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生物識別技術

生物識別技術,你聽說過嗎?現在智能手機最常用的刷臉解鎖、指紋認證採用的就是生物識別技術。還有當下很火的支付4.0——“刷臉支付”,採用的是生物識別技術之一的“面部識別”。

生物識別相比IC卡等身份認證技術,具有無法比擬的便捷性和難以僞造性,廣泛應用於信息網絡安全機密領域,以及軍事系統機密領域保護。比如:機密計算機、機密移動存儲管理方面,加入生物識別技術,可以大大提高安全性,防止信息泄露。

然而,生物識別技術並不是剛剛誕生的新技術,應該說是一種由來已久的技術了。之所以越來越廣泛應用於日常生活,是因爲攝像頭、掃描儀等各種傳感識別設備精度越來越高、成本越來越低,所以纔會逐漸走進大衆生活。在門禁、支付、家居門鎖等領域應用越來越廣泛,才爲公衆所熟知。

主流的生物識別技術主要有以下幾類:

 

指紋識別

指紋識別是用的最廣的一種生物識別技術了。因爲它易於實現,裝配成本低,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最廣泛的應用是門禁考勤系統,採用指紋進行門禁身份認證,首先避免了遺忘丟失的煩惱,同時和過去的IC卡門禁相比,不易複製,安全性大大提高。

這個不多說了,大家都太熟悉了。

 

面部識別

 

面部識別技術在日常生活中應用越來越廣,比如前面提到的智能手機,都已廣泛支持面部識別功能。

面部識別是利用面部的幾何圖樣來進行檢測和識別。首先要進行面部信息註冊,錄入數據庫。識別認證時,通過掃描的面部信息與數據庫存儲信息比對,匹配一致,即可通過認證。

當下很熱的支付4.0技術,就是主要採用面部識別“刷臉”來實現,完成認證和支付。使人們的支付操作不再依賴智能手機,只要一張“臉”即可完成隨時隨地的付款。

 

視網膜掃描

 

視網膜掃描是利用眼睛後方血管的圖案,進行認證的技術。人類指紋重複的概率爲萬分之一,視網膜的重疊概率僅爲150萬分之一。因此,被認爲是生物識別技術裏,精確度最高的解決方案(能夠區分同卵雙胞胎)。從仿冒盜用的角度來說,更是指紋識別所不能比擬的。造個假視網膜放在眼睛後面,用於騙過身份認證?聽着都疼,怕是還沒騙過掃描儀,眼睛先廢了。

 

虹膜掃描

 

是利用瞳孔周圍的有色區域,進行認證的技術。無法對同卵雙胞胎進行區分,是僅次於視網膜的第二精確生物學的身份認證技術。虹膜掃描被認爲是相比其他生物學認證技術,具有更長的使用期限。因爲在人的一生當中,虹膜相對保持不變(眼疾或眼受損除外)。

虹膜掃描技術相比視網膜掃描技術,更易於被大衆接受,但通過一些高品質的圖像代替人的眼睛,可以欺騙掃描儀。並且,虹膜掃描的精度易受到燈光變換的影響。

 

手掌掃描

 

手掌掃描也被稱爲掌紋掃描,是通過掃描手掌進行識別。掌紋可以看作放大的指紋,同樣具有唯一性。不需要接觸掃描儀,只需要把手掌放在掃描儀的上方,一掃而過即可識別。有的手掌掃描儀,還包括手指掃描和測量手背、摺痕和凹槽的佈局等,因此遠比指紋掃描要複雜強大。美國的一些醫院用手掌掃描儀來識別病人,採用的就是這種技術。

 

聲音識別

 

這裏說的聲音識別和當下比較熱的AI語音識別不是一個概念。我們常說的語音識別是指AI產品能識別人的語音指令,完成信息反饋。比如常見的智能音箱,你說出要聽的歌,它就立即播放。

而聲音識別指的是通過聲音辨別一個人。比如,同一句話或同一個短語,每個人說出來,通過識別系統獲得的聲紋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對於採用聲音識別的身份認證系統來說,它是隻認人,而不是認那一句語音口令。

過去聲音識別技術很少單獨使用,一般作爲額外的身份認證機制,與其他認證機制配合使用。不過,今年英國匯豐銀行宣佈,將使用語音識別系統來驗證所有的手機和電話客戶,這項應用得到普及,那麼大家在打銀行的諮詢電話時,再也不用擔心忘記電話銀行密碼的鬱悶,只要從你的聲音上就能判斷你的身份了。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還想了解互聯網哪些技術,歡迎留言告訴我們

【AI課工場】互聯網知識也能如此好玩~

更多熱門互聯網技術文章搶先知微信公衆號【kgc-cn】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