。

fanqgzfe.png

番茄工作法屬於效率工具,我們在學習、辦公等場合,都可以利用一些效率工具輔助我們,例如:MindMaster工具,華爲筆記等等,這樣有利於我們更科學地管理時間,處理工作事務!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