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帶寬只有100Mhz,爲啥下載速度能達到1Gbps

5G的帶寬只有100Mhz,但是下載速度常見的2T4R終端可以在100M帶寬下達到1Gbps以上的速度。

無線通信裏的"帶寬"和下載速度的"帶寬"其實不是一個東西。

無線通信裏的帶寬,是指頻帶寬度,也就是某個技術可以使用的無線頻率最低的頻率和最高頻率之間的差值,單位是赫茲(Hz)。

下載速度的帶寬,是指在一個網絡之中,可以達到的最大的數據傳輸的速度,單位是比特/秒(bps)。

5G帶寬並不是只有100Mhz。

NR定義了多個可以使用的無線頻段,按照無線頻率的高低,又可以分成兩個FR(頻率範圍)。

其中FR1是450M-6000Mhz,也被稱爲Sub-6G。

順便說一句,在無線頻寬裏的換算公式1K=1000,1M=1000K,進位並不是1024。

其中FR2是24250Mhz-52600Mhz,由於波長的原因,也被稱爲毫米波。

 

其中FR1可以使用的帶寬是5Mhz、10Mhz、15Mhz、20Mhz、25Mhz、30Mhz、40Mhz、50Mhz、60Mhz、80Mhz和100Mhz。

其中FR2可以使用的帶寬是50Mhz、100Mhz、200Mhz和400Mhz。

5G和4G不同的地方是子載波間隔更加靈活,4G的子載波間隔爲固定15Khz,而5G可以選擇15Khz、30Khz、60Khz以及120khz。

其中Sub-6G可以選擇15Khz、30Khz、60Khz的子載波間隔,目前5G組網最常見的使用30Khz,毫米波頻段可以選擇使用60kHz和120Khz。

不同的子載波間隔,對應不同的RB,其中30Khz子載波間隔,100Mhz帶寬對應273個RB。

 

RB(資源塊)對應頻域上12個連續的子載波,時域上1個Slot(時隙)。

4G裏的20Mhz對應100個RB,只佔用了18Mhz(12*15K*100=18M)的帶寬,其中左右各保留了1Mhz用於隔離帶。

5G裏的100Mhz其實對應的是=100*1000/12*30=277.78個RB,之所以規定273個RB也是保留了部分隔離帶。

計算下行最大速率,還和NR使用的幀結構有關。

NR和LTE相比,還有一個很大的不同,就是定義了多種幀結構,所以計算下載速度也非常的麻煩。

說到這裏,還需要引入幾個名詞,那就是幀、子幀、半幀、時隙、符號。

NR和LTE一樣,幀長爲10ms,子幀爲1ms,每個幀之中前五個子幀構成前半幀,後五個子幀構成後半幀。。

15Khz、30Khz、60Khz、120Khz子載波間隔,每個子幀對應2個時隙,每個時隙包括14個OFDM符號。

 

NR採用了高階調製,當前已經應用的是最高256QAM,未來還會有更高的調製,比如512QAM、1024QAM。

 

不同的調製方式,每個符號可以攜帶不同比特位的信息,256是2的8次方,對應8個bit。

現在我們使用的頻段,都是TDD頻段,需要考慮到上行和下行,比較常見的是2.5ms雙週期。

 

在時隙的14個符號之中,大概是11承載數據,有3個符號做爲開銷。

其中上行使用了64QAM,每個符號可以承載6比特數據(64=2的6次方),下行使用了256QAM,每個符合可以承載8比特的數據。

100M帶寬 2.5ms雙週期,特殊時隙配比10:2:2的情況下,5ms有3+2*2/14=3.2857個上行時隙,摺合1毫秒0.657個。

每毫秒下行時隙爲(5+2*10/14)/5=1.286個。

計算下行速率(考慮終端2T4R,下行4流)=273RB*12子載波*11符號*1.286(時隙)*8(比特)*4(流)=1.483Gbps

計算上行速率=273*12*11*0.657*6*2=284Mbps

 

總而言之,5G使用的100Mhz在當前2.5ms雙週期,10:2:2的特殊時隙配比,理論的2T4R的下載速度是1.483Gbps左右,實際上這個理論數值很難達到,需要看終端的能力以及當前無線環境,理論和實際還是有比較大的區別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