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感覺工作沒有動力、職業發展沒有希望,迷茫和中年危機等現象普遍發生?

這是我工作的上一家公司。

我手下有一個軟件工程師,28歲,參加工作5年,挺聰明一小夥,但就是工作沒“幹勁”。領導交代的事情,雖然也能夠按時完成,但如果領導沒有交代,也絕不多幹一分,用管理學的說法,就是特別缺乏“工作積極性”。

早晨上班,小夥子基本踩點到,問起來總是說地鐵人多,沒辦法。

因爲小夥挺聰明,我對他寄予厚望,也單獨找他談過幾次,“曉之以利,動之於情”,告他要努力,要奮鬥。當時小夥也答應的挺好,但事後總還是老樣子。

至於小夥是什麼心態,爲什麼是這個樣子,我一時也鬧不明白,只得感慨“現在的年輕人,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直到有一天,遇到一件事,我纔算徹底弄明白了小夥子的行爲。

一個星期四,上午,我正在和小夥子討論一個新的設計,他突然去外邊接了一個電話,回來後,便面帶急色的告我說:

“鈞哥,我家裏有點急事,今天下午和明天,要和您告個假!”

看他不安的樣子,我就關切的問:

“這麼着急,不會是父母生病了吧?”

“那倒不是。前段時間,我和女朋友在西安看了一套房,定金也交了,明天開盤搖號,所以我得趕緊到西安去!”他答道。

“啊!”我有些吃驚。

“你爲什麼不在北京買房,而要跑到西安?”

“鈞哥,您是真不知道,北京現在的房價有多高?這半年,我和女朋友都快把北京城跑遍了,隨便一個老破小都要400萬朝上,加上稅費、手續費,首付沒個150萬根本拿不下來!”

"可是,你和女朋友都是做軟件開發的,工作5年,錢應該攢的差不多了吧?"我問道。

“鈞哥,您說笑了!我不瞞您,工作5年,省吃儉用,我倆總共攢了80萬不到,這已是極限了。”

“而且,我們雙方的家庭都是農村的,經濟條件一般,即使再攢幾年錢,到時候也不知道北京的房價又漲成啥了?”

停頓了一下,他接着說:

“而且,將來即使把錢攢夠了,在北京買了房,也落不了戶,將來孩子上學還是不行。而在西安買房子能落戶,而且西安的IT環境也不錯,將來我倆也準備到那裏發展!”

“而且,聽說西安馬上就要限購了,所以我不能再等了!”

聽到這裏,我沉默了一會,想說些什麼,但又不知道該說些啥,只得說:

“這是大事,不耽誤你了,工作不用擔心,趕緊準備去吧!”

至此,我陷入了深思,似乎明白了小夥子以往的表現。

人常說,安居才能樂業。前些年,房價雖然也不低,但剛工作的年輕人,努力奮鬥,攢上幾年錢,再借點,踮踮腳,還是能夠到的。

而現在,這樣的房價,年輕人,即使再踮腳,甚至拉長脖子,也只能望房興嘆。

因此,人除了不能安居外,同時也失去了奮鬥的目標。所以,在工作中表現不積極,得過且過也就不足爲奇了。

除了上面小夥的例子,我還想到我帶過的兩個實習生,一男一女,都是北京名校的研究生。

在公司實習的半年,倆人的表現都非常讓人滿意,聰明,認真。因此,當年6月份,當實習結束的時候,隔壁部門剛好在招人,就委託我問兩位有沒有留下的意願。

於是,找了個時間,會議室裏,我們三個人。

因爲已經很熟悉了,簡單介紹了職位後,我就問他倆是否有留下來的意願。

短暫的沉默後,兩人相互看看了,女孩子先說話:

“鈞哥,不瞞您說,自打一開始,我就沒打算留在北京,我媽想要我回老家當老師。”

“而且,通過這半年的實習,我覺得這不是我期望的生活,太累!”

爲了勸服她,接着她的話,我開始講“道理”,例如年輕時多經歷一些,不要怕累,吃苦也是一筆財富等等。

等我講完,很快,男孩子接住了我的話:

“鈞哥,您說的也許有道理,最近我也在思考這個問題,是留在大城市奮鬥,還是進研究院?我真實的想法是,進研究院,可能會缺少您所說的奮鬥激情,但輕鬆,有自己的生活!”

“我不知道您當年上學時是什麼樣子,但我從小學到研究生畢業,大部分時間都在學習。坦率的說,我感覺太累了。然後又經過這半年的實習,再參照同學們的情況,我覺得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停頓了下,小夥子接着說:

“而且,如果我留下,就面臨買房、落戶等問題,想想都頭大。所以,我也不準備留在北京,準備回老家進一個國企研究院!”

那天,我們三個聊了1個多小時,但最後還是沒有說服他們留下。倒不是因爲我的口才不夠好,而是到最後,我自己都無法說服自己,有什麼理由勸人家留在大城市奮鬥呢?

幾個月後,兩位實習生都主動聯繫我,女的如願成爲一名老師,男的去了武漢的一個研究院,我真心的替他們高興。

從上面的例子看,似乎現在年輕人更“衰”了,更迷茫了,但我卻不這麼認爲。相反,我認爲他們是更現實、更清醒的一代。

我年輕的時候,信息還不像現在這麼發達,手頭能看的“勵志”讀物,大概就是《卡耐基成功學》、《讀者》、《青年文摘》等。而且,年輕的時候,想起來挺中二,真的會爲很多雞湯文感動。於是,高呼着奮鬥的口號,拼命工作,想要在大城市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而且,到了最後,也確實有不少人能夠如願。

而現在的大城市,房價高企,階層越來越固化。奮鬥,在更多時候,變成一件沒有意義的事情。正如那個年輕的工程師所說,無論他如何努力,都不可能在大城市落根。那麼,作爲一個理性的人,爲什麼還要有那麼大“幹勁”呢?

因此,儘管有人批評他們“不思上進”,是“迷茫”的一代,但細究起來,這背後更多的是無奈,是嘆息!

而現在,相對於過去,資訊更發達了,人能閱讀到的東西更多了,遇到的價值觀更多元了。所以,年輕人自然就更善於思考,更容易形成獨特的個性,清晰的知道什麼是該追求的,什麼是該放棄的。

而那兩個實習生,來自城市,小康家庭,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也有更多的選擇,兩相對比,追逐本心,自然就毫不猶豫的放棄了大城市所謂的“奮鬥”。

看起來,似乎是“不思上進”,但絕不是“迷茫”,反而是清醒,是獨立思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