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追趕拼多多的焦慮

雖然京東具有拼多多無可比擬的行業競爭壁壘優勢。但是目前,在各大電商平臺爭先“下沉”三五線城市的遊戲中,京東的處境越來越尷尬。

 

京東“下沉”恐沒有驚喜

雖然阿里巴巴和拼多多兩家的Q1財報還未發佈,但是就京東本年度第一季度財報數據表現來看,京東下沉並沒有任何“京喜”。

根據其財報顯示,儘管京東的淨收入和單季新增活躍購買用戶數都保持了高增長,但是淨利潤卻出現了暴跌的情況,這也是近三年來爲數不多的幾次淨利潤下跌現象。這背後也反映出京東在進入三五線城市過程中存在“水土不服”的可能。

另外,最需要注意的是,京東如何留住那些通過耗費巨大成本換來的數千萬用戶,以及如何平衡三五線城市用戶低客單價與高履約成本對公司淨利潤不斷“蠶食”的利害關係?都將是京東“下沉”市場過程中最大的煩惱。

 

淨增用戶和淨收入增速跑不贏“拼多多”

根據京東最新財報數據顯示,在“京喜”的助推下,平臺年活躍用戶環比新增2540萬,環比增長8.3%,遠低於2019年Q4季度的2760萬,但相較於2019年第一季度至第三季度1.7%、3.4%和4.1%的增速改善明顯。

另外,京東Q1財報還顯示,截至2020年3月31日,京東過去12個月的活躍購買用戶數較去年同期的3.105億增長24.8%至3.874億。但對比阿里和拼多多,京東活躍用戶數仍然墊底,且增速遠遠低於拼多多。

以三巨頭2019年年報數據爲準,活躍用戶方面,截至2019年底,阿里居第一,達7.11億,同比增長11.2%;拼多多5.85億,同比增長39.67%;京東3.62億,同比增長18.6%。而在過去的一個季度中,三大電商平臺的單季淨增用戶分別爲1800萬,4890萬和2760萬。

同時在收入方面,2020年Q1,京東淨收入爲146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0.7%,淨收入增速創近幾年來新低。反觀拼多多2019年第四季度營收107.9億元,同比增長超過90%。

綜合來看,在下沉市場競爭中,目前爲至,京東並未佔據到任何一點優勢。長線來看,京東是否會爆發出下沉的潛力,依然還是未知數,畢竟相對於拼多多和阿里巴巴,京東的重資產模式“下沉”過程中既是優勢也是劣勢。

 

京東“下沉”市場過程中的成本挑戰

過往,外界認爲“自營”、“自建物流”一直都是京東最具智慧的戰略舉措,也是其未來抗衡其他選手的絕對競爭優勢。

但是結合近幾年的財報數據來看,尤其是本季度財報中,京東原來的重資產反而成爲其進入新市場的束縛。

財報顯示,該季度京東的淨利潤爲10.73億元,而去年同期爲73.19億元,同比下降了85.34%。

另外公司營收成本上升了31.1%,整體成本的上升幅度與營收的上升幅度相當,成本總計增加了252億元,很顯然,整體成本上升就是導致京東淨利潤下滑的重要原因。

在各項成本當中,技術與內容成本上升幅度最高,達到79.8%,不過在絕對數額方面,這方面的成本上升並非最大的,增加了約13億元。

其次是履約成本和營銷成本,這兩項分別上漲了28.7%(近三年來最高)、29.1%,分別增加了18億元、12億元。履行費用(主要包括採購、倉儲、交付、客戶服務和付款處理費用)。

另外,被京東引以爲傲的物流,雖然在2018創下過收入同比大幅增長142%的最高紀錄。但是在2020年一季度,物流及其他服務收入的同比增速,驟然降至46.64%,同比增速相對2019年,幾近腰斬。

當然,這裏面不排除受疫情的影響,導致營收規模的減少。但需要注意的一個細節是,疫情期間,由於京東日用百貨用品的訂單大量增加,導致京東物流成本大大增加,該現象也可能就是導致京東履約費用率增高的主要原因。

 

如何留下貨比三家的三五線城市用戶?

近幾年,拼多多通過直接的“用戶補貼”戰術,不僅實現了平臺gmv和用戶量的高增長,也在阿里巴巴和京東兩大巨頭夾縫中突圍而出,並超越京東,成爲中國電商的第三極。

對於京東而言,如何抵禦來自拼多多的蠶食風險,具有相當大的挑戰性。一方面是拼多多所具備的輕資產模式優勢,譬如說產業鏈戰線成本投入,以及團隊運營精力分配等方面都是京東的短板,這也是爲何京東在履約成本日益增長的關鍵;另一方面,京東早先是以3c品類起家,而在日用百貨等方面的供應鏈能力相當較弱,換言之,京東賣電子產品是強項,但是賣雞蛋就不一定擅長。而爲了解決這個問題,京東通過開放平臺的方式彌補了這方面的不足,但就結果來看,效果並不明顯。可以說,出生於三五線城市的拼多多模式,並不一定適合京東。

通過拼多多的財報可以發現,拼多多的活躍用戶增長都是建立在龐大的營銷成本投入基礎之上,2018年,拼多多銷售和營銷支出高達134.418億元,同比增長900%。2019年,拼多多投入的市場營銷費用達到271.74億元,同比增長翻倍。

同時,2019年拼多多全年收入爲301億元,市場銷售和營銷支出和總收入比率高達90.2%,此外,其銷售和市場營銷支出/ 銷售總值比率爲2.7%,均遠遠大於阿里巴巴和京東。

對於京東而言,和拼多多一樣,觸及三五線城市的潛在用戶並非難事,但如何提高這些市場人羣的用戶粘性則是一大考驗。拼多多爲了解決這一問題,一方面是持續加大用戶補貼,通過赤裸裸的“低價”持續轟炸用戶心智,而另一方面,拼多多也在意圖通過整合的方式,拓展平臺的產品豐富度,譬如和國美的合作就是基於這一戰略思考。拼多多對於京東的威脅已不僅僅是用戶爭奪、營收爭搶,而是直接的生存空間挑戰,目前爲止,京東並非找到很好的解決方案。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